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课文,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填准相应的动词,根据学情选择难写的字词展开学习。通过浏览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重点词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2.通过学习课文,独立填表,在集体交流中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通过联系生活、合作填表,在同伴互助中了解本地春节的风俗习惯。 3.通过深读课文,体悟情感,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传统文化。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并试着迁移运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课文,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填准相应的动词,根据学情选择难写的字词展开学习。通过浏览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重点词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2.通过学习课文,独立填表,在集体交流中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通过联系生活、合作填表,在同伴互助中了解本地春节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比较揭题 1.营造氛围,聊聊春节。 在儿童歌曲《过年了》中走进课堂,让学生来聊聊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请学生把关键的词语(或重要时间、重要事件)板书在黑板的一侧。 2.点明不同,比较揭题。 刚才,大家交流的是我们家乡的春节。今天我们要走进的是北京的春节,看看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师板书课题)请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终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请大家自由、大声地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读准多音字:间断铺户正月掺和分外万象更新 (3)填准动词: ()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 ()鞭炮()年菜()对联 ()庙会()灯笼 (4)请学生互相提醒难写的字词:如熬、逛、榛子等,并展开书写练习。 2.直击首尾,了解始末。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了解春节开始的时间。 (2)指名读课文最后1个自然段,知晓春节结束的时间。 3.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1)浏览课文,画出春节经历的几个时间段。 (2)交流梳理,按顺序排列这几个时间段,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 腊月初旬——腊月二十三——过了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初六——元宵--正月十九 三、再读课文,了解风俗 1.默读课文,独立填表。(可联系刚才填写动词的那些事情) 时间 风俗习惯 腊月初旬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元宵 正月十九 2.集体交流,完善内容。 在读课文中进一步完善表格填写,了解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3.同桌合作,梳理内容。 根据表格,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四、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1.同桌合作,完成填表。 联系课始谈话内容以及黑板一侧的板书,同桌一起合作填写表格。 时间 风俗习惯2.小组合作,完善填写。 小组内展开交流,了解本地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表格内 容填写完整。 五、巩固训练 打开“基础训练-《北京的春节》”,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深读课文,体悟情感,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传统文化。 2.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并试着迁移运用。 一、复习回顾,了解内容 1.利用表格,想想说说。 看看填写好的表格,想一想,说一说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2.简单回顾,说说读读。 说一说北京人过春节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有感情地读读自己喜欢的那部分内容。 二、深读课文,感悟写法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京春节给作者老舍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2.聚焦除夕,感受热闹。 (1)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什么? (2)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分组学习,体会写法。 分组学习描写“正月初一”“元宵”部分,试着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思考作者是怎样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的。 4.分清详略,领悟好处。 再出示第一课时已填写完整的“北京的春节”的表格,后面加上一栏“详略安排”,继续填写。 讨论文章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单,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聚焦孩子,体悟情感 1.跳读课文,找出内容。 请大家跳着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相关句子。 2.读读句子,说说感受。 认真地读读这些句子,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 3.静心思考,体悟情感。 如果课文只写这些内容,行不行?如果课文不写这些内容,感觉怎么样? 四、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1.联系表格,安排详略。 再出示第一课时已填写的“家乡的春节”的表格,后面加上一栏“详略安排”,继续填写。 2.围绕表格,展开交流。 家乡人是怎样过春节的,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3.利用表格,迁移练笔。 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处,试着写一写。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写写《家乡的春节》。 五、巩固训练 打开“阅读训练-《北京的春节》”,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