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下册)》22~23页。[教学内容]1.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经历探索三角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探究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准备]三角形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生产车间,看看工人制作标志牌的场景。课件出示图片。(见图1)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制作这个标志牌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铝皮?师:标志牌是一个什么图形?预设:三角形。师:那么求这块标志牌的面积也就是求什么的面积?预设:求三角形的面积。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教师适时板书:三角形的面积。【设计意图】从学生容易感兴趣的情境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二、积极思考,引导猜想师:三角形的面积是什么?谁来猜猜看?预设1:底乘高。预设2:三边相乘。师:那你们想怎么来研究它?预设:把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 师:你怎么想到用转化?预设1:因为三角形没学过,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就能研究了。预设2:我们上节课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时候用的就是转化的思想。师:转化后再怎么研究?预设1:看转化后的图形和原来三角形之间的关系。预设2:根据关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预设3: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就是这样研究的。师:你们真是很有想法!想到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老师帮你们把你们提出的这个研究思路梳理一下。【设计意图】学生经过大胆地猜测,好奇心被激发起来,自觉运用知识进行迁移,由于之前刚刚学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充分经历的推导过程,学生自然会想到“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三、操作验证,总结公式师:在学习材料包里有好多三角形,下面我们来同桌合作,根据这个思路来研究研究看,开始吧。学生活动,教师搜集不同素材。师:哪个小组愿意先上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小组为单位上台汇报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研究成果。师:老师发现,你们的想法不谋而合,都是把三角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在操作的时候,我们可以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重合,其中一个绕顶点旋转180度后平移,就能得到平行四边形。课件适时展示旋转过程。师:那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这样一个关系呢?预设:按角分,三角形可以分成这三类,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这三类三角形都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三类三角形都符合,我们就不需要再验证了。师:那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了吗?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师:如果三角形的面积用S表示,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怎么用字母来表示?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S=ah÷2师:对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你有什么要问的吗?预设:为什么要除以2?师:哪位同学能帮着回答一下?预设:我们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那么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要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大胆猜测,选择图形—动手操作—观察、交流、讨论—汇报得出公式的系列过程,可以使学生很自然地产生,一步步向前探索的需要。学生既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又实实在在经历探究与发现的全过程,既让学生掌握探索问题的一般方法,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四、应用公式,解决问题1.回归情境,解决问题。师: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解答。2.求下面的几个三角形的面积。3.填空。(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2)一个三角形花坛底长10米,高是底的一半,花坛的面积是( )平方米。4.判断改错。师:小马虎同学写了一篇数学日记,咱们来看看他写的怎么样?课件出示:今天,我学习了新的知识:三角形的面积。我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是S= ah÷2 ,我认为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是一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我还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瞧!我学习得怎么样!学生发现错误。5.数学史介绍。课件出示2000年前《九章算术》里面三角形面积的研究方法。师:如果只有一个三角形,你还能想办法研究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有兴趣的同学我们课下来研究研究。【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层次清晰,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特别增加了数学史的内容,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也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了继续探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