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8个生字,读准“瓦砾”“血迹”等词语。2.通过反复读文,把课文读通顺,在交流阅读体会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借助课文中对这对父子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通过想象和角色体验,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父子之间的爱与信赖。4.通过想象画面,感受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很巨大,初步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重、难点】借助课文中对这对父子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通过想象和角色体验,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父子之间的爱与信赖。【教学流程】(一)词语导入,奠基情感:同学们,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热热身,好吗?(出示第一组词语:混乱 废墟 瓦砾 爆炸)会读吗?(指读)由这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具体说,评:想象让词语有了一个具体可感的情境)让我们边想象这个情境,边读这些词语。再来看看第二组词语(出示:疾步 绝望 颤抖 破烂不堪 血迹)由这组词语你又想到了什么?(评:突如其来的地震过后,留下的不仅仅是满地的废墟,更是那些无尽的伤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洛杉矶大地震,一起去认识一对——《地震中的父与子》。【设计意图:借助词语,想象情境,谈出感受,一方面解决了本课难读的词语,感受到这些词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为后文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地震这样灾害性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情感打下伏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感受要和我们交流。2.读过课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把你读书的感受和我们交流交流。【设计意图:(1)感受这场地震带来的灾害性之大;(2)谈出对父亲和儿子的初步印象。】3.同学们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书,就有了这么多的感受。那么课文中的哪些描写带给了你这样丰富的感受呢?这次,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地读读课文,走近这对父子吧。(三)再读课文,深入体悟: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深刻的句子画下来,简单批注你的感受。2.学习父亲的段落:(1)“他顿时感到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的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追问:此时此刻,自己心爱的儿子阿曼达正被废墟压在下面,作为父亲,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预设:悲伤、绝望、百感交集……) 点拨:是啊,此时的他有着撕心裂肺的痛,所以才会有着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大喊,带着这样的痛来朗读这段的第一句话。(2)“他挖了8小时,12 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了38小时”①学生谈感受②这两句话简直就是一首诗,仔细地品读会有许多的联想。听老师读这两句话,看看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设计意图:想象挖掘过程的艰辛】指名读,读出艰辛、读出时间的漫长,语速要缓慢③其他人的劝阻:追问:这时到底有多危险?我们看一看。(地震视频)你就在这危险中,就是消防队长,是警察,是其他孩子的父母,你会怎样劝他?再读读课文5——10段,可以用书上的话来劝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3)人们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儿子而精神失常了,你是怎样想的呢?(“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配乐复沓朗读:当父亲看到一片废墟悲痛欲绝时,让他重新振作的正是这句话——(生读)当众人来阻挡他,让他放弃时,不断回响他耳边的也是这句话——(生读)当危险和困难来临时,给他信心和力量的还是这句话——(生读)38个小时,2280分钟,不吃、不喝、不睡!整整两天一夜,面对重重困难,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父亲却坚定不移地要找到儿子,给他力量的就是这句话,这句话是父亲的一盏心灯,在他心底亮着,让他变得伟岸、坚强、执着!而这就是爱。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位父亲吧!(齐读12段)3.学习儿子的段落:(1)学生交流(2)想象:7岁的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们蜷缩在那个黑暗的三角形角落里,会遇到哪些危险及困难。废墟下的阿曼达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3)提升:多么了不起的小小男子汉!在生死关头,他始终牢记父亲的那句承诺,带领同学们战胜了所有的困难,等来了获救的机会,而此时他又把生机先给了别人,这还是因为这句承诺——(引读“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是源于对父亲的一种信赖! (四)总结提升,引发思考:就这样,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凭着对彼此的深深爱与信任,谱写了一个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故事读到这,你最想说什么?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对父子写得这样鲜活,让我们也感同身受呢?这篇课文又有哪些我们需要积累和运用的语言知识呢?我们下节课,再次走进这对父子,来感受语言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