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金属及其化合物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高考化学二轮金属及其化合物学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九讲 金属及其化合物 ‎ 2016高考导航——适用于全国卷Ⅰ 最新考纲 高频考点 高考印证 命题趋势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如Na、Al、Fe、Cu)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015·T10‎ ‎2015·T27‎ ‎2014·T8‎ ‎2013·T28‎ 高考中以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和它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为命题背景,突出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题型以选择题、综合推断题、实验题为主,分值一般为4~15分。预计本讲内容在2016年高考中命题仍延续上述特点。‎ 常见金属离子的推断与检验 ‎2015·T10‎ ‎2013·T27‎ ‎,‎ 考点一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学生用书P41]‎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知识主线 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 ‎(2)转化关系 ‎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1)知识主线 Al→Al2O3→Al(OH)3→ ‎(2)转化关系 16‎ ‎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1)知识主线 Fe→→→ ‎(2)转化关系 ‎4.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1)知识主线 Cu→→Cu(OH)2→ ‎(2)转化关系 ‎    金属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性质应用类)(2015·高考福建卷)无水氯化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氯化铝在水中形成具有净水作用的氢氧化铝胶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有Fe2O3、SiO2等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铝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已知:‎ 物质 SiCl4‎ AlCl3‎ FeCl3‎ FeCl2‎ 沸点/℃‎ ‎57.6‎ ‎180(升华)‎ ‎300(升华)‎ ‎1 023‎ ‎①步骤Ⅰ中焙烧使固体水分挥发、气孔数目增多,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种)。‎ ‎②步骤Ⅱ中若不通入氯气和氧气,则反应生成相对原子质量比硅大的单质是________。‎ ‎③已知:‎ Al2O3(s)+‎3C(s)===2Al(s)+3CO(g)‎ ΔH1=+1 344.1 kJ·mol-1‎ ‎2AlCl3(g)===2Al(s)+3Cl2(g)‎ 16‎ ΔH2=+1 169.2 kJ·mol-1‎ 由Al2O3、C和Cl2反应生成Al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步骤Ⅲ的尾气经冷却至室温后,气体用足量的NaOH冷溶液吸收,生成的盐主要有3种,其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结合流程及相关数据分析,步骤Ⅴ中加入铝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题关键] 围绕题述“固体水分挥发、气孔数目增多”思考水与Al3+的作用以及气孔与固体表面积的关系,容易联想到水解与反应速率的规律。‎ 解析:(1)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和H+。‎ ‎(2)①水分减少可防止Al3+的水解,气孔数目增多,增大了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②焦炭能还原矿石中的铁;③根据盖斯定律,将第一个反应减去第二个反应可得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④尾气中存在Cl2和CO2,故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Na2CO3;⑤根据工艺流程示意图可知液态混合物中含有FeCl3杂质,因此加入铝粉可除去FeCl3,提高AlCl3的纯度。‎ 答案:(1)Al3++3H2OAl(OH)3(胶体)+3H+‎ ‎(2)①防止后续步骤生成的AlCl3水解(或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②铁(或Fe) ③Al2O3(s)+‎3C(s)+3Cl2(g)===2AlCl3(g)+3CO(g) ΔH=+174.9 kJ·mol-1 ④NaCl、NaClO、Na2CO3 ⑤除去FeCl3,提高AlCl3纯度 ‎[互动拓展]‎ ‎(1)FeCl3有没有净水作用?其原理是什么?‎ ‎(2)Na2FeO4作为新型水处理剂的优点是什么?‎ 答案:(1)FeCl3有净水作用。其原理是Fe3++3H2OFe(OH)3(胶体)+3H+。‎ ‎(2)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消毒剂,其被还原所得到的Fe3+可水解形成胶体,又有净水作用。‎ ‎ Ⅰ.铁盐、亚铁盐是实验室常用的药品。‎ 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向酸化的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溶液变成棕褐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再滴加双氧水,溶液变红色。继续滴加双氧水,红色逐渐褪去,且有气泡产生。‎ 写出上述变化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3++3SCN-===Fe(SCN)3;‎ ‎③11H2O2+2SCN-===2SO+2CO2↑+N2↑+10H2O+2H+。‎ 若生成1 mol N2,H2O2和SCN-的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3)根据以上实验,推断Fe2+、I-和SCN-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Ⅱ.某课题组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探究脱氮原理。‎ ‎(4)实验前:①先用0.1 mol·L-1 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通入________(写化学式)。‎ ‎(5)如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生成的阳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_。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解析:(1)Fe3+能氧化I-,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 ‎(2)Fe2+和SCN-不反应,当加入H2O2时,发生反应2Fe2++2H++H2O2===2Fe3++2H2O,然后Fe3+和SCN-反应生成红色溶液,继续滴加H2O2,SCN-被氧化。根据反应③,当有1 mol N2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1×2×[-1-(-2)] mol=22 mol(根据氧化剂计算方便)。‎ ‎(3)根据(1)(2)中方程式可得还原性I->Fe2+>SCN-(还原剂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还原性)。‎ ‎(4)因为Fe粉表面有铁锈,所以应预先用H2SO4除去。因为Fe粉在溶液中能被O2氧化,所以应通入N2排除O2的干扰。‎ ‎(5)根据图中信息,t1时刻前Fe粉被NO氧化成Fe2+,NO被还原成NH,在此过程中溶液pH增大,Fe2+与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造成Fe2+的浓度变化不大。‎ 答案:(1)2Fe3++2I-===2Fe2++I2‎ ‎(2)2Fe2++H2O2+2H+===2Fe3++2H2O 22‎ ‎(3)I->Fe2+>SCN- (4)除去Fe粉表面的铁锈(Fe2O3)等杂质 N2 (5)Fe2+ NH 溶液的pH增大,Fe2+生成了Fe(OH)2(或与溶液中OH-结合)‎ ‎2.已知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为测定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所示装置来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 g纯碱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纯碱样品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为b g;‎ ‎④通过分液漏斗滴入6 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为c 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形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测量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目所提供的装置图根据功能不同划分为五个部分:①净化(洗气)装置——除去空气中的CO2;②气体发生装置——Na2CO3与硫酸反应产生CO2;③干燥(洗气)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④气体吸收装置——用碱石灰吸收CO2;⑤尾接装置——防止空气中的CO2与水蒸气进入U形管。‎ 答案:(1)样品质量较大 ‎(2)防止空气中的CO2与水蒸气进入U形管 ‎(3)偏高 ‎(4)将反应产生的CO2全部赶入U形管中 ‎(5)保证产生的CO2被充分吸收、减小误差 ‎(6)×100%‎ ‎(7)采用向一定量的纯碱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过滤、烘干、称量沉淀质量的方法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或计算 ‎1.(2015·高考山东卷)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 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 A.AlCl3        B.Na2O C.FeCl2 D.SiO2‎ 解析:选A。A.铝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和碳酸氢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Al(OH)3↓+3CO2↑。B.氧化钠加入碳酸氢钡溶液中只产生碳酸钡沉淀,没有气体产生。C.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不是氯化亚铁。D.二氧化硅和碳酸氢钡溶液不反应。‎ ‎2.(2014·高考全国卷Ⅰ,T8,6分)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3能从含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解析:选C。A.烧碱是NaOH而不是Na2CO3,并且Na2CO3为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因CO发生水解反应而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并非Na2CO3直接与油脂发生反应。B.酸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符合“较强酸制取较弱酸”的规律,HCl、H2CO3和HClO的酸性强弱顺序为HCl>H2CO3>HClO,因此漂白粉发生变质时,Ca(ClO)2与空气中的CO2、H2O(g)反应生成CaCO3和HClO,HClO在光照下再分解为HCl和O2,而CaCl2与空气中的CO2不能发生反应。C.K2CO3为强碱弱酸盐,NH4Cl为强酸弱碱盐,草木灰与NH4Cl混合使用时,CO与NH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生成NH3,降低肥效。D.FeCl3溶液可用于制造铜质印刷线路板,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Fe3+将Cu氧化为Cu2+,并非发生置换反应。‎ ‎3.(2014·高考山东卷)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FeO B.Fe2O3‎ C.FeSO4 D.Fe3O4‎ 16‎ 解析:选A。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还原剂提供的电子越多,氧化剂硝酸生成的NO的物质的量就越多。‎ ‎1 g题述四种物质能提供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1 mol;B.0 mol;C.×1 mol;D.×1 mol(Fe3O4也可以写为Fe2O3·FeO),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最多的为FeO。‎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常见转化形式 ‎(1)直线型转化关系 ABC 实例:‎ ‎①NaNa2ONa2O2‎ ‎②X为强酸,如NaAlO2Al(OH)3AlCl3‎ ‎③X为强碱,如AlCl3Al(OH)3NaAlO2‎ ‎(2)三角型转化关系 考点二 常见金属离子的推断与检验 ‎[学生用书P43]‎ ‎1.用NaOH溶液检验 16‎ ‎2.特殊检验法 同时存在Fe3+时检验Fe2+:加入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焰色反应 ‎    金属离子的推断 ‎1.(金属离子推断类)(2014·高考浙江卷)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Mg2+、Al3+、SO、NO、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3NO+8Al+5OH-+2H2O3NH3↑+8AlO。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Mg2+、SO和NO 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 ‎[破题关键] 熟悉各反应现象才能确定某些离子的存在。例如:加碱产生的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必是氨气。要特别注意信息所给出的反应。‎ 解析:选B。由气体1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显蓝色的现象,确定气体1为氨气,溶液中一定存在NH;由沉淀2与酸反应的现象判断其成分中一定有碳酸钡,可能存在氢氧化铝,所以B项错误;由溶液2与Al/OH-反应:3NO+8Al+5OH-+2H2O3NH3↑+8AlO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NO;由沉淀1加酸后,沉淀部分溶解,确定其中沉淀溶解的部分为氢氧化镁,未溶解的部分为硫酸钡,所以确定溶液中存在SO和Mg2+,A、D项正确;Na+、Cl-无法确定是否存在,C项正确。‎ ‎[互动拓展]‎ 16‎ Al(OH)3可溶于强酸、强碱,加入氨水或通入CO2是否可溶?‎ 答案:Al(OH)3不溶于氨水和碳酸。‎ ‎ 某溶液中含如下离子组中的若干种:K+、Mg2+、Fe3+、Fe2+、Cl-、CO、NO、SO、SiO、I-。‎ 某同学欲探究该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 Ⅱ.另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颜色加深,但无沉淀生成;‎ Ⅲ.取Ⅱ反应后的溶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第一支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KSCN溶液,上层清液变红;第二支试管中加入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出现紫红色。‎ ‎(1)原溶液中肯定不含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溶液中不能确定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3+、CO、SiO ‎(2)K+、Fe2+、NO、SO、I-‎ ‎(3)Mg2+、Cl-‎ ‎2.(2015·河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3月调研)已知A、B、C、D四种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则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A.若B是AgCl沉淀,则A是FeCl3或FeCl2‎ B.A物质中一定含有铁、碘两种元素,且C中一定含有Fe3+‎ C.B为AgBr沉淀,C中一定含有Fe3+,则A一定是FeBr2‎ D.A中一定含有铁元素,可能含有Cl-‎ 解析:选D。AgCl是白色沉淀,A项错误;C中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C中一定含有Fe3+,C中的Fe3+氧化KI中的I-得到I2,可使淀粉变蓝色,由此推出A中不一定含有碘元素,B项错误;B为AgBr沉淀,C中也一定含有Fe3+,但C中的Fe3+可能是由A中Fe2+氧化得到的,也可能是A中原来就存在的,C项错误;B的浅黄色沉淀最大可能是AgBr沉淀,但也可能存在少量AgCl,AgCl沉淀的白色被掩盖,所以Cl-是可能存在的,而A中铁可能是+3价,也可能是+2价,也可能同时存在,D项正确。‎ ‎    金属离子的检验 ‎1.(2015·安徽黄山期中)向某无色溶液中分别进行下列操作,所得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Al3+‎ B.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 C.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SO D.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存在NH 解析:选D。向含有Mg2+的溶液中加入氨水也可产生白色沉淀,A项错误;向含有CO或SO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也可产生白色沉淀,B项错误;向含有Ag+的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也可产生白色沉淀,C项错误。‎ 16‎ ‎2.(2014·高考北京卷)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溶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 mol/L 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 序号 电压/V ‎ 阳极现象 检验阳 极产物 Ⅰ x≥a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 有Fe3+、有Cl2‎ Ⅱ a>x≥b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 有Fe3+、无Cl2‎ Ⅲ b>x>0‎ 无明显变化 无Fe3+、无Cl2‎ ‎(1)用KSCN溶液检验出Fe3+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________性。‎ ‎(4)Ⅱ中虽未检验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电压/V 阳极现象 检验阳极产物 Ⅳ a>x≥c 无明显变化 有Cl2‎ Ⅴ c>x≥b ‎ 无明显变化 无Cl2‎ ‎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mol/L。‎ ‎②Ⅳ中检验Cl2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Ⅱ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SCN-与Fe3+发生反应生成Fe(SCN)3而使溶液变成红色,常根据这一颜色变化检验溶液中的Fe3+。(2)实验Ⅰ中阳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则该气体应为Cl2,Cl2将Fe2+氧化成Fe3+,有关反应为2Cl--2e- ===Cl2↑,Cl2+2Fe2+===2Cl-+2Fe3+。‎ ‎(3)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由于Fe2+具有还原性,若其浓度较大,可能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3+。‎ ‎ (4)①pH=1的0.1 mol/L FeCl2溶液中c(Cl-)=0.2 mol/L,若保证电解时溶液中c(Cl-)相同,则pH=1 的NaCl溶液中c(NaCl)应为0.2 mol/L。 ②Cl2具有强氧化性,可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 ③对比实验Ⅱ和Ⅳ、Ⅴ可知,电极附近出现黄色可能是由于生成Fe3+、Cl2所致,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答案:(1)溶液变红  (2)2Cl--2e- ===Cl2↑,Cl2+2Fe2+===2Cl-+2Fe3+‎ ‎ (3)还原 ‎ (4)①0.2‎ ‎ ②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 ‎ ③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16‎ ‎(1)注意离子检验所要求的环境,如Ag+用含有Cl-的溶液检验时要用硝酸酸化。‎ ‎(2)尽可能选择特效反应以减少干扰,如检验Fe3+时常选用KSCN溶液,而不选用Na2CO3溶液。‎ ‎(3)一定要避免离子间的相互干扰,如检验CO时要避免HCO、SO、HSO的干扰,检验Ba2+时要避免Ag+的干扰。‎ ‎(4)注意试剂的加入顺序,如检验Fe2+时要先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氯水(或H2O2溶液),以排除Fe3+的干扰。‎ 金属性质的常见误区 ‎1.忽视金属单质与溶液中的水反应,如把Na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常错解为有红色沉淀生成。正确解答:Na熔化成小球,在液面上不断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最后消失,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2.误认为Fe与Cl2反应,Cl2过量生成FeCl3,而Cl2少量生成FeCl2。其实是错误的,无论Cl2过量还是少量都生成FeCl3,与Cl2量的多少无关。‎ ‎3.误认为Na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与氧气的量有关。Na与氧气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Na暴露在空气中生成Na2O,而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不论氧气是否足量均生成Na2O2。‎ ‎4.误认为Al和NaOH的反应中,Al作还原剂,NaOH作氧化剂。Al和NaOH的反应实质是Al先和H2O反应生成Al(OH)3和H2,由于Al(OH)3具有两性,又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因此Al作还原剂,H2O作氧化剂。‎ ‎5.Fe与Al在常温下遇到浓硫酸钝化,误认为没有发生反应。发生钝化也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只是在表面上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而已。‎ ‎6.误认为1 mol Na被氧化成Na2O和Na2O2时转移的电子数后者多于前者。其实不然,Na的化合价都由0价变为+1价,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7.误认为Al与所有金属氧化物均能组成铝热剂。其实不然,该金属氧化物对应的金属活泼性应比铝弱才能与Al组成铝热剂。‎ ‎8.误认为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最终生成CuO。其实是错误的,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最终生成铜绿[Cu2(OH)2CO3]。‎ ‎1.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大量冶炼金属铁 B.金属钠、铝和铜都可用还原法制备 C.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可得金属镁 D.用足量CO还原磁铁矿得到9 mol铁时转移24 mol电子 16‎ 解析:选D。选项A,金属铝的价格远远高于铁的,所以工业上不用铝热反应来大量冶炼铁;选项B,钠、铝属于活泼金属,应采用电解熔融NaCl、Al2O3的方法来制备Na、Al;选项C,电解饱和MgCl2溶液得到Mg(OH)2;选项D,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3O4,根据Fe3O4―→3Fe,生成3 mol Fe时转移8 mol电子,则得到9 mol铁时转移24 mol电子。‎ ‎2.(2015·福建厦门大学附中三模)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过量Na2O2投入到FeCl2溶液中 ‎②过量Ba(OH)2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④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⑤CaCl2与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A.全部        B.①⑤‎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解析:选C。①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②过量Ba(OH)2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④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二者反应生成白色不溶物硅酸;⑤CaCl2与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当CO2过量时碳酸钙沉淀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 ‎3.(2015·河北石家庄二中一模)某学生鉴定甲盐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甲中含有S2-,则乙是硫黄沉淀 B.如果乙是AgCl沉淀,那么甲是FeCl3‎ C.丙中肯定含有Fe3+,所以甲是FeBr2‎ D.甲中含铁元素,可能显示+2价或+3价 解析:选D。AgCl是白色沉淀,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丙与KSCN溶液反应后溶液显红色,则丙中一定含有Fe3+,又因为甲中滴加AgNO3酸性溶液后得到丙,故甲中一定含有铁元素,可能为+2价,也可能为+3价,S2-不能与Fe2+、Fe3+共存,则甲中不可能含有S2-,故A、C项错误,D项正确。‎ ‎4.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 ‎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解析:选B。四个选项的反应方程式及固体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A.H2+ +H2O,固体质量减小,不正确。‎ B.2CO2+2 ===2+O2,固体质量增大,正确。‎ C.2Al+Fe2O3Al2O3+2Fe,固体质量不变,不正确。‎ D.+Cu(NO3)2===+Zn(NO3)2,固体质量减小,不正确。‎ ‎5.(2015·北京海淀期末)‎ 已知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为Fe,D为氢气,则B一定为酸 B.若A、D为化合物,B为水,则C一定是气体单质 C.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16‎ D.若A、B、C、D均为10电子微粒,且C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D常温下一定呈液态 解析:选D。A项,若A为Fe,D为氢气,则B可以是水,也可以是酸;B项,若A为NO2,D为HNO3,B为水,则C为NO;C项,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可以是复分解反应,也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如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 ‎6.(2015·江西宜春四校联考)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Mg2+、NH、K+、Al3+、SO、CO、Cl-等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10 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6.99 g白色沉淀;②另取10 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必要时可加热),最后沉淀完全溶解,并且随NaOH溶液的加入,沉淀和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实验中使用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 B.根据信息分析该溶液中焰色反应呈紫色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C.该溶液中NH、Al3+、SO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3‎ D.另取一定量该溶液滴加一定量Ba(OH)2溶液,不可能使Al3+和SO同时完全沉淀 解析:选B。①取10 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6.99 g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②另取10 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必要时可加热),该气体为氨气,说明含有NH,最后沉淀完全溶解,说明含有Al3+,无Mg2+、CO,根据题中图像纵坐标可知Al(OH)3和氨气的物质的量;根据Al(OH)3的两性可计算出NaOH的浓度;因不确定是否有Cl-,所以c(K+)无法确定,若无Cl-,则c(K+)=1 mol·L-1,若有Cl-,则c(K+)>1 mol·L-1。‎ ‎7.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 A+BC A+B 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的是 (  )‎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的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③若C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 B.②④ ‎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此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由转化关系可知单质A、B生成化合物C,电解化合物C的水溶液又产生这两种单质,无氧酸和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符合要求,分析选项可知②④符合要求。‎ ‎8.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可用下式表示:‎ Fe2+Fe3+FeO(高铁酸根离子)‎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数是26,最外层有2个电子。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 ‎(2)检验硫酸铁溶液中是否存在Fe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平方程式:__Fe(OH)3+__NaClO+__===__Na2FeO4+__NaCl+__H2O ‎(4)高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强,其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为Fe3+。Na2FeO4‎ 16‎ 之所以能净水,除了能消毒杀菌外,另一个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检验硫酸铁溶液中是否存在Fe2+,为防止Fe3+的干扰应利用Fe2+的还原性检验,方法是将适量硫酸铁溶液置于洁净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紫色褪去,证明含有Fe2+,否则不含Fe2+;(3)利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得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4)Na2FeO4之所以能净水,除了能消毒杀菌外,另一个原因是Fe3++3H2OFe(OH)3(胶体)+3H+,氢氧化铁胶体可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答案:(1) ‎ ‎(2)将适量硫酸铁溶液置于洁净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紫色褪去,证明含有Fe2+,否则不含Fe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4)Fe3++3H2OFe(OH)3(胶体)+3H+,氢氧化铁胶体可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9.(2015·广东广州调研)锰是冶炼工业中常用的添加剂。以碳酸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还含有铁、镍、钴等碳酸盐杂质)为原料生产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25 ℃‎,部分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 物质 Mn(OH)2‎ Co(OH)2‎ Ni(OH)2‎ MnS CoS NiS Ksp ‎2.1×10-13‎ ‎3.0×10-16‎ ‎5.0×10-16‎ ‎1.0×10-11‎ ‎5.0×10-22‎ ‎1.0×10-22‎ ‎(1)步骤Ⅰ中,MnCO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MnO2在酸性条件下可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5.0~6.0,以除去Fe3+。‎ ‎(3)步骤Ⅲ中,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Ⅳ中,在________(填“阴”或“阳”)极析出Mn,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碳酸锰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nCO3+H2SO4===MnSO4+CO2↑+H2O。(2)MnO2在酸性条件下可将Fe2+氧化为Fe3+,MnO2被还原成Mn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4H+===Mn2++2Fe3++2H2O。(3)步骤Ⅲ中加入 (NH4)2S,除掉的是Co2+和Ni2+,所以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CoS和NiS。(4)Mn2+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n,电极反应为Mn2++2e-===Mn。‎ 答案:(1)MnCO3+H2SO4===MnSO4+CO2↑+H2O ‎(2)MnO2+2Fe2++4H+===Mn2++2Fe3++2H2O ‎(3)CoS和NiS ‎(4)阴 Mn2++2e-===Mn ‎10.(2015·高考天津卷)废旧印刷电路板是一种电子废弃物,其中铜的含量达到矿石中的几十倍。湿法技术是将粉碎的印刷电路板经溶解、萃取、电解等操作得到纯铜等产品。某化学小组模拟该方法回收铜和制取胆矾,流程简图如下:‎ 16‎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是将Cu转化为Cu(NH3),反应中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①的名称:________。‎ ‎(2)反应Ⅱ是铜氨溶液中的Cu(NH3)与有机物RH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②用到的主要仪器名称为________,其目的是(填序号)________。‎ a.富集铜元素 b.使铜元素与水溶液中的物质分离 c.增加Cu2+在水中的溶解度 ‎(3)反应Ⅲ是有机溶液中的CuR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和________。若操作③使用右图装置,图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④以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阴极析出铜,阳极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⑤由硫酸铜溶液制胆矾的主要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流程中有三处实现了试剂的循环使用,已用虚线标出两处,第三处的试剂是________。循环使用的NH4Cl在反应Ⅰ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Cu转化为Cu(NH3),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H2O2作氧化剂,将Cu氧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操作①得到溶液和残渣,故操作①是过滤。‎ ‎(2)铜氨溶液中的Cu(NH3)与有机物RH反应生成NH3和NH4Cl及溶解在有机层中的CuR2,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NH3)+2RH===2NH3+2NH+CuR2。操作②得到溶液和有机层,故该操作是分液,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其目的是使铜元素与水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富集铜元素。‎ ‎(3)根据反应Ⅲ可以判断出CuR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CuSO4和RH。图中的错误是分液漏斗的尖端未紧靠烧杯内壁,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太多。‎ ‎(4)电解CuSO4溶液,阳极是水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故阳极产物是O2和 H2SO4。将硫酸铜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即得胆矾晶体。‎ ‎(5)反应Ⅲ消耗H2SO4,操作④电解CuSO4溶液产生H2SO4,实现了H2SO4的循环使用。反应Ⅰ中H2O2将铜氧化为Cu2+,Cu2+与NH3产生Cu(NH3),因为NH3溶于水,溶液显碱性,如果c(OH-)过高,会产生Cu(OH)2沉淀,为了防止产生Cu(OH)2沉淀,在反应Ⅰ中加入了NH4Cl。‎ 答案:(1)作氧化剂 过滤 ‎(2)Cu(NH3)+2RH===2NH+2NH3+CuR2 分液漏斗 ab 16‎ ‎(3)RH 分液漏斗尖端未紧靠烧杯内壁、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过多 ‎(4)O2、H2SO4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5)H2SO4 防止由于溶液中c(OH-)过高,生成Cu(OH)2沉淀 ‎11.(2015·北京海淀期末)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所用装置如下所示。‎ ‎(1)该小组同学预测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现象为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然后开始实验。‎ 步骤①‎ 配制1 mol·L-1FeCl3溶液(未用盐酸酸化),测其pH约为1,取少量装入试管B中,加热试管A FeCl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试管A中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SO2通入到FeCl3溶液中至饱和时,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没有观察到丁达尔现象。将混合液放置12小时,溶液才变成浅绿色。‎ ‎【查阅资料】Fe(HSO3)2+为红棕色,可以将Fe3+还原为Fe2+。生成Fe(HSO3)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解释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Fe(HSO3)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溶液中Fe(HSO3)2+与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如何缩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时间,该小组同学进行了步骤②③的实验。‎ 步骤②‎ 往5 mL 1 mol·L-1FeCl3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微热3 min,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步骤③‎ 往5 mL重新配制的1 mol·L-1FeCl3溶液(用浓盐酸酸化)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几分钟后,发现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步骤②和步骤③所得溶液中的Fe2+,其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实验过程,可获得的实验结论:‎ Ⅰ.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中间产物Fe(HSO3)2+;‎ Ⅱ.红棕色中间产物转变成浅绿色溶液是一个较慢的过程;‎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铁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二元弱酸,电离出亚硫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结合铁离子生成Fe(HSO3)2+,生成的Fe(HSO3)2+可以将Fe3+还原为Fe2+。‎ ‎(3)铁氰化钾溶液与亚铁离子结合可以产生蓝色沉淀,所以实验现象为生成蓝色沉淀。‎ ‎(4)根据步骤②③中的实验现象可以推测第三个结论是加热、提高FeCl3溶液的酸性会缩短浅绿色出现的时间。‎ 答案:(1)Fe3++3H2OFe(OH)3+3H+‎ 16‎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H2O+SO2H2SO3、H2SO3H++HSO、Fe3++HSOFe(HSO3)2+‎ Fe3++H2O+Fe(HSO3)2+===2Fe2++SO+3H+‎ ‎(3)生成蓝色沉淀 ‎(4)加热、提高FeCl3溶液的酸性会缩短浅绿色出现的时间 1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