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注重体现以下两点: 1.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准知识的“生长点”。 这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及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加法两个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为后面进行简便计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教学伊始,先引导学生回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容,然后出示两个运算定律的简单应用让学生进行判断。通过这样的复习,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找准“生长点”。 2.鼓励学生合理选择算法,提高运算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出示例题,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后确定解答方法。在学生解答时提醒学生尽可能用多种方法解答。在计算过程中,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提高计算的速度与准确率。 本节课先复习旧知识,再把旧知识进行拓展应用,关键看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4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容及字母表达式。 2.组织学生判断。(符合加法交换律的画“√”,符合加法结合律的画“○”) 132+410=410+132( ) a+60+33=60+33+a( ) 20+(b+50)=(20+b)+50( ) 54+40+60=54+(40+60)( )
1.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汇报,然后集体订正。
1.计算下面各题。 25+68+32 56+47+44 172+58+42+28
二、运用定律,探究体验。(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3,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算式。 3.组织学生讨论:能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使计算简便些?(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4.引导学生交流这道题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 5.师生共同小结。
1.读题,寻找题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尝试独立列式。 115+132+118+85 3.在小组内讨论,独立计算。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200+250 =450(km) 4.交流运用的运算定律:第一步运用了加法交换律;第二步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5.小结: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2.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127+(36-27) =127-27+36 =100+36 =36( ) 482+99 =482+100+1 =582+1 =583( ) 3.一捆铁丝,第一次用去358 m,第二次用去250 m,余下的比第二次用去的长242 m。这捆铁丝全长多少米?
三、巩固练习,应用反馈。(12分钟)
1.完成教材20页1题。 2.完成教材22页4题。
1.独立完成,汇报时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独立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4.简算。 256+25+75-56 19+199+1999+19999
四、课堂总结。(4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