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二》教案 教学目标: 1、以组内交流和集体交流的方式,围绕主题交流本组搜集到的民风民俗资料,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条理清楚。 2、借鉴本单元描写民风民俗的方法,抓住特点进行介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同时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感悟并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感受祖国民族文化的魅力,尊重并热爱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 借鉴本组课文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借鉴本单元描写民风民俗的方法,抓住特点进行介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语:同学们,从老北京春节的年味,到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从客家、傣家独特的民居到新疆和田维吾尔人热辣辣的生活,可以说,这一单元的学习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关于民风民俗方面的知识,感受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魅力。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聊起这个话题,走进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 二、确定要点 师:请同学们看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交流的内容) 生: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 师:你最想介绍哪个民族的哪种民风民俗?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你想怎样把这个民风民俗清楚地介绍给大家? 生1:我觉得,应该先介绍主题,再把自己要介绍的内容有条理地说出来。(师板书:条理清晰) 生2:还应该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把重点部分说得清楚、明白、细致些,把不是重点的内容说得简略些。(师板书:详略得当) 生3:我觉得表达的时候要用词准确,口齿清晰,态度自然大方,不扭捏。 师:课前各小组都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搜集,下面就请各小组商议:你们准备介绍什么? 小组1:我们介绍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小组2:我们介绍傣族的泼水节。 小组3:我们介绍重庆的饮食——重庆火锅。 小组4:我们介绍江南民居。 三、合作交流 师:从哪些方面介绍你们小组的主题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谈一谈,议一议。 小组长:我们小组介绍的是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我们介绍的主题是“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蒙古族”。有请甲同学发言。 甲同学:我来介绍蒙古族的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我还带来了几张图片,请大家欣赏。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一般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大家看!这是一组蒙古靴图片,这里有布靴、皮靴两种。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骑马时可以保护踝(huái)部、御寒;坠马时自然脱靴,可以保证人身安全。大家说,这样的装束是不是让男子汉显得更加强悍潇洒,女子显得身材苗条、矫健呀! 乙同学:在饮食方面,主要种类可分为肉食、奶食、蔬菜、谷物和饮品等。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把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大家听说的“手把肉”则是蒙古族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做“手把肉”。 丙同学:我来介绍蒙古族人住的房子。大家看这张图片,这就是他们居住的房子,叫蒙古包。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覆盖一层或两层。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称作“穹庐”“毡包”。蒙古包分移动和固定式两种。你们知道吗?一顶蒙古包,既是寝室、客房,又是厨房和储藏室。 生1:我想打断一下第一小组的发言,这种蒙古包到冬天冷不冷呀! 丙同学:蒙古包的构造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能够适应草原复杂多变的气候。蒙古包起御寒作用的主要是毡子:在房墙底部围着的一条一尺多宽的长毡,用几块相互交错的毡子盖在蒙古包上部的斜坡上。天窗帘是一块三角形小毡,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盖住房顶的小部或大部。门帘是比门框略大的长方形毛毡,纳有花纹,只在冬季挂,用来防寒。大家再看蒙古包的内部,顶部用绣花边的棉毡做里层,房墙周围挂上了栽绒壁毯,地上铺上了豪华地毯,不仅增强了蒙古包的防风御寒能力,还起到了装饰作用。 生1:谢谢! 丙同学:蒙古族的娱乐活动也很多!像赛马、摔跤、射箭、舞蹈等。你们听过“那达慕”吗?“那达慕”是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那达慕”在蒙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早期只有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现已成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民间体育活动的隆重集会。 小组长:我们小组的介绍结束了,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生2:我们小组对他们的发言有补充。蒙古象棋也是蒙古族盛行的一种娱乐。它的走法很独特,据说成吉思汗也十分喜欢下蒙古象棋! 师:同学们,你们来评一评,这一组同学的发言怎么样? 生1:这个小组搜集的蒙古族知识可真多! 生2:这个小组介绍得条理清晰。 生3:这个小组介绍得详略得当,值得我们学习。 师:下面请其他小组继续汇报。 …… 师:请同学们评选出最佳口才奖。(学生集体评选) 四、共同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交流吗?为什么? 生:喜欢,这样的交流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锻炼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师:请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收获。 生1: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我知道了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生2:我还知道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风民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地给他们提供话题,诠释口语交际教学的真正目的——交际的本身不仅在表达,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乐于表达。 五、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疆域辽阔,民风民俗既特色鲜明又丰富多彩。一节课的时间必定有限,如果你们想了解更多的民风民俗,课下请上网查询,制作一期手抄报,或者把你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自己的家人。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