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沁园春 长沙 教案

ID:96137

大小:23.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沁园春 长沙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词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词中精当、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4、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背《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 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 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知识积累 1、词牌 ,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 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 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 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 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例如《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词的标题。 2、词,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是配合宴乐 乐曲而填写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 余”。根据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9 字以下)、中调(59~90)和长调(91 以上)。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熟悉课文。(字音、字形、字义)2 2、齐读 3、指导诵读,同时理清词的大意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首先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写景抒情的独特环 境,开篇三句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 远的深秋境界里,开篇三句,语调应庄重平稳,树立起诗人毛主席卓然而立的高大形象。 接下来的七句,重点描写鲜艳明丽、生机勃勃的深秋美景。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抓 住“富有生命活力”这一总体特征,远近相间,动静结合,从多角度集中描绘了独立橘 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为下面抒情渲染了气氛。朗诵时,“看”字后 面要有一个较长的停顿,以显示其总领关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语速稍慢,语 调舒缓,“遍”字要上扬、拖长,“染”字也要拉长。“漫江碧透”以下逐渐加快加强, 语势上扬,以增强动感,显示活力。“万类”后稍顿,然后放慢速度,“霜天”作为状 语不能和“万类”连读,最后三字“竟自由”要读得高亢有力。上阕的最后三句“怅寥 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要改变社会的决心:一个“怅” 字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一个“问”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荣枯和社会盛衰 由谁来主宰这一问题的追问,寓答于问,表现了诗人的胸怀与抱负。朗诵这三个分句的 语速是慢——快——慢,声调是由低到高,顶峰在“谁”字上,“沉浮”读得凝重有力。 开头两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概写曾和当年的同学朋友在橘子洲一 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朗诵时语气要舒展 平和,语速稍缓。下面七句,回忆青少年时期同学们雄姿英发的精神风貌、革命活动和 英雄志趣。那时,诗人和他的同学朋友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情怀奔放, 朗诵时在“恰”后面停一下,下面四句要读得情感充沛、干脆有力、意气风发、连贯流 畅;后面三句更加有力,速度比前四句还要加快,到“粪土”之后再放慢。整个这一层 要一气贯通,铿锵有力,激昂奔放,同时要注意不可把“粪土”和“当年”先组合读, 因为“当年万户侯”是一个整体。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借回 忆游泳的情况来表现同学们的精神和力量,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这 一问题的巧妙回答, 要读得亲切热情又坚强有力。起句应轻而慢,第二句加快上扬, 到“水”字又放慢拖长,最后一句,总体要读得慢、高、强,尤其是“遏”字要通过音 高、音强、音长和停顿等技巧来突出强调。最后,所有的力量和气势都集中于“飞舟” 上。末句要读得震撼人心,令人荡气回肠,以突出革命青年激流勇进、以天下为己任的 豪情壮志。 4、三至五人单独诵读 四、文本研读 (一)研读上片 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群山上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 漫江碧透——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 百舸争流——无数船只争相行驶 鹰击长空——雄鹰展翅高飞 鱼翔浅底——鱼儿在水中轻快畅游 万类霜天竞自由——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机勃勃得自由舒展,蓬勃生长 共同特点:生机蓬勃,富有活力,自然万物在秋日里竞相呈现自由的生命状态。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湘江秋景图”。 思路:哪些景物?什么特点? 3、词中是怎样来写景的? (1)观察角度:远近、高低、上下、俯仰、点面 (2)色彩:色彩绚丽、画面和谐 (3)感官:视觉 (4)艺术手法:对比、动静结合 (5)炼字:击、翔 4、讨论:有人认为,这幅秋景图固然成功,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那就是只有 视觉描写,没有听觉描写,从而使得景物单一。你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二)研读下片 1、上片提出“谁主沉浮”,振聋发聩,齐读下片,寻找答案。 2、能主宰“沉浮”的“百侣”有什么特点? 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革命劲头十足,把当时的 军阀官僚视如粪土 3、综观全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景为壮景,情为豪情,“自古逢秋悲寂 寥”,词人却是豪情万丈,原因何在? (1)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 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4 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的农民运动也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 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 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 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这大好的革命形势下,作者重游橘子洲,自 然觉得眼前的秋景是绚丽的。 (2)毛泽东的思想境界、胸襟、抱负自然有别于一般的文人。 例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 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 五、课堂小结 1、情与景的关系——情景交融 (1)借景抒情 (2)寓情于景 (3)乐景哀情(哀情乐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以景结情(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少年心事当拿云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