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二)》第三课时教案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内容来源: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教学主题:七巧板教学课时:第三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通过操作,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初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4).通过操作,显示对美的追求,领略数学知识的美.2.学情分析认识图形是一个空间概念。平面图形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学生刚接触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所以只要求学生能辨认不同的平面图形就可以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操作交流,引导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3. 教材简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并直观感知这些平面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利用七巧板这一既然学生感到熟悉,又由于其千变万化而易引发学生探索兴趣的素材,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积累关于图形认识的基本的活动经验。教学目标: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2、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评价任务:任务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任务2.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准备一副七巧板。
猜一猜:它为什么叫七巧板?汇报发现,“七巧板是由7块板组成的。”
环节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分一分:(板书)动手将七巧板的七块图形进行分类。(全班互动,按图形形状分类)
你是怎么分的?(请一名学生上台展示分法) 复习学过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展示平行四边形,并板书。 师:看看它的外形与其它图形比有什么不同? (它有四条边,不像正方形和长方形那样四四方方) 七巧板中有三种图形,三角形最多,有5块;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最少,只有1块;
通过教师提供学具,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去验证猜想正确与否。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
环节三动手实践
比一比
比一比:(板书) 师:七巧板不但可以分一分,还可以比一比呢?请你动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大的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的三角形一样大,还有一块中等的三角形。 4、简单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课件展示:今天老师请来了七巧板,请它给大家作个自我介绍吧。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环节四小结
总结发言
小结:玩到现在,你喜欢七巧板吗?你能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七巧板呢?(好玩的、有趣的、漂亮的……)
让学生明白今天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