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方向与位置 2.确定位置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确定位置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是第一学段描述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内容的发展。鉴于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实际问题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了以下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体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讲故事、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本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情境,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顺利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在实践应用中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学习资料的有效利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学中,在有效利用教材情境资源及习题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经历认识数对、了解数对、掌握数对、运用数对的过程,加深对数对的理解,使学生熟练地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同时使学生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3.在合理拓展中体会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中,在积极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现象的同时,简单地介绍地球仪上用经度和纬度表示位置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数对知识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确定位置(一)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分钟)
1.游戏:师生一起做抽奖游戏,用第几组第几个确定中奖者的位置。 2.组织学生交流怎样判断中奖者在第几组第几个。 3.导入新课。 刚才很多同学都找到了中奖者的位置。其实我们的位置还可以用另外的形式——数对来表示。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1.和教师一起做游戏,抽出中奖者,然后找到中奖者的位置。 2.交流、汇报,明确第几组和第几个的判断方法。第几组:从左往右横向数;第几个:从前往后纵向数。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用你喜欢的方式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1.认识数对。 (1)出示教材63页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淘气他们班的座位表,引导学生用第几组第几排说一说淘气的位置。 (2)组织学生尝试用更简洁的方法表示淘气的位置。 2.理解数对的写法。 (1)出示表示笑笑位置的数对,引导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 (2)引导学生总结写数对的方法。 (3)组织学生将座位图抽象成方格图。 (4)组织学生完成教材63页“认一认,说一说”的内容。 3.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现象。 4.组织学生在方格图中找到奇思和妙想的位置,并说一说他们分别坐在第几组第几排。 5.组织学生说出自己的3个好朋友分别坐在哪个位置,并尝试用数对表示出来。
1.(1)仔细观察座位图,交流、明确淘气的位置。 (2)尝试用更简洁的方法表示淘气的位置。 2.(1)观察表示笑笑位置的数对,理解数对中两个数的含义。 (2)小组讨论数对的写法并汇报,其他学生补充明确数对的表示方法是先表示横的方向(组),后表示纵的方向(排)。 (3)合作学习,将座位图抽象成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中找到淘气和笑笑的位置。 (4)独立完成后,小组内相互交流。 3.汇报生活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现象。 4.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汇报。明确奇思的位置(4,3)是第4组第3排,妙想的位置(1,4)是第1组第4排。 5.分别说出自己的3个好朋友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出他们的位置。
2.小明在班级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6,2),他坐在第( )组第( )排。小红在班级的位置是第3组第5排,用数对表示是( )。 3.下图是中国象棋的一部分,请你用数对标出马和炮的位置。 马( ) 炮( ) 4.在方格图上画一画。 (1)A点的位置是(1,3);B点的位置是(2,1);C点的位置是(5,1);D点的位置是(5,3)。画出A、B、C、D各点。 (2)将A、B、C、D各点顺次连接起来,看一看是什么图形。
三、巩固练习。(14分钟)
1.完成教材64页1题。 2.完成教材65页5题。
1.先说一说数对中两个数表示的含义,再填空。 2.同桌间相互做游戏。
5.数学游戏:一名同学说出班级同学的名字,另一名同学快速说出如何用数对表示这名同学在班级的位置。
四、课堂总结。(5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一) 数对(第1个数,第2个数) ↓ ↓ 组(列)数 排(行)数)
第2课时 确定位置(二)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分钟)
1.游戏:请第二组的同学用数对表示出各自的位置,再请第4排的同学用数对表示出各自的位置。(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观察板书,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所作的板书,说说发现了什么。 3.导入新课。
1.根据教师的要求,分别说出自己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出来。 2.交流、汇报,发现数对中有的前面的数字相同,有的后面的数字相同。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习惯上,我们把( )叫作组,把( )叫作排。 2.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1.组织学生按照教材64页“试一试”的内容进行活动。 (1)组织学生用数对表示棋子移动的各个位置。 (2)组织学生观察棋子移动的过程,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组织学生用数对表示上体育课学生站队时每位同学的位置。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对,说说有什么发现。 3.引导学生总结数对中数字变化的规律。
1.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汇报。 (1)棋子的位置分别是:(1,6),(3,6),(6,6),(6,5),(6,1)。 (2)发现:棋子沿水平方向移动时,数对中的第2个数字不变;棋子沿竖直方向移动时,数对中的第1个数字不变。 2.用数对表示上体育课学生站队时每位同学的位置,然后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发现:①同一组的学生,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相同;②同一排的学生,数对中的第二个数字相同;③斜着看,组数增加,排数也增加;④确定一个位置,需要两个条件,即横向的位置和纵向的位置。 3.小组讨论、交流,明确:如果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相同,那么这些数对所对应的点都在方格纸的同一条纵线上;如果数对中的第二个数字相同,那么这些数对所对应的点都在方格纸的同一条横线上。
3.小红在班级的位置是(2,2),你能用数对写出她后面3个同学的位置吗? 4.小刚在班级的位置是(5,3),你能用数对写出和他相邻的四个同学的位置吗? 5.下图是中国象棋的一部分,请你说一说马和炮可以怎样走,下一步用数对怎样表示。
三、巩固练习。(14分钟)
1.完成教材65页4题。 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然后结合图形,寻找规律。 2.在方格图上标出点A,B,C,D,它们的位置分别是(1,1),(5,1),(5,4),(1,4),把它们按ABCDA的顺序连接起来。 (1)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2)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1.小组内合作,交流,按照自己画的长方形找出4个顶点所在的位置,然后探索其中的规律。 2.分别找到A,B,C,D这4个点,然后按顺序连接起来。 (1)通过直观观察,发现这是一个长方形。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确定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结合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C=(4+3)×2=14(厘米)。
6.在方格图上画一画。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用数对表示出四个顶点的位置。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总结。(5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二) 如果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相同,那么这些数对所对应的点都在方格纸的同一条纵线上;如果数对中的第二个数字相同,那么这些数对所对应的点都在方格纸的同一条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