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第三课时教案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2.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从生活中玩耍中学到知识,要比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多更重要,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创设喜闻乐见的情景和游戏,使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体验数学给他们带来的乐趣。3.教材分析 6和7的认识包括数数、认识数字6和7,7以内的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写数字6和7,6和7的组成等内容。有关6、7的加减的编排,由以前的一副图表示一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这部分内容是紧密配合数的认识安排的,一方面让学生感到我们生活中冲满着数,数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从中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评价任务:任务一: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任务二: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任务三: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激趣导入 谈话导入。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抓住学生对新环境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探究新知 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板书:5+l= 1+5=问: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问: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3、学习第42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1)让学生自由摆学具,并说出加减法算式。(2)学习“摆一摆”第一组例题。学生摆花,先摆加法算式后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3)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4、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3+3=6。(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3=3。5、学习写算式。(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6+1=7和6-2=4的写法,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2)学生练习写算式。(3)学生交流并互相评价所写的算式。 让学生之间互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做,给学生充足的观察、思考的时间。在抢答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思维能力。(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巩固应用 1、完成第42页“做一做”的练习。2、巩固练习算式的写法(教师指定几个算式让学生练习写法)。 以各种形式进行训练,易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九的第6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2、做第8题,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3、第5题。出示点子图。问: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相加得6?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相加得7?4、第7题,完成后评价时特别注意学生对等号的处理。 通过这些作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发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快乐。(评价目标三)环节五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1本节课我学会了:2掌握不太好的是: 小组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