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文中的9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
3.了解部分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4、积累有关这四个传统节日的成语、诗歌、故事、传说。
5、选择自己熟悉的传统节日访写词串。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词串,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儿歌热身、谈话导入
1、齐读儿歌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贴窗花点鞭炮,回家过年齐欢笑。
摇啊摇,看花灯,我们一起闹元宵。
清明节雨纷纷,大地开始冒春苗。
赛龙舟过端午,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夕节看今朝,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蟹儿肥。十五月圆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转眼又是新春到。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福星高照。
这是我们传统的节日哦!
2、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我们国家有许多自己的传统节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识字一》,走进我国的传统佳节。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自读课文3遍:
第一遍: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第二遍:边读边想词语的意思,在不明白的词语旁边打上问号。
第三遍:把难度的词语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
3.交流检查
(1)指名学生逐行读,边读边正音。(“饼”是后鼻音;“饺子、粽子、月饼”后一个字读轻声。)
(2)指名学生领读课文。
(3)齐读课文。
三、精读词串
过渡:鞭炮声声响起来,祝福声声来敲门,同学们,在热闹的春节中,你感到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学生自由说,引出第一组词语)
(一)读词语:春节 饺子 拜年
1、春节的具体时间是哪天?(正月初一)
2、看图,春节了,全家人团圆,围在一起干什么?(吃饺子、包饺子)
教师介绍:
饺子象征着团圆,所以过年时全家团聚在一起会吃饺子;因为外形像金元宝,过年吃饺子也象征着新的一年可以招财进宝
教学“饺”(与食物有关“食字旁”)
3、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拜年。
我是你们的妈妈,你会对我说什么祝福的话语?我是你们的奶奶,你有会对我说什么?
小朋友真聪明,会根据不同的人说不同的祝福。咱们来看看拜这个字。双手合一,像不像抱着拳头拜年的人?注意四横不能丢。(教学“拜”字)
4、拓展成语
热闹的春节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张灯结彩,汇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火树银花、数不胜数、灯火通明、观者如堵)
5、指导朗读
“春节”里有红红的喜庆春联、有美丽的礼花、有劈哩啪啦的鞭炮声、有香喷喷的饺子、有人们互相拜年的温馨问候声,多么热闹、喜庆的春节呀!带着这
份喜悦之情来读一读这一组词语。
(二)读词语:清明 扫墓 踏青
1、师介绍清明节:补充古诗《清明》,再介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结合图片理解“扫墓”)
相机教学生字“墓”(猜字谜:太阳戴草帽,土在大下藏猫猫。)
2、理解“踏青”(又叫“春游”)结合图片,师介绍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唐带大诗人孟浩然在《大堤行》一诗中这样说:“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面对这样美丽的自然景色,小朋友们你们想做什么?
3、相机教学“扫、踏”(编儿歌:扫:手劲可真大,大山推倒啦!踏:左边足字旁,日在水下方。)
4、指导朗读。
一起背诵杜牧的诗《清明》
又是一年芳草绿,清明时节人们会去郊外踏青,油菜花金黄金黄,柳枝随风飘动,春天真美啊!齐读词语
清明节人们会去先辈们的目前祭扫,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让我们再次齐读词语。
(三)读词语:端午 粽子 龙舟
1、教师简介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为什么要赛龙舟,还喜欢吃粽子呢?【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自投汩罗江以殉国。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终不见屈原的尸体。后来,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3、你还知道端午节那天有哪些习俗?(配香囊、吃鸭蛋、挂艾草菖蒲)
4、相机教学生字“端”。
5、指导感情朗读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喜气洋洋,龙舟竞渡的日子。谁来读。
端午节的这些风俗都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鱼吃,所以划龙舟,投粽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住这个节日。
生齐读。
(四)读词语:中秋 团圆 月饼
1、师介绍: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时在秋季的正中,月亮正圆的时候,此时,家家团圆赏月,品尝月饼,一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
2、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3、相机教学“团、圆、饼” (“团”猜字谜:才子躲在家里不出门。)
4、指导有感情朗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八月十五的月儿分外圆,分外明亮,人们仰望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齐读这组词语,记住这个团员的节日。
小结: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寓意深远、各具特色,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爱再次齐读课文。
1.作业设计:
1、我们的传统佳节还有很多,比如重阳、元宵、腊八等等,你能仿照词串再写写吧?
元宵 汤圆 观灯” “重阳 登高 赏菊”
2、填空:
学习了《识字1》,我了解了( )、( )、( )、( )这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习惯。人们在春节的时候吃饺子、给长辈( ),还贴( )、放( );清明节的时候去( )、踏青;到了( ),吃粽子、赛( ),家家户户门前插( );中秋佳节,人们吃( ),全家( ),共度美好时光。我还知道重阳节,人们有( )的习惯。
设计意图:
一个词语,一个节日,就是一段故事,一种民俗一地风情一种积淀一腔祈盼 。本课的设计最主要突出体验式学习,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和拓展补充的儿歌、故事、古诗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亲历语文实践活动。
寥寥十二个词语承载了多少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和久远,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学生通过读儿歌、听故事、背古诗、积累成语这些语文实践活动获得一定的了解和文化积累,在老师创设的语言情境中把排列整齐有序,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十二个词语反复诵读,细细咀嚼,这些历经千年代表了一个民族精神的外在风度与文化底色的节日民俗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而以上学习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获得情感体验,更加准确、形象地理解词串中的词语,在语境中学习生字,从而达到词串识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