2016苏教版二下语文第一周集体备课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6苏教版二下语文第一周集体备课》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大家小学集体备课最佳方案 ‎ ‎(由主备人根据集体研讨整理)‎ 单 元 解 读 ‎(能正确分析教学内容的背景、地位与作用,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拓展理解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 第二课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桂林山水"这一中心内容展现了桂林山水和民族情调. 第三课分别用图表的形式按实物图,古文字,偏旁的字形形象地提示了两组偏旁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学生辨析形近偏旁. 第四课本课分别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了两组形似偏旁的本义,并进行辨析.课文图文并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单元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课时 识字1………………………………………2课时 识字2………………………………………2课时 识字3………………………………………2课时 识字4………………………………………2课时 练习一 ……………………………………2课时 ‎ 教学内容 培养学习习惯(4)、 识字1、 识字2‎ ‎ 识字3、 识字4、 练习1 ‎ 教材分析 ‎  识字1、2是词串识字,所安排的内容分别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连起来读,则意义上有联系,又押韵,便于记忆。‎ 识字3、4是形近偏旁的比较,每课安排两组形近易混的偏旁,每组分三栏,上栏列表显示两个偏旁从食物到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它们所表示的不同意思。中栏足次以印证。下面的图意在帮助学生看图识字。‎ 要求认识的字在文后的两条绿线内,会写的字则标在田字格内。‎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汉字,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 。个别转入的学生学习习惯良好。本班学生在读书、写字、口语交际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养成了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主动的参与学习,在课下自觉地完成各项作业,在平时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一些趣味性强的图书,但读书的习惯和方法还需要老师多多指导。 ‎ ‎  从语文的课堂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不断训练,想象能力也有待提高。课堂纪律在一年多的管理下已经逐步变好。由于本学期教学时间比较短,本学期教学压力较大。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好的学生态度不够认真,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学期的语文成绩总体上有所进步,这学期应该更上一层楼。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 2.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3.认清笔顺.学习部首查字法.练习写字,注意写好横画多的字.熟记四条成语.说话要注意姿势. 德育目标 1.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2.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 3.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认识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四课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达到会读会写的要求. 2.理解儿歌的思想内容. 3.掌握一些字的书写笔顺. ‎ 教法与学法 ‎1.重点进行识字教学,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实践中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 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 ‎ ‎2.在教学中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 ‎3.学习本组教材,要充分利用文中色彩鲜艳的画面形象,逼真的插图,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当中有所感悟,从中受到熏陶.同时,还要注意识字教学应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 ‎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2、挂图。3、课文录音。 4、生字新词卡片。  ‎ 教学过程(分课时)‎ 二次备课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2.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以及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可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学会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请教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那就是——字典。‎ 二、 指导看图。‎ 1. 图1:图中是谁?她正在干什么?‎ ‎(一位老师正在向同学们介绍字典)‎ 2. 图2,图3:‎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她们正在干什么?她们的态度怎样?‎ 图2:在小姑娘的房间里,妈妈正在指导她使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 图3: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查阅字(词)典。‎ 3. 你们还记得查字典的方法吗?谁来说一说。‎ ‎(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都可以)‎ 4. 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图4:同桌的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他们就向字典请教。‎ 图5、6:在家中,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了困难,都在查阅字典。‎ 三、 你读过哪些课外书?你使用过字典吗?在什么情况下用的?‎ 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四、 查字典比赛。拿出你的字典,用你最熟悉的方法查一查,完成表格。‎ 生字 读音 你的字典的页码 组词 拜 墓 端 团 五、 小结:‎ 字典等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遇到疑难问题,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自己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我们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中的“主动识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 主动识字就是怎样识字呢?‎ ‎ ‎ ‎ ‎ ‎ 教师介绍: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很美,内容丰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们要读书,学习各种知识,就得先识字。而识字一面要靠老师教,一面要靠自己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 在你认识的字中有哪些是自己主动学来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学的?‎ 一、 指导看图。‎ 1. 看第3页上面的图,同桌相互说一说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2. 交流讨论:‎ ‎⑴ 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在课堂上,老师请这位同学当小老师,让他拿生字卡片领读。)‎ ‎⑵你认识卡片上面的字吗?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3. 看第3页下面的图,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左面的是一个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通过图片主动识字,并请老师评判。右面的是两位同学在游览时主动识字。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小学生识字的态度都很认真,内心十分喜悦。)‎ 4. 你自己游览过哪些地方?通过游览认识了哪些字?‎ ‎(先小组交流,再指名说一说。)‎ ‎5.教师小结:‎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不仅要在学校主动识字,而且要在课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主动识字。不认识的字可以有选择地记下来,回来查字典解决。‎ 二、 作业设计。‎ ‎1.准备一本课外识字本,把你在课外认识的字记下来。‎ ‎2.比一比,谁认识的字最多。‎ 教学反思 ‎ ‎ ‎ ‎ 教学过程(分课时)‎ 二次备课 ‎ 识字1‎ 教材分析 ‎  本课属于看图读韵文识字,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和词语。第二部分是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和1个只识不写的字。第三部分是练习。借助图画识字学词认识事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包饺子、赛龙舟、赏月的欢乐场面,以及祭扫革命烈士时庄严肃穆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认识“手字旁”;‎ ‎3.理解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 ‎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饺子]‎ ‎(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机出示]‎ 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如:“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2.用“饺、扫、墓”扩词。‎ 七、小结 ‎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认识手字旁。‎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 九、作业:1.描绘 2.习字册 ‎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 ‎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相机出示:粽子]‎ ‎ 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相机出示:中秋]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团圆]‎ ‎(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 ‎(5)指名认读、正音。‎ 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三、指导读韵文 ‎  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  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团、饺、饼、端”这4个生字的。‎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4.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5.认读课后词语。‎ ‎6.描红、临写词语。‎ ‎7.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 ‎ 五、作业:《补》《练》‎ 板书设计 识字1‎ 传统节日 风俗习惯 ‎ 春节 吃饺子…‎ ‎ 清明 扫墓…‎ ‎ 端午 吃粽子…‎ ‎ 中秋 吃月饼… ‎ 教学反思 ‎ ‎ ‎ ‎ 教学过程(分课时)‎ 二次备课 识字2‎ 教材分析 上课伊始,让学生介绍旅游胜地的有关资料,学生必须事先通过查找、搜集、交际等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完成任务。这样,就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识字2》犹如一首潺潺流淌的小诗,权富美感,是语言美的典型。其一,声音美,琅琅上口,声声悦耳,具有音乐性;其二,情意美,言语的形式如同桂林山水的美景一一展现。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多诵读好听的韵文,不仅能让他们在言语声音的世界中充分感受汉语言形式的魅力,还能使他们更喜欢学习语文。环节的设计将枯燥的识字融入游戏中,通过贴词,将所学的词语和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再一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了学生的不同想法。通过交流、讨论,把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变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阵地,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识字写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识字写字兴趣,写好字成了他们主动的愿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8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旅游胜地的材料,一组一张小情境图和一套生字。‎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正是踏青旅游的好时节,你想向小朋友们推荐哪一个旅游胜地呢?为什么?请说一说。‎ 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词语。‎ 三、创设情境,学习韵文 ‎1.学习第一组词串。‎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走进山水如画的桂林去看看吧。(播放优美的音乐。)‎ ‎(2)我们的轮船已缓缓驶入漓江,(多媒体出示桂林的风光片。)让我们站在船头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碧水“、“秀峰”、“倒影”等词语。‎ ‎(4)这么美的景色,你能把它读好吗?(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指名读,比赛读。)‎ ‎2.学习第二组词串。‎ ‎(1)船,沿着漓江缓缓前行。听,远处传来了什么?(播放壮族青年对歌的歌声。)‎ ‎(2)我们循声望去,(多媒体课件显示壮族对歌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 ‎(3)相机出示“对歌”、“榕树”、“壮乡”等词语。‎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师点拔理解:壮乡,指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 ‎ ‎(5)多么有趣的风俗,多么热情的壮族人民,让我们用充满感情的朗读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吧!(练读“对歌”、“榕树”、“壮乡”,指名读,齐读。)‎ ‎(6)你还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特有的风情?‎ ‎3.学习第三组词串。‎ ‎(1)走出多姿多彩的壮乡,听完悦耳嘹亮的对歌,轮船渐渐驶近连绵起伏的青山。(出示小插图一二。)你们感觉这些山怎么样?‎ ‎(2)假如要你给它们起个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象鼻”、“骆驼”、“笔架”等词语。‎ ‎(4)这么有趣的山峰,这么有趣的名儿,谁想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5)这里可能还有什么样的山?小组猜一猜、画一画。(配上音乐。)‎ ‎4.学习第四组词串。‎ ‎(1)(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绿莹莹的江面上一位渔民正撑着竹筏。(教师相机介绍竹筏。)‎ ‎(2)竹筏上,站着一只鸬鹚,(观看鸬鹚捉鱼的课件。)它正注视着水面,随时准备捕捉水里游动的鱼儿。(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竹筏”、“鸬鹚”词卡,并进行朗读。) ‎ ‎5.回归整体。‎ ‎  桂林之行即将结束,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走过的旅程,(读学过的词串。)你最留恋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学生自由说。)‎ ‎  青山、绿水、竹筏、鸬鹚……漓江真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漓江真可称为百里画廊哪!(出示“画廊”,学生读。)‎ 四、齐读韵文,小结本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词语:碧峰倒影象鼻骆驼笔架画廊月饼 ‎(1)带拼音读。‎ ‎(2)去拼音读。‎ ‎2.开火车读。‎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2》。‎ 二、指导诵读,读中感梧 ‎1.整个漓江,好像一条百里画廊,充满着诗情画意,老师很想读一读。(教师示范读,并介绍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 ‎2.学生边看图,边读词,读出美感。多种读法交替,读后师生评价。‎ 三、看图,练习说话 ‎1.愉快的旅行结束了,你都见到了什么?小组先说一说。‎ ‎2.小组合作将这些词语贴在对应的图下面,贴好后,轻声读一读。‎ ‎3.把学生完成的情境图贴在黑板上,再次齐读。‎ ‎4.根据图意,用卡片上的词语练习说话。‎ 四、字形分析,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碧、峰、影、鼻、骆、驼、架、廊。‎ ‎(1)读一读。‎ ‎(2)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记住。‎ ‎2.学习写字。‎ ‎(1)观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出来讨论、交流。‎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重点抓住“鼻”这个字指导。)学生描红。‎ ‎(3)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五、课间延伸,实践活动 水如碧玉,清澈见底;山是奇峰,挺拔秀丽,不去旅游真是可惜。请小组互相合作设计一幅广告画和相应的广告词,把桂林的美景好好夸一夸,让别人听了见了就想去,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好。 ‎ 板书设计 识字2‎ ‎ 碧水 秀峰 倒影 美 ‎ 对歌 榕树 壮乡 有趣 ‎ 象鼻 骆驼 笔架 奇 ‎ 竹筏 鸬鹚 画廊 美 ‎ 教学反思 ‎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