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烃第二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卤代烃第二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3-2 卤代烃(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卤代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卤代烃的水解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学习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使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卤代烃水解反应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卤代烃中如何检验卤元素的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尤其是两组不同意见的对比实验,激发同学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急切用实践来检验结论的正误。实验成功的同学,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实验不成功的同学,经过了困难的磨炼,通过独立思考,找出存在的问题,既锻炼了毅力,也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从卤代烃水解实验的设计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乐趣。通过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卤代烃水解反应,使学生体会到对化学反应规律的理解与欣赏;‎ 重点 ‎1.卤代烃的水解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2.试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卤代烃水解反应 难点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 二、卤代烃.‎ ‎1.定义和分类.‎ ‎(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一卤代烃的通式 ‎(2).分类:‎ ‎2.物理通性:‎ ‎3.化学性质:与溴乙烷相似.‎ ‎(1).水解反应. (2).消去反应.‎ 教学过程 备注 - 3 -‎ ‎[引言]我们对一氯甲烷、1、2-二溴乙烷、氯乙烯、溴苯等名称已经不陌生了。它们的分子结构中除了碳、氢原子以外,还包括了卤素原子。我们将此类物质称为卤代烃。‎ ‎[投影]1.卤代烃的用途:致冷剂、灭火剂、有机溶剂、麻醉剂,合成有机物.‎ ‎ 2.卤代烃的危害:‎ ‎(1).卤代烃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原理:卤代烃释放出的氯原子对臭氧分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卤代烃化学性质通常比烃活泼,能发生很多化学反应而转化成各种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因此,引入卤原子常常是改变分子性能的第一步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下面我们来介绍卤代烃的一些性质。‎ 第三节 卤代烃 二、卤代烃.‎ ‎1.定义和分类.‎ ‎(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 一卤代烃的通式:R—X.‎ ‎(2).分类:‎ ‎①.按分子中卤原子个数分: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 ②.按所含卤原子种类分: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 ‎ ③.按烃基种类分:饱和烃和不饱和烃.‎ ‎④.按是否含苯环分:脂肪烃和芳香烃.‎ ‎2.物理通性:‎ ‎(1).常温下,卤代烃中除一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等少数为气体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 ‎(2).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如一氯代烷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是:随着碳原子数(式量)增加,其熔、沸点和密度也增大.(沸点和熔点大于相应的烃)‎ ‎(4).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沸点随烃基中支链的增加而降低。‎ ‎(5)同一烃基的不同卤代烃随卤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 3 -‎ ‎[讲]比相应烷烃沸点高.例如:C2H6和C2H5Br,由于①分子量C2H5Br > C2H6,②C2H5Br的极性比C2H6大,导致C2H5Br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升高..随C原子个数递增,饱和一元卤代烷密度减小,如ρ(CH3Cl) > ρ(C2H5Cl) > ρ(CH3CH2CH2Cl).原因是C原子数增多,Cl%减小.随C原子数增多,饱和一氯代烷沸点升高,是因为分子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升高.相同碳原子数的一氯代烷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可理解为支链越多,分子的直径越大,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下降,沸点越低.‎ ‎3.化学性质:与溴乙烷相似.‎ ‎(1).水解反应.‎ 试写出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消去反应.‎ 试写出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知识方面主要学习了溴乙烷的物理性质、结构和化学性质中的取代反应,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去运用。如果把这个分析过程倒过来,对一个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就可推出它的性质,进而判断出它的鸨,这也是分析问题常用的方法。‎ 教学回顾:‎ ‎ ‎ - 3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