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文章结构层次清晰,虽然没有华美的词句,但是语言精练、用词准确。所以在教学中,要力求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科普文章的特点。 二、说学情 现在学生的已有经验又是什么呢?根据本课的需要,可对学生进行课前调研。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工具书、查找资料,扫清阅读的障碍,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针对这篇文章,学生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根据对学生提问的整理,发现学生通过初读,能够读懂三次试验的方式、结果。但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于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不理解,对于文章语言文字的准确性认识不到位。 三、说学法 通过对问题的整理,可以看出,除了对文章难点内容的不理解外,在对文字的品读上,尤其是对科学小品文语言文字特点的感悟上存在不足。根据这些问题,在教学策略方面,可以采取让学生自读、批注、根据提示填空、在交流中整理,训练学生有目的地读课文,领会语言的准确性,初步掌握学习科学小品文的方法,并能够初步体会此类文章的语言特点。 四、说目标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考虑到本课教学的需要,围绕“突出教材特点”“体会语言文字”的两个原则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和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体会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和科普文章的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3.激发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 五、说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谜语:谜面是“会飞不是鸟,两翅没羽毛,白天休息晚活动,捕捉害虫本领高”。(打一种动物) 谜底是蝙蝠。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雷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蝙蝠和雷达”。 通过猜谜语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并初步感知蝙蝠的情况,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的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没长羽毛。视力很弱却能在夜间飞行,吃蚊、蛾等昆虫。打开课本,看文中的插图,这是一只正在夜里飞行的蝙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课件,指名开火车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3.课文以“蝙蝠和雷达”为题,我们看看它是怎样开头的。齐读,指名说。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作者心里不禁产生疑问,一起读第2自然段。 这是个什么句式?在上下文中起什么作用?从这个过渡句,你知道下一段要讲什么吗?(蝙蝠在夜里是怎样飞行的。) 4.根据这两段内容,再读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文本,深入体会 第一步发现问题,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蝙蝠飞行的特点。 1.找到描写“蝙蝠的飞行特点”的段落,并找到相关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 2.默读第3自然段,圈画批注。 学生会对蝙蝠飞行的特点进行概括,此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述,学生会找到“灵巧地”这个词语,教师因势利导问:“极细的”“灵巧地”能不能去掉,为什么?通过对比阅读、讨论的形式,找到异同,在以往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学生会很快地体会到这两个词语的修饰作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用词的准确性。 在充分体会后,教师总结:作者就是用这样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是科普文章的特点。再次朗读,加深体会。 第二步提出问题,激发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质疑:难道是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用疑问的语气读科学家的问题。 过渡:既然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不如让我们做一回小科学家,来发现一下其中的奥秘吧。 第三步解决问题,感受研究过程的严谨。 1.默读课文,根据表格提示,在文中做出画批。 表格中的“试验方式”和“试验结果”两方面可以从文中直接提取信息,得到答案;试验结论学生无法从文中直接找出答案,教师顺学而导,指导学生找出试验结论的方法。在这里,学生可能出现几种情况: a.直接从第6自然段中找到“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在这句话中,“靠的不是眼睛”可以直接作为结论,但是后半句则需要进行整理。如果学生直接把“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填写在第二次试验结论的位置,则追问:在第二次试验时,科学家就已经得出这个结论了吗?使学生意识到三次试验得到了三个结论,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b.学生也可能没有直接找到第6自然段,而是直接将文章中描写试验现象的句子“铃铛一个也没响”“铃铛响个不停”作为结论,此时教师引导: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看铃铛响与不响吗?再读一读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想一想科学家到底在研究什么。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这样,通过表格填写的设计,充分地理解了试验的方式、结果与三次得到的结论,训练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比、整合,自然引出试验的最终结论。 2.经过多次试验,科学家得出了一个结论,把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3.自己找出关键词语,谈谈体会。 学生会抓住“配合”这个词语谈体会,此处可能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a.从配合的词义进行分析,配合就是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这里使用配合,说明了蝙蝠的耳朵和嘴是一起工作的。 b.学生也可能会选择从去词法的角度进行思考,如果去掉,则变成了只有耳朵或者只有嘴就可以探路,和试验的最终结果就不一样了。加上配合才能说明嘴和耳朵是一起工作的。在对比中进行理解。又一次感受到科普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通过对“配合”一词的理解,使学生再一次感受到了科普文章用词的准确性,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第四步得到启示,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1.对比句子。 以“科学家是通过仅仅三次的试验,就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吗”引导学生再一次对比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抓住“反复”“终于”,通过阐述观点、朗读句子的形式,使学生再一次充分地感受科普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理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难点,此处设计一个填写练习,使学生通过补充图画的方式,经历由抽象文字转化为直观图画,再由图画回归文字的过程,使学生能够一一对应,理清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突破难点。 2.讨论:“科学家是如何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这一发现运用于发明雷达的呢?” 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读一读,并尝试完成图表。 预设1:部分学生可以用简单的图画画出蝙蝠的飞行示意图与雷达的工作原理图。这种情况下,让先画出来的同学说说自己图画的意思,并重点说明从文章中的哪句话得到的信息,通过表述,使得其他学生明确提取信息的方法。 预设2:学生自己画图的情况不理想,虽能找到相应的语段,但不能将信息进行整合。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给出表格式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并在填写图表的过程中,找到整合信息的方法。 在完成填写练习后,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对照示意图,说一说蝙蝠夜间探路的方法和雷达工作原理之间有什么相关之处。通过反复的表达,将表格内容充分理解,并且能够使用自己的、比较严谨的语言概括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3.填空练习。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就像是蝙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四)总结升华,激趣拓展 1.学习《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人类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你们通过自己阅读查找,还了解哪些创造发明也是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 3.同学们,生物界中有太多的秘密给我们启发,也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创造。希望同学们学习科学家观察事物的方法,长大后去创造,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