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时笔算除法(例1)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5页例1及做一做。例1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每一位都能除尽),教材结合口算的思路,通过小棒图教学除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为后 (二)核心能力 通过操作、口算、笔算三者的联系,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 1.结合口算的思路,借助分小棒的过程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会正确笔算。 2.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环保教育。 (四)学习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每一位都能除尽),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五)学习难点 理解笔算的算理。 (六)配套资源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42÷2=?你是怎么口算的?你能把口算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吗?请试一试。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一天是植树节吗? 3月12日是植树节。今年植树节,我们学校的同学也参加了植树活动。你们看!(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同学们正干得热火朝天呢! (1)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植树的情境里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2)列出算式。 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上面的问题,列出算式:42÷2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主动寻找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环保教育。】 2.探究新知 (1)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例1 ①42÷2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能结合小棒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吗? ②指明学生借助小棒展示分的过程。 ③教师结合分的过程,适时板书相应的算式: 40÷2=20,4÷2=2,20+2=22 ④引导学生把操作和口算联系起来,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小棒让学生明确算理,理解42÷2=21的计算思考步骤,为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作准备。】 (2)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这个计算过程怎样用竖式表示出来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①学生先独立计算,有了自己的方法之后,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②汇报展示:教师有选择性的展示同学的作品。预设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③观察比较: 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一说理由。 引导学生发现: 第一种方法虽然竖式很短,但是我们看不出它的计算过程,后面三种竖式我们能清楚的看出它的计算过程。你观察后三种竖式有什么不同吗? 通过回答,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过程中的0可以省略不写,第四种竖式写法比较完整且简洁。 (3)进一步沟通算理和算法。 ①借助口算和分小棒动态展示竖式的写法。 师: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接下来我们就结合口算的过程看一看竖式的每一步是如何书写的。 师:第一步先分4个十,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2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教师板书: 师:被除数下面的4表示什么?为什么写在被除数4的下面? 生:表示分掉的40根小棒,因为是4个十,写在十位的下面就表示40了,后面的0可以省略不写。(板书4个十) 然后怎样计算? 生:把个位的2移下来,再分2个一,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 师:1写在哪里?为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2中有2个一。 师:这个2和0又分别表示什么呢? 生:2表示第二次分掉了2根,0表示正好分完了,没有剩余。(板书:分掉2个一,没有剩余。) ②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 一人说分的步骤,一人在竖式中指出对应的计算。 ③算一算:36÷3 先说一说口算的思路,再用竖式写出来。 同桌互相检查。 【设计意图:请学生讲解演算的过程,教师配合板演,同时操作小棒展示分的过程,适时提问计算过程中每一个结果的含义,沟通算理和算法的联系,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笔算的方法。】 3.巩固练习。 (1)分一分,算一算。再用竖式表示出来。 (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3)王老师带了100元钱为同学买文具。 (1)如果只买圆珠笔,可以买多少支? (2)如果先买一盒彩笔,剩下的钱买三角尺,可以买多少副三角尺? 4.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三、课时作业 (一)圈一圈,再列竖式算一算。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1,进一步沟通操作与笔算的关系,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二)先说出口算的方法,再列竖式计算。 68÷284÷496÷3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1,进一步沟通口算与笔算的关系,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三)解决问题。 1. (1)一双鞋的价钱是一双手套的多少倍? (2)一双鞋比一双手套贵多少钱? 2.你能根据下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1、2,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