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导学案(北师大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导学案(北师大版)

ID:81831

大小:12.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6-10-1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 运算律 5.乘法分配律 导学案设计 课题 乘法分配律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引入生活问题,激趣探究。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教学设计首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贴了多少块瓷砖”,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这两个等式:3×10+5×10=(3+5)×10,4×8+6×8=(4+6)×8。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两个等式等号两边的运算顺序,仿写算式,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表现形式,为乘法分配律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条件。 数学教学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材料,提供猜测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了,自然激起了探究的欲望。本教学设计通过让学生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两个算式的特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这样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第1课时 乘法分配律(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引入。(10分钟) 1.组织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运算律,提问:我们是怎样发现它们的? 2.组织学生举例说明学习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 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乘法的又一个运算律。(板书课题) 1.先在小组内议一议,再交流、汇报。 2.举例说明,运用运算律能使计算简便。 3.倾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空。 15×16=16×□ 25×7×4=□×□×7 (60×25)×□=60×(□×8) 二、探索新知。(20分钟) 1.由情境图引出等式。 (1)观察情境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列式计算,并汇报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算式的特点,并组成等式。 2.巩固对等式特点的感知。 (1)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算式,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组织学生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 3.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总结规律。 4.用字母表示发现的规律。 5.引导学生结合4×9+6×9这个算式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1)组织学生在点子图上画一画,圈一圈。 (2)组织学生说一说4×9+6×9与(4+6)×9各表示什么意思。 1.(1)观察情境图,交流发现的信息,提出问题:贴了多少块瓷砖? (2)汇报计算方法,并说出算式每一步的意义。 (3)认真观察算式,交流每组中两个算式的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组成等式。 2.(1)观察上面的算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2)交流汇报:如(15+8)×5=15×5+8×5,(25+125)×4=25×4+125×4。 3.先在小组内议一议,组织语言,再分小组汇报: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结果不变。 4.先在练习本上尝试总结,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a+b)×c=a×c+b×c 5.(1)在点子图上画一画,圈一圈。 (2)说一说:4×9+6×9表示4个9加6个9,等于(4+6)个9,所以4×9+6×9=(4+6)×9。 2.填一填。 (1)(10+7)×6=□×6+□×6 (2)8×(125+9)=8×□+8×□ (3)7×48+7×52=□×(□+□) (4)25×(4+8)=□×□+□×□ 3.选择: (200+5)×35=(  )。 A.200+5×35 B.200×5×35 C.200×35+5×35 三、深化理解,巩固提升。(6分钟) 1.完成教材57页“练一练”1题。 2.完成教材57页“练一练”2题。 1.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2.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4.用乘法分配律将下面的算式改变形式。 (80+8)×25 32×(200+3)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一) 3×10+5×10=(3+5)×10  a×c+b×c=(a+b)×c (4+6)×8=4×8+6×8    (a+b)×c=a×c+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第2课时 乘法分配律(二)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组织学生举例说明乘法分配律。 通过举例的方式交流自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1.填空。 (1)(6+8)×25=□×□+□×□ (2)125×(4+20)=□×□○□×□ 二、探索新知。(15分钟) 1.组织学生讨论:怎样算才能使计算简便? (80+4)×25  34×72+34×28 2.尝试计算,并汇报计算过程。 3.讨论:你认为什么样的题目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呢?你能举一些例子进行验证吗? 4.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这两道题。 38×29+38     43×102 1.观察算式的特点,讨论研究后,全班交流。 2.尝试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  (80+4)×25 =80×25+4×25 =2000+100 =2100  34×72+34×28 =34×(72+28) =34×100 =3400 3.讨论交流后得出:形式上要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变形后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举例验证,同桌交流。 4.小组合作探究,找到简算方法,完成计算。 2.判断。 (1)(35+17)×2=35×2+17×2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2)运用乘法结合律能对连乘进行验算。(  ) (3)125×54×8=54×(125×8)只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三、巩固提升。(16分钟)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67×2+167×3+167×5=167×(  ) 28×225-2×225-6×225=(  )×225 39×8+6×39-39×4=(  )×(  ) 2.对比练习:每组算式分别有什么特点?各应运用什么运算律进行简算? (1)15×(8×4) 15×(8+4) (2)25×125×25×8 25×125+25×8 3.先观察下面的算式,再计算。 (20+4)×25 35×37+65×37 19×66+81×66 32×(200+3) 12×26+12×4 4.尝试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58×11  47×102 5.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125×88? 1.独立思考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以在组内交流,全班交流算法。 2.观察每组算式的特点,说一说它们各应运用什么运算律进行简算。 3.观察算式,找出每个算式的特点,并根据每个算式的特点灵活选择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4.思考如何变化题目才能使计算简便。 5.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用简便方法计算。 45×37+55×37 99×99+99 201×85 32×98 4.师傅每时加工零件52个,徒弟每时加工零件48个。3时后,两人一共加工零件多少个?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二) (80+4)×25     34×72+34×28 =80×25+4×25   =34×(72+28) =2000+100     =34×100 =2100        =3400 形式上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变形后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算式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