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ID:89917

大小:7.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材分析: 1、《滕王阁序》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景色和宴会的情况,抒发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和不懈追求的冷云壮志。 2、本文是《滕王阁》的序文,是一篇典型的骈体文,此类文体的特点是以对偶为主,注重辞采、句法整齐,多用典故、讲究声律、典雅华美。 学情分析: 1、本文要求背诵部分段落,在诵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抓住关键字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变化。 2、全体同学可以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了解文中所引用的典故意识。 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艺术手法,赏析、品味、优美的骈句。 4、在必修一的表达交流中已经学过对联的基本知识,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可以结合文章内容,或者自己描写家乡某个景写一幅对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文的特点。 2、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了解文中所引用的典故的意思。 3、能够选取一个段落标出平仄及韵脚,并朗读以体会音节的顿挫。 二、过程与方法 1、诵读、美读、体会骈文的特点。 2、记注释,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3、教师讲解,补充对偶句的各种类型及特点,可以和对联知识联系起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全文情并茂,情景交融的特点。 2、体会作者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情怀和远大心胸。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诵读全文解决字词,再读解决情感发展轨迹。 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四大名楼 二、解题:创作背景、作者。 自读课文注释 三、自由选读一、两段本文是一篇典型骈文,通过诵读,理解此类文体的特点。 明确:四六句为主,兼用杂言,句法整齐。 对偶句为主,注重辞采,多用典故,讲究声律。 1、语言方面:骈偶与“四六” A、骈偶:即对仗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披、秀闼、俯、雕甍 c、三尺、微命、一、书生 2、用词方面的特点:用典与藻饰 A、用典:委婉、含蓄、典雅、精炼 B、藻饰:追求辞藻华丽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 1、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 2、补充注释:故郡、地接、襟三江、带五湖、尽东南 3、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地势宏伟) 五、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那个词语? (小组讨论发言)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会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青霜”、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俊采”一词。 六、思考: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得好处/ 明确:文章借用铺陈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 七、小结:本段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极写滕王阁的无限壮美,和周围环境的超凡脱俗,以及阁中如云高朋的文才武略。 八,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落实字词,俨、潦水、尽、于、穷 赏析美句,体会文体的韵律美,辞藻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写尽九月之景。 二、诵读 1、自由默读二、三段(根据注释翻译文句,把不能理解的实词和虚词点出来,小组互相解决。 2、自由朗读,标一标,平仄,押韵,注意四字句和六字句的关系。掌握短句和长句抒情的变化。齐读与单独抽读,读出音韵美。读出情感。 3、(1)读出时令感。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强调节奏,轻缓。 (2)读出画面感。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边读边联想画面,秋日特有的清寒。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画面:天阔水远,孤鹜高飞,秋霞绚烂。 联想:从高都低,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店面结合。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画面:意境高远,文断意连,语音袅袅。在声音中读出回味无穷的意味。 4、赏析:二、三段正面对滕王阁的秀丽景色进行描写,读来最打动你的是哪句,为什么?独立思考,写成一小段鉴赏文字。 例:“潦水尽”、“寒潭清”、“烟光凝”、“暮山紫”将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以非常感性的方式精确地描绘出来。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在这样的天光水色中,滕王阁静静地对高入云霄的翠峰,四周是架空的阁道。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5、美句抒发乐情。 全体诵读,读出节奏,明快,轻畅的味道。用声音传递宴会之乐,美景之乐的愉悦之情。 6、背诵二、三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体会典故的妙用,理解典故委婉、含蓄、典雅、精炼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找到情感过渡句。 明确:天高地迥,绝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景(乐)——感慨(悲) 二、第4段,笔锋一转,由外景转入宴会场面及作者所生发的感慨,请大家用诵读来体现情绪的转变。 (学生自由朗读,抽两到三个同学诵读展示,老师引导其他学生做点评) 三、合作探究:默读第5段,结合注释归纳文章中出现的典故共同点。 (先自己思考,再小组讨论5分钟) 明确:屈原,贾谊,冯唐,李广——怀才不遇。 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不因年华易逝二自暴自弃 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 北海,东隅——不甘沉沦 孟尝,阮籍——反衬自己意志坚定。 四、拓展延伸:怀才不遇 明确:怀才不遇是一种壮志难酬的悲,但是读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被可以解释成一种积极的悲。 再次读课文5、6段。体会用典的含蓄,从而读出这一篇文章情感变化。 明确:参会之乐——赏美景之乐——处逆境的壮志弥坚。 (诵读的时候节奏由明快转为高亢) 诵读中展示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交织于内心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感情。 五、结合时代背景,联系课文实际,知人论世谈谈你这样理解这种复杂的情感。 明确:1、大唐盛世的开启。(包容、建功立业) 2、初唐四杰,少年有才,被贬不用 3、积极用世的有为精神。 六、总结:文章一改骈文辞藻华丽而无实际内容的诟病。抒发了唐一代杰出人才希望建功立业,有为于世的积极进取精神。 七、课后作业:试试写一幅对联,展示当代青年的风采,时代的风貌。 八、教学反思: 整篇文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以读串讲的方法。在诵读中体会骈文之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作者情感的深沉。 不足之处是老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还是容易陷入讲得过多,没有真正的能够给学生足够的发言时间。 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