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丰富其学习数学的积极体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圆柱的侧面与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渗透学习方法。我们学过很多几何图形,那你能把下面的图形进行分类吗?你的想法是什么? 生:分为两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师:(出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模型),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样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相对的面相等。)二、探索圆柱的特征。1.引出课题师:(拿出圆柱体实物)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认为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样的面?今天我们一起认识圆柱。(板书课题) 2.结合实物,初步探索圆柱的组成。生1:圆柱有三部分组成,两个圆和一个周围的面。生2:两个圆的面积相等,(拿出两个不同的圆柱)看一看,这两个圆柱有什么不同?生:一个高,一个矮。师:那你认为什么是圆柱的高?你能给大家指一指圆柱的高在哪里吗?(学生指)教师划一条侧面上的斜线,这是圆柱的高吗?为什么?两个底面圆心的连线是高吗?高有多少条?师:大家的观察很仔细,确实圆柱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两个圆和一个曲面,并且两个圆的面积相等,在圆柱中,两个圆叫圆柱的底面,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圆柱有无数条高。(板书) 3.设置问题障碍,深化特征的研究。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圆柱是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侧面组成的,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和一个侧面就一定能组成圆柱呢?思考: 1、你能想办法画出圆柱的3个面吗? 2、想一想圆柱的3个面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汇报1:生1:测量出底面的半径或直径,以这个半径画圆,可得到底面。汇报2:量出底面周长和高,用底面周长做长,高做宽,画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就是圆柱的侧面。师:这个小组的同学通过仔细的思考发现了其实侧面展开后的长与底面周长一样,而侧面展开后的宽则与圆柱的高一样?这样的想法很不错,把侧面这一曲面转变成了平面。师:谁还想到了其它的方法?生2:用滚动法也可以画出它的侧面,画出的也是长方形。师:大家的想法很有创造力,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圆柱的侧面展开后的长方形和圆柱的关系?生5: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板书: 师:请同桌两个把刚才的发现互相说一说。三、运用特征,解决问题。1、师:刚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发现了圆柱的基本特征。现在你能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做一个以这张长方形纸为侧面的圆柱吗?请大家先讨论应该怎样去做,有了想法后动手操作。(1)小组合作后交流汇报操作方法。 师:假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b,你能算出这两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分别是多少吗?学生计算后边讲解边汇报。(2)除了这种方法,你还能利用其它的方法把这个长方形纸通过操作形成圆柱吗?(学生想到的不多) (课件出示后,引导学生理解发现:分别以长方形的长和宽做轴旋转一周,所经过的轨迹也是圆柱形)师:你能算出所形成的这样的两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汇报。2、把下面的圆柱平均分成两份,该怎么分?分后与原来的圆柱相比有什么变化? 生:分后的图形与原来相比,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增加了,第一个分后是增加了两个底面,第二个分后增加了两个长方形。3、指出下面哪些图形可以拼成圆柱?说说你的理由。 4、想一想,它们会是什么?(1)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2.5厘米,高是2毫米。(2)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12分米。四、课堂小结这节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跟你的同伴说一说。 板书设计 圆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