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新人教版.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四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四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 单元主题标题:走遍千山万水 ‎【本组概述】‎ 本单元教材是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专题进行编排的,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篇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语文园地一》是综合训练。《古诗词三首》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桂林山水》让学生从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从而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记金华的双龙洞》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七月的天山》让学生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设计理念】X k B 1 . c o m ‎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大好河山。‎ ‎【重组单元教材】‎ 人教版教材 七彩阅读拓展文章 古诗词三首 春日 桂林山水 镜泊湖奇观 记金华的双龙洞 游善卷洞 七月的天山 船过三峡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的阅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2、 通过学习本组单元的课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X k B 1 . c o m 单元主题教学14课时教学流程(实验初级阶段)(中段)‎ 课时 课型 教材内容 七彩阅读拓展内容 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课 单元导读 单元导读 整体感知单元内每篇课文,大体知道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 第二三 课时 以文带文课 学习《古诗三首》一文 春日 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第四五 课时 以文带文课 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 游善卷洞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第六、七 第七课时 以文带文课 学习《桂林山水》一文 ‎ 镜泊湖奇观 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第八课时 以文代文 学习《七月的天山》一文 船过三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九课时 基础训练 第十至 十二课时 口语交际及 习作指导课 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第十三 十四课时 单元测试 及讲评 通过单元检测,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 第一课时 江山如画(单元导读)‎ 教学目标:‎ ‎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 2、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重难点)‎ ‎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 教学准备: ‎ ‎ 1、多媒体课件。‎ ‎ 2、布置学生提前阅读整组课文 ‎ ‎ 教学过程: ‎ ‎ 一、读单元导读内容,提炼信息:‎ ‎1、单元主题:江山如画 ‎2、单元目标:‎ ‎ 二、浏览4篇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 (1) 《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 ‎ ‎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 ‎ 1、读通每篇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 ‎ 幻灯片出示问题:(1) 《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 ‎ ‎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找生读,其他学生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字 ‎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 让各组推荐学生代表用自己的话简短讲述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可相机补充或引导。‎ ‎ 3、让学生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并提炼每篇课文主题。 ‎ ‎ 让学生谈谈读完文章后给自己留下的整体印象,教师引导提炼出每篇课文的主题:‎ ‎ (1) 《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 ‎ ‎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 布置作业: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山水的资料 板书设计:‎ ‎ 第八组 江山如画 ‎ (1) 《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 ‎ ‎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教学后记:‎ ‎ ‎ 第二、三课时 古诗词三首 (以文带文)‎ 教学目标:‎ ‎1、 读通三首古诗,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 2、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重点)‎ ‎ 3、 读透三首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难点)‎ ‎4、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 ‎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活动二:读通 ‎ (1)读熟三首诗。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 (2)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    谙——暗:区别音、形、意 ‎ (3)分组学习 ‎ 1. 读熟三首诗 ‎ 2. 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 3.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 (4)、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活动三:读懂 ‎ 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 1.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  鸟:多、高飞无影 ‎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 2. 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 3.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吟诵、理解〈望洞庭〉‎ ‎ 1.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 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 3. 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 吟读、理解《忆江南》‎ ‎ 1. 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 2. 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 3. 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 4. 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活动四:读透 ‎ 1、分别 指导背诵三首古诗 ‎ 2、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 (2) 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布置作业:‎ ‎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教后记:通过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增长学生的知识积累。‎ 板书设计:‎ 古诗词三首 ‎ ‎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忆江南 李白 刘禹锡 白居易 教学后记:‎ ‎ ‎ 第四、五课时 桂林山水(以文带文)‎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重点)‎ ‎3、读透课文,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难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桂林山水的挂图或有关录象等。学生外出旅游拍的风景照。‎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人 ‎1、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一趟,那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使人心旷神怡。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神奇故事。如父子岩,据说古时候有姓龙的父子两人,他们的造船手艺非常高超,造的船不但粮食装得多,行驶起来也跟箭一样快。不料,一个姓万的员外看中了他们的手艺,死逼着他们替他赶造一条大船,准备搜刮老百姓的粮米,用来献给皇帝买官做。粮米被他搜刮空了,岂不要饿死老百姓吗?龙家父子不肯干。他们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慕名来到桂林,藏到这儿的岩洞里,因为缺吃的,最后饿死了。父子岩就这样得了名。另外,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去欣赏呢?再听听那神奇的故事呢?‎ ‎2、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 活动二:读通 ‎1、 读通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2、范读课文。(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 ‎3、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4、小结,并引读第一节。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 活动三:读懂 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想想作者描写本篇课文的结构。‎ ‎(1)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想(总分总)‎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指导。‎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作者先总写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水的特点、桂林山的特点、总写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起到首尾照应的作用 活动四:读透 ‎  精读第二节,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 ‎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地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 ‎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  引导学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扛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板书:静清、绿)‎ ‎1、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 ‎  漓江的水真清啊! ‎ ‎  漓江的水真绿啊!‎ ‎  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 ‎(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 ‎  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文字 ‎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  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 ‎  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  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 ‎(4)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5)再次播放录象,音乐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 ‎4、激情点拨 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  (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 ‎ 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 ‎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的,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 ‎2、出示要求。‎ ‎  出示文字:读读:读第三节。‎ ‎  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 ‎  练练:读出美的感受。‎ ‎  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 ‎(1)、朗读比赛。‎ 要求:①把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  ②读给一个老师或同学听 ‎  ③记住他们对你朗读的评价。‎ ‎2、全班交流,并请进步特别大的同学为画面配音,其他同学欣赏。‎ ‎  (让学生读给老师或同学老师听,恰似给疲劳的学生注入了兴奋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课堂气氛瞬间进入了高潮。与老师或同学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其效果不言而喻。另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待人接物、语言交际、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真可谓一举多得,设计绝妙。)‎ ‎3、谈谈值得学习的写法。‎ ‎  (对比;抓住特点具体地写;用整齐的句式)(板书:奇、秀、险)‎ ‎  (围绕教单目标,读写结合。让学生悟出写作方法。)‎ ‎ 以读代讲学习第四节。‎ ‎ (1)范读。播放录象,音乐伴奏。‎ ‎ (2)激情点拨。‎ ‎  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画,这幅画有‎83公里,所以说是连绵不断的画卷。这幅画是谁画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笔把桂林山水描绘得这般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板书:美如画)‎ ‎ 4、出示动画,文字,生齐读最后一节,音乐伴奏。‎ ‎  让我们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  (对于《桂林山水》这样的精品,只有多读,方能领悟文中之意,体会文中之情,让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5、读写结合,延伸课外。‎ ‎1、其实,同学们也游览过很多名胜。让学生交流所带来的风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胜古迹,。‎ ‎2、说一说,仿照第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 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 桂林山水 漓江的水(静、清、绿)‎ ‎ 桂林的山(奇、秀、险)‎ 教学后记:         ‎ 第六、七课时 记金华的双龙洞(以文带文)‎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读懂课文,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读透课文,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难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 ‎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板书:3.记金华的双龙洞)‎ 活动二:读通 ‎ 教师找一名学生先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认真看课文,画出对课文中不认识的字活不理解的词。‎ ‎ (1)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 ‎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  盘曲:曲折环绕。课文中指汽车沿盘山道曲折向上行驶。(“曲”读qū,不要读成qǔ)‎ ‎  呈:显出,露出。课文中指山上沙土显出粉红色。‎ ‎  明艳:明亮鲜艳。课文中指山上景物的色彩明亮鲜艳。‎ ‎  突兀:高耸。课文中指山势高耸。‎ ‎ 活动三:读懂 ‎ 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 (1)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游览双龙洞的路线。‎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指导。‎ ‎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记叙了他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  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  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板书:·金华·罗甸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边板书边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 活动四:读透 ‎ 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 1、了解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沿途迷人的景色。‎ ‎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学生在书中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  (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 ‎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一段的第二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  对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教师可设计提问:盆栽的杜鹃有人照顾,上肥浇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却没有山上的杜鹃有精神?引导学生理解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 ‎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2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作者写出来的和没有直接写出来的颜色画出一幅明艳的画面。‎ ‎  教师告诉学生映山红的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 ‎  联系春天的草木,理解“新绿”的意思。“新绿”是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颜色。刚长出时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 ‎  (粉红色的山上,开满了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映山红,大朵大朵的油桐花一丛丛,一簇簇,在一片新绿的映衬下格外生机勃勃。)‎ ‎  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  讨论: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  (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 ‎  作者边欣赏着山中明艳的春色,边倾听着淙淙溪声,一路逆溪流而上,来到了双龙洞洞口。‎ ‎ 2、了解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概括。‎ ‎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  (板书:山路美)‎ ‎  (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 ‎  (板书:宽大)‎ ‎  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 ‎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感到很有气势,也不禁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  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 ‎  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 ‎  (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 ‎  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 ‎ 3、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 ‎  (板书:孔隙)‎ ‎  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 ‎  这是学生理解上的又一个难点。教师可以用“高楼上看物体,物体好像变小”的生活经验作比方,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 ‎  默读第四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  (作者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 ‎  不仅游法上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  (随着小船慢慢移动,光线越来越暗,作者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心情也紧张起来)‎ ‎  讨论: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  (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 ‎  我们也为作者捏着一把汗,真希望小船早些靠岸。其实这段水路并不长,大约就十米,但让人觉得船儿走了好久好久。孔隙中乘船真是太“险”了!‎ ‎(板书:险)‎ ‎ (1)、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奇”。‎ ‎ 1、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学生边听边画出写洞中双龙的句子。‎ ‎2、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学习,互相启发,开阔思路。‎ ‎  (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 ‎  (板书:奇)‎ ‎  洞中有名称的石钟乳和石笋多达四十多个,而工人首先指点给作者看的是洞顶双龙,为什么? ‎ ‎  (因为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 ‎  请一名学生朗读描写双龙的句子。‎ ‎  双龙有形有态,更妙的是一黄一青,双龙盘绕在洞顶,为洞中平添了几分气势。洞中有千姿百姿的石钟乳和石笋,侧耳倾听,耳边响起轻缓的声音,寻声找去,只见……‎ ‎  (学生接下去读写泉水的句子)‎ ‎  (板书:深黑的石洞里)‎ ‎(2)小结: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 ‎  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3)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1、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  (课文通过记叙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2、在写一篇文章之前,我们的大脑中要有一个思路—我要写一篇什么内容的文章(板书:题目),我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板书:中心),我要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写通顺(板书:材料安排)这个思路就是文章的提纲。‎ ‎3、练习给课文写提纲。‎ ‎  我们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刚才老师讲的写作思路,我们试着给课文写个提纲。‎ ‎  指导学生给课文写提纲。‎ ‎  作者游历了双龙洞,有很多感受,他想把这次游历记叙下来,这就是文章的内容。‎ ‎  (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 ‎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情感或说明什么道理呢,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这篇课文的中心我们刚刚总结了。‎ ‎  (板书:表达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  确定了写作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中心,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呢?我们来看作者是怎么做的。‎ ‎  作者这次游览,所见所闻很多,但不能把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全部写进文章。所以必须对材料进行整理和选择。选择最能体现这次游览特点的,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作者挑选了山路上的景色,因为它能表现大自然的美,也增添了作者游双龙洞的兴趣。作者挑选了洞口、外洞、进入内洞、内洞几处景物来写,因为这些都是作者游览的对象,也是作者游览的顺序,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挑选好材料后,还要对选好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段落清晰。本文的作者是按游览顺序组织材料的,同学们把作者对材料的安排按顺序写下来。  (学生在本上写)‎ ‎  (板书:1.交待时间地点2.路上见闻3.外洞4.由外洞进入内洞5.内洞6.出洞)小结:(指黑板)这样就是一个简单的提纲。我们在写作文前,应该编写作文提纲。首先想好要表达的中心,然后选择能表达中心的材料,最后把选好的要写的内容安排好。‎ ‎5、学生将编写的提纲补充完整。‎ 布置作业:背书课文第3、5、6段 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路上 洞口 外洞 内洞 ‎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七月的天山(以文代文)‎ 教学目标:‎ ‎ 1、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重难点)‎ ‎ 3、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 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度语。‎ 活动二:读通 ‎ 1、学生自学带着过度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  2、引导读通 ‎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活动三:读懂 ‎ 1、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象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 2、北国的天山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活动四:读透 ‎ 1、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 2、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 (1)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 ‎ (2)摘抄优美词句 ‎   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 3、复习词语卡。‎ 教后记:沿用上一课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掌握学法。‎ 布置作业:积累优美句子 板书设计:‎ ‎ 七月的天山 饮马溪边 骑马穿林 走马观花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基础训练 教学目标:‎ ‎ 1、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重难点)‎ ‎ 2、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 3、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教学准备:‎ 课本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 1、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 ‎ 2、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 ‎ 3、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 4、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习作情况,想想有什么好的经验。‎ ‎ 5、再引导学生交流平时看课外书对提高习作水平的好处。(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师小结: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二、日积月累 ‎1、教师过渡:‎ 咱们告别“我的发现”,我们又来到“日积月累”游览区。‎ ‎2、出示句子: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些名言,它们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处事。‎ ‎3、逐句自读。‎ ‎4、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5、师生交流释疑。‎ 三、宽带网 ‎ 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 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 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 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布置作业:默写日积月累 板书设计:‎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2、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 3、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4、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教学后记:‎ 第十至十二课时 口语交际及习作指导课 教学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难点)‎ ‎ 一、导入 ‎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 准备计划 ‎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记录。‎ ‎ 二、分组讨论 ‎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的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作好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启发谈话 ‎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四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 三、实地观察 ‎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四、佳作欣赏 ‎ “叮铃铃”“叮铃铃”随着铃声的到来,我们跟着它跑到了操场上。这就是那期待得铃声,回味着无穷的乐趣的铃声,快乐的铃声——下课铃。‎ ‎ 下课了!下课了!爱玩的学生如飞似的跑到操场,一个比一个快。不一会儿,人群俞聚俞多,做着各种游戏,热闹极了,到处都散着爽朗的笑声,上课时也迟迟不肯离开,这就是我们的“娱乐圣地”。 过了很久,操场上,走廊上,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回到教室上课去了,盼望着下课铃声早点儿发声。外面的世界,一切是那么平静。操场上的草坪抬起头来。不发出任何声响。往远处看柔软极了。想象着自己躺在上面,那滋味,真是舒服呀!只有小鸟飞来飞去,站在枝头上欢唱“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迎春花借着阳光露出了展新的面容,显现出笑脸,真像个骄气的小姑娘,黄橙橙的。校园的杨絮飞满天,落在地面上。落在水面上,落在麻雀的鸟窝里,落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它到处飞着,飞着……在草坪上,不知名的野花盛开着,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有朝气,亭亭玉立,且发出一丝暗淡的芳香,就如天上为我们扔下的礼物,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它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点缀着,我们沉浸在五月的风景中。啊!我多么想留住春天,倾听着鸟儿歌唱啊!‎ 学生完成习作 ‎ 五、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布置作业:交换习作,学习别人的长处 板书设计:‎ ‎ 美丽的校园 ‎ 走进校门(看到的 、想到的等) 往右走到教学楼(看到的、联想到哪些?)‎ 幼儿园的描写 学校操场的描写 总分总的结构 教学后记:‎ ‎ 第十三、十四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 教学目标:‎ ‎ 检测本单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准备:‎ 卷子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同学们,第一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那么我们学的怎么样呢,就让我们今天来做一 个检测。‎ ‎ 二、出示测试卷 一、 看拼音写词语。‎ ‎  dòng tíng wán shǎng kuò sàn pān dēng ‎  ( ) ( ) ( ) ( )‎ ‎  luò tuo píng zhàng  yōng  jǐ   wān yán ‎  (  )(   ) (    )  (    )‎ ‎  shāo wēi   yí jù   zhè jiāng    yǎng wò ‎  (   ) (   ) (    )  (   )‎ ‎  bō lán zhuàng kuò lián mián bú duàn ‎  (      ) (          )‎ ‎ 二、给五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  饮马(yǐn yìn)   稍微(sho sho) 青螺(luó ló)‎ ‎  即使(jǐ jí)    围绕(rào rǎo ) 迷蒙(méng měng )‎ ‎ 三、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平如( ) ( )叶似( ) ( )( )万千 ‎  危峰( )( ) ( )( )不断 奇峰( )( )‎ ‎  ( )(  )森郁 峰峦(  )(  )色彩( )( )‎ ‎ 四、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翡翠(  )的雪峰(  )的山涧(  )的白莲 ‎(  )的水底(  )的日影(  )的彩虹(  )的霞光 ‎ 五、 默写古诗《望洞庭》。‎ ‎   ,         。‎ ‎   ,         。‎ ‎ 六、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  1、 照样子为下面的诗句正确连线。‎ ‎  大漠孤烟直          无数夕阳山。‎ ‎  落木千山天远大,       海上明月共潮生。‎ ‎  春江潮水连海平,       带雨云埋一半山。‎ ‎  几行红叶树,         长河落日圆。‎ ‎  浮天水送无穷树,       澄江一道月分明。‎ ‎  2、 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  (1)洞口很宽,                 。‎ ‎  (2)街道没有路灯,黑得               。‎ ‎  (3)岩洞里的石钟乳                 。‎ ‎  3、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             ,在山脚下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                    。 ‎ ‎  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伟大的祖国 ‎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yì)立在世界的东方。‎ ‎  我国的领土广大.我国领土的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当我国的北方进人冰天雪地的寒冬,南国的海岛上却是赤(chì)日炎(yán)炎的盛夏景象。我们的祖国多大呀!‎ ‎  我国的物产丰富。粮食 棉花 大豆 花生 油菜籽 蚕丝 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牲畜的总头数,在世界都居于前列。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为全世界小朋友所喜爱的大熊猫金丝猴。‎ ‎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藏丰富的煤 石油 铁 铜等。还有许许多多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勘探 开发和利用。‎ ‎  我国的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chù)立在我国西南的西藏边境。还有巍(wēi)峨(é)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 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镜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zhu ì)得格外美丽.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的大好河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  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我们为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  1.这篇短文可分为三段,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各段段意。‎ ‎  2.写出短文的中心思想。‎ ‎  3.从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和反义词。‎ ‎  近义词:( )—( )反义词:(   )—(   )‎ ‎  4.用“一”画出文中的二个妙由可,并说明把       比做      。‎ ‎  八、 习作。‎ ‎  春天来了,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在这个春季中都有了不小的变化,美丽的校园也因为它们而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仔细地观察一下校圈中景物的变化,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将它们的美丽。‎ 九、教师评讲本套卷子。‎ 十、学生订正卷子 第一单元校本课程 春日 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镜泊湖奇观 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她有一面宝镜,哪里的人们有苦难,她只要用宝镜一照,便可以消灾弭祸。这件事传到了天庭,引起王母娘娘的忌妒,她派天神盗走了宝镜。红罗女上天索取,发生争执,宝镜从天上掉了下来,就变成了镜泊湖。这当然是神话。虽说镜泊湖不是神仙宝物,也不能为人消灾袪病,不过,她夏季凉爽少风,湖面波平如镜,倒是事实。‎ ‎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约在一万年前,这里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流阻塞了牡丹江的河道,于是水面被抬高,形成了湖泊。‎ ‎  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除了镜泊山庄有一些精致的别墅外,这里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只有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然而它并不单调:四周峰峦叠起,湖心石岛耸峙,湖中倒影奇幻,真是美不胜收。‎ ‎  吊水楼瀑布是镜泊湖的著名景点,位于湖水泻入牡丹江的地方。瀑布宽43米,高25米。底部岩石由于上万年激流的冲击,被蚀成了几十米的深潭。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一到陡崖,突然下跌,顿时抛撒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花,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里地处北国,冬季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但瀑布却从不结冰断流。‎ ‎  镜泊湖附近有一处地下森林。所谓地下森林,实际上是长在火山口里的森林。这里有七个火山口,其中最大的一个直径约500米,深约100米,壁陡底平,景色壮丽。由于火山长期没有喷发,火山岩逐渐风化,同火山灰及沉积的浮尘积聚混合,形成了富含钾、磷等元素的肥沃土壤,加上这里降水较多,火山口的东南方向有缺口,阳光可以射入,所以长起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林中有红松、白桦、水曲柳、胡桃楸等树木,还有许多名贵的药材。东北虎、熊、青羊、马鹿等野生动物,也常到火山口活动。游客们爬上火山口的顶部向下俯视,只见足下峭壁如屏,黝黑的火山口似乎要吞没一切,令人心惊。可是底下的林木却不在乎这谷底的阴暗潮湿,它们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 游善卷洞 我的故乡江苏宜兴有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善卷洞。去年暑假回家乡,我和爸爸一起游览了善卷洞。‎ 那天清晨,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出发了。初升的太阳在山坳中露出半个笑脸,晨风轻拂着青山绿水,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美妙的风景画之中。‎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依着石铺小路,向洞口走去。远远望去,一块拔地而起的巨石,像一支巨大的竹笋。据讲解员说,这块7米多高的石头,30年至50年才长出1厘米。不知是谁给它取了个美名:砥柱峰。‎ 绕过“砥柱峰”,我们进入中洞。这儿可真大,足有三层楼高,100多米深,看来容纳数千人开个会,是不会感到拥挤的。仔细察看两旁,左边是一只怒吼的“雄狮”,前爪腾起,仿佛准备随时扑向猎物;右边是一只悠闲的“大象”,甩着长鼻子,两只大耳朵低垂着,四条腿像四根巨柱,所以这里被称为“狮象大场”。大自然真是杰出的雕塑家,塑造出如此惟妙惟肖的动物形象,我不禁为之惊叹。‎ 由中洞踏着石级迂回登高,便到上洞。上洞里云雾缭绕,水气弥漫,真是名不虚传的“云雾厅”。据说这里始终保持摄氏20多度的温度,冬暖夏凉。洞内有一泓清水,在灯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讲解员指着水池问道:“你们看,这是什么?”嘿,水底盛开着一朵朵美丽的荷花。我们抬头一瞧,原来是洞穹上千姿百态的石钟乳倒映在水中,形成了美妙迷人的景象。‎ 我们手扶栏杆,顺着羊肠小道,经过风雷门、波涛门、金鼓门、万马门,沿阶梯往下洞走去。这时,“哗!哗!”的流水声传入耳际。我寻声向东望去,一条瀑布,倾泻而下,在灯光的折射下,十分雄伟壮观。走到洞底,又是一番景色:莲藕、丝瓜、扁豆、玉米、葫芦、香蕉,形态酷似,一一呈现眼前。这里真像一座石头植物园!‎ 我们沿着溪流,顺着小路慢慢地走着,不一会儿,来到了水晶宫。水晶宫造型奇特,蜿蜒曲折。讲解员招待大家坐船游览。山洞流水是常事,洞里撑船却是奇事。登上小船,顺水而行,我们欣喜地饱览了“飞鱼出水”、“龙凤戏珠”等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在五光十色的灯光照射下,倒映在碧波之中的奇景。过了一道湾,又过一道湾,洞顶时而高敞轩豁,时而低矮压抑。水洞曲折,景象万千,真使人目不暇接。又行了一会儿,忽然见前面巨石挡道,小船几乎要撞上去了,我大吃一惊,不禁向爸爸身边靠去。这时划船的人从容不迫地将小船轻轻一拨,船就顺势拐了个弯。突然一道亮光射进洞里,原来,已经到了水洞的出口处了。我仰望天空,觉得蓝天更加晶莹。‎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两旁古枫参天,翠竹成荫,流水潺潺,与起伏的山峦相互掩映,构成了山间独特的风光。登高远眺,不禁使人心旷神怡 船过三峡 ‎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dǒu qiào ( ) 。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 三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chuǎng( )西zhuàng( ) 。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山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