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1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1页)

ID:96394

大小:745.22 KB

页数:187页

时间:2019-11-0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1 小蝌蚪找妈妈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 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要从小就能独 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年级的学生已初步了解了识字的方法,懂得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 趣味性强。当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受到感染,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情, 读准相应语气,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条 件的可事先组织学生观察蝌蚪和青蛙。 课文是连环画的形式,设计教学时,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掌握 1 个多音字,会写 8 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弄清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仔细看图,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 能力。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正确理解动词并能运用动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难点 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师:1. 生字词卡、表演童话剧所需头饰(几只蝌蚪、大鲤鱼、小鲤鱼、乌龟、青蛙)。 2.有关蝌蚪和青蛙的科普片段。 学生:1.有条件的到河边观察一下蝌蚪和青蛙。 2.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以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展示)。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重点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难点 正确理解动词并能运用动词。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大眼睛,绿衣裳,四条腿,宽嘴巴,呱呱呱,捉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 吗? 2.小蝌蚪和青蛙是不是一家人呀?那它们怎么相差那么大?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读课题。 (1)谁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重读)。(2)小蝌蚪干什么?小蝌蚪找妈妈(“找”重读)。 (3)小蝌蚪找谁?小蝌蚪找妈妈(“妈妈”重读)。 2.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生: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小蝌蚪的妈妈哪儿去 了?……) 3.初读课文解疑。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4.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纠正错误读音。 5.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6.看课件:动画演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练习说话:先遇见鲤鱼——然后看见乌龟——最后看 见青蛙妈妈。 三、抓住重点段落,品读感悟 1.看图: 课文写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 2.指导朗读,注意引导学生读出小蝌蚪天真活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态。 3.有一天,小蝌蚪忽然发出“寻人启事”:各位小朋友,你们好!你们都有自己的妈妈。可我不 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你们能帮帮我吗? 4.你们怎么知道我想妈妈呢?噢,我看见鲤鱼阿姨了,我去问问她。(指导读第 2 自然段) 小蝌蚪怎么做的?噢,“迎上去”是怎么上去的?(面对面)用什么语气读?(急切)看谁读得最好,老 师扮鲤鱼妈妈,同学们扮小蝌蚪读一下。 5.遇到鲤鱼的部分,指导朗读的语气。 (1)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这部分要用急切的语气读。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 气读出来。 (2)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 (3)学生表演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迎”的意思。(正面向前叫“迎”)在这 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阿姨能发现自己。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 找妈妈→ 鲤鱼 (迎) 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分角色表演。 2.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3.正确书写生字。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难点 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中生活着我们人类的许多好朋友,它们和我们一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着,所 以大自然中每天都会发生数不清的故事。今天,我们接着来学《小蝌蚪找妈妈》。 二、复习旧知 三、学习第 3~6 自然段 1.遇到乌龟时,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指名说)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 上去”?(表示小蝌蚪高兴、急切的心情) (1)小蝌蚪是怎样向乌龟打听妈妈的? (2)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 (3)学生表演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追”的意思。 (4)学生讨论:怎样理解鲤鱼阿姨和乌龟的话?提醒学生:把它们俩的话合起来就是青蛙的特点。 理解动词:蹲、披、露、鼓。 2.指名分段读第 4~6 自然段。 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心情怎样?用感叹号说几句能表达小蝌蚪此时的心情的句子。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您了!妈妈,原来您在这儿啊!) 四、认识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1.师:老师还不够明白,小蝌蚪的妈妈怎么是青蛙呢?(学生回答)找出写青蛙的生长变化的句子,读一读。 2.总结:老师明白了,原来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自己的身体都在发生变化。 3.教育学生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先让学生自己谈,然后老师总结。 五、分角色表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然后学生自主评价。 六、生字书写 1.先观察交流:怎样写,它们看起来才最美? 2.出示生字:两、哪、宽、顶、眼、睛、肚、皮、孩、跳 提示:左窄右宽的字有顶、跳、肚、孩、哪、眼、睛;两是独体字。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小组内评比出优胜者,进行鼓励表扬。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青蛙,捉害虫) 鲤鱼,(迎)) 乌龟,(追)) 青蛙,(游)) 在教学本课时,首先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本课的学习,激发起孩子对本课学习的兴趣。接下来我 再以提问的形式追问:“小蝌蚪和青蛙是不是一家人呀?那它们怎么相差那么大?”孩子们被问着了, 我就以此引到本课的学习中。 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我发现自己对于教学环节的处理上还有些欠缺。其次,对于在上课过 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我没有能够很好地处理,完全没有顾忌孩子的想法,只是草草地收场了。再次, 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放开自己,导致孩子们的积极性也没充分调动起来,整节课的气氛比较闷。 总而言之,我还需要多讲课,多让其他教师听课、评课,打磨自己,平时多读书学习,在磨炼中成长! 2 我是什么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采用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 中水的不同形态和水的利与害。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 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学生对水并不陌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 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促进学 生的发展。 1.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类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在教学中,可针对字词教学,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基于课文本身展开想象的翅膀。 3.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要为学生准备丰富的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课文的主题,从而做到将语文学科的学习与思维培养融为一体。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掌握 1 个多音字,会写 10 个词语。 2.通过朗读,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并能简单说说水的变化过程。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并能仿照说句子。 4.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变化。 【过程与方法】 讨论、交流、探究,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美好,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懂得“我”指的是水,了解水是怎样变化的。 3.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 难点 了解水的变化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准备生字词卡、课文录音、反映水的变化的录像或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云、雨、冰雹、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3.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 重点 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云、雨、冰雹、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难点 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 一、激趣导入 1.游戏:教师描述班上一名同学的外貌及性格特征或特长,让学生猜猜他是谁。 2.今天要学的课文里也藏着一位朋友,是谁呢?板书课题,启发学生带着思考的语气读课题,注 意“么”读轻声。 二、读通课文 1.学生圈出文中的生字,再试着读一读课文。 2.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么读的,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3.学生自由放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4.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纠正读音。 5.分小组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现在知道“我”是什么了吗?说说你是从哪一自然段看出来的。 三、抓住重点段进行朗读感悟1.学习第 1、2 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 1、2 自然段,再说说怎么看出“我”是水的。 (2)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水的几种变化形态,并自读相应的句子。想象自己变成了轻柔的云(极小极 小、飘浮),沙沙的雨(落),厉害的冰雹(打),轻盈飞舞的雪花(飘)。比赛读,学生喜欢哪种变化就读哪 种变化,再四人“接龙”读。 (3)老师引读变化的原因,学生齐读水的变化形态,要求读得有感情。 2.学习第 3 自然段。 (1)指名朗读,再说说从这一自然段是怎么知道“我”是水的。 (2)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感受,按自己的体会练读,还可试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不同地方的水。 (3)分组并逐句增加朗读人数进行齐读,通过语气、音量、气势由弱到强的变化感受水的静态和动 态。 3.学习第 4 自然段。 (1)朗读,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结合上下文理解“温和”“暴躁”,结合图画或生活实际理解“灌 溉”。 (2)男女生分别读叙述水“温和”和“暴躁”状态的语句。 (3)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水的用途:水能________,水能________,水还能________。 我是什么 水 ― ― →晒 汽 ― ― →连成一片 云 ― ― →遇冷 雨 ― ― →变硬球 冰雹 ― ― →飘下 雪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 10 个生字。 重点 会写 10 个生字。 一、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1)自读、齐读、“开火车”读。 (2)用喜欢的字组词造句。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 二、朗读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游戏:我是最棒的讲解员。 (1)上台看挂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1、2、3 自然段。 (2)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些什么,平常的“我”在哪里干些什么。 三、指导写字 1.出示 10 个要求会写的字。 2.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 3.师范写生字。 4.生描红、写字。 我是什么 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完成初读课文圈画生字,带拼音拼读,去拼音指名读 的基础上,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上,只在重点处点拨,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字形特点。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采用贴近儿童的语言,选取三个表现水的形态变化的重点语句,采 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巧妙地化解本节课教学难点。我在难以理解的地方不断的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不知 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学习新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本课主要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同时告诉小读者植物传播种子的方 法有很多,仔细观察就能得到更多的知识。 本课的突出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文中把植物和种子分别当作“妈妈”和“孩子”来写,读起来 亲切、有趣,易于调动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此外,本篇课文自始至终押 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这首诗歌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 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童心, 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诗歌上下工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1.这首诗的内容对少年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不能讲得过多,面面俱到,应 该抓住重点给学生创设学习空间,结合课文谈出自己的认识,明白道理就可以了。 2.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去观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 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 3.这篇课文很适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掌握 2 个多音字,会写 9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文中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4.认识一些植物,仿照课文的句式,介绍它们传播种子的方法。 5.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观察、了解植物的兴趣以及探究植物奥秘的欲望。 重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课文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难点 激发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师:生字卡片(蒲公英形、苍耳形、豌豆形等,可粘贴),小黑板,蒲公英、苍耳、豌豆的图片, 课件。 学生:查阅课文中提到的植物和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资料。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 1 节诗。 重点 识字、写字。 难点 理解第 1 节诗的内容。 一、导入 1.出示课题。 2.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1)课题中的“妈妈”指谁? (2)植物妈妈有什么办法?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课文,找生字。 2.认读生字。 (1)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 (2)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 (3)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注意翘舌音“炸”“察”“植”“知”“识”,“知识”一词中的“识”读轻声。) 3.出示“生字果树”测读。 学生摘一叶或一果,会读并带领全班读后将叶或果奖给他。 4.从文中找出生词进行认读。 办法 如果 长大 四海为家 娃娃 只要 皮毛 那里 知识 5.自由串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女字旁要注意第三笔不出头。 2.形近字要注意区别: (1)“娃”“洼”要分清。 (2)“如”“知”要区别开来。 3.学生先描红,再书写。 四、再读课文,了解以下问题 1.课文一共讲了几种植物? (三种:蒲公英、苍耳、豌豆。) 2.文中的植物妈妈与植物娃娃分别指什么? (植物妈妈:指已成熟的植物。植物娃娃:指种子。) 五、学习第 1 节诗 1.认读“为”字。 为{wèi 因为 为了 wéi 作为 四海为家 2.自由读,说说“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联系下面的几节诗进行了解。) 四海为家:居无定所,到处可以为家。 3.自由读,说说“旅行”是怎么一回事。 (1)由旅行过的学生介绍。 (2)出示课件演示长途旅行的片段。 4.朗读第 1 节诗。注意读出疑问的口气。 5.尝试背诵第 1 节诗。6.过渡语:植物没有手、没有脚,怎样去旅行呢?怎样四海为家呢?我们明天再学。 植物妈妈有办法{蒲公英 苍耳 豌豆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难点 观察、了解、探究植物的奥秘。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生字。 2.指名背诵第 1 节诗。 3.提问:植物旅行与人、动物旅行的目的一样吗?(不一样) 人:旅行的目的是为了增长见识,丰富生活。 动物:旅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食物,为了更好地生存。 植物:传播种子,繁衍。(学生能说则说,不能说的留待上完课后再回答) 二、学习第 2~4 节诗 1.自由读第 2~4 节诗。 2.出示蒲公英、苍耳、碗豆图片。 3.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节读一读。4.学习第 2 节诗。 (1)师范读第 2 节诗。 (2)画出节奏。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 出发。 (3)出示蒲公英的种子,了解降落伞为毛茸茸的种子。 (4)问:是谁有办法让它“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的?(风) (5)出示多个蒲公英种子。了解“纷纷”一词的意思:好多(人、物)同时出发。 (6)了解“旅行”一词的含义。 出示课件,演示蒲公英种子远行后扎根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旅行即为了扎根发芽。 (7)指名朗读第 2 节诗。 (8)背诵第 2 节诗。 5.学习第 3 节诗。 (1)学生自由读。 (2)根据“________准备了________,靠________传播种子”画词。 (3)学生说,教师板书:带刺的铠甲。 (4)“铠甲”是什么? 看图,说明苍耳的硬壳即“铠甲”。 (5)“铠甲”有什么作用?拿出苍耳做实验,挂住衣服,引出有皮毛的动物能带走种子。 (6)读第 3 节诗。 (以赞扬的口气来读)注意重读以下词语: 好办法 穿上 带刺的铠甲 只要 田野 山洼 (7)背诵第 3 节诗。 6.学习第 4 节诗。 (1)以学生自学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 (2)指导学生以赞扬的口气读。 (3)用表演的形式来演示豆子是怎样离开妈妈的。 (4)以欢快的语气读第 4 节诗。 (5)背诵第 4 节诗。三、学习第 5 节诗 1.自由读。 2.要了解植物的知识要怎么做?(仔细观察) 3.谈植物知识,讲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植物妈妈有办法 Error!传播种子(四海为家) 《植物妈妈有办法》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科学道理蕴含其中,孩子们很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 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诗歌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进行朗读指导,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多读且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我还 设计了在读中感悟的环节,课上我借用动画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 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及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教材明确给出了交际的内容和交际的方式。交际内容即围绕“有趣的动物”这一话题和同学交流自 己看到或了解到的动物。交际的主要方式为讲、听、评。讲,把你看到或了解到的有趣的动物,讲给同 学听听,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交流交流;评,评一评谁讲的内容有趣,谁说得好。并要求吐字清 楚,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喜爱动物是儿童的天性。二年级学生对生活在周围的动物比较熟悉,但是他们的语言积累相对匮乏, 思考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在口语交际时容易出现重复啰嗦、语序颠倒、前言不搭后语等情况。大多数 学生只能用比较简单或无序的语言进行交际,还没有形成礼貌倾听、大方表达等良好的交际习惯,也没 有灵活的应对能力。因此本次课堂交际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如:学生不能围绕“有趣之处”有 序地介绍;不能准确评价谁说得好,说得有趣;不能顺畅地和伙伴进行交际。 针对上述情况,本次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水平,创设活泼有趣的交际情境,建 立灵活多样的交际平台。喜欢表现是儿童的天性,在真实的交际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能自然流露,交际 的欲望会高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规范语言,锻炼能力,通过讲、听、评,掌握初步的交际方法, 形成良好的交际意识,促进语言能力和交际素养的发展。【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围绕“有趣”,把自己看到或了解到的动物,清楚、完整地讲给同学听,并能吸引别人的 注意力。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互相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能听清楚别人讲话 的内容,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待人有礼貌,落落大方以及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重点 指导学生能清楚介绍一种动物有趣的地方;吐字清楚;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难点 让学生在敢说、乐说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多媒体课件及图片。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位学生选择一种最有趣的动物制作头饰,并详细了解它的样子、本领等 多方面的有趣之处。 1 课时 一 、创设交际情境 1.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插图) 图中有哪些动物?(指名说) 2.“我说你猜”游戏。规则:用简单的话介绍动物的独有特点,不说名字,让学生自己介绍。 师:大家好!我号称“万兽之王”。我的头大大的,长着金毛;我有粗壮而有力的腿脚,一小时能 跑几千米。力大无穷的我最爱吃新鲜的肉,森林里没有谁是我的对手!别怕,从今以后,保护大家是我 的职责!希望大家喜欢我,和我交朋友哦!你们知道它是谁吗?猜猜看吧!3.学生介绍动物的特点,其他同学猜动物名。比一比:谁的介绍更生动,谁猜出的动物最多。 4.总结:自我介绍可以说哪些? (1)汇报听到的内容。(名字、外形、爱好、本领、生活习惯、称号等) (2)做介绍时可说些什么内容?试着介绍一下。 (板书)讲:熟悉要讲的内容 听:对感兴趣或有疑问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 二、汇报 说的人要做到介绍时声音响亮,抓住特点把话说清楚、说完整;听众在听的过程中要做到认真听, 不随意插话,听完后可以提问补充。 三、总结 师: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出:这次活动让我们认识了那么多有趣的动物,学会了在介绍动物的时候要把名字和 特点说清楚,学会了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要有礼貌、态度要大方,而且我们今天说的人说得清楚明白, 听众听得认真细心。 师: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同学们,你们今天表现得很好!老师希望你们平时多观察,多看课 外书,敢于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告诉别人。所以,老师留给大家一个小作业:把你在课堂上了解到的有趣 的动物介绍给更多同学和亲朋好友。 有趣的动物 说: 大方、大胆、大声、讲清楚明白 听:认真细心、不随意插话 口语交际的核心就是双向互动。我在这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 在这一堂口语交际课上,我为学生的交流创设了情境,把教室变成动物王国,让孩子们扮演自己喜欢的 动物,一起参加在动物王国举行的“有趣的动物大聚会”,通过这些有意思的活动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 去,在生动逼真的情景中展开交际,大大激发了孩子的表达欲望,孩子们能畅所欲言。在整堂课中,学 生始终兴趣盎然,在讨论交流中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园地一 “识字加油站”旨在拓宽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途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字学词。“字词句运用” 让学生理解动词,初步学会运用;学会练说排比句。“书写提示”是让学生注意有的字是左窄右宽,有的字是左宽右窄,并注意写字的时候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日积 月累”意在让学生初步领会梅花的特点及品格,激励学生向梅花学习。“我爱阅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了 解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 二年级的学生由于有了一年级的基础,对于识字、写字难度不会太大,但对于词语的运用还需要老 师进一步点拨,例如让学生说一说带有动词的短语、练说排比句。另外二年级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还 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具体引导,学会理解背诵。 1.要把时间、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识字、说话,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2.为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教师需采用一些直观形象的画面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知识与技能】 1.启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初步感知动词与排比句式的好处。 2.能自主识字,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过程与方法】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搜集、处理、展示与本次“语文园地”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野外出行需要带什么必备物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引导学生向梅花学习,学习梅花的精神。 重点 让学生了解野外出行需要带什么必备物品;学说带有动词的短语;背诵《梅花》。 难点 练说排比句;理解古诗《梅花》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习梅花的品格。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与梅花有关的名句。2 课时 第一课时 1.主动与同学交流野外出行需要带什么必备物品,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会练说排比句。 重点 掌握识字方法,灵活识字;学说带有动词的短语。 难点 学会练说排比句。 一、识字加油站 谈话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是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你们喜欢到野外去玩吗?有谁跟父母或同学出去 欣赏过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有关景色的四字词语,如: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冰天雪地、 泉水叮咚等)外面的世界真是太美了,你们又有谁知道出去观察大自然需要带哪些物品呢?(可通过多种 形式,如小组交流、个别点名等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说出) 多媒体出示:(识字教学) 手套 帽子 登山鞋 运动裤 地图  水壶 帐篷 指南针 1.读准字音。重点指导后鼻音“登”。 2.出示生字,进行扩词练习。学生自己口头扩词,同桌扩词,全班“开火车”扩词。 3.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 二、字词句运用 1.多媒体出示: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1)引导学生读准字音。(2)全班起立,根据上面的短语做动作。 2.老师示范几个动作让学生说句子。 3.点名让学生上台表演动作,让学生说句子。 4.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编自演。 5.说句子。 (1)多媒体出示例句。 (2)分析句子的特点:属并列句式。 (3)教师说例句,引导学生填空。 课堂上,小明有时候________,有时候________。 天上的白云,有时候________,有时候________。 学校到处可见圆圆的身影,他在________,在________,在________,在________。 语文园地一 手套 帽子 登山鞋 运动裤 地图 水壶 帐篷 指南针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第二课时 1.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规则。 2.会背古诗《梅花》,了解诗意及梅花的品格。 3.通过朗读了解科普性的童话故事。 重点 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规则。 难点 1.了解古诗《梅花》的诗意及梅花的品格。2.背诵古诗《梅花》。 一、书写提示 多媒体出示:作 法 都 别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 2.让你来写这些字你会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有的是左窄右宽,有的是左宽右窄) 3.多媒体展示笔画顺序,学生跟着一起书空。 4.让学生在书本上描红、书写。(老师在一旁指导坐姿、写姿,规范书写) 5.评选“小小书法家”。(让学生将写好的作品放在讲台上,学生围观,评选出前三名,给予表扬) 二、日积月累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蜡梅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赞美梅花的诗——《梅花》。(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其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在书上把问题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梅 墙 数 寒 独遥 暗 凌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4)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字意。 数:几 凌:冒着,顶着。 寒:严寒(交代出这是冬季)。 遥:远远的。 为:因为。 (5)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墙角数枝梅:墙角边有几枝梅花。 凌寒独自开: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遥知不是雪: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随风飘过来。 (6)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流意见或者向教师请 教)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 生互动的氛围) (8)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 诗人通过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你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①让学生默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②指名组织语言练习说一说。 ③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 (学生可以说梅花不怕寒冷,在百花早已凋零的时候,勇敢地绽开笑脸,斗雪傲霜,从“凌寒独自 开”这句可以看出来;诗人还赞扬了梅花的美丽,像雪一样洁白,从“遥知不是雪”这句可以看出来; 另外,诗中还对梅花的品格进行了高度赞扬,写出了梅花的香味清雅不俗,从“为有暗香来”这句可以 看出来。) 教师小结:梅花洁白美丽,芳香独特,而且不争奇斗艳,在寒冷的冬季,不畏严寒,竞相开放,默 默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作者运用恰当的笔墨描绘了百花凋零,唯梅独放的美妙景象,表达 了诗人对梅花的赞赏之情。 三、我爱阅读 1.学生自学。 (1)这篇文章是什么? (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 (2)学生借助字典认识生字,结合插图读懂这篇童话故事。 2.教师指导。 (1)教师范读。 (2)提问: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讲述了一个住在南极的企鹅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寄冰导致“美 丽误会”的故事。) (3)提问:这篇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随着温度的变化,冰可以变成水,水也可以变成冰。) 语文园地一 上课伊始,我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我借助情景动画,引领学生在趣味中了解野外观察大自然所需物品,在跟读中认识生字。在此基础上的认字 和写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 要。此外,通过读读比比,我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字形特点,使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汉字的字形,才能 把汉字写得准确无误。 二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背诵古诗的层面上,必定让一部分基础扎实的孩 子没有“食物”可吸收。所以,在教学《梅花》时,我引导学生构建画面,理解诗意,让不同程度的孩 子都有所收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的能力。二年级的孩子虽有些小, 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所以在“我爱阅读”板块,我充分给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 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快乐读书吧 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传承,故事的美,不仅体现于语言,更体现于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学生 通过对童话故事的深入学习,不仅能够掌握语言,同时能够学习故事的深刻意义,了解世界各国文化的 差异,拓展视野。 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常用字,完全掌握了拼音,已经能独立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拼音读物。 但是,由于识字量还不是很多,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都不够丰富,理解能力还有待加强,尤其是情感和 内容的理解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完成。 故事教学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了条件,学习材料更加丰富,富有逻辑,充满智慧,故事教学 中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充分发挥阅读理解的能力;读写训练帮助学生系统地运用语言,听力训练更是 充满了挑战;学生还可以通过复述、表演故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知识,增加课外阅读量,积累语言文字。 2.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4.带领学生走进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2.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访问、上网等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3.感悟童话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4.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交流、评价的实践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乐趣。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兴趣。 重点 1.产生阅读童话故事书的兴趣,能了解 5 本书的主要内容。 2.认识书的封面,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难点 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各类童话故事书、读书明星卡片。 1 课时 一、出示大主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很高兴我们能聚在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今天,让我们继续 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一起走进有趣的童话王国吧。 二、走进童话 1.教师抛砖引玉。 大家有读过《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 猫》这些书吗?谁来说一说。 2.学生交流阅读的这 5 本童话故事书。 3.集体交流、评议:谁的收获最多。 4.师补充讲述。童话实在太有魅力了,它的灵魂能飞翔几百年,它的文字能温暖数代人的心。 三、了解童话书的封面及目录 不管是读哪种版本的童话书,首先要看一下封面,找找书名和作者,然后学会看目录,目录一般在 正文之前。它一般包括篇目和页码两部分。形式有多种,有的页码在篇目的前面,有的则在篇目的后面, 同学们要根据目录快速地查找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 四、阅读方法指导 1.找到了自己想读的童话故事了,那么我们怎样阅读童话呢,结合以往的经验,我们来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与心得) 2.同学们说的办法可真好,要想读懂童话,就必须静下心来,走进童话故事的情境当中,就像人 吃东西那样,要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好几遍, 甚至要能背诵下来。现在我们就一起静下心来读一读你手中的童话书中最喜欢的那篇文章。 3.(课件出示)阅读童话应逐步达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认真朗读,弄懂内容。第二,品评人物, 理解道理。第三,边读边想,记忆故事。 五、指导写读书笔记 1.同学们真会读书,都有自己的感触,对童话都很了解。看来啊,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还真不小 呢,不过,你准备怎么记录下这些收获呢? 2.读书做笔记能加深理解,帮助你记忆,还可以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所以我们要养成不动 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就一定要动笔做笔记。 六、总结延伸 本次班级读书会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指名答) 读读童话故事 阅读方法: 1.认真朗读,弄懂内容。 2.品评人物,理解道理。 3.边读边想,记忆故事。 阅读还需做到:写读后感、做读书卡片、摘抄好词好句。 童话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总能把孩子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之中,使孩子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童话故事以它所特有的幻想色彩吸引儿童,是伴随孩子成长的好伙伴。组织好童话教学是提高低年级学 生阅读水平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那么如何根据低年级的儿童特点进行童话教学呢?我以儿童的视角整 体解读童话,充分体会童话的“想象味”,理性分析童话的“教育味”,适时把握童话的“生活味”。通过抓导入,促想象;抓语言,细品读;抓情景,促体验,教出童话的“语文味”。同时,我充分尊重学 生的个性化感悟,尊重童真,呵护童心,留住童趣,引领孩子们“入文本,出文本,超文本”。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识字 1 场景歌 本文共有四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每个词语的前面都含有一个数量词,读起来节奏感很强,很 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学生在朗读中不知不觉有了对数量词用法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在老师的积 极引导下,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文中每一个场景串联起来,构成一幅美好的画 面。 二年级的孩子思维是相当活跃的,每一个场景都能激发孩子无尽的想象,只要老师正确引导,孩子 们对数量词的认识应该不难,同时还能让学生说出更多的数量词短语,甚至是句子。 引导学生会读、能思、肯说,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会写 6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使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朗读、背诵儿歌,了解数量词,并运用数量词表达不同的事物。 难点 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师:1.多媒体课件。 2.“海鸥”“队旗”等图片。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重点 1.会认 10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那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以动画 形式出现少先队员举旗、吹号去旅游的活动场面) 二、学习课文 1.出示图片。 ①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出示: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少先队员是多么高兴呀!②你会读这句话吗?碰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呢?正音“领”。(自由读,指名读) 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停顿,要有节奏,听老师读一遍。大家再来试一试。 ③你有不懂的地方吗?重点理解“铜号”“红领巾”。 图示理解“铜号”,“红领巾”指少先队员。 2.学习第 1 节。 小朋友,你们听,听到了什么?(海浪声)对呀!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海边(板书),你仿佛看到了什 么? ①师:请看(出示图),一只海鸥在空中自由飞翔,海面上驶来一条帆船和一艘军舰。啊,多美的大 海港湾呀!老师给美丽的大海港湾配了一些美丽的文字,你会读这些文字吗?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 出示: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 ②我们看到的像一只、一条、一艘、一处这些词就叫数量词。数量词与后面的事物一定要搭配得当, 否则会闹出笑话的。如:我们可以说一条海鸥、一条军舰吗?(不行) ③小朋友来到港湾,你觉得港湾的景色怎样呢?那你能读读吗? 怎样才能读出港湾的美呢?小朋友可以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港湾的景色,那就能读出港湾的 美了! 3.学习第 2 节。 ①出示乡村景色: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尽量用数量词说话。 师:太阳暖暖地照着一块稻田,稻田的旁边是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鱼塘旁边种着 一行垂柳,这里好似一片花园。 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片花园。 ②图示理解“一方鱼塘”“一块稻田”。 ③指导朗读。 ④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带拼音的字吗?出示:鱼塘、稻田、花园、垂柳。 4.小结:我们欣赏了两个景点,谁能把我们刚才看到的景色告诉大家呢? 引读:我们来到港湾,看到了________,来到乡村,乡村有________。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后两节。 三、巩固识字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不但欣赏了美丽的景色,我们还认识了 10 位新朋友。小朋友的表现真棒,老 师要送你们一份礼物,你看,要想摘到苹果,可要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哟!出示会认的字。 1.齐读,自由读。 2.同桌合作读,“开火车”认读。四、指导背诵 1.这些苹果宝宝我们都摘到了,现在放入课文中,你还找得到它们吗?(顺势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 2.两人一组比赛读,看谁读得既流畅又不错字、掉字、加字。 3.举行“我是背诵小能手”比赛,激励学生踊跃背诵。 场景歌 一只海鸥 一方鱼塘 一道小溪 一面队旗 一条帆船 一块稻田 一座石桥 一把铜号 一艘军舰 一行垂柳 一丛翠竹 一队“红领巾” 一处港湾 一片花园 一群飞鸟 一片欢笑 第二课时 1.正确、整齐、规范地书写 10 个生字。 2.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重点 正确、整齐、规范地书写 10 个生字。 难点 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文,全班评价。 2.全班齐背课文。 二、总结数量词的用法 1.再读黑板上的词语。 2.这些词语有它们的好朋友,现在需要请小朋友来帮忙,找出它们的好朋友。我们再来把课文读 一读,想想它们的好朋友是谁。(全班齐读全文)3.发卡片给学生,玩找朋友游戏。 4.认识数量词。 刚才找出来的词,我们叫它们数量词。(板书:数量词) 一般我们表达一种事物时,都要配上合适的数量词,例如:一个人、一本书。好,看着黑板,我们 再来读一读。 小朋友想想,还有哪些数量词?细心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到哪些数量词?(指名说) 三、实践活动 看看我们的课文,一种事物配上合适的数量词,就成了优美的小诗了。我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一 样的棒,也能写出这么美的小诗。有信心吗? (课件:学生看图说话) 四、书写指导 今天,一群小朋友领着我们一起去欣赏了美丽的港湾,又去了山村、公园,看到了优美的风景。其 实,还有很多生字宝宝也想认识一下大家,赶紧喊出它们的名字吧。 1.出示生字。 2.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哪个生字比较难写。 3.全班交流,指名补充。 4.师生合作,书空生字。 5.“开火车”组词。 6.学生描红并书写生字。 场景歌 本篇课文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 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了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可以说,这次的教学过程是轻松、愉快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 识字 2 树之歌 本课是组织学生学习以“木”为偏旁的汉字,教材运用儿歌组织教学活动,以典型的带木字旁的字, 如将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等进行归类,然后结合这些树木的特点,编出一首儿歌。儿歌生动有趣,描写形象逼真,学生的注意力会高 度集中在儿歌上,同时,也可以迅速记住汉字的音和形。 二年级的孩子对以儿歌形式呈现的文本一般都会很感兴趣,所以儿歌是学生识字很好的载体,通过 让学生正确朗读、记忆儿歌,可以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快速、准确、牢固地记忆 生字。 小学低年级是识字的重要阶段,建议遵循低年级识字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巧妙地创设 出一个新奇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从“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学”,从而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并转化为一种巨大的内驱力。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会写 6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3.初步了解 11 种树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 朗读感悟,分析生字字形结构,掌握本课生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儿歌的兴趣和识字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 8 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的特点。 难点 认识树木,有爱护树木的意愿。 教师:1.儿歌中出现的植物图片,儿歌中没有出现的植物图片。2.多媒体课件。 学生:植物的叶子。 2 课时 第一课时 1.识记生字,能正确认识、区分每一种植物。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重点 识记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难点 能正确认识、区分每一种植物。 一、激趣导入,引导自学 今天,我们一起去畅游植物园。老师是个“小好奇”,会提出很多的问题。你们呢,都是知识丰富 的“小博士”,来解答“小好奇”的问题。 二、认识树木,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八种树木的图片,“小好奇”与“小博士”互问互答。 小好奇:×××(学生姓名)博士,这是什么树? 小博士:这是杨树。 …… 小好奇:×××博士,这是桦(huà)树吧? 小博士:不对,是桦(huà)树。 三、读议韵文,随文识字 “小好奇”看到植物园里有一块大木牌,上面写了好多字。 小好奇:各位小博士,这上面写了些什么?你们能教我读一读吗?小博士(领读):杨树高,榕树壮。 …… 小好奇: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请各位“小博士”给我讲讲吧! (“小博士”分成八个小组,每组讨论一句话的意思。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讲解句子的意思。) (同步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对照图画,理解词句,了解 10 种树木各自的外形特点。) 小好奇:各位小博士,你们能把这些句子再读一遍给我听吗? (投影出示有重音、停顿符号的韵文,“小博士”有感情地朗读,并配有动作。) 四、作画配文,深化认识 1.小好奇:各位小博士,我想知道,你们各自最喜欢哪种树。你们能画下来,并用一句话写出喜 欢的原因吗? 2.评比优秀作品。(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 3.让孩子带上自己的作品到讲台上展示给同学们看,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树之歌 杨树 榕树 梧桐 枫树 松柏 木棉 桦树 银杏 水杉 金桂 第二课时 1.背诵课文。 2.正确书写 10 个生字。 重点 巩固识字,正确书写生字。 难点 背诵课文。 一、复习巩固1.课件出示各种植物图片,点名让学生认。 2.出示各种植物名称,点名让学生读。 3.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分小组比赛背诵儿歌。 二、写出树名,识记字形 “小好奇”在各位“小博士”的帮助下认识了很多植物,谢谢各位“小博士”了,但我还有问题。 小好奇:各位“小博士”,你们能告诉我,这些树木的名称怎样写吗? (请 10 位“小博士”上台写出树木的名称,并说出识记字形的方法。) 小好奇:小博士,这些字为什么都有木字旁呢? 小好奇:小博士,请你告诉我,哪些字容易写错呢?怎样才能记得牢呢? (提示“杨”“桐”等字易写错的地方。) 小好奇:小博士,写这些木字旁的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左窄右宽;“木”作偏旁时,捺要变成点。) 三、指导书写 小好奇:小博士,这首儿歌里有十个生字,请你们教我写一写吧! 树之歌 本文选用了适合的儿歌,学生在读儿歌、听儿歌的过程中,激活了大脑,唤醒了学习热情,使其积 极地参与到识字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了识字效果。 正确区分、书写汉字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为了突破这个难题,书写中需要准确地写出汉字的笔画, 辨别汉字的字形,区别形近字,让零散的汉字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识字教学的目的。识字 3 拍手歌 本课的拍手歌共十节,读音押韵,节奏感强。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能从学习这首拍手歌 中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和人类是相互依存的。 学生对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可能缺乏认识,因此要把“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告诉学生, 让他们从小树立生态环保观念。学生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已初步学会了一些识字、写字的方法。教师要 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识字,指导学生写好生字。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要采用图片展示、动作演示等手段,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会写 6 个词语。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朗读感悟,读与写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保护动物的意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与他人合作的品质,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 重点 1.识字,写字,准确、熟练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用部件归类法识字。 难点 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师:生字卡片、教材中出现的动物图片、相关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保护动物。 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保护动物。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动物的拍手歌。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将生字圈出来并大声读一读。 3.游戏:你指我读,你说我猜。 4.谁愿意做小老师领大家读?(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5.再读课文,巩固字音。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请你默读课文,画出动物的名字。 3.同学们都查找了相关动物的资料,你们愿意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假如你就是这种动物,请你在 大家面前展示一下自己吧! (1)在组内介绍资料,交流。(2)各小组推荐展示。 4.听了大家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5.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吗?愿意读读吗?(自由读) 6.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拍手歌)课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现,读起来朗朗上口,你们愿意两 个人拍手读读吗?(两人一组拍手读) 四、总结 地球是人类与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保护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拍手歌 保护动物要牢记 大小动物都有家 人和动物是朋友 保护动物是大事 第二课时 1.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背诵课文。 一、趣读课文 1.用对口令的方式读课文。 2.集体齐背拍手歌。 二、巩固识字1.自己边读生字卡边将生字卡摆开。 2.学生听字音找生字卡。 三、指导书写 1.将要求会写的字写在黑板上,指名认读并组词。 2.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3.学生自由汇报。倡导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只要有利于认字就应肯定。 4.生描红、写字。 拍手歌 动物,特别是小动物,一直都是孩子们所钟爱的对象。我以问题导入,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热情,也拉近了与动物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很快融入到儿歌的学习当中来。学生富有个性的朗读,表达 了他们对儿歌富有个性的理解。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相机点评促进学生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感受《拍手歌》的韵律美。 整个过程,学生的情感始终倾注在动物的身上。结束时,我再一次深化主题,向大家宣传保护动物 的重要性,落实了本课的目标,语文的人文性也得到了体现。 识字 4 田家四季歌 本课描写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以简练的笔墨画了四幅田园四季的风景画,歌唱了种田人的 辛勤劳动。这首时序歌既可使小朋友们获得有关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的知识,又能使他们在 感染中受到劳动美的熏陶。 二年级孩子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本课通过对田家四季有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 冬不同的景色。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语言亲切、生动。所配的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 学生会很有兴趣观察想象,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田家四季的特点,认识田家所特有的人文景色。 引导学生观察想象,结合每个季节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来记忆儿歌;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了解更 多的田家农作物,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掌握 2 个多音字,会写 5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田家四季农事。 【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大胆想象,产生画面感。 2.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体会田园风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对农民的敬意。 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田家四季农事。 难点 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对农民的敬意。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搜集与农事有关的资料。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 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文本。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去认识一位漂亮的妈妈,她的名字叫大自然。大自然妈妈有四个非常漂 亮的女儿,这四个漂亮的女儿各有各的本领,她们可以让草儿变绿、花儿变红;可以让太阳变成大火球, 晒得我们大汗直流;可以让树叶变黄,瓜果飘香;还可以呀,让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雪白。小朋友能 告诉我这四位漂亮的姐姐的名字吗?(指名说) 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投影出示:春、夏、秋、冬)若“春、夏、秋、冬”四姐妹跑进 田家,田家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田家四季,领略田家四季的风光。(板书课题, 读题) 师:课前,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研究性的问题,你们还记得吗? 生:让我们寻找田家四季,把田家四季带到课堂上来。 师:真好,那你们带来了吗?谁能让大家看看? 生汇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真棒,你们的小眼睛真会观察,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有一位作者也把他的观察编 成了一首小诗,想听听吗? 同学们仔细听,我保证你一定会喜欢它。(课件:播放范读录音) 2.师:同学们喜欢这首儿歌吗?(喜欢) 那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 23 页,大声地读一读吧。不过,老师告诉你,有很多生字宝宝藏在课文 里面呢,我想问问大家,当你遇见生字宝宝时要怎样做?(生自由回答:请拼音朋友帮忙,还要把它圈 出来。) 3.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生字宝宝一个都跑不掉,全给圈出来了。现在老师把它们请到了屏幕上, 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现在咱们“开火车”来读一读。看哪列“小火车”准备好了? 这“小火车”开得真棒。咦,生字宝宝把小帽子摘掉了,这能难住小朋友们吗?(打节奏读) 同学们认字认得这么快啊,真了不起,我想知道这些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有什么好方法吗? 4.交流识字方法。 加一加:季、肥 熟字加偏旁:蝴、粒 会意字:苗5.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生字词语,以不同的形式朗读。 三、背诵课文 1.将生字宝宝放进文本中,同学们自由品读。 2.点名读,每人读一节,学生互评。 3.比赛读,评出“最佳朗读之星”。 4.背诵,评出“最佳背诵之星”。 田家四季歌 四季 春风 蝴蝶 插秧 耕作 黄金 身体 辛苦 初晴 棉衣 农事 麦苗儿 桑叶儿 喜洋洋 笑盈盈 第二课时 1.会写 10 个生字。 2.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大胆想象,产生画面感。 3.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体会田园风光的美,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给农民带来 的快乐。 重点 1.会写 10 个生字。 2.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大胆想象,产生画面感。 难点 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体会田园风光的美,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给农民带来的快 乐。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中,我们初步了解了田家四季的美,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挖掘它的内在美。由于本课中出现的 生字较多,我们来进一步巩固一下。出示生字卡片,通过领读、点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达到巩固的目的。 二、细读课文,了解四季特征 1.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宝宝。咱们把它们送回课文, 再来美读课文。 2.小朋友们读得真美,田家四季的景色也很美,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哪个季节吗?(出示春季图) 请看,老师最喜欢(春天),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引导学生说出:春风、花儿、小草、麦苗儿、桑叶儿。 3.找找看,课文哪节是描写春天的?谁能读读这节? 引导:春天里,花儿、草儿都竞相生长,如果你是田家孩子,看到这些景象是什么感受?(高兴、 兴奋、激动)让学生带着这种情绪来美读。 4.发散思维:在春天里,你还知道哪些田家景物? 三、自学夏、秋、冬 在这三节当中,引导学生感受农民虽然忙碌,但却很高兴,因为他们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的道理。在美读时,一定要读出农民心里的喜洋洋、笑盈盈。感受农民劳作的不易,教育孩子们要厉行 节约,避免浪费。 四、仿写儿歌 1.同学们,作者将田家四季写得这么美,我都被你们的朗读陶醉了,那同学们是不是心痒痒了, 也想当回小作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编几句儿歌呢?这样的话,我们读着自己写的儿歌就更自豪了。你 愿编哪个季节就编哪个季节。 2.教师相机巡视、点拨。 3.让小作者自己上台美读自己的作品,评出最优秀的五首小诗,张贴在“光荣榜”上。 五、学写字 同学们太了不起了,不但读得好,还能做小作家了,老师越来越佩服你们了,不过老师还想再给你 们一项挑战,有信心吗? 1.书写独体字:农。 2.提醒同学们竖心旁的笔顺是先左右两点,再写中间的竖。 3.指导学生,让他们自己说说还有哪些字书写时需要注意,这样更容易让学生记牢。 田家四季歌 《田家四季歌》是教材中一篇有趣的识字儿歌,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田家景色。文章语言亲切生动、文字优美。 教学时,我以情带学,自然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农民劳作的不易。让学生说说自 己喜欢哪个季节和喜欢的理由,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拉近与课文之间的距离,自然地激发学生对大 自然的喜爱之情。 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二”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其中,“查字典”要求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目的是 引导学生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能主动地去请教无声的老师——字典,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提高课 外阅读的兴趣。“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 3 句名言。“我爱阅读”要求学生阅读一首有关花的儿歌。 学生们平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经常请家长、小伙伴、老师帮忙,甚至有的索性跳过忽略,很少有学生 通过查字典认识更多的汉字和词语,因为他们觉得动手查字典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因此造成了大多数孩 子没跟字典这个“学习小老师”交上朋友。所以,要抓住这次教授“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机会,给学 生创设一种轻松参与、合作学习的气氛,让学生通过实践,能熟练使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从而爱上 字典这个学习的好帮手。 学生有了一年级时学习音序查字法的基础,相信对字典并不陌生。在本课教学时,可以首先让孩子 们自告奋勇做小老师,到前面利用实物投影给全体孩子讲解具体的步骤和方法,但是他们大多只是会演 示,却不能准确表达,而那些不会的孩子也听不明白,这时老师再进行集体讲解,应该会事半功倍的。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常用部首,能准确说出部首的名称。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让学生理解、积累并背诵“日积月累”。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2.了解不同月份花的种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查字典,在实践中感受查字典的乐趣。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3.引导学生懂得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重点 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难点 培养动手查字典的兴趣,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个学生准备一本字典。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复习常用部首,能准确说出部首名称。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重点 1.复习常用部首,能准确说出部首名称。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难点 能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一、激趣导入 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想找个同学起来念一念,谁愿意来当小老师呀?(课件出示:文中儿歌) 1.当我们读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时,应该怎么办? 2.展示各自的字典。3.复习音序查字法。(查找三个字) 二、认识部首 除了音序查字法,还有两种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今天我们就来学部首查字法。首 先来熟悉一下偏旁部首。 1.把汉字按偏旁归类。 把黑板上的字按偏旁排好队,然后再读一读。 (1)出示:木 艹 阝 (2)让学生将这些汉字按以上偏旁的顺序进行归类。 木:杠 杉 柏 艹:草 花 苗 阝:队 都 限 (3)按偏旁归类的顺序读一读。 2.结合以上练习帮助学生建立部首的概念。 为了方便查字,字典把部首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把这个部首放在这一类字的前面,称为部首。 如:“杠、杉、柏”三个字都有“木”,都归到“木”部。“木”就是部首。 三、学习部首查字法 1.出示生字:狐 这个字有些同学不认识,不知道它的读音,但知道它的部首,这就可以采用部首查字法来查这个字。 2.引导学有余力的同学自主查字,并上台展示,用自己的话向同学讲解。 3.教师指导部首查字法。 以“狐”为例,和学生共同总结。 第一步:要查“狐”的读音,先要确定这个字的部首是“犭”,再数数“犭”的笔画,共三画。 第二步:在“部首目录”里的“三画”中找到部首“犭”及它所在的页码。 第三步: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犭”。再数数“狐”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位 置找到“狐”字和其在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狐”字了。 语文园地二 部首查字法图示:1.辨别部首 2.数部首有几画 3.在“部首目录”里找到该笔画数的部首 4.数除去部首剩下的笔画数 5.在相应的位置找到要查的字和正文的页码 6.按照页码就找到该字 第二课时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重点 理解“日积月累”中名言的大意。 难点 能够从名言中获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部首查字法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巩固、熟练。 2.复习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二、练一练,赛一赛 比赛:谁是“最佳查字小能手”。 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课件出示:练习第一题。) 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课件出示:练习第二题。) 3.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让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字,一边查一边填表。(课件出示:练习第三题。) 赛一赛:谁最先查出所有生字且正确无误,谁就是“最佳查字小能手”。 4.集体反馈。 5.朗读儿歌。 通过查字,同学们又认识了几个生字,现在这首儿歌已经难不倒大家了,谁愿意有感情地将这首儿 歌读一读?(教师引导学生自读、互评) 师小结:今后我们在读课外书时,要随时准备一本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查到 它的读音了。这样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会认识更多的字。 三、日积月累 1.教师导入:本次“日积月累”我们大家来学习三句名言。 2.(课件出示“日积月累”内容)有谁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这几句名言读一读?(学生评一评,教 师给予肯定) 3.教师讲一讲这几句名言的意思。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意思是同朋友交往,说话要靠得住,有信用。 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意思是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 圆形。比喻做事要有一定的准则,不然什么事情都干不好。 4.根据教师的讲解,学生再次在理解中美读。 5.采取点名读、“开火车”读、分小组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能够熟读成诵。 四、我爱阅读 1.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四季,每个月份都盛开什么鲜花吗?(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它的名字叫《十二月花名歌》。 2.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十二月花名歌》,做到不错字、不加字、不掉字。 3.男女生对读。 4.这首儿歌讲了什么? (这首儿歌描述了一年十二个月里盛开的十二种花,分别从花的香味、颜色、样子等方面作了介 绍。) 5.学生质疑问难。 (1)“四月牡丹国色香”,“国色香”是指什么? (老师释疑)“国色香”来自成语“国色天香”,是说牡丹花的色彩艳丽,香气袭人。(2)“腊月寒梅斗冰霜”是什么意思? (老师释疑)在寒冷的冬季,百花都已凋谢,只有梅花迎雪吐艳,凌寒飘香,展现着“傲霜斗雪”的 品格。 6.全班齐读。 语文园地二 葡,(葡萄)) 萄,(葡萄)) 紫,(紫色)) 狐,(狐狸)) 狸,(狐狸)) 笨,(笨蛋)) 酸),\s\do5((酸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样的学习才会最主动、最有效。一上课, 我就采用学生最喜爱的讲故事、读儿歌与大家见面的方式,明确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无负担地、 很乐意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且表现得兴致盎然。 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效。部首查字法是学生以前未涉及的 知识领域,我向学生示范讲解。另外,学生自主练习、同桌合作练习的方式都给了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 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本质。 “比赛查字典”这一环节的设计,补充了教材中没涉及到的训练内容,小组竞争的练习方式培养了学生 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4 曹冲称象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好办法来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 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这是一个民间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 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趣味性强,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 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 生的表达能力。《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学生有可能对曹冲的办法提出疑义,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明白曹 冲称象的办法在当时是最好的方法。 本课的生字比较难,学习时,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会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想一想,曹冲的 办法好在哪里?现在你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的办法呢?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会写 11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3.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景教学,让学生能形象地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还要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难点 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师:1.多媒体课件。 2.模拟称象的过程,准备演示的道具,如石子、玩具象、水、天平秤、器皿等。 2 课时 第一课时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学会生字新词。 一、谈话引入新课,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称大象吗?(出 示大象画面)大象又高又大,怎样才能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 书课题),看看文中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用什么方法称 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用什么方法称 象”是我们要弄懂的重要问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 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三、自主识字,有针对性地指导 1.给课文中要求会认的 14 个生字画上圆圈,自己读读字音,想办法记忆字形。 2.学生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在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 4.教师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词语,巩固识字。 5.学生再次自读课文,强化识字效果。曹冲称象 一同 柱子 一边 到底 秤杆 力气 出来 船身 石头 地方 果然 第二课时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2.能够说出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难点 能够说出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一、分步细读,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大象的“又高又大”。 (1)指名朗读。 (2)学生找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课件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大象又高又大,身子 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3)引导学生体会下列句子意思的不同。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4)指导朗读,提示学生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称象的办法。 (1)三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4.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自由朗读这个自然段。 (2)教师出示“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 办法。再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3)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其他学生 认真观察。 (4)思考、讨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用船和石头代替秤与大象,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从而认识到曹冲称象办 法的巧妙) 5.指导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注意“微笑着”“果然”这两个词的语气。 二、升华认识,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一头大象,官员们想不出好办法称出它的重量,小曹冲为什么会想出个好办法呢? (绝大多数学生会说曹冲善于观察、肯动脑筋,曹冲会想出这个好办法,缘于他善于联想秤提不动 大象,船却载得起;那么,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大象呢?曹冲又联想到石头可以代替大象。因此,教师 要引导学生认识曹冲善于联想的特点。) 2.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今天又学了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的故事, 有的同学还知道比利时的小英雄于连撒尿浇灭导火索的故事。那么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最 后想出了什么办法去解决呢?还有什么难题,现在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说出来,让大家帮你想办法, 好吗? 三、指导书写 10 个生字 1.仔细观察要求会写的 10 个字,看看分别都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强 调“底”字的书写结构,提醒同学们不要将下面的一点写掉了。 2.学生在课本上描描写写,教师巡视指导。 曹冲称象 官员们 曹冲 造大秤 赶象上船、画一条线、     赶象上岸、装石头至画线处、称石头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先指导孩子多读,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再……然后……”理解曹冲称 象的过程。其次,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我通过指导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等方法来加强重点词语的 理解和运用。通过这些环节,不仅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难点,而且还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 5 玲玲的画 课文讲述了一个让人颇受启发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 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集中,语言朴实, 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的重要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更是课文的主题所在。 本文记叙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很多学生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但结果可能不尽相同。课文 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 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 受到启发,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1.抓住课文对话较多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要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这一特点,将课文讲得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会写 7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用“得意”“伤心”“满意”这 3 个词语,讲讲这个故 事。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卡片、课件,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多读多思,理解课文内容。 2.融入情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重点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难点 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师:准备课件(文中插图、重点语句、重点指导的字等),生字、生词卡片。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 写字。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画画的小能手——玲玲。玲玲在家中的墙上贴满了自己的作品,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和玲玲的一幅画有关。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同桌合作学习要求会认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①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尝试用要求会认的字组词、说话。 ①指名组词。 ②指名说话。 4.全班交流,齐读生字。 (1)熟字加偏旁识字:评、啪、脏、另、肯。 (2)换偏旁识字:岭——玲、样——详、福——幅。 (3)联系生活经验识字:从老师发给我的奖状上认识了“奖”。 三、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奖、及、拿”这几个字,要注意指导学生把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对照田字格临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议。 四、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教师相机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重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玲玲满意地笑了。 5.设疑: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再来学习。 玲玲的画 第二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这 3 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3.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这 3 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2.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一、游戏激趣,复习导入 1.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3.齐读课文。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课文中的坏事是什么?好事是什么?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①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a.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这个词可不可以去掉? b.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c.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②玲玲想了想……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a.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b.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他东西?c.“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③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相机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 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议:谁读 得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5.体会玲玲的情感变化,试着讲故事。 (1)默读课文第 1~8 自然段,把描写玲玲情感变化的词语做上记号,并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体会。 (3)全班交流。(玲玲的情感变化:得意→伤心→满意。) (4)体会“得意”“伤心”“满意”这 3 个词语的意思,并在课文中圈出这 3 个词语。 (5)小组合作探究,试着用这 3 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6)师示范,指名说。 三、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课文中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 我想知道,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小结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玲玲的画{好好一幅画 画被弄脏了 动脑想一想 画只小花狗 满意地笑了}坏事 ― ― → 肯 动 脑 好事 我让孩子们仔细读课文,可以在句段旁写上批语,做上记号,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圈点批注的读书方 法。同时鼓励孩子们只要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就会有收获。本节课还要让孩子们 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难,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让孩子们接 受,我想还是先让孩子们读通课文,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在这一基础上,我先引导学生理解“得意”“伤 心”“满意”这 3 个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这 3 个词语,最后我通过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作引导,让学生试着讲故事。 6 一 封 信 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小女孩露西,她要给出国半年才能回来的爸爸写一封信。不料这一封信竟写了 两次。第一次写信,露西写的尽是伤心事。第二次写信,露西写的尽是开心事。散文采用对比手法,让 “伤心”和“开心”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从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来,既表达了露西内在的感情,又表 达了露西对爸爸的亲情。 一个家庭的完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二年级孩子虽然还小,但也能体会出骨肉亲情的别离。教 学时,老师应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区别,让孩子从中体会到母亲对 露西积极向上的引导,从而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也应该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2.重在指导朗读,以情感人,让学生自己从朗读中体会露西前后两次心情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掌握 3 个多音字,会写 1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件、多媒体让学生自主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露西前后心情的变化。 3.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能说明喜欢的理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本文体现出的浓浓的亲情,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 重点 1.识字,写字。 2.比较两封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说说喜欢哪一封,并说明理由。难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露西前后心情的变化,知道她是怎样由低落变得积极起来的。体会第二封信 中表达的亲情。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 1~3 自然段,体会露西的心情。 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学习课文 1~3 自然段,体会露西的心情。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有在外地工作或务工的亲人朋友吗?在你想他们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打电 话、微信、QQ 视频、写信,等等)引导学生往写信上说。你在信里会写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将跟随作 者一起走进小露西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对爸爸的思念之情。(板书:一封信) 2.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看到课题自由提问。 二、初读文本,了解大意 1.同学们根据课题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有的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文本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我们 就共同讨论。下面,带着你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吧。朗读过程中记得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2.回馈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 (1)出国 今天 圆珠笔 开心 以前 还有 台灯 这时 阳光 电影 (可通过点读、“开火车”读、领读等形式巩固记忆) (2)师引导学生以填空的形式说出文章大意。 (3)解决同学们读课题时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 三、学习课文 1~3 自然段 1.有感情的朗读前 3 个自然段,有不懂的问题可做上记号,一会儿共同解决。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3.老师根据文本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剖析人物性格。 (1)露西十分想念爸爸,她决定怎么做? (2)露西放学回家,发现妈妈还没下班,她是怎么做的? (3)你觉得露西是个什么样的人? 4.细读第 3 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让学生说出露西当时的心情。(低沉、郁闷、不高兴) 6.拓展:引导学生用“一边……一边……”说话。 一封信 露西  乖巧、懂事、勤劳 第二课时 1.会写 10 个生字。 2.学习课文 4~14 自然段,体会露西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3.感受第二封信中表达的亲情,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 重点 1.会写 10 个生字。2.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难点 体会露西的心理变化,感受第二封信中表达的亲情,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 一、复习导入 1.生字词卡片复习巩固。 2.引导学生复述文章大意。 3.带着“低沉、郁闷、不高兴”的情绪读露西写的第一封信。 二、学习 4~14 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4~14 自然段,体会露西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我们过得挺好”这一句呢?(高兴、积极)多点几名学生读,读出感 情来。 3.妈妈的话锋一转,一下子将露西的心情改变了,从文章哪里可以看出?(引导学生说出从露西给 爸爸写的第二封信中可以看出。如:“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请爸爸告诉 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爸爸, 我们天天想你。”) 4.(课件出示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点读、评价,让学生感受到露西已由低沉的心情变得开朗、 积极起来。 5.比较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引导学生想象露西的爸爸在收到这两封 信后,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一封信更能体现浓浓的亲情)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当小老师轮流教读。 2.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同时让学生自己提出每个生字需要注意的笔画、占 格等。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成果,全班评价。 一封信 露西  Error!本文的主人公露西和二年级的孩子差不多大小,并且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孩子的家长外出工作或务 工,他们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本课教学时,我重在让学生设身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出发,想想自己的 感受,孩子们很能理解露西的心理变化,这样就更有助于本课的教学。孩子的情感在这节课中得到了一 次尽情的释放,也更加明白了要关爱他人,要懂得亲情的可贵。 7 妈妈睡了 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 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孩子静静地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那 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 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情。 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爱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而如今,太多 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本文通过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 展示了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教育的一篇好文本。 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掌握 1 个多音字,会写 4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母子之间的爱。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结合实际,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关键词句,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难点 通过关键词句,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 教师:多媒体课件。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通过关键词句,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 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 1.出示课件,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2.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妈妈的爱)3.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教师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 妈在干什么?同时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解释并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随文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出示图片,提出要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读几遍,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3.指名接段读文。 4.学生评价刚才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评价优点,并提出建议) 5.课件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和读音,只剩下生字,再读。 6.“开火车”读生字,并给这些字组词。 7.小组长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根据阅读提示读课文:想想妈妈睡觉时的样子,用横线画出来。(学生自学,班内交流,教师指 导朗读) 2.课文中表达了母子间真诚的爱,确实使人感动。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动?读一读,找一找,再与 小组同学交流。 (1)品读课文第 2 自然段。 思考:你怎么知道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你感悟到什么?(引导学生说说在孩子的眼中,妈妈哪些 地方美丽。读读有关的句子,感悟妈妈对孩子的爱。说一说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2)品读课文第 3 自然段。 思考:从哪看出妈妈温柔?说一说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3)品读课文第 4 自然段。 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到妈妈好累?妈妈为什么这么累? 妈妈睡了 美丽 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 温柔 微微地笑着 累  呼吸沉、额头渗出汗珠、干了好多活儿第二课时 1.写字。 2.通过关键词句,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重点 写字。 难点 通过关键词句,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一、复习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妈妈为了我们日夜操劳,从不喊累。上节课,我们跟随小作者 见到了一位美丽、温柔的妈妈,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寻找妈妈的影子。 二、课文回顾,升华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入情入境,体会母子之间的爱。 2.根据课件中的提纲,梳理全文,回归整体。 三、联系自身实际,进行小话题的练习 你爱你的妈妈吗?你想对妈妈说什么?你想为妈妈做什么? 四、练习书写本课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后延展 1.把自己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一张纸条上或是一张卡片上,回家后悄悄放在妈妈能看到的地方。 2.把妈妈怎样爱你们和你们对妈妈的爱写到自己的日记本里。妈妈睡了 通过对文中人物情感的理解,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感染。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探 究欲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机会,通过师生间的评价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口语交际:做手工 这次训练是以“做手工”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是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旨在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交际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二年级的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能够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力容 易分散,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这需要老师的合理引导。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段特点,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采用模拟闯关,将课堂转换成现实学习生活场 景,使师生成为活动中的某一角色,巧妙安排“说一说”“比一比”“夸一夸”三个特定情节,有效地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生敢说、会说、巧说的良好效果。 【知识与技能】 能按照顺序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说话大方、有礼貌以及认真聆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重点 能按顺序介绍制作过程;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难点 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拓展口语交际面。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完成手工作品(如:用毛线编织的蝴蝶结,用卡纸做的小房子,用塑料瓶做成的花篮等 等)。 1 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同学们,老师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做的手工作品,你们都带来了吗?举起来让大家看一 看。 2.作品展示。 3.质疑:看来每一位同学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谁来告诉我你做的是什么呢? 4.学生简单介绍。 5.小结:今天我们就利用这节课来说一说“我们的手工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要勇敢地闯过 三道关,成为我们班的“小巧嘴”“小巧手”,有信心吗?下面就带着你们的手工作品,一起进入第一 关“说一说”吧。 二、创设情境,相互交流 第一关:说一说 1.课件呈现: (1)请你向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的手工作品是怎么做的。 (2)一定要把过程说清楚、说明白。 2.合作交流:请你们按照要求,在合作小组里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要把制作过程说 得清楚些。 3.学生汇报:指名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 4.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为了每一个角落的小伙伴都能清楚地听到我们的声音,我们发言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 么呢? 生:说话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 师:对,所以接下来的同学,在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时要大声地说。(板书:大声说)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介绍和前面几个同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生:过程更加清楚。 生:用上了一些合适的连接词。 师:这些词都是表示顺序的连接词,在介绍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它们,就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 有序,让听的人听得更加明白。 (板书:先、再、接着、然后、最后) 师:那么谁能试着用上这些词,再来介绍一下你的手工作品呢?(指名介绍)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都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表示顺序的连接词,个个都想要介绍自己的手工 作品,不要着急,还有机会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比一比”。 第二关:比一比 1.课件呈现: (1)在合作小组里,展开你丰富的联想,向小伙伴介绍你的手工作品。 (2)比一比谁说得最好,推选出来上讲台说一说。 师:请各小组被推选出来的同学上讲台来为我们介绍他的手工作品,其他同学该怎么做呢? 生:认真听。 (板书:认真听) 师:等他们介绍完以后,由你们来当评委,看看谁是你们心目中的“小巧嘴”。 2.举行“小巧嘴”评比会。 (师生共评,教师小结) 第三关:夸一夸 1.出示要求: (1)把你的手工作品向大家展示。 (2)请你夸一夸小伙伴的作品,看看谁做得最好,最有创意。 2.相互参观,评选“小巧手”。 3.教师小结。 三、总结回顾,揭示中心 今天在课堂上,每个同学都向大家展示并介绍了自己的手工作品,我感到很高兴,更让我高兴的是 你们还学会了如何倾听别人讲话。希望你们还能记住,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让我们 都来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去创造吧!四、作业设计,课外延伸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回家也可以学着做一做。相信你会做得更好、更有创意。 做手工 名字 材料 步骤 有……有……还有…… 先……再……接着……然后……最后…… 说清楚 讲明白 认真听 课前,我布置学生回家做小制作,如:用橡皮泥捏各种小动物;用彩纸做剪贴画、小动物;用废弃 的塑料瓶或易拉罐等做各种饰品等等。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做的小制作丰富多彩、五花八门。于是我先 示范说,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们用表示顺序的连接词(先……再……接着……然后……最后……)把自 己怎样想、怎样做的具体经过介绍给大家听,接着,再让大家评。孩子们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听,都有 自己不同的体会,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交流自己的作品,尽情地介绍,注 意自己的手、脚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引导学生推荐小组代表把自己制作的过程具体讲出来,组 织集体评价。同学们有了亲身经历,体验到动手之乐,交际时兴趣可高了,大部分学生语言朴实无华, 一字一词一句中都饱含了他们的热情,流露出了真情。 语文园地三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和“我爱 阅读”六项内容。“识字加油站”是让学生了解动词的用法,在短语中识字。“字词句运用”是让学生 正确区分同音字,要能慧眼识字;学会用“一边……一边……”说话。“写话”意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 善于发现、乐于表达、勤于动笔等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说话大方、有礼貌以及认真聆听别人说 话的习惯。“展示台”意在激发学生多看课外书,收集、积累一些二字词语、四字词语、名言警句,让 学生学会归类整理,便于使用。“日积月累”是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诗词。“我爱阅读”是让学生培养良好 的阅读习惯。 在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在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目标,对学习语文也产 生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要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训练学生做题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做题的能力。本课可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 练说话、写话等方面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1 个生字。 2.能正确区分同音字。 3.会用“一边……一边……”说话,能和同学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字卡片、多媒体及创设不同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识字,训练他们说话、写话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写自己喜爱的玩具,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交际能力。 重点 1.会认 11 个生字。 2.能正确区分同音字。 3.会用“一边……一边……”说话,能和同学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 难点 1.学会有条理地说话、写话。 2.理解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体会诗中的童真和童趣。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 学生:自带小玩具。 2 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 11 个生字。2.能正确区分同音字。 3.会用“一边……一边……”说话,能和同学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 重点 1.会认 11 个生字。 2.能正确区分同音字。 3.会用“一边……一边……”说话。 难点 学会有条理地说话、写话。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多媒体)同学们来看这一幅幅图片,谁能用三个字将每幅画面的内容概括出来?(播放幻灯 片,学生自主回答) 2.(出示多媒体:弹钢琴、练舞蹈、唱京戏、画图画、捏泥人、下围棋、滚铁环、荡秋千、滑滑梯) 通过找“小老师”上台教读、点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识记字、词,同时还可边配动作边读短语,这 样学生更容易识记。 3.这些短语同学们都会认了,有心的同学不知发现没有,这些短语有什么特点?(可小组交流、讨 论) (都是以动词加名词的形式出现) 4.谁能说出相同结构的短语?(可分小组进行比赛) 二、字词句运用 1.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自行先做“比一比,填一填”。 2.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区分这些同音字的。 3.有不会的地方,老师可作指导。 4.多媒体出示一些相同类型的题目巩固练习。 5.多媒体出示“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语说句子”中的三个句子,让学生自主练读,同时 让学生想一想“一边……一边……”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 6.老师强调:人体的同一器官不能同时做两件事。如:明明一边看电视,一边玩手机。这个句子 写得就不对,“看电视”和“玩手机”都要用到眼睛,眼睛不能同时看向两个地方。 7.点名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训练说话能力。(生评、师评)三、写话 1.导入: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玩具。现在就把你喜爱的玩具向大家展示一下吧。 2.跟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好玩在哪里? 3.同学间推荐几名上台介绍自己的玩具,其他同学评价,还有哪里没介绍到的,其他同学可上台 补充。(提醒:语言文字的组合,书面用语的应用) 4.交流成熟后,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将它写下来。(提醒:标点符号的占格,文字的占格) 5.点几名先写好的同学将自己的作品读一读,提醒学生学会倾听并点评,作者本人注意修改。 语文园地三 弹钢琴 练舞蹈 唱京戏 画图画 捏泥人 下围棋 滚铁环 荡秋千 滑滑梯 第二课时 1.积累二字、四字词语及名言警句,同时将其制作成精美的读书卡片。 2.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小儿垂钓》。 3.朗读“我爱阅读”中的故事《王二小》。 重点 1.积累二字、四字词语及名言警句,同时将其制作成精美的读书卡片。 2.朗读“我爱阅读”中的故事《王二小》。 难点 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小儿垂钓》,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和童趣。 一、展示台 1.问题导入:同学们平时都很爱看书吧?看到好的词语、句子、片段,你们都是怎么做的呢?(摘 抄下来)今天老师让你们每人自制一个读书卡片,到时评一评,看谁的制作最精美,选取部分好的作品 粘贴在教室展示台上。2.(出示课件:二字、四字词语)通过点读、分组读、齐读等方式熟识词语。 3.这些词语都是关于什么的?引导学生积累时要注意归类,不要杂而乱,否则查找时不容易分辨。 4.谁还能说出一些描写自然景观的词语?(调动学生的词语积累库,说得越多越好) 5.(出示课件:名言警句)这是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谁还能说一说这样的名言?(将学生说的挑选 几句出示在大屏幕上) 6.制作读书卡片。(要求:可画边框,染色,配图,字迹要工整,大小适中,内容不限) 7.学生交流、展示、评比、挑选。 二、日积月累 1.激情导入:钓鱼是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小孩儿学钓鱼就更有趣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 习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 (提示:“垂”的横画比较多,长短不一,写的时候要注意笔顺。“钓”的右边里面是一点。) 2.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流利为止。 3.读得不错!比如“稚子”的“稚”是翘舌,“垂纶”的“纶”是边音,大家真是读得非常准确! 谁再来读读看,不但流利地读,而且还要字正腔圆地读! 4.(课件播放诗歌的配乐朗诵)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 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5.理解诗句的意思。 “蓬头”的意思是头发乱蓬蓬的。“稚子”的意思是小孩子。“垂纶”的意思是钓鱼。“莓苔”的 意思是人不经常去的草丛。“草映身”的意思是野草掩映着身子。“借问”的意思是向人打听。“遥招 手”的意思是远远地招手。“应”的意思是回应,答应。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学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草丛里,茂盛的野草遮掩着他的身子。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他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6.教师小结。 这是个聪明、有礼貌的小孩。他虽然是在学钓鱼,却知道要找个偏僻的地方。他知道钓鱼时不能大 声说话,当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我们现在再来读这首诗,来 夸夸这个小孩。 三、我爱阅读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3.引导学生说说王二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讲述有关王二小的其他故事。 语文园地三 日积月累:《小儿垂钓》 我爱阅读:《王二小》 教学这堂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知、自主发现。引导学生独立探索,为他们提供探索的 条件,拓展学生的思维,展开自由讨论,引出结论,展开争论等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8 古诗二首 本文中的两首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两诗虽然都在写景,但手法各 异。《登鹳雀楼》写诗人登楼远望的所见、所思。第一、二句写所见的壮丽山河;第三、四句抒写诗人 的感受,不仅道出了“登高才能望远”的深刻哲理,也赋予了上两句景物描写以更丰富的内容。诗中的 哲理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人生的境界才会不断升华。《望庐山瀑布》 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 一幅气势雄伟的写意山水图。 这两首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背诵,也许多数同学已经会背,但不一定理解诗意。教师必须在 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要求不宜过高, 不必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即可。 由于年龄较小,学生对古诗这种文学样式并不是很清楚,对文字的感悟能力也有限,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课本中的插图,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他们在朗读的同时,在头脑中进行想象;理解了 这首诗的大意以后,再通过逐步的引导,让学生体会诗歌所蕴含的道理及情感。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看图学诗,在看、读、想象的过程中理解诗意,体悟诗情,并用自己的话说 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诗歌蕴含的道理及情感。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难点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师:1.生字卡片、挂图。 2.收集诗人的资料及古诗的写作背景。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 4.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难点 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一、创设情境引新课 1.同学们都读过哪些古诗呢?古诗言简意赅,十分有趣。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古诗,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课题) 2.讲述鹳雀楼名称的由来: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在山西永济市的黄河边上,有一座楼经 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大家看,这就是鹳雀楼。(出示 挂图) 二、初读古诗识字词 1.课件出示古诗。 2.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懂字词,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 4.同桌一起读读诗句:你一行,我一行,一边看图一边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还有疑惑。 三、精读古诗知诗意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诗。想一想:诗人王之涣登上楼以后看到了什么? (在交流过程中相机地教一些词语帮助他们积累。如:连绵起伏的群山、奔流不息的黄河等。) 2.齐读第一句诗。作画:老师想要你们把看到的景物画下来,一起来试试吧!(在师生共同作画中 达成一致:太阳要和山靠得近些,并且正在一点一点往下落,最后太阳躲在大山背后不见了。) 3.结合诗句猜一猜哪个字是表达太阳和群山靠得近的意思,再猜猜哪个字告诉我们太阳不见了。 (依;尽。)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同学们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吗?(学生描绘)看到这么美的情景, 你想说些什么呢? 5.教师动情地描绘:太阳渐渐收起耀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 (指导学生朗读) 6.继续作画:我们在楼上还看到了黄河,黄河是怎样的一条河呢?(学生自由谈) 想象黄河流向大海的景象,并指导朗读第二句诗。 7.过渡:真是太美了!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不禁思潮起伏,他在想什么?(引读——欲穷千 里目,更上一层楼) 8.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再登上一层楼。)四、教师小结 小结: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所见——白日 山 黄河 所想{博大胸怀 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第二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见过欢快流动的小溪,也见过明净清澈的湖水,那么,你们见过瀑布吗?今天,我们 就同李白一起去欣赏庐山瀑布。 二、欣赏感受 1.同学们,我们的行程开始了,现在我们来到江西庐山,观看从香炉峰顶流下的瀑布,看完后谈 谈你们的感受。 2.放视频,学生观看。 3.学生各抒己见:你感受到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的? 4.面对如此美景,唐代大诗人李白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日照香炉生紫烟……”(诵读后板书《望庐山瀑布》) 5.你们觉得诗中描绘的景色美吗?你们也快快打开书本,自由读几遍吧! (个别读,齐读,指名读) 三、赏析古诗 1.自由读古诗,观看插图和回忆录像中的情景,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内交流,先提出疑问互相解答,再说说诗的意思。 3.学生为录像配解说词。先练习再指名说。 四、朗读、背诵古诗 1.同桌互助,练习朗读古诗,读出李白惊奇、赞叹的情感。 2.指名读,评议。 3.齐读古诗。 4.看录像练习背诵古诗。 五、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播放写有词语的幻灯片,自由读,指读,齐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指导书写生字。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飞流    三千尺 银河    落九天 学生自由读诗时,单凭诗句去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景物是很困难的,因为二年级孩子对语言文字的感 悟不深,他们很难从短短两行诗文中认识到什么。于是我就用插图在学生与诗文之间构筑一个平台,将 诗句与画面相连接,去帮助他们理解和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景象。 读读诗,画画图,再读读诗。看似在做游戏,其实课堂上许多知识点的理解全隐含其间而又不露痕 迹。这种自然轻松的学习方式正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并追求的。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9 黄山奇石这是一篇介绍黄山奇石的记叙性短文。本文图文并茂,重点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 路”和“金鸡叫天都”这四种奇石。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更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顽石被描绘得 活灵活现,不由地使人惊叹黄山的神奇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学生初步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更多的以学生的自主识字为主,这更有利于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黄山,没有见过黄山那些变化多端、形态各异 的奇石,缺少对黄山奇石的直观感受,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图片,观看有 关的风光片,认识黄山,从而强化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理解。 1.通过看图学习课文,了解文中描写的黄山奇石的形状,弄清黄山的岩石“奇”在哪里,体会黄 山山石的奇妙。 2.通过观察文中的图画和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 象能力。 3.在体会黄山山石的奇妙之时,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黄山风景区景色的秀丽神奇,激发学生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掌握 1 个多音字,会写 11 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 2~5 自然段。 3.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看图学文,运用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山石的奇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黄山山石的奇妙,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5 自然段。 3.能用“像”说写句子。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山石的“奇”。 教师:黄山风光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黄山的资料、图片。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 一、引题激趣 师: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胜地,有“五岳独尊”的泰山,也有“天下奇秀”的庐山,还 有“人间仙境”的黄山……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黄山奇石》,去一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 吗? 生:愿意。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听清生字读音。 2.请同学们看课文,说说一共讲了几种黄山奇石,其中哪几种是详细讲的。生:共讲了 7 种奇石,其中“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 4 种奇石是详 细讲的。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分小组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起 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3.汇报学习成果。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南:下部里面是“”,不要写成了“羊”。 升:第二笔为竖撇,不要写成了竖。 闪:里面“人”的捺变点。 四、理解词义 1.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查字典等方法,小组内交流、理解词义。 2.把不明确词义的词提出来,同学们一起解决。 五、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些生字的书写特点。 南:首横短,稍向右上斜;“冂”要写得略宽。 位:左窄右宽。右部上横要短。 巨:“匚”要写得方正、挺直,第二笔的横折处不能超出框的右边缘。 黄山奇石 第二课时 1.通过看图、学文,运用讲、读、写、画等形式体会黄山山石的奇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5 自然段。 3.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重点 体会黄山山石的奇特。 难点 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一、观看录像,揭“奇” (播放介绍黄山风景的录像片段) 师: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 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感“奇” 师: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 师: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起把题目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又具体写了其中哪几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用 “——”画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个“☆”,读完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生自由读课文,找奇石,画奇石,小组内交流。 师指名学生汇报(课件依次出示奇石的图片,指名学生读这些奇石的名称)。 师:你们觉得黄山奇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生说) 师:是啊,黄山“奇石”连名字也取得那么有趣!“仙桃”“猴子”“仙人”“金鸡”都在黄山聚 会了。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趣的石名读一读吧! 三、品读课文,探“奇” 师: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块奇石——猴子观海(课件出示“猴子观海”图),哪 块石头像猴子?(指名学生上台指出)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生说) 师: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读读课文中描写“猴子观海”的句子,分小组讨论写得怎么样。 (生朗读,小组内交流。) 师: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想象,寥寥几句就把石头写活了。听老师把这几句话 读一读,你们觉得这块石头怎么样?(范读) 师:正如你们所说的,你们能把这块石头的奇特、有趣,甚至是可爱读出来吗?(生练读) (师指名读文,相机进行指导。) 师:“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很有趣。(点击课件,投影出示“仙人指路”图及相关文字: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自由读这句话,谁来学做一下这块石头的样子。(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 有怎样的感受? (师请同学们表演读这句话,生表演读。) 师:在黄山,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酷似猴子观海的石头,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人在指路。这一切 是多么的有趣!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两段话读一读。(生齐读课文) 四、观图联想,写“奇” 师: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奇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 (点击课件,出示“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图)下面我们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 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 生观看图片,写话。 师小组间巡视,个别指导。 师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片段,其他学生听并给出评价。 师:写得真不错,你们也会展开想象写石头了。课文是怎样写这两块石头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 (师配乐朗读课文第 2、5 自然段)你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师:听了课文里的描述,我相信,你们再写石头就能写得更生动、具体了。 五、读画诵说,赞“奇” 师:能让你们产生如此丰富想象的是作者笔下的奇石,可见黄山奇石是多么不同寻常,多么神奇。 让我们一起认认真真读这段话,如果你朗读能力比较好,就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它们的神奇;如果你画 画比较好,就用简笔画画出它们的神奇;如果你记性比较好,就用书上的句子加上你自己的话说出它们 的神奇。(生各自根据自己的特点、喜好准备) 师小组间巡视,个别指导。 生通过朗读、简笔画、口述介绍奇石等形式,表现黄山山石的奇,赞美黄山景色的美。 师:现在,我们真真切切地理解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一句话:(大屏幕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如此,你们有机会的话,就随父母去黄山游玩一下吧。 黄山奇石 Error!奇特 有趣 学生年龄小,而且大多数学生没有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观感受。上课伊始,我通过自己制作 的课件,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和老师一起去领略黄山的神奇风光,学生的兴趣极其浓厚,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非常想看黄山的奇石,学生带着好奇心,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找出了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 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都那么有 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仙女”“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 “狮子抢球”也在黄山出现了。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10 日 月 潭 本课描绘了我国台湾省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 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日月潭名称的 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不同的秀丽风光。课文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字里行间无不体现 着景色的美,洋溢着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教学中应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等方法引导学生 对景之美、文之美进行品味,激发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让学生们欣赏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品味文中的好词佳句,还会使他们产生一 个愿望: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快回归祖国的怀抱吧。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具体可感的图片,让学生陶醉在 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感受日月潭秀美的风光。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会写 9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4 自然段。 3.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了解日月潭名称的由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4 自然段,积累语言,学会生字新词。 2.理解感受描写日月潭美景的词句。 难点 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师:1.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中国地图。 2.收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下雨时的风光图片。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 难点 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一、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咱们的祖国非常美丽,有谁能给大家介绍几处景色优美的地方?(生自由说) 看来,大家知道的地方真不少。我听说祖国宝岛台湾有一处景点特别美,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它就 是日月潭。同学们请看图:这就是宝岛台湾的日月潭。(板书课题)你想知道日月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吗? 那我们赶快去那里游览吧。 二、师范读课文,生看图欣赏 1.了解“潭”的意思。2.听老师读完《日月潭》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生自主读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注意要读准字音。 2.师生交流,检查初读的效果。 3.读含有生字的词语,巩固生字。 4.变换语言环境识字。(读词语,找出生字) 5.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浇—绕 镜—境 四、朗读感悟 1.自读感悟,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 (1)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读读有关的段落。 (2)你最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多读几遍有关的段落。 (3)读课文,想想作者在这篇课文里想告诉我们什么? 2.合作交流,给小组同学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背自己喜欢的语句。 五、写字指导 1.巩固读音。 要求会写的字中有两个翘舌音的字(展、胜)。 2.发现规律。 同结构:生字中有四个是左右结构,两个是上下结构,两个是半包围结构,还有一个是独体字。 3.示范书写:提示易写错的字。 六、实践活动 查找有关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 积累的好词佳句。 日月潭 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4 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所处的位置、名字的由来,感受日月潭迷人的风光。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4 自然段。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所处的位置、名字的由来,感受日月潭迷人的风光。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日月潭?(板书:位置、名 字、风光。)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品析课文 1.课文用生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日月潭所处的位置、名字的由来以及迷人的风光,那么, 你对哪个方面最感兴趣呢? (1)请各个学习小组商量一下,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学习内容。 (2)布置各学习小组的学习任务。 ①位置。先读一读课文第一段,然后在地图上找一找,台湾省在哪儿?日月潭在哪儿?用自己的话 说说,完成填空,并画一幅“群山环绕”图。 ②名字。先读一读课文第二段,然后想象一下日月潭的样子,再用简笔画画一画。 ③风光。先通过图片欣赏一下日月潭的风光,然后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课文的三、四两段读好,让大 家能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日月潭的美。 2.小组自学。 3.各小组派代表交流学习成果。 (1)第一段(位置)。 ①日月潭究竟在哪儿呢?请你在地图上指一指。(实物投影出示) ②完成填空:日月潭在我国________省中部的山区。 ③课文第一段向我们清楚地介绍了日月潭所处的位置,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第二段(名字)。 ①风景秀丽的日月潭是我国宝岛台湾最大的一个湖,这个湖为什么叫“日月潭”呢?请刚才研究日 月潭名字由来的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简笔画,并且给大家解说一下。(实物投影出示) ②刚才你们通过想象,画出了日月潭的样子,那么,日月潭真有这么神奇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多媒体演示) ③课文第二段写得非常好,它用具体形象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你愿意把这段背 出来吗? 自由背、指名背。(板书:太阳、月亮) (3)第三、四段(风光)。 ①日月潭不仅形状奇特,风光更是秀美无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多媒体演示, 师范读) ②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它的美景也各不相同。 那么,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呢?找出相关的句子,读给小组的同学听。 ③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要这么读。 ④请大家跟着音乐轻声读一读课文的三、四两段。 ⑤谁愿意起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4.想象练说。 (1)清晨和中午,不同的时间,日月潭有不同的美;晴天和雨天,不同的天气,日月潭更是有不同 的美。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还有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也会很美呢? (2)把你想到的用几句话说给同桌听。 (3)指名说。 5.引读最后一段。 (师引)如此风光秀丽的日月潭,怪不得吸引了(生读)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三、总结 太阳高照,日月潭就是一幅明丽的山水画;细雨蒙蒙,日月潭就是童话中的仙境。日月潭真美!我 们仅仅是因为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才陶醉其间、流连忘返的吗?不是的,还因为我们爱日月潭,我们爱 宝岛台湾,我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日月潭{位置 名字的由来 景美{清晨 隐隐约约 中午 清晰 雨中 朦胧 在本课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图片,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 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 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 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找伙伴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并在老师适时的点拨下,体会和感悟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11 葡 萄 沟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生动、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 全文,主要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及葡萄干非常有名的特点。 葡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爱屋及乌”的情感迁移会激发孩子们对葡萄沟的向往和热爱之 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朗读、导游等方式引 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学习,要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 情。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掌握 3 个多音字,会写 12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4.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 好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重点 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难点 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教师:中国地图、课文录音、梯田图片。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2 课时 第一课时 1.理解、感悟重点词句的意思。 2.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 4.运用采访、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的过程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5.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重点 1.理解、感悟重点词句的意思。 2.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难点 运用采访、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的过程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听说新疆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葡萄沟,那里有 各种各样好吃的水果,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来了解一下葡萄沟,对于不熟悉的生字要多读 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注意指导读好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3.采用猜字、定位联想等游戏识字,重点指导“城”的结构和笔画,同时趁热打铁指导书写。 4.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到八九 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 二、情景体验 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八九 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沟玩一玩,好不好? 说去就去,快看课文。 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得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 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 (1)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 (2)这山坡上茂密的枝叶展开,像什么?(教师用手势演示,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 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赶快钻进去感受一下, 感觉如何?(引导学生说出“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这句话) 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 特点) (1)出示图片,让学生辨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感悟葡萄颜色的不同。 (2)出示词语“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比较、感悟两者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 “光”字中发现不同) (3)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也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 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和我到前面表演? 看,新疆老乡来了!(教师戴上新疆帽,微笑着走来) (1)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得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 你们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知道就让他们介绍,不知道教师就介绍:维吾尔就是联合协 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族、回族、汉族,这些民族联合协作、团结向上)你们对我们新疆葡萄 沟的葡萄印象如何?(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时,教师可有意指黑板的画面,适当鼓励、引导学生用上 刚才学过的好词佳句) (2)“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吃个够”是什么意思?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感悟) (3)我们新疆人能歌善舞,让你们把葡萄吃个够,还要跟我们跳一跳舞。师生共同跳新疆舞,并送 给学生小新疆帽。 (4)请送给老乡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在表演和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感悟老乡的热情好客……)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板书:热情好客)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 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情读课文) 6.是呀,我们新疆人就是热情好客,你们就要离开葡萄园了,还想不想亲眼看看葡萄沟的葡萄? 想看的请举手。我再给你们放一段录像。 7.同学们,这里正好需要导游,谁愿意当小导游,用书上的语言或者自己组织语言介绍介绍葡萄 沟的葡萄? 注意向别人介绍葡萄沟时,不能只读出这段话,还要想想开头和结尾怎么说,还要注意态度亲切, 文明有礼貌。(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老师相机表扬学生。例如,这个词你用得真好;你态度温和等) 8.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想想阴房是什么样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自由说) 不过,他还有个问题要考考你们:“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读课文,看录像感悟,再讲一讲,可以 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语言回答,只要意思对即可) 9.观察、品尝葡萄干。(让学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把感受讲一讲。根据学生的感悟板书:色 鲜味甜) 三、升华 1.看得出来,同学们参观游览得很开心。不仅大饱了眼福,还大饱了口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 你们有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动动笔,把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感悟、交际的训练。) 小结: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 句号改成叹号) 2.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今天的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葡萄沟 葡萄   五光十色 老乡   热情好客 葡萄干  色鲜味甜 真是个好地方 第二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够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 能够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一、学习词语 1.读词语卡片。 水果 月份 山坡 枝叶 展开 五光十色 好客 老乡 城市 利用 空气 水分 2.抽查默写。 二、指导写字 份:左窄右宽。“ ”稍向左倾斜。 坡:左窄右宽。右部竖撇向左下伸。 枝:左窄长,右稍宽。 起:第七笔捺要舒展,托住“己”。 客:上小下大。“各”的横撇、捺舒展开。 老:第五笔是短撇。 收:右部写捺时要从轻到重。 城:右部斜钩要自然舒展。 市:点和最后一竖都要写在竖中线上。 利:左部末笔为点,右部竖钩要挺直。 三、用“五光十色、好客”说话。 四、写出下列生字的偏旁,再数数每个字各有几画。 份(  )________  坡(  )________ 枝(  )________  起(  )________ 客(  )________  老(  )________ 收(  )________  城(  )________市(  )________  利(  )________ 五、完成课后练习,教师检查、指导。 葡萄沟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学,找找课文的中心句,初步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在初步感 知后,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并让学生充分朗读,明确课文围绕中心句“葡 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沟葡萄多;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 好客;葡萄干色鲜味甜。教学时,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讲解,学生们很快就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学 习积极性很高,课堂反映良好。 语文园地四 “语文园地四”设计了六个方面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每一项都是围绕听、说、读、写来设计的,意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热爱 学习的习惯。 二年级的学生目前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只不过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方能发挥 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识字、写字、说话、写话方面有一个大的突破。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认识“昌、铺、调”等 8 个生字,看懂火车票上的文字。 2.收集并积累关于颜色的词语。 3.结合语境理解“隐蔽、烦恼、流连忘返”的意思。 4.学会写留言条。 5.积累四副描写山水风光的对联。 【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让学生大胆想象,开拓思维。 2.通过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拓展想象思维,并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画家乡》,培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认识“昌、铺、调”等 8 个生字,看懂火车票上的文字。 2.收集并积累关于颜色的词语。 3.结合语境理解“隐蔽、烦恼、流连忘返”的意思。 4.积累优美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画家乡》。 难点 1.学会写留言条。 2.开拓视野,激发想象。 教师:几张火车票、识字卡片、课件、小奖品。 2 课时 第一课时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认识“昌、铺、调”等 8 个生字,看懂火车票上的文字。 2.结合语境理解“隐蔽、烦恼、流连忘返”的意思。 3.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说话。 4.学会写留言条。 重点1.通过观察火车票,认识“昌、铺、调”等 8 个生字,看懂火车票上的文字。 2.结合语境理解“隐蔽、烦恼、流连忘返”的意思。 难点 1.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说话。 2.学会写留言条。 一、识字加油站 1.谈话导入:同学们坐过火车吗?上了火车能自己找到座位吗?(对举手的同学大佳赞赏) 2.出示火车票。点没有坐过火车的同学读一读上面的字,不会认的字,教师出示在黑板上。 3.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并给生字组词。 4.通过点读、“开火车”读、“摘苹果”读等形式达到不用看音节就会认的效果。 5.(投影火车票)师:谁能跟大家解释一下火车票上的文字都是什么意思?(让坐过火车的同学回答, 老师作补充) 6.拓展:今天,我们从火车票上认识了这么多的汉字,还学会了怎么认火车票,今后,大家坐火 车就不用怕搭错车或坐过站了。你还能从其他东西上学到生字、学到知识吗?(比如街道广告牌、寻人 启事等。) 7.学生自主回答,教师鼓励表扬。 二、字词句运用 1.导入:思维是人类最绚丽的花朵,而想象是这朵绚丽花朵的花蕊。让我们张开双翅,冲破狭小 的生活领域,遨游于更广阔的认知世界吧。 2.(出示图片:爸爸的皮鞋,弟弟的小棉鞋)看到爸爸的鞋子,你会想到什么?(摇篮、小船)看到弟 弟的小棉鞋,你又会想到什么?(鸟窝)请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 3.出示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等图片,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想象, 大胆构思。 4.检查结果,对说得好的同学大佳赞赏,并粘贴“梦想的翅膀”奖品。 5.师:同学们看书或看电视时遇到过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吗?都怎么解决的呢?(上网查资料、询问 父母或老师等)其实呀,还有一种办法:结合语境理解。 6.(多媒体出示课本上的三句话)引导学生反复读句子,结合语境说说词语的意思。 7.举一反三:课件出示其他的句子,让学生巩固练习。 三、写话 1.导入:同学们,如果你有事需要向妈妈留言,你该怎么办呢?(写留言条)写留言条需要注意些什么,你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写留言条。 2.小组交流:写留言条应该怎么写,什么格式?需要注意什么? 3.小组反馈,老师引导。 (出示文中的留言条) 和学生一起说出留言条的格式: ①称呼:称呼要在第一行顶格写,给谁留言就称呼谁。 ②正文:正文要在称呼下一行空两格写。我们要写有什么事,注意要把事情写清楚,语言简洁通俗。 ③落款:要在右下角写清楚留言人的姓名。在姓名的下一行写留言的日期。 4.巩固练习:选择文中任何一题,自己写一张留言条。 5.将学生写好的留言条在投影仪上展示,再一次巩固练习。 语文园地四 留言条 称呼 正文 落款 第二课时 1.学会观察,善于分析颜色的不同。 2.积累四句描写山水风光的楹联、诗句。 3.提高朗读水平,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 1.学会观察,善于分析颜色的不同。 2.积累四句描写山水风光的楹联、诗句。 3.提高朗读水平。 难点 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一、我的发现 1.导入:我们的世界是多彩的,树叶是绿色的,太阳是红色的,稻谷是金黄色的。你还知道哪些 颜色呢? 2.课件展示图片(刚长出的树叶、成熟的西瓜皮、大片的森林),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片的颜色。 3.小结:每一种颜色根据深浅还能分出多种颜色。 4.课件出示: 白色——雪白 米白 奶白 红色——火红 桃红 枣红 黄色——土黄 鹅黄 金黄 绿色——草绿 翠绿 墨绿 用以上这些词语,说短语或句子。 (如:雪白的棉花、火红的太阳等。) 5.拓展:你还能根据一种颜色说出不同深浅时的叫法吗?如:紫色——淡紫、紫红、深紫。 二、日积月累 1.出示优美的湖光山色让学生欣赏,同时让学生谈感受。 2.指导学生带着赞美、欣赏的语气读课文中的句子,注意指导朗读节奏。 3.指导背诵。 三、我爱阅读 1.激情导入: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看看他的家乡 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开火车”读,一人读一段,评出最佳朗读者。 4.拓展:同学们,你的家乡一定也很美,请你也仿照课文写一写或画一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语文园地四 日积月累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语文学习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比较、改进,才能学得更轻松、更扎实。本次语文园地涉及面比 较广,训练了同学们在“想、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思维想象空间的增大,让学生对 各方面的认知有了新的认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12 坐井观天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有多大的故事。 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二年级的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这篇课文故事性强,学生乐于阅读。而且他们看待问题常常是“管 中窥豹”“一叶障目”。因此,这一课对他们来说有现实指导意义。 1.教学时,要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 2.要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3.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动画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掌握 1 个多音字,会写 7 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过程与方法】 1.熟读文本,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2.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重点 1.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难点 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师:生字卡片,小鸟、青蛙的头饰,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将走进故事的王国。今天,我们先学习一则与青蛙有关的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同学们通过预习都知道了这个故事,那么是谁“坐井观天”?(青蛙)“坐井观天”中的“观”是什 么意思?(看)二、识记生字,练习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 2.同学们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谁能告诉老师? (“渴”和“喝”字形相近。) 3.你学这两个字的小窍门是什么?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渴”是想喝水,所以偏旁是三点水;“喝”是用嘴喝水,所以偏旁是口字旁。)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8 个生字。 5.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在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2.你最喜欢读哪几段内容?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自由选读,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3.同桌分角色读,互相评议。 4.全班齐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坐井观天 第二课时 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 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难点 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对和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 一、复习导入1.齐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 2.和同桌讨论一下,把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词语或短语(无边无际、不过井口那么大) 找出来,做上记号,再读一读。 3.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小鸟和青蛙的图饰。 4.教师板书答案。 5.教师指黑板引读。 (1)小鸟说:“天无边无际。” (2)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三、细读课文,理解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 1.小鸟怎么知道天无边无际?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并在文中做上记号。 2.谁愿意告诉大家,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小鸟在天上飞,青蛙坐在井里。) 3.小结: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在天上飞,知道天确实很大;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 为它坐在井底。 4.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给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个名字? (井底之蛙。) 四、表演“坐井观天”,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再也不愿做井底之蛙了,跳出井口后,你会看见什么?你会想 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合作,讨论交流)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同桌互相指导表演,然后上台带头饰表演。) 3.假如青蛙上天,小鸟下井,那么它们又会说些什么? 4.《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 5.小结:小鸟和青蛙说的都是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 “坐井观天”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窄、所见有限;井底之蛙则比喻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 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坐井观天《坐井观天》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课文主要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有多大的问题来说明一 个深刻的道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读自悟,由学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让他们品悟语言,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在品读中感悟道理。 此外,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加强朗读训练,注重启发学生想象,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在指导学生朗 读时,把本文要注意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都向学生交代清楚,同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朗读课 文,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感悟。 13 寒 号 鸟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民间故事。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不同表现和不 同结果。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鼠目寸光的人,以侥 幸心理对待生活,在灾难来临时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二年级学生对与动物有关的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学生能通过自主朗读了解文章内容,知道为什么 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现在懒惰,将来难过”的意思。 引导学生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中,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 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掌握 2 个多音字,会写 12 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引导学生抓住时间点,初步理清故事发展的顺序,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故事的寓意。 教师: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课文录音。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读懂课文。 3.了解喜鹊和寒号鸟的生活环境。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读懂课文。 一、激趣导入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民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 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里传来一阵阵哭叫的声音:哆啰啰,哆啰啰。所以人们就给这个 动物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板书课题)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 树上。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大意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标注出不理解的词语。 (2)用“——”画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出示填空题:这个民间故事中有(   )和(   ),寒号鸟最后(    ),而喜鹊安然无恙。 2.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教师点拨:“夜”字是上下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左右结构;“阵、枯、将、纷”都是左右结构, 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3)指名读一读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互相交流) (4)检查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的情况,适时提醒写字姿势。 (5)全班交流,完成填空题,然后齐读课文。 3.按时间顺序读懂课文。 (1)指名读读用“——”画出的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2)按顺序出示学生读出的句子。 (3)思考: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学生说出的跟季节变化无 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变化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学生交流) 4.理清文章脉络。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了”的事;第(  )自然段到 第(  )自然段是写“冬天到了”的事;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三、学习第 1 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是最主要的。 2.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3.寒号鸟住在哪里?喜鹊住在哪里?它们的窝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互评) 4.学生自由说对寒号鸟和喜鹊的第一印象。 寒号鸟 第二课时 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难点 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一、复习导入 说说课文中的寒号鸟和喜鹊的结局各是怎样的。 二、学习第 2~4 自然段 1.自由读第 2~4 自然段,思考:从哪里能看出寒号鸟很懒惰?(分组讨论) 2.指名回答,出示:抓住“玩”“累”体会寒号鸟的懒惰。 3.你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 出示: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4.抓住“不听劝告”深入体会寒号鸟的懒惰。 ①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喜鹊) ②喜鹊是怎么做窝的?(指名说) ③喜鹊是怎么劝告的?(出示喜鹊的话。指导读→范读→自读→齐读) ④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出示寒号鸟的回答。指导读→范读→自读→齐读)三、学习第 5~7 自然段 1.指读第 5 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的结果怎么样?(理解“呼呼”“冻得直打哆嗦”) 2.指导有感情朗读第 5 自然段。(学生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3.冬天已经到了,可寒号鸟还没做窝,它被冻得“直打哆嗦”后又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第 6、7 自然段) 4.第二天清早,天晴了,寒号鸟依然不做窝,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细读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5.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6.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7.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 b: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喜鹊的语气。) ②问题 c:“伸伸懒腰”“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 气) 四、学习第 8、9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8、9 自然段,思考:寒号鸟第二次不听劝告的结局是什么?(“重复着哀号”“冻死 了”) 2.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 8、9 自然段) 五、回顾全文,深化认识 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夜里冻死了?(学生 交流,指名说,揭示寓意) 六、分角色朗读全文 寒号鸟 寒号鸟   喜鹊 懒惰 勤劳玩、睡 做窝 直打哆嗦 住暖窝 冻死了 熟睡 不幸 幸福 这是一篇民间故事,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正确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中懂得只 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 分角色朗读课文,入情入境地指导学生读好寒号鸟和喜鹊的话;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 理解寒号鸟被冻死的原因,从而懂得课文的寓意。 14 我要的是葫芦 本课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他只想得到葫芦,却不管叶上的蚜虫,大家好心劝告他,他也不听,结 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要联系 地看待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表现自己、天性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的特点。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 落呢?这是学生会质疑的地方。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图文结合,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 而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1.在教学中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变序阅读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 创造性得到培养。 2.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再加上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去领会含义深刻 的词语和句子。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会写 8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1.图文并茂,采用随文识字等方法,句、词、字层层递减,有规律地巩固生字。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知道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特点。 难点 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可爱的小葫芦,问:老师画的是什么呀?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种葫芦的人,他一心想得到可爱的葫芦,他的愿望最终实现了吗? 2.板书课文题目:我要的是葫芦。 3.齐读课文题目,指明“芦”要读轻声。 二、学习本课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生字。 2.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名说说写这些字时应注意什么。 (2)学生描红,临写。评一评谁写得最好。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要求会认的字,并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指 4 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3.课文中的两幅图分别与哪两个自然段的内容相对应?(指名回答) 4.分组讨论: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刚开始,葫芦藤上结了小葫芦,后来叶子上生了蚜虫,他却不管, 结果小葫芦全落了的事。) 我要的是葫芦 第二课时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 重点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一、看图导入 1.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人的表情不一样。 第一幅图中的人面带微笑,第二幅图中的人满脸惊讶。 (2)葫芦藤上的叶子不一样。 第一幅图中的叶子绿绿的,还有小花;第二幅图中的叶子枯黄,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 第一幅图中的葫芦绿绿的,挂在藤上;第二幅图中的葫芦黄黄的,掉在地上。 2.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快速读一读课文,去找找答案吧!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种葫芦的人种的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2.小组合作学习第 2、3 自然段。 (1)这么可爱的小葫芦最后为什么会落呢?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分组讨论) (3)出示课后第二题,比较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交流。(指导朗读,齐读,指名读) (4)从邻居劝告那个人的过程中,想一想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讨论:“虫——叶子——葫芦”之间的关系。 3.配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首先,他不懂叶子和果实之间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 邻居的劝告。) 4.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学生交流) 三、启发引导 那个种葫芦的人由于不知道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还不听邻居劝告,最终没有得到可爱的小葫芦。 假如你明年种了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你会怎么做呢?(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的语言很丰富,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孩子们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设置了一个情境,让 学生把自己当成那个种葫芦的人,从种葫芦的人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人物的语言和心理。从而让孩子全 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之中。 同时,我还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课文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读好 后文与邻居的对话做好了铺垫。 口语交际:商量 学会商量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本次口语交际以“商量”为话题,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商量, 解决问题。 二年级学生已初步学会与人交流,教师要在本次的口语交际中进一步训练学生在遇到困难、需要帮 助时与人交流、商量的能力。 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编自演,在其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做到态度要真诚,用商量的 口吻,有礼貌地沟通。 【知识与技能】 学习使用商量的语气与别人交流,商量时,能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与人商量的语气与表达要求,尝试在生活中运用。重点 学习使用商量的语气与别人交流。 难点 掌握商量的要领,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态度要诚恳。 教师:课件。 学生:写下心中想与别人商量的事。 1 课时 一、直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指板书)——商量。 2.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写下了心中想与别人商量的事,谁来跟大家说一说?(指名说) 3.同学们,商量的学问大着呢。在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寻求别人帮助、自己拿不定主意或与别人 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应该与人商量。 二、创设情境,指导说话 1.出示情境:你想和小丽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因为那天是你的生日,想早一点回家。你该怎样 和她商量呢? 2.小组合作:让同桌的两个人相互演一演,注意说话的语气和商量的态度。 3.叫几组同学上来表演,台下的同学注意倾听,从表演者商量时的内容、语气、态度等方面进行 评价。 4.找出最有表演天赋的两个同学完整地表演一遍。 我:小丽,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 小丽:好呀,什么事? 我:今天是我值日,但我想和你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想早一点儿回家,你 看行吗? 小丽:祝你生日快乐!可是很抱歉,我今天约了表姐去看画展,不能和你调换值日时间。 我:没关系,那我再去问问别人能不能和我调换吧! 5.总结商量步骤和技巧。(1)步骤:①先提出商量请求;②再提出具体问题,征求对方同意;③被拒绝后的表态。 (2)技巧:①要有礼貌地说,要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②要说清楚理由,不能吞吞吐吐;③被拒绝 后要表示理解,不要勉强别人。 三、再创情境,集体讨论 1.师引出话题:(课件出示)同学们,过不了多久,就是重阳节了,我们班该如何庆祝这个节日呢? 老师想请大家商量商量,请班长来主持一下。 2.模拟主持人与同学商量的情景。 主持人:同学们,重阳节就要到了,我们该如何庆祝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提建议。 主持人:认真倾听,并给予回应。 3.模拟主持人与教师商量的情景。 主持人:老师,同学们提的建议很多,你说该怎么办呢?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的建议都非常好。我建议到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因为这样的活动不 仅为老人们送去了欢乐,而且还很有意义呢。你们说好不好? 4.师小结:同学们起初意见不一致,在班长的主持下通过商量,达成了共识,看来大家已经掌握 了商量的要领。 四、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以上情景表演,同学们掌握了与人商量的要领,下面请同学们任选一题,想一想:遇到这 些情况,你该怎样与人商量?和同学说一说。(出示:书本上的两个问题) 2.教师反馈,总结。 同学们,当我们需要寻求别人帮助、自己拿不定主意或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要学会与人商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商量不成是很正常的结果,即使没有商量成功,我们仍旧要对别人有礼貌。 商量的要领: 态度要真诚,用商量的口吻,以理服人。 倾听者要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建议。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商量”。在生活中,当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当做事拿不定主意 的时候,当需要求得别人的帮助的时候,就可以与别人商量。学会与他人商量,就能使原本看起来复杂 的问题,变得容易许多。 每次进行口语交际,我都会设计一个场景,自己也参与进去,给自己一个角色,给学生设置障碍,让他们动脑筋思考。 商量在生活中是经常能运用到的,课堂只是一个开始,生活中还将延续…… 语文园地五 本次“语文园地五”有五个板块,其中“识字加油站”通过 3 组形近字的辨析,借助形声字形旁表 义的特点,引导学生识字、辨字;“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根据字面猜测词语意思,引导学生学会把句 子写具体;“书写提示”教会学生写好“左短右长”“右短左长”的字;“日积月累”要求学生读背古 诗《江雪》;“我爱阅读”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刻舟求剑》,体会故事的寓意。 “语文园地五”是集字、词、句、段、篇章于一体的综合训练营,全面系统地将听说读写融入进去。 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各方面知识都能得到训练,综合素质会有一个全面的提升。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9 个生字。 2.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猜测词语的意思。 3.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4.发现两组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不同特点,按规律书写汉字。 5.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6.读《刻舟求剑》的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分组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重点 1.会认 9 个生字。2.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3.背诵古诗《江雪》。 难点 1.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猜测词语的意思。 2.体会《刻舟求剑》的寓意。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与言语有关的四字词语。 2 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 9 个生字。 2.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猜测词语的意思。 3.借助一些形容词使句子变得形象、生动、具体。 4.引导学生发现两组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不同特点,按规律写字。 重点 1.会认 9 个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两组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不同特点,按规律写字。 难点 1.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猜测词语的意思。 2.借助一些形容词使句子变得形象、生动、具体。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识字加油站”的内容)让学生连线。2.引导学生发现形近字的特点。 3.通过换偏旁、换部件来正确区分形近字。 4.用“摘苹果”的游戏来巩固认识的生字。 5.拓展:同学之间互相出题考考对方,增加识字量。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1.课件出示第一题。谁能将这些词语读出来?(指名读) 2.“开火车”齐读,同时思考: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都带“言、语”二字) 3.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就解释哪个词语,让同学们自己理解。(小组讨论) 4.教师点拨全班都不理解的词语。 5.交流反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些成语的意思都和言语活动有关。“言”“语”的意思是说 话,各成语中其他汉字不同,成语的意思也就不同了。由此得出,我们可以根据字面意思来猜测成语的 意思。 (二)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再仿照例子把下面的句子说具体。 1.课件出示: {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小花。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 雪白的小花。 {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凉棚。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 个绿色的凉棚。 2.学生观察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话写得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学生交流) 3.师小结:例句中加点词语都是具体说明后面事物怎么样的,这些词语叫修饰语。给句子加上一 些修饰语,句子会显得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 4.(课件出示书中的两个练习题)让学生试着自己做一做。 5.反馈、指导。 6.拓展:课件出示几个句子让学生做一做。 三、书写提示 课件出示:观 呼 忙 如 1.让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偏旁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 2.反馈总结:有的字是左边短,右边长;有的字是左边长,右边短。 3.教师在黑板上范写。4.学生在书中田字格里描红、临写。 5.评比展示。 6.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左右结构的字也是这样的特点?让学生试着写几个。 语文园地五 第二课时 1.朗读、背诵古诗《江雪》,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懂得《刻舟求剑》蕴含的道理。 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江雪》。 难点 1.想象古诗《江雪》描绘的画面。 2.懂得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一、日积月累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雪景吗?你们看见过有人在漫天大雪里钓鱼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并且用一首诗记录下了这个难忘的场面。(出示图文) (二)初读感知,想象画面。 1.教师听配乐朗读古诗,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3.指导朗读的方法。 老师先考考大家,你知道该怎样读五言绝句?指名学生回答。 (幻灯片出示五言诗的读法:一般是二、三读法,读完前两个字要稍有停顿,第三个字要读重音, 声音也要拉长些。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根据古诗的内容,最后一行要读得轻一些。) (1)抽生读。(老师奖励你带着大家有感情地再读一遍)(2)指名学生评价: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来试试? (3)集体朗读。(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4.指生朗读。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 说一说;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交流,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是怎样的。 (1)指生描述画面: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鹅毛大雪一连下了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 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都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这冰天雪地里,一个身 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的描述好在哪儿?如果不妥,你觉得该怎么描述? (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们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学生说) (4)练读古诗,尝试背诵。 二、我爱阅读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刻舟求剑”的故事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刻舟求剑》这篇文章读一遍。圈出文中不认识的字词和读不通 的句子。 2.同桌互相交流,把故事读正确、流利。 3.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师引导: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在干什么?结果怎样?(分组讨论) 4.你觉得那个人能找回落入水中的剑吗?说说理由。 5.师小结: 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用变化的思维解决问题。 语文园地五 日积月累:《江雪》 我爱阅读:《刻舟求剑》“语文园地”意在让学生在自主、有趣且相对集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所以我借 助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搭建了一个有趣、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有趣中练,在练习中达成 活动目标。 在本次的“语文园地”教学中,我规整了各个知识点,又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识字环节通过领读、拍手读、男女生分读、同桌互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既让学生觉得 不枯燥,又能扎实地掌握知识点。 “日积月累”是一首写景古诗。我以学生自主朗读为主,放手让他们自由读背,看谁读得好,背得快, 让他们在读中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15 大禹治水 这篇课文是一个神话故事,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多次路过家 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的有关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课 文。 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是时代久远,孩子们可能在理解治水艰辛这一部分有些困难。这就需要 老师创设情景,运用对比烘托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时可大胆放手,由孩子们自读自悟,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此外,要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 对文中描绘的画面有更直观、形象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会写 11 个词语。 2.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2.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难点 感受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能读通、读懂每个句子。 3.了解文章大意,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能读通、读懂每个句子。 难点 了解文章大意,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学生自由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代神话传说。(板书课 题) 二、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1)引导学生自学下列生字。 ①洪、灾、道、认、被: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②难: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重点指导下列生字的笔顺。 ①道:先写“首”,后写“辶”。 ②灾:“火”先写点、短撇,再写长撇、捺。 ③年: 2.指导书写。 (1)难:提醒学生不要写错偏旁,右边部分是四横。 (2)洪、认、被:左窄右宽。 (3)业、产:各部件分布要匀称。 3.学生练习描红。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要求:碰到生字词用笔圈出来,多读几遍。 碰到难读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努力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采用点读、领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让学生熟悉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课件)洪水 防洪 毒蛇 毒害 猛兽 凶猛 灾难 火灾 继续 连续 农业 农民 3.播放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洪水经常(  ),使人们生活(  )。鲧用(  )的办法,没有治好 洪水。禹用(   )的办法,带领人们(   )。 检查交流:老师可作适当引导,结合“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鲧用筑坝挡水的方法,没有治好洪水; 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这几条提示来回答。四、小结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 归的悲惨生活。洪水到底要怎么治?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鲧和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大禹治水 第二课时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和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 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字词。 难点 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和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还知道是一位伟大的治水英雄 ——(   )治好了洪水,那么他是怎样治水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大 禹治水》,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对他有更深的了解。 二、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一)亲历洪水之灾,了解治水的缘由。 (出示第一自然段)同学们,文字是有生命的,它能带你回到过去,自己轻声地读读这一段。一边读, 一边想,读了这一段,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指导:多么凶猛的洪水啊!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 1.初读“滔滔的洪水”。 指导朗读: (1)这样的洪水能冲倒房屋吗? (2)谁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3)多可怕的洪水呀!…… 2.再读,突出“滔滔”。把这个词组带到文中再去读读。 师:谁带我们去看一看这“滔滔的洪水”。 师:(指名读)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迎面冲来!(播放洪水录像) 师:看到这,你想说点什么呢? 师:是呀,洪水如同野兽咆哮而来,不知害死了多少百姓,百姓没有东西吃,没有地方住,到处流 浪,他们太可怜了。这个词你能读好它吗?(出示:无家可归)重读“无家可归”。 师:想到百姓的生活如此悲惨,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第一自然段! (配乐,指名读) 3.刚才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读得真有感情!读书就应该这样,把句子的意思读出来,把心里的 感受读出来。我们再来读一遍。(齐读第一段) 4.看到洪水肆虐、百姓无家可归的景象,是谁站出来,带领大家治水的?(鲧)他治水成功了吗? (二)了解鲧治理洪水的经过。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鲧带领着大家治理洪水一共用了多少年?(九年)洪水被治好了吗?(没有) 你从哪里看出洪水没有被治好?(出示: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2.鲧用了九年时间治理洪水,可洪水仍没有消退。他用的什么办法治理洪水? (出示:他只知道筑坝挡水。) 3.同学们,为什么筑坝挡水这个办法行不通呢?(分组讨论) 因为筑坝后,洪水会越积越多,然后冲毁堤坝,造成更严重的灾难。 4.指导朗读。 (1)指名读,师提示朗读要点。 (2)全班齐读。 5.这么多年过去了,鲧治水失败了,到底要怎样才能治好洪水?我们来看鲧的儿子禹是如何治水 的。 (三)感受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 1.师范读第三自然段,学生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分组讨 论,自由发言)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大禹一共用了十三年的时间治水,从中我感受到了大禹治水的顽强意志和舍小 家顾大家的崇高精神。) 2.在大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课文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多次路过家门而 不入”的故事,同学们快读读看!(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3.谁能把它填一填?(指名回答)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家门口,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4.谁愿意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1)同学们,你们知道十三年有多少天吗?四千七百多天哪!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始终专心治水。 同学们,看到这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几个数字,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大禹吗?(学生自由发言) (2)难道大禹真的不想自己的孩子吗?(想)那他为什么不回家? 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但是大禹他一心想着的是——受苦的百姓,一心想着的是——治水, 他不能耽搁一分钟,他只有将深深的思念埋藏到心底,他是多么伟大的人啊! 5.带着你的感受齐读这一自然段吧。 (四)洪水治好了,百姓安居乐业。 1.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大禹是怎样治水的?洪水消退后,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学生分组 讨论,指名回答) (大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洪水消退后,百姓安居乐业,重新过上了 幸福的生活。) 2.了解大禹是如何治水的。 (1)大禹总结前人的经验,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遇到河流堵塞的地方,他就带领百姓挖通许多大 河,让洪水分流;如果遇到有大山的阻碍,他就带领百姓劈开大山。正是由于大禹仔细地察看,正确地 领导,终于将洪水引入了大海。大禹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谁来夸夸他? (2)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好了洪水,真是了不起!那疏导的办法具体是怎样施行的呢?(出示疏通河 道示意图)(学生讨论) 提示:河道疏通之后,洪水就会流到大海里去,洪水自然就消退了。 3.了解洪水消退后,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1)师范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两句话,学生思考:洪水消退后,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学生讨论) (①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②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 复了,百姓安居乐业,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学完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交流) 你瞧,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大家快乐耕种、孩子自由玩耍、全家欢聚一堂、人们静心读书。 如果你是老百姓中的一位,过上了这样的生活,你会对大禹说点什么呢?(学生自由说) 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大禹的无比感激之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朋友,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治 水的伟大英雄——大禹,永远记住这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大禹治水》! 三、拓展延伸 大禹的精神代代相传,在当今社会,像大禹这样一心为民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出示英雄群像图: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遭受病痛折磨仍坚守岗位的焦裕禄,在抓捕逃犯途中不幸牺牲的警察局长任 长霞……他们一心想着百姓,他们的故事也会代代相传!大禹治水 洪水泛滥成灾 鲧治水——九年过去了——没有成功 禹治水——历经十三年——成功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大禹制服洪水的故事。他“多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 谋幸福的精神为世人敬仰,且代代相传。在教学《大禹治水》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大禹这个古代的 伟大英雄,并通过朗读、表演、想象、体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禹伟大的奉献精神。 同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己首先发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锻炼他们“说”的能力,又可以使教师从发言中了解他们对课文 的理解水平,从而便于进一步指导教学。 朗读能激发全体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课堂氛围活跃。因此,在教学 时,我让学生多读课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思、读中悟。 16 朱德的扁担 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到山高路陡、距 离遥远的茅坪挑粮食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也表现了战士 们对领袖的关心和敬爱。 全文共 4 个自然段。第 1 自然段讲 1928 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同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 会师。第 2 自然段讲战士们为了坚守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争着到山高路陡的茅坪挑粮食。第 3 自 然段讲朱德同志加入了挑粮的队伍,战士们怕累着他,藏起了他的扁担,他却又找来一根,并写上了“朱 德的扁担”五个字。第 4 自然段讲大家见了,更加敬爱朱德同志。 大多数学生都听说过朱德,知道他和毛主席一样,是老一辈的革命家。通过对本篇课文中的朱德同 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描写,他们能够感受到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的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 质。教学中,可以围绕“扁担”一词,引导学生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同志的扁担,朱德同志又为 什么要在扁担上写“朱德的扁担”五个字,从而体会文章的内涵。 1.教学时,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掌握 1 个多音字,会写 10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会师、斗笠”等词语的意思。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同志的扁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产 生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之情。 重点 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懂得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挂图。 学生:搜集几个关于红军的故事。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大意。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 一、创设情境引新课 1.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伟人,他的名字叫什么?(大禹) 2.这一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同样伟大的人物,他的名字叫——朱德。 3.简介朱德。 4.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他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5.(出示简笔画“扁担”)谁见过扁担?你们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师简介)课文围绕“朱德的 扁担”这个题目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识字词 1.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倾听。 2.学生练读课文。 要求:(1)读准确,把生字词用“△”画出来。 (2)把课文读通顺,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反馈指导。 (1)出示词语,指导读准确。 扁担 带领 队伍 同志 会师 红军 来回 战士 白天 起来 (以上读音,根据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确定教学重点) (2)自己练读,同桌之间互听互读,带拼音读,然后去拼音读。 (3)当小老师按行认读,用“开火车”的形式依次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被指名的同学读对了, 就跟读一遍;读错了,给予纠正。 (4)齐读。 4.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知文意 (一)指导写字。 1.自学生字。要求:观察笔顺,尝试描红。2.(组织交流)提示书写要点:“扁”的撇要长;“志”上部是“士”,不能写成“土”;“战”最 后一笔是点,不能写漏了。 3.描红、仿影、临写。 (二)学习第 1、2 自然段。 1.学习第 1 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井冈山图和红军会师图(毛、朱的形象要比较凸显),教师简要讲解故事背景、“红军”的得 名、“敌人”的所指;引导学生观察,理解“会师”一词(两支队伍会合在一起,就是“会师”)。 (3)通过简笔画或贴图方式,认清红军与敌人的相对位置。 2.学习第 2 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井冈山图,组织学生观察、交流。 ①强调敌人的位置,理解敌人的“围攻”,红军的“巩固”“粉碎”,大体了解“粉碎”的意思。 ②指名学生上台指出井冈山与茅坪的相对位置,理解“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学习多音字“难”。 (3)看图,再读。 朱德的扁担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为什么战士们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感受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懂得为什么战士们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感受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 一、回顾原文入新章1.指名读第 1、2 自然段。 2.“同志”一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好几次,找一找哪些人被称为同志。(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谁这 样叫他们的呢?为什么这样叫? 师简述:大家相互之间叫“同学”,那是因为我们是为了学习坐在一起。而红军战士们呢?他们从 四面八方来到井冈山,是为了干革命,大家的志愿、理想相同,所以相互之间亲切地叫“同志”。 二、师生共读深探究 (一)学习第 3 自然段。 1.那时候,朱德是红军的军长,可他没有首长的架子,和普通的战士一样。读一读第 3 自然段, 看一看朱德同志做了什么事。 2.组织交流,相机板书:一块儿去挑粮 一块儿爬山 3.聚焦“一块儿去挑粮”,想象“一块儿爬山”,学习第 1、2 句。 (1)读第 1、2 句。 (2)(出示朱德同志挑粮图)交流: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样的地方有哪些? (都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粮食;从满满的粮筐、弯弯的扁担还可以看出朱德同志挑的粮食很 重。) (3)简笔画:山高路陡。 (4)(师指图)这里是井冈山,这里是茅坪,两地相距五六十里(利用学生熟悉的地方作比较,体会距 离之远),一来一回就有一百多里路,就是在平地上走,也要 10 多个小时。更何况山高路陡,时间就更 长了。他们在路上会遇到多少危险、多少困难啊! (5)想象爬山的情境,想象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困难,进行说话训练。(说话时,想象要合理,语句 要通顺、完整,能连续说出几句话更好) 4.学习第 3、4 句。 (1)齐读第 3、4 句。 (2)思考:朱德同志一天的安排是怎样的? (白天挑粮食,晚上研究怎样打仗。) (3)你觉得朱德同志辛苦吗? (辛苦。) (4)所以,战士们才会心疼朱德同志,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 5.学习第 5 句。 (1)出示简笔画“扁担”,突出“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2)“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实际上是朱德在扁担上做的记号,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朱德同志担心战士们又藏起他的扁担。) (3)组织交流。 (二)学习第 4 自然段。 1.齐读第 4 自然段。 2.思考: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分组讨论,指名说。) 因为朱德同志坚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又平易近人,所以“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 再藏他的扁担了”。 三、情境模拟 假如你是红军中的一员,看见朱德同志那么辛苦,会怎样劝说朱德同志不去挑粮呢?和同桌演一演, 体会朱德同志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决心。 朱德的扁担 会师→井冈山 巩固根据地→去茅坪挑粮 藏扁担→战士们的关心 写“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更加敬爱朱德同志 由于学生对朱德同志的了解情况各不相同,因而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引导他们抓住事物之间的联 系来感悟文章内容。首先我讲述一些红军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并通过“红军在山上, 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中的“不远处”来体会当时环境的危险。第 2 自然段中介绍挑粮的原因是我训练 学生说话的重点。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了解储备粮食和挑粮的原因,并通过问句 “去挑粮容易吗”让学生理解“山高路陡”等词语的意思,感悟挑粮的艰辛,为后面学生感悟朱德同志 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埋下伏笔。第 3 自然段是讲解的重点,我主要让学生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 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要在找来的扁担上写“朱德的扁担” 五个字?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朱德同志与大家同甘共苦的精神。 17 难忘的泼水节 课文叙述了 1961 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 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情怀,也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文章图文并茂,紧扣“难忘”二字展开, 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傣族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 1.根据教材特点,本课教学宜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2.可采用创设情境、诵读感悟等方法,让学生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获得情感体验,完成学习 任务。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掌握 2 个多音字,会写 11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 水节的情景。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过程与方法】 观察图画,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师: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像,课件。 学生:查阅有关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资料,了解一些周总理的故事。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 56 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是少数民族吗?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傣族。 2.师: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对于傣族人民来说,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泼水 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 1961 年的泼水节。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2)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 难忘 泼水节 一年一度 四面八方  龙船 花炮 欢呼 人群 欢乐 柏树枝 多么 (3)认读长句。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4)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三、细读探究,体会感悟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2)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3)带着喜悦的心情读一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1)为什么 1961 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原因。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3)交流、感悟。 ①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抓住“地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受傣族人民撒 花瓣的独特的迎客方式和喜庆的气氛。 ③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④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受人们见到周总理时的激动心情。 (4)指导朗读。 ①要把泼水节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切期盼周总理到来的心情读出来。 ②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难忘的泼水节 第二课时 1.能用“象脚鼓”等词语,说说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重点 能用“象脚鼓”等词语,说说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第 1~3 自然段。 二、体会感悟,学习第 4、5 自然段 1.设疑: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 4、5 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3.交流学习收获。(学生先说哪一句就感悟哪一句) (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①说说句中表示颜色的词。 ②“笑容满面”说明了什么? ③这时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 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①周总理是怎样泼水的?他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请同学们说一说。 ②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并向周总理祝福的?请同学们说一说。 ③练习用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各说一句话。 ④模拟情境:教师演周总理,学生当群众,表演课文第 4、5 自然段的内容。 ⑤课件演示泼水节的场面。 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 6~8 自然段。 1.这泼水节的场面多么令人激动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全班深情地朗读第 6~8 自然段,体会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幸福、难忘、开心)2.自由读,指名读。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为什么 1961 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分组讨论)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分享自己找的关于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人民欢呼 令人难忘、幸福开心 《难忘的泼水节》体现了“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一情感主题。在 教学中,我以情为感召力,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在情感的熏陶中体会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看图讲故事”,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作品《父与子》中的一则。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会观察,懂得交流,同时还让学生体会父与子之间的亲情。 二年级学生对漫画的兴趣一定很高,在他们的阅读经历中,漫画阅读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引导学生 阅读漫画,并学会看图讲故事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1.先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借助漫画,清楚完整地讲述故事。 2.通过合作表演,在故事情境中练习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知识与技能】 1.读懂多幅图组成的漫画作品,能想象故事的结尾,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2.能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3.积极参与表演,能在故事情境中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过程与方法】 1.根据漫画创编故事结尾,发展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把图意说明白、说清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漫画的幽默感,体会漫画带来的快乐,激发联系实际生活欣赏漫画作品的兴趣。 2.感受父与子之间的亲情。 重点 1.读懂多幅图组成的漫画作品,按顺序讲清楚图意。 2.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难点 领会漫画的寓意,联系生活实际解读漫画。 教师:多媒体课件、《父与子》的相关资料。 学生:了解几个漫画故事,能自己向同学讲述。 1 课时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漫画,它的名字叫——《父与子》。这是一本幽默连环漫 画,它使一代又一代人从中获得快乐。漫画主要讲述了一对父子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吧! 二、欣赏漫画,引导学生明白图意 1.欣赏第一幅图。 (1)提示:第一幅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哪里?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 (2)让学生自由交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第一幅图的意思。(吃饭时间到了,爸爸指着餐桌上冒着热气的菜,望着妈妈,说:“为什么还不准吃饭?”妈妈告 诉他:“儿子的座位还空着呢,你去叫儿子吃饭吧。”) 2.欣赏第二幅图。 (1)提示: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哪里? (2)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儿子看书时的样子吧。(津津有味) (3)这时要是你是这个爸爸,你会对儿子说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4)你要是儿子又会怎么做呢?(儿子老老实实地低头走出门) (5)让学生自由交谈,引导学生说出第二幅图的图意。 (爸爸走到儿子房间,看见儿子正趴在地板上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书。他对儿子说:“嘿!儿子, 吃饭啦!”) 3.欣赏第三幅图。 (1)爸爸叫儿子吃饭,儿子去了吗?仔细观察第三幅图,看看儿子和爸爸的表情与动作各是怎样的。 (2)学生讨论,说图意。 (儿子听见爸爸叫自己去吃饭,连忙起身,走出房间。爸爸弯下身子看儿子放在地板上的书。) 4.欣赏第四幅图。 (1)儿子被爸爸叫回了餐桌旁,一家人本可以开始吃饭了,可为什么爸爸不在餐桌旁呢?观察插图, 联系上下两幅图,说说图意。(指名说) (2)最开始是儿子没来吃饭,这次是爸爸没来吃饭,如果你是妈妈,此时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 交流,自由发言) 5.欣赏第五幅图。 按照上面四幅图的观察方法,仔细看图,尝试说图意。 (望着已经冷掉的菜,妈妈皱着眉头对儿子说:“去看看你爸爸在干什么,还不来吃饭!”) 6.我们已经欣赏完了五幅图,谁能把这五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讲一讲?(学生讲述) 三、创编故事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学们可以大胆地猜一猜。 生甲:爸爸在儿子的房间里,趴在地上,撑着下巴,双脚还不停打着拍子,看着那本书。 生乙:儿子去叫爸爸吃饭时,发现爸爸正趴在地上看书,也跑过去跟他一起看了起来。 …… 四、情感升华,开心拓展 从这组漫画中我们看到了一对酷爱看书的父子,同时也感受到了一家其乐融融的氛围,漫画中的父 亲与儿子是多么地相像。生活中,你与父亲之间有什么幽默、有趣的故事?讲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按顺序讲清楚图意 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漫画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着孩子们,它夸张的手法、幽默大胆的想象、简洁的图文、出乎意料 的结局,吸引着孩子们去阅读和欣赏。因此,在教学时,我将美术欣赏与语言讲述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从艺术的领域去欣赏漫画,从语言的领域去读懂漫画。使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 让学生从漫画中学到一些知识,明白一些道理。 语文园地六 “语文园地六”所设内容分五个板块。“识字加油站”呈现了两组交通工具的名称,让学生结合生 活实际学生字,认识 4 种机动车和 4 种船舶;第二个板块是“字词句运用”,让学生联系语境读准多音 字,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第三个板块是“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声旁表 音”的特点;第四个板块是“日积月累”,要求学生读背三句关于成长、立志的名句;第五个板块是“我 爱阅读”,学习《鲁班造锯》,让学生在欣赏有趣的故事的同时获得感悟。 经过大半年的学习,学生对字、词、句、段等知识的学习已有了一定的经验,老师在教学中只需起 到点拨、引导、总结的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即可。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学习上也显得大胆主动,老师要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点,如各种各样的交通工 具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1 个生字,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结合语境,正确认读多音字。 2.认识标点,学会使用标点符号。 3.通过认读,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 4.积累关于立志的名句。 【过程与方法】1.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的基础知识。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名句蕴含的道理。 2.自主阅读《鲁班造锯》,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 重点 1.会认 11 个生字,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 2.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 3.积累关于立志的名句。 难点 1.结合语境,正确认读多音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朗读《鲁班造锯》,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立志的名句。 2 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 11 个生字,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 2.结合语境,正确认读多音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重点 会认 11 个生字,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 难点结合语境,正确认读多音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识字加油站 1.(课件展示:各种车辆、船只)分组讨论:这些都是什么? 2.师:这些实物图同学们都认识了,但它们今天是以生字的形式出现的,你还认识他们吗?(出示 图片及相对应的词语) 3.采用不同的形式认读:点读、“开火车”读、“击鼓传花”读。 4.除了图片上老师展示的,你还认识其他车辆及船只吗?(学生自由发言)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1.出示选音节填空,以练习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音节。 2.教师检查,针对有难度的个别字作重点指导。 3.句子训练:请选择两个不同的读音所出现的词语说两句话(指名说),其余学生做评委,说得好 的给予掌声鼓励,说得不好的,其他同学帮忙纠正、修改。 4.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请试说一两个。 (二)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再读一读。 1.让学生自己在书本上做一做。 2.教师检查。 3.讲解基本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4.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加深对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语气的认识。 5.拓展练习:出示几个句子,让学生练习。 语文园地六 识字加油站:交通工具 字词句运用:读准多音字          使用标点 第二课时1.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 2.积累关于成长、立志的名句,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3.自主阅读《鲁班造锯》,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 重点 1.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 2.积累关于成长、立志的名句。 难点 1.了解名句蕴含的道理。 2.自主阅读《鲁班造锯》,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 一、我的发现 1.多媒体出示课文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自主回答,教师总结:这些字都是加上了不同的偏旁之后变成了新字,读音也和原来的字 很接近,这些字叫形声字。每组形声字最前面的字叫声旁,表示读音。 3.让学生当小老师教读。 4.以不同形式的读来巩固识字。 5.你能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吗?(练习口头组词) 6.拓展:知道了这些生字的特点,你能说一说其他像这样的生字吗? 二、日积月累 1.本次“日积月累”都是关于成长、立志的名句,看看哪位同学有志气,不问任何人,单靠自己 就能正确无误地将这几句话读出来。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 4.师讲解每句话的意思。 5.学生齐读,尝试背诵。 三、我爱阅读 1.同学们,我们的古人非常聪明,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他们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很多东 西,今天我们就学习鲁班造锯的故事,请大家有感情地把文章读一遍。2.引导学生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同学提问同学答,不正确的老师引导纠正。 3.学生质疑: (1)鲁班要建造一座宫殿,遇到了什么问题? (2)鲁班是根据什么发明了锯子? (3)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4.训练朗读。 (1)指名分段读,师相机指导。 (2)齐读。 语文园地六 巴——把 爸 吧 包——饱 抱 炮 方——放 防 房 青——清 晴 情 马——妈 蚂 吗 学生在本次“语文园地”的学习中,充分发挥了主导地位,我的适时引导让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 维,使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训练。在讲解多音字时,我引导学生利用组词来区分多音字的不同用 法;在指导朗读时,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投入到阅读当中去,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18 古诗二首 本课选了两首古诗,分别是《夜宿山寺》和《敕勒歌》。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前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耸入云。从“不敢高声 语,恐惊天上人”中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 大胆而惊人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高,从而将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 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敕勒川,阴山下”交代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 壮的草原全景图。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 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整首诗风格明朗豪爽,语言明白如画,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二年级学生对古诗的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老师的朗读。学生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 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本课的词语,大多数是凭已有知识理解不了的,教师应在学生读通诗句的基础上讲解。诗句的理解, 要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插图加以体会,然后通过反复朗读,加深理解。在指导读的过程中,结合看插图 投影、看录像、听音乐等,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诗的意境。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重点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师: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了解李白和乐府诗的相关资料。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3.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人夜宿山寺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难点 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人夜宿山寺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老师带大家走进一段视频。(出示课件 1:悬空寺的视频)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看出这 是建在什么地方的楼吗? 2.这座楼就是山西悬空寺的藏经楼,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这儿游玩,写下了一首诗:《夜宿 山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指导读“宿、寺”两个字。 4.(再读课题)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作者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想象一下,白天,人们到庙里参拜、进香,很热闹,那么,晚上的寺庙呢?(安静)我们应该怎么读? (轻柔、缓慢)(再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师:听老师读一遍古诗,注意古诗的节奏、停顿。(师范读) 2.自己读一遍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读古诗,学生圈出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4.(出示生字:宿、寺、危、辰、恐、惊)这些生字宝宝相信你们已经认识了,谁能说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5.师: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这首诗,好吗?老师读前两个字,同学们读后三个字。(师生共读) 6.我们交换角色,你们读前两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 7.自己练读,然后齐读,最后请个别学生读。 三、品读古诗 1.自己读,看看能读懂多少。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书上的插图认真思考,还可以求助其他同学, 实在不懂的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2.(出示:危楼)齐读,认识生字“危”,并用“危”组词。问:(看图)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楼?(很高) 从哪儿能看出它很高? (楼周围云雾缭绕;楼上的人很渺小。) (平地而起的大楼看起来已经很高了,何况这是一座建在山上的楼,就更高了。) 3.齐读“危楼高百尺”,体会这一句诗还有哪儿表现了楼很高。(高百尺)真的有一百尺吗?这是夸 张的写法。李白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比如他在赞美庐山瀑布时,曾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佳句。在他的眼中,庐山瀑布有三千尺高,可以想见他性格中的大气和豪爽。 4.学生练读、指读这一句诗。 师:我听出来了,你重读了“危”字,为什么这么读? 这首诗第一个字就是“危”字,和后面的“高”字巧妙结合,看来这座楼真是高耸入云,气势雄伟。 5.还有哪句诗让你感觉到这座楼很高?(手可摘星辰) 6.“摘”这个字我们认识吗?谁能给它组个词?(摘抄、采摘、摘葡萄……) 读一读,说说你是用什么样的感情读的。(轻松、高兴)为什么感觉轻松? (因为一伸手好像就可以把星星摘下来,说明楼太高了,离天很近。) 7.(播放视频)现在我们和李白一起登上了这座山上的一座高楼上,抬头看,你看到了什么?(繁星 点点,一轮明月……)星星离我们那么近,似乎我们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多美的夜空呀!多么高耸 入云的高楼呀!读出李白此时的心情吧! 8.再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句诗。(齐读、指读) 9.在一个繁星点点的夜晚,站在高耸入云的楼上,李白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自己 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李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站在楼上大声说话,真的会 惊动天上的仙人吗? (前面我们说过了寺庙的夜很宁静,万籁俱寂,楼很高,距离天空很近,所以怕大声说话会打破这 夜的宁静,惊动天上的仙人。) 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声音小一点) 10.山中宁静的夜色,让人的心也如此沉静,让我们齐读“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11.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时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加上动作。 四、背诵古诗 1.(看课文插图)背诵这首古诗。 2.回家我们可以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谁想背给爸爸听,老师来当爸爸。(师生表演) 3.如果我是妈妈,让你说说这幅图,你会说吗?(指名说,以鼓励为主) 五、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危、敢、惊)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2.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笔画。如:“危”的第四笔是竖撇;“敢”的第七笔是提。 3.学生在书中的田字格里描红、临写,教师指导,及时评价。 六、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夜宿山寺》这首诗,谁能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学会这首诗的?(反复朗 读、背诵,结合插图想象,求助老师和同学,预习时查字典了解字词意思……) 同学们,希望大家课后搜集一两首李白写的其他古诗抄在本子上,并用今天学到的这些方法来学习。 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楼高    夜静 第二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敕勒歌》。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草原的无比壮阔,体会草原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敕勒歌》。 难点 在朗读中感受草原的无比壮阔,体会草原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这节课,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 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能用说不完的话来形容它、赞美它。北 朝时期却有人用简单的 27 字就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出示:似、庐、笼、盖、苍、茫)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从诗中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三、品读古诗,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图片:草原上,高高的阴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1)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2)诗中哪句描写了图中的内容?(指名说) (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3)自由读这 4 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质疑) 敕勒是种族名,敕勒川是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 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4)谁愿意来读读这 4 句诗呢?赶快试试吧!(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 3 句。 (1)课件出示图片: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牛羊。 (2)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3)谁愿意来读一读? (4)教师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诗的感受),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全班推荐代表朗 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古诗背下来。四、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阴、似、野、苍、茫)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2.提醒学生在书写时该注意的地方。如:“阴”左窄右宽,撇为竖撇;“似”最后一笔是点,不 要写成捺;“野”左边末笔是提,右边是“予”,没有撇;“茫”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3.学生在书中的田字格里描红、临写,教师指导,及时评价。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 一说。 2.大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古诗二首 敕勒歌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练、节奏强、跳跃大;从叙 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教学中,我将古诗中抽象的意境,用课件图片并配上 音乐呈现给他们,不但创设了情境,而且直观、便于理解,降低了学习难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课有两首古诗,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两首诗在教学时应该有主有次。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 生学习《夜宿山寺》这首诗,并在学习中,渗透学习方法与步骤,当学生学完第一首诗后,便掌握了一 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之后再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合作学习第二首诗,再通过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这样一来,既将本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了,也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19 雾在哪里 本课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 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来,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 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 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二年级学生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对大自然的自然现象更是感觉神秘莫测,他们应该有一种想去探 寻大自然奥秘的冲动。所以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应该有浓厚的兴趣。1.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再加上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去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图文并茂,采用随文看图理解文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会写 11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3.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并展开想象说一说。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雾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好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3.照样子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难点 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雾的相关资料。 2 课时 第一课时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好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尝试读好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一、猜谜,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指名读课题,师相机指导读好“雾”字。 4.(师简单介绍雾的相关资料)根据预习,谁来说说课文中的雾是怎样的? 5.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6.你们预习得真不错,雾是一个淘气的孩子,那么它是怎样淘气的呢?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课文, 具体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2)圈出文中相应的生字词,将不懂的句子画上问号。 (3)用横线画出雾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雾把东西藏起后的景象。 2.多媒体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指名读,师范读,指名口头组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点评并正音。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会写的字)指名认读,分组交流识记方法。 2.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3.师范写,重点指导:“于”第三笔是竖钩,不要忘写钩;“屋”是半包围结构,撇要长;“切” 第二笔是竖提,要一笔写成;“步”下面是“”,不要多写一捺或一点。4.让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注意坐姿和书写的规范性。 5.小组评比,上台展示。 雾在哪里 第二课时 1.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2.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重点 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难点 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一、复习导入 1.多媒体出示生字新词。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让学生加深记忆。 2.师导入:雾真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他把世间万物都藏到哪里去了呢?让我们跟随课文去揭晓 答案吧。 二、精读课文,理解体会 1.雾真的很淘气,它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把东西都藏了起来。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课文,看谁能读 出雾的淘气。 (1)指名分段朗读。 (2)师生合作读。 (3)男、女生比赛朗读课文。 2.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好,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淘气的雾把什么藏了起来,结果又怎样。 (1)读课文第 2~4 自然段,看看雾来到了哪里,把什么藏了起来。 ①读文。 ②交流。③填空:淘气的雾来到了________,把________藏了起来。于是,________。(指名说) (2)过渡:雾真是太淘气了。它还去了哪里,把什么藏了起来呢? (3)读课文 5、6 自然段。 ①齐读。 ②分组交流。 ③填空:淘气的雾来到了________,把________藏了起来。于是,________。(指名说) (4)读课文第 7~10 自然段。雾已经把所有东西都藏了起来,接下来,它还能把什么藏起来呢? ①齐读,指名读。 ②分组交流。 ③填空:淘气的雾来到了________,把________藏了起来。于是,________。(指名说) 3.同学们,你知道最后雾去了哪里吗?(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三、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展开想象,说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学生分组交流,指名说。) 雾在哪里 雾{淘气 藏大海、天空及太阳 藏海岸、城市 藏自己 课文通过不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奇妙。作者将“雾”化身为淘气的孩子, 赋予它语言,学生读来有趣,觉得雾变幻多端,很神秘。我通过自制课件,合理设计教学思路,让学生 在读与说的教学环境中了解雾这一自然现象,感受大雾笼罩的大地是怎样一种景象,从而培养学生注意 观察周围环境变化的习惯,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 20 雪 孩 子 《雪孩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 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雪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教学时,可以从小白兔和雪孩子身上入手, 让同学们更容易接近文本,走进雪孩子的内心,感受雪孩子的善良纯朴、舍己救人的品质,从而懂得当 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本文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清故事发展的 顺序。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掌握 1 个多音字,会写 11 个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3.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内容。 3.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雪孩子善良勇敢、舍己救人的品质,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 手。 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 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雪孩子善良勇敢、舍己救人的品质。 教师:课件、生字词卡片。 学生:了解雪的相关知识。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激趣导入 1.教师面带微笑,用甜美的声音亲切地说:“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 看,这是什么呀?”(出示雪孩子图片并粘贴在黑板上)学生猜出后,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引导质疑:看到可爱的雪孩子,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它吗?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并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利用不同途径去认识画出来的字,如通过词语猜读,请教同桌、老师或查字典等。 3.学习默读。 (1)教师引导:这个故事有点长,每次朗读要花很长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不出声、速度快的 阅读方法——默读。 (2)明确默读要求:书本平放在课桌上,不出声,眼睛看着课文。 三、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选出小老师,给每位小老师分发词语卡片。(生字用红点标出) 2.小老师带领组员识记卡上的生字词,教师在各组巡回指导。 3.这些生字中,哪些你已经认识并记住了?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还有哪些字没记住,谁能帮 帮他?(指名汇报识记方法,推广科学合理的方法。如熟字相加法:走+干=赶。)4.雪孩子带着生字宝宝来了,你能喊出它们的名字吗? (先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进行认读,再擦去拼音进行猜字、一字开花等游戏,巩固生字读音。) 5.同音字比较记忆:轻——清 汽——气 6.指导书写。 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轻”左边的“车”作偏旁时第四笔变成提;“赶”是半包围结构,第七 笔捺要长,将“干”包在里面。 7.学生在课本上的田字格内描红、临写,教师适时指导。 四、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以填空的形式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出示:兔妈妈为了不让小白兔跟着她一起出门,就在门外的空地上给小白兔(  ),小白兔为雪孩 子(  )。他玩累了,就(  )。没过多久,小白兔家里(  ),雪孩子很(  ),就冲进屋子去救 (  )。树林里的(  )都赶来救火,大火终于(  )。小白兔(  ),但雪孩子(  ),它变成了水, 经太阳一晒,又变成了(  ),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  )。 五、学习第 1~4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说说这段共有几句话。 第一句话告诉我们雪下了多久?哪位小朋友能将雪下了很久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2.齐读第 2 自然段。 ①兔妈妈要干嘛?(出门)小白兔想干嘛?(跟着兔妈妈一起出门) ②从小白兔的嚷嚷声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白兔有什么特点?(可爱、喜欢撒娇) ③指名读:带着这种可爱、撒娇的语气读。 3.比较读第 3、4 自然段。 ①兔妈妈干了什么?(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喜欢吗?(喜欢)你能读出这种喜欢吗? ②兔妈妈为什么要堆这么漂亮的雪孩子?(让雪孩子和小白兔一起玩) ③看着漂亮可爱的雪孩子,小白兔高兴吗?(高兴)来,读出你们的高兴劲儿!(齐读) ④小白兔和雪孩子都做了些什么?(指名说)他们还可能怎样玩?(学生自由发言)小白兔的开心是谁 带给他的?(雪孩子) (指导用高兴的语气朗读第 4 自然段,要读出小白兔的开心。) 六、设置悬念 小白兔和雪孩子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讲。雪孩子 第二课时 1.了解雪化成水、变成水汽、变成云的过程。 2.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重点 了解雪化成水、变成水汽、变成云的过程。 难点 体会雪孩子善良勇敢、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你们还记得它们长什么样子吗?(出示生字,“开火车”比赛读生字) 2.孩子们,我们上节课学了关于雪孩子的什么故事?(指名说) 3.小白兔跟雪孩子玩累了,就往火堆里加了些柴后,去睡觉了。之后会发生什么?请看课文。 二、潜心会文,感悟雪孩子的无私 1.复习第 4 自然段。 ①小白兔玩累了,做了什么事?(回家睡午觉)他为什么要往火里加一些柴?这样做可能会造成什么 危险? ②孩子们,你们担心吗?把你们的担心告诉小白兔吧!齐读这一段。(提示学生语速要稍快些) 2.学习第 5、6 自然段。 ①默读第 5、6 自然段。当小白兔进入了梦乡时,你们担心的事发生了吗?(发生了)你从哪儿知道 的?(指名说) ②小白兔知道吗?(不知道)多危险啊!谁愿意赶快把这危险告诉睡梦中的小白兔? (先指名读,再范读、齐读,提示:将“他一点儿也不知道”读重些、快些。) 3.学习第 7、8 自然段。 ①默读第 7、8 自然段。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了,是怎样做的?(出示: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谁来做做“奔”这个动作? ②谁能读出雪孩子非常着急的样子?(指名读、小组赛读) ③雪孩子没看见小白兔,他做出了什么动作?(冲进屋里,把小白兔抱了出来) ④假如你是雪孩子,看到熊熊大火,害怕吗?会怎样想?怎样做?(学生自由发言) ⑤雪孩子是多么勇敢啊!我们来夸夸雪孩子吧!(指名说) 4.学习第 9~14 自然段。 ①默读第 9~14 自然段。雪孩子救出小白兔后,自己有什么变化?(浑身水淋淋的) ②你们真聪明,知道找文中的话来回答问题,为什么雪孩子浑身水淋淋的?(相机出示雪孩子化成 水的图及相关文字) ③如果把水继续加热,会冒出什么? (白烟。白烟就是水蒸气,当水蒸气在空中越聚越多时,就形成了云,相机板书雪孩子变成云的图 及文字。) ④师范读第 13、14 自然段。雪孩子化成的这朵白云美吗?从哪儿看出来的?你能读出这种美吗?(指 导深情地将“一朵美丽的”读舒缓些) ⑤在这次救火过程中,除了雪孩子主动救火之外,还有谁也来救了火?(小猴子、小山羊) ⑥引导学生归纳:雪孩子善良勇敢、舍己救人。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5.拓展。 看到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三、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他陪小白兔一起玩耍,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多么无私的雪孩子啊,为了救 小白兔,他化成了水,变成了云。让我们带着对雪孩子的喜爱、敬佩之情读读课文,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雪孩子 善良勇敢、舍己救人 在本篇课文的学习中,我积极倡导“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教育理念,旨在让孩子在生动活泼的识 字与阅读过程中,自主识字、感悟文本,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思 维能力。 识字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创设情境,让孩子 们乐于识字,通过“小老师带读、你指我读、猜字组词”等多种游戏方式为孩子们的识字提供广阔的空间,提高识字效率。 针对每个教学环节,我都能设计贴近孩子生活的问题,引领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初步培养 孩子们的再现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求同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语文园地七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共有六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与自然风光有 关的 4 组词语,认识 9 个生字。“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引导学生积累一 些描写自然气象的四字词语并学会运用;引导学生学习拟人句,体会句子的有趣。“写话”要求学生充 分发挥想象力,看图写一段话。“展示台”提醒学生复习巩固易错字,让学生总结方法。“日积月累” 引导学生读背《数九歌》,让学生了解冬季的气候变化。“我爱阅读”是一首绕口令,让学生感受绕口 令的情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有趣句子的欣赏和看图创编故事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教师要给 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 1.孩子们都有一种竞争意识,建议多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潜能。 2.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及时给予鼓励、表扬。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9 个生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复习巩固易错字,交流改正错别字的方法。 2.积累 8 个描写自然气象的四字词语。 3.学习拟人句,体会句子的有趣。 4.发挥想象,看图写一段话。 5.读背《数九歌》。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自主识字,理解词语。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编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重点 1.会认 9 个生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复习巩固易错字。 2.读背《数九歌》。 难点 1.学习拟人句,体会句子的有趣。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看图写话。 教师:多媒体课件、易错易混字卡片。 学生:预习新课。 2 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 9 个生字。 2.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 3.了解一些关于自然气象的四字词语并学会运用。 4.学习拟人句,感受句子的有趣。 5.看图练习写一段话。 重点 1.会认 9 个生字。 2.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 3.了解一些关于自然气象的四字词语并学会运用。 难点 1.学习拟人句,感受句子的有趣。2.看图练习写一段话。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海滩、沙漠、高原、悬崖四幅图)请学生欣赏四幅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每幅图各是什么地 方。 2.在每幅图片的下方出示相对应的词语,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3.单独出现词语,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记忆。 4.指名读词语,随文识字。 二、字词句运用 (一)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 1.师:当我们读书看报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应该怎么办? 师:在第二单元,我们已经学过部首查字法了。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查字方法完成练习。 2.展示各自的字典。 3.认识部首。 (课件出示一些汉字)请学生指出他们的部首和结构。 4.回忆部首的概念。 为了方便查字,字典把部首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把这个部首放在这一类字的前面。 如:“杠、杉、柏”三个字都有“木”,都归到“木”部,“木”就是部首。 5.练习查字典。 (1)出示生字:亏 ①你们认识这个字吗? ②当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时,用部首查字法就能查出它的读音。查找独体字,一般查首笔画。 ③师生共同回顾查字步骤。 第一步:确定要查字的部首,数数有几画,从“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字的部首和页码。 第二步:在检字表中找到这个部首,数清这个字除部首外还有几画,找到它在字典中的页码。 第三步:按页码在正文中找到要查的字,看拼音读出这个字的读音并尝试组词。 (2)出示生字申、丹。 ①让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字,一边查一边填写在书上。 ②集体反馈。6.拓展。 教师再出示几个独体字,让学生进行练习。 7.总结。 今后我们在读课外书时,要随时准备一本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查到它的读音 了。这样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会认识更多的字。 (二)你见过下面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1.同学们,你的脑海中储存了哪些描写自然气象的词语?(学生自由说) 2.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多媒体出示文中的 8 个成语),看到这些词语,闭上你的眼睛,你脑海中会 闪现什么样的画面,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小组交流) 3.个人展示:你愿意说哪个词语的画面就说哪个。(老师相机出示多媒体画面帮助学生更好地说明) 4.熟记这八个四字词语。(齐读,指名读) (三)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 1.(课件出示文中的两个句子)请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读,同时生评、师评朗读效果。 3.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有感情地朗读,才能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体会出来。 4.提问:你认为哪个句子更有趣,为什么? 5.师:作者是把“雾”“风”当成人来写了,写出了它们的调皮、可爱,所以你才觉得这些句子 有趣。 6.拓展:请你也学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7.集体欣赏、纠正。 三、写话 1.同学们,小老鼠最怕什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的写话 图片) 2.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请大胆展开想象,只要合理,你的创意就是最棒的。 3.让学生仔细看图,口头说说图意,然后尝试动笔写话。 4.作品展示。让学生上台念自己的写话内容,同时提醒他们要读出感情,这样才能打动其他人。 5.学生认真倾听,做出评价,提出要修改的地方。 6.给学生时间,再次完善。 7.评比:挑出优秀作品,特别是想象合理、语言幽默、语句通顺的作品将展示在教室“展示台” 上。语文园地七 海滩 椰树 贝壳 沙漠 胡杨 骆驼 高原 雪莲 骏马 悬崖 青松 雄鹰 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易错字,总结方法。 2.读背《数九歌》,让学生了解冬季的气候变化。 3.阅读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 重点 1.复习巩固易错字,总结方法。 2.读背《数九歌》,让学生了解冬季的气候变化。 难点 阅读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 一、展示台 1.有许多汉字我们在平时书写时容易出现加一笔或减一笔的错误,(出示“展示台”中的词语)请 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出现哪个笔画上的错误? 2.除了书上容易写错的字,你还有哪些字容易写错?请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派代表上台板书正确的字与错误的字的对比,提醒同学们平时书写要注意笔画,多比较, 多记忆。 4.师:每人准备一个纠错本,将平时容易写错的字写在本子上,这样对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是有 帮助的。 5.拓展:街头纠错。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负责人,到街边、小巷寻找错别字,以增强学生对我 国汉字的热爱。二、日积月累 1.导入:古时候,人们用“九”字编了一首《数九歌》,我们一起来看看。 2.板书课题,齐读。 3.欣赏《数九歌》,伴随配乐朗读。 4.找一找:课文写了几个九?(10 个) 5.你认为几九最冷?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冰上走”的简笔画) 6.几九开始暖和?猜猜这是哪个季节。 (解释“耕牛遍地走”的意思。) 7.出示课文插图(或简笔画),解释“不出手、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的意思。 8.讨论:你发现从一九到九九,气候有什么变化? 9.指导朗读,读出韵脚和节奏。 10.开展背诵比赛。 三、我爱阅读 1.学生自学。 (1)这篇文章是什么?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绕口令。) (2)学生借助字典认识生字,结合插图理解这首绕口令。 2.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要求:要用活泼、欢快的语气朗读,读准“鸭”和“霞”,读出韵律美。) (3)与小组成员一起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朗读比赛。 (4)小组代表进行朗读,全班评议。 (5)全班同学齐读。 本次“语文园地”涉及的内容有字的发音、组词、辨别,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的 结构特点,正确区分不同的汉字;另外还有词语和句子的赏析。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体会发现句子特点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写话”部分,我充 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组织语言,使句子写得通顺、完整;在“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中, 我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学、悟中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21 狐假虎威 本课是一则成语故事,讲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 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 大多数学生一定听过这个故事,所以较易掌握故事内容,但如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引导 他们明白故事的寓意是难点。 1.借助多媒体,采用动画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感悟内容,理解课文寓言。 2.教学时,可从看图入手,教师一边让学生看图,一边以讲故事的语气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关 键词句,明白真正厉害的是老虎,狐狸那神气活现的样子不过是借了老虎的威风罢了。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掌握 2 个多音字,会写 10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己有本领才能在别人面前树立威风,不能假借别人的威风来炫耀自己。 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己有本领才能在别人面前树立威风,不能假借别人的威风来炫耀自己。 教师:狐狸和老虎的图片、头饰,课件。 学生:搜集狐狸和老虎的相关资料。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 1.(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狐狸和老虎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板书课题) 3.指导读题目中的生字,解释意思。(假、威) 4.齐读课题。 二、教学生字,指导写字 1.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田字格内的生字,同学们自由识字。 2.分组交流:你是如何认识这个字的。 3.强调:可采用熟字加减法、辨析形近字等多种识记方法自主识字。4.引导学生自主写字。哪个字需要注意什么笔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告诉同学们。 5.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食”下面是“良”,不是“艮”;“爪”第三笔是竖,不是竖提;“神”左部是“礻”, 不要多写一点。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师: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相遇,会发生什么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 2.读完后,画出本课的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小组互相交流,把所画生字词读一读。 3.教师检查。(出示多媒体,显示教材中双横线内的生字)点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 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记生字。 4.给每个生字找两个朋友。(指名组词) 5.多媒体出示文中的四字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引导学 生理解并做动作或表情) 6.播放课文录音,全班齐读。 7.师生共同纠正、评价。 狐假虎威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表演。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3.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己有本领才能在别人面前树立威风,不能假借别人的威风来炫耀自己。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表演。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难点 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己有本领才能在别人面前树立威风,不能假借别人的威风来炫耀自己。一、复习导入 1.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2.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学习第 1 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段你觉得老虎和狐狸谁厉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说一说原因。(板书:窜  扑 逮) 2.指导朗读:这段话要读出老虎威风凛凛的感觉来。 (二)学习第 2~6 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 2~6 自然段,画出狐狸说的话。 2.出示狐狸第一次说的话:“你敢吃我?”指名读,质疑:狐狸说这句话时有什么动作? (1)“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大家也做做动作,狐狸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在想办法对付老虎,在 想鬼主意)谁能上台来表演一下?(指名表演,大家一起表演) (2)学生读第 2 自然段,理解“扯”字的意思。 (3)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骨碌碌一转”“扯”等词语来读好狐狸的话。) 3.出示狐狸第二次说的话:“老天爷……胆子!” (1)想象:狐狸说这句话时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学生自由发言) (2)听到这番话,老虎的反应是什么?(被蒙住了,还松开了爪子)“蒙”是什么意思?(骗)这时,老 虎心里在想什么?他相信狐狸的话吗?以怎样的语气说话才能把老虎给蒙住? (3)师范读第 3~5 自然段,全班齐读。 4.出示狐狸第三次说的话:“我带你……威风。” 指导学生得意地读一读这句话,感受狐狸的狡猾,并演一演。(指名表演) (三)读演结合,体会寓意。 1.自读课文第 7、8 自然段,圈出描写狐狸、老虎和百兽不同表现的词语。 2.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3.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4.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时,有什么反应?(感到纳闷)“纳闷”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感到纳 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百兽看到狐狸身后的老虎后,又是什么反应?(吓得撒腿就跑)这两种不同的反应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 5.再读课文第 7、8 自然段,选自己喜欢的动物演一演。 (1)分组表演。 (2)思考: ①狐狸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②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四)总结回顾,领悟中心。 1.齐读第 9 自然段。 2.最后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指名说) 3.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欺压人的这种行为叫作“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  窜(狐狸图)   扑 逮(老虎图)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信以为真 课文的插图生动逼真,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为此我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的 插图理解故事的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把课文的语言 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时我还让学生表演课文内容,通过师生的共演及学生的自演来指导朗读,感受语 言魅力,理解有关词语。 22 狐狸分奶酪 本文是一篇充满趣味性的民间故事,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它们拌嘴时提议帮它们 分奶酪。在分奶酪的过程中,一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课文中有很多的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 狡猾和小熊哥儿俩的憨厚。课文还配有一幅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想象。 课文生动有趣,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时,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开头设置悬念: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将学生带入对课文的研读之中。此外,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应结合生活实际来教学, 这样更有教育意义。 低年级的学生表演欲望强,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表演。结合对 话,将狐狸与小熊哥儿俩当时的想法通过旁白表现出来,使故事情节更为具体生动。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会写 5 个词语。 2.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狐狸的狡猾和小熊哥儿俩的憨厚、无知、轻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 明白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教师:狐狸和小熊哥儿俩的头饰、生字卡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第一课时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提问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的课文《狐假虎威》吗?你觉得狐狸是什么样的呢?(狐狸十分狡 猾,稍不留神,就会被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另一篇与狐狸有关的文章,那这一次狐狸又骗了 谁?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圈起来,不理解的句子画上横线,有什么 问题想问大家,请写在课文相对应的地方。 2.反馈,检查。 (1)本文讲的是狐狸与谁的故事?(讲的是狐狸和两只小熊的故事。) (2)多媒体出示词语,通过“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巩固记忆,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哪一 个词语不明白,大家共同解决。 (3)谁能用其中任意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4)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的?(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点拨) 三、再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的是一只狐狸用伎俩骗取小熊哥儿俩捡来的奶酪的故事。) 2.你能和同桌合作,讲讲这个故事吗?两人一组,分组合作讲故事。 3.点名上台讲故事,强调学生要学会倾听,以便作评价、补充。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仔细观察,这些字你都会认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2.如果让你来写,你会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个字的笔画、笔顺或间架结构? 3.老师重点范写:奶、公。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奶”的第四笔是横折折折钩;“公”上面是 “八”,不是“人”。 4.指导学生在书中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5.选出写得最好的,在全班展示。 狐狸分奶酪 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让学生明白只有互相团结、懂得谦让才不会上坏人的当。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1.引导学生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让学生明白只有互相团结、懂得谦让才不会上坏人的当。 一、复习导入 1.师:狐狸真是个大坏蛋,使用计谋骗取了小熊哥儿俩的奶酪吃。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了解狐狸 到底是怎样从小熊哥儿俩手里骗到奶酪的。 2.复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片) 二、精读细品 (一)学习第 1 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 1 自然段,其他学生倾听、点评。 (朗读指导:小熊哥儿俩因捡到一块奶酪而高兴的情绪与因不知怎么分而生气的情绪要在朗读中表 现出来。)2.故事的开头是怎样的? (小熊哥儿俩捡到了一块奶酪,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分。) (二)学习第 2~10 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 2~10 自然段,你认为狐狸和小熊哥儿俩性格怎样?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请画上横线。 2.反馈、交流。 (1)了解狐狸的性格特点。 A.第 5 自然段: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B.第 7 自然段: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说:“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儿。你们别急,看我 的——”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由这两段话可知狐狸非常狡猾、贪吃。(指名读这两段话) (2)了解小熊哥儿俩的性格特点。 A.第 4 自然段:“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 B.第 6 自然段:“你分得不匀!”小哥儿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C.第 8 自然段:“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两只小熊又嚷了起来。 D.第 10 自然段:“你可真会分!”两只小熊生气了,“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由这 4 段话可以看出小熊哥儿俩的憨厚、斤斤计较和无知。 3.谁能说一说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学生讨论,指名说) (三)学习第 11 自然段。 1.师范读,学生思考: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你同意狐狸 的说法吗?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2.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分奶酪?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学生的回答: (1)平分或大的让给弟弟(或哥哥)吃,不要狐狸帮忙分。 (2)回家让妈妈帮忙分。 3.读完这个故事,你获得什么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互相团结、懂得谦让,才不会上坏人的当。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1.注意不同角色,要用不同的朗读语气和动作。 2.分小组进行角色竞选。 3.挑选好角色后进行分角色朗读。 4.戴上头饰表演读,学生相机评价。 狐狸分奶酪 狐狸:狡猾、贪吃 小熊哥儿俩:憨厚、斤斤计较 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因此, 在本次教学中,我安排了学生表演故事内容,学生兴趣盎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3 纸船和风筝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住在山顶的松鼠和住在山脚的小熊通过纸船和风筝成了好朋友, 可他们因为一点儿小事吵架了,使友谊破裂,最后还是纸船和风筝帮助他们维护了友谊。这个故事告诉 我们人与人交往需要建立友谊,而友谊需要不断地维护。 本课内容与儿童心理发展和生活实际贴近,能引起儿童情感的共鸣,在优美的故事、鲜艳生动的插 图营造的良好氛围中识字、学词、朗读、表演、讲故事,以及进行各种语言训练,学生们的兴趣一定很 高。 1.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用“读一读、评一评、画一画、演一演”的学法自由阅读,自 由表达,力争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境界。 2.尝试采用体验教学的方式,通过朗读让学生自主感悟、体验,达到体验情感、形成语感的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会写 7 个词语。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使学生学会借助直观的图画,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悟。 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难点 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悟。 教师:准备字、词卡片,纸船和风筝贴片,小熊和松鼠贴片,相关课件。 学生:预习新课。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引出“纸船”和“风筝”。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筝”。 3.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同学们带着你们的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也可以 问问同桌,争取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要认的生字,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读音的情况,注意相机正音,交流认字方法。 3.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4.学习词语。 出示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认读词语。 5.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抽读生字卡。 (2)四人小组讨论,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比一比谁的记字方法更好些。 (4)教师点拨,对难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加以分析、指导。 (5)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师范读课文,学生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读个别长句子。 3.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出示: 松鼠住在(   ),小熊住在(   )。(   )让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 (   ),他们都很(   )。后来,在(   )的帮助下,他们(   )。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填空题。) 纸船和风筝 第二课时1.学习默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悟。 重点 1.学习默读课文。 2.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难点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悟。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上的插图一和插图二,用自己的话说说松鼠和小熊分别在干什么。 2.自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是怎样写这两幅图的。 二、自读讨论,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第 1~6 自然段,思考:纸船和风筝是怎样使他们俩成为好朋友的? (1)出示: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同学们读一读这两句话,想想它们一样吗? (不一样。一个“漂哇漂”就能让我看见纸船一路漂流的画面:纸船顺着溪流漂呀漂,漂过了森林, 漂过了草地,漂过了灌木丛……) (2)朗读训练:谁来当当这只“漂呀漂”的纸船。(指名读,齐读,评价) 2.小熊收到纸船后开心吗?你怎么知道的?请你们读一读第 3 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来小熊 很开心?(乐坏了) (1)小熊为什么乐坏了?小熊不仅收到了一件礼物(小松果),还得到了一份祝福(祝你快乐),更重要 的是交到了一个好朋友,收获了一份友谊,小熊怎能不乐坏了呢? (2)指导朗读:我们班谁是乐坏了的小熊呢?女生读。师评价:你果真是一只乐坏了的小熊。 3.请大家反复地读第 4 自然段,然后想想哪个词语用得好。 (1)齐读这一段:让我们一起来乘着风,和风筝一起飘到山顶吧!(2)小结:孩子们,读书就是要这样,反复地读,细细地品,发挥想象,去感受文字背后的内容。 4.过渡:现在,就带着你们的思考和想象,来学习第 5 自然段吧。 (1)默读第 5 自然段。读完后,你们知道了什么?(松鼠收到了一只风筝,乐坏了。) (2)乐坏了——因为松鼠也得到了一件礼物(草莓),收到了一份祝福(祝你幸福),还交到了一个好朋 友,收获了一份友谊。 (3)朗读指导:让我们一起来当当也乐坏了的松鼠吧!(齐读) 5.过渡:就这样,纸船和风筝使他们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儿小事吵了一架,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看到这一切,你们的心情怎样?(难 过、伤心)带着你们体会到的情感,读一读课文的第 8、9 自然段吧。 (1)读了这两段,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2)读完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小熊要扎了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为什么松鼠折了纸船要放在屋顶上?) (3)指导朗读:谁能把这种想和好,但又不好意思的情感读出来呢?(指名读,评价,齐读) 6.过渡:最后是谁再也忍不住了?(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 (1)出示句子: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指名读) (2)松鼠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纸船顺着溪流漂走了,漂呀漂呀,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松鼠会想 些什么呢? (3)是啊,松鼠就是这样,在不安和期待中度过了难熬的一天。 (4)你们说,小熊收到纸船了吗?你怎么知道的?(从最后一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5)此时的松鼠太高兴了,他是激动得哭了,是幸福的眼泪,因为他又可以和小熊做好朋友了。他 把一只只纸船都放到了小溪里。 (6)想一想,当松鼠看到这一只只纸船,会怎么做呢? (7)正如同学们想象的一样,你们瞧(播放音乐,漫天风筝飞舞,满溪纸船漂荡)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 啊!望着这漫天飞舞的风筝和满溪漂荡的纸船,你想对松鼠和小熊说些什么呀? 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同学们,相信松鼠和小熊一定会记住你们的话。让我们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因为我 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纸船和风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时,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阅读、默读课文的基础上, 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等多种学习过程,从而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活动,加深理解与体 验。 24 风 娃 娃 本文是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全文共有 7 个自然段,并配有两幅插图。这个故事告 诉学生“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课文 中那可爱又傻气的风娃娃多么像平时生活中的孩子啊!低年级的学生能读懂课文意思并对风娃娃产生 喜爱之情。但其中的哲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和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应借助插图,联系 生活实际,使他们能明辨好坏,懂得什么事该做,以及应该怎样做。 1.要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的兴趣,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 人与事,从而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2.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理解故事,感悟生活。 3.要运用多媒体创设多种情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在朗读中悟情,在悟情中朗读, 重视识字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会写 11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积累“寒风、凉风”等词语,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做什么。 3.根据所给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根据所给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师:生字卡片,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风的资料。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 识字、写字。 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谜底:风) 2.板书课题,谈话激趣:风娃娃长大了,风娃娃想出门为人们做好事了,风娃娃还想和聪明好学 的孩子交朋友呢!大家想和它交朋友吗?快去读读课文吧! 二、学习生字1.接力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教师注意正音。 2.指导识字。 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3.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字的特点。 4.教师范写,生描红写字。 三、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自由小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先猜一猜,再和同学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不明白的问 题,提出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2.感知内容: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读一读。风娃娃做了哪些坏事?也读一读。 3.小组讨论:风娃娃去了哪些地方?分别做了什么事?(指名说) 风娃娃 第二课时 1.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做什么。 2.根据所给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重点 根据所给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难点 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帮助过别人吗?在得到你的帮助后,别人会对你说些什么?对,当我们帮助了别人后, 总会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可是,课文中的风娃娃热心地帮人们做了很多事,为什么他既得到了人 们的感谢,又受到了人们的责怪呢?你们想帮他找到答案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风娃娃》。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我们要想让风娃娃明白为什么他帮助人们做了事,还被人们责怪,就要再读读课文, 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课文,找出风娃娃做的事情。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吹转了大风车、吹动了大船、吹跑了风筝、吹跑了衣服、折断了小树。) 2.再读课文,看看在这些事中,哪些事得到了人们的感谢,哪些事受到了人们的责怪。(指名说) 三、分块研读,合作探究 1.探究:“风娃娃做了什么事情,得到了人们的感谢?” (1)小组讨论。 (2)小组汇报。(教师板书:吹转了风车、动了大船) (3)他是怎么做这些事情的? (引导学生抓住“来到”“看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使劲”“急忙跑过去”“用 力吹了口气”等语句理解风娃娃的动作。) (4)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得到了帮助的小秧苗和船工们,你想对帮助了你的风娃娃说些什么? 课件出示说话 1: ①田野里,秧苗喝足了水,挺直了腰杆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河边,船工们收起了纤绳,看着鼓起风帆的大船,笑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别人有困难时,风娃娃就急忙去帮助他们,风娃娃是多么热心和善良啊!让我们一起来夸夸 风娃娃吧。齐读课文第 2、3 自然段。 2.探究:“风娃娃热心地帮助人们做事,为什么受到了人们的责怪呢?” (1)自由读,从文中找找理由,画出重点词句。 (学生汇报时,引导他们抓住“看见”“赶紧”“用力吹”“摇摇摆摆”“翻起了跟头”“无影无 踪”“伤心极了”“他仍然东吹吹,西吹吹”“吹跑了”“折断了”这些重点词句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 好心办坏事的结果,并在朗读中体会风娃娃的心情。) (2)男女生赛读,齐读第 5、6 自然段,通过朗读再次体会风娃娃的好心以及好心办坏事的结果。 (3)风娃娃虽有一片好心,却办了坏事。假如你就是那被吹走了风筝的孩子和责怪风娃娃东吹西吹 的人们,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2: ①广场上,孩子们看着手中断了的风筝线,再抬起头看到天空中渐渐远去的风筝,伤心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看着伤心哭泣的孩子,看着被吹跑了的衣服,看着被折断了腰的小树,人们纷纷皱起眉头,责怪 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你知道风娃娃为什么高兴又为什么伤心了吗?谁来说说。(指名说) 4.看到伤心难过的风娃娃,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3: 我想对风娃娃说:“风娃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像风娃娃一样出于好心却办了坏事的情况?谁来说一说?现在,你 明白应该怎么做了吧? (指名读第 7 自然段,说说自己对这一自然段的体会。) 四、课外延伸 现在,风娃娃已经明白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热心的风娃娃还会去到哪里?还会帮助人们做一些什么事? (小组讨论,自由交流) 风娃娃 Error! 做事情光有好 的愿望还不行, 还要看是不是 对别人有用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 自学探究为基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二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 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这堂课重点段的学习中,我先向学生们提了一 些问题:(1)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2)他怎么做?(3)结果怎么样?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这 样做效果不错,许多阅读能力比较差的同学也能答得上来。接下来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我注重架设生 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最后,我让学生通过读来加 深对课文的理解。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的朗读指导不出彩,导致学生越读越 没有兴趣。今后,我在课堂上还要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帮助他们积累学习方法。 语文园地八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认识 10 个生字,认识 10 种 动物并试着给它们分类;“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拟声词,并学会运用;“书写提示”中提醒 学生注意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日积月累”中引导学生积累九个有关动物的成语;“我 爱阅读”要求学生读《称赞》,旨在让学生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 点。“识字加油站”出现的动物可激发学生的兴趣,“看看谁的分法多”,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查找 资料;“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中出现的动物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单元“语文园地”可按照板块依次教学,也可以整合板块教学,注意根据板块的内容,联系生活, 注重实践应用。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0 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学会运用。 3.学会书写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 4.积累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字技巧。 2.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认识有关动物的成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阅读童话故事《称赞》,感受称赞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与快乐。 重点 1.会认 10 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学会运用。 3.积累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难点 阅读《称赞》,感受称赞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与快乐。 教师:配套课件、识字卡片。 学生:搜集与动物有关的成语。2 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 10 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学会运用。 重点 会认 10 个生字。 难点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学会运用。 一、识字加油站 试着给下面的动物分类,看看谁的分法多。 1.(出示 10 种动物的图片)请学生观察这 10 张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每张图各是什么动物。 2.在每张图片的下方出示相对应的词语,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3.单独出现词语,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记忆。 4.指名读词语。 5.让学生自由说说这 10 种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居住的环境等。 6.让学生试着给这 10 种动物分类,比比谁的分法多。(先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发言。) 7.师小结。 二、字词句运用 猜猜下面词语的读音,再选择合适的放在句子里读一读。 1.自然界是千奇百怪的,大自然能发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比如哭声“呜呜呜”,鸟叫声“叽叽 喳喳”,雨声“淅淅沥沥”等,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声音,请跟大家说一说。 2.(出示书中表示声音的词语并配有相应的动画)如:笔从书桌上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请同学们 模仿出来。(“叭”) 3.同学们对自然界发出的声音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好下面的练习题。(出示书中的几个练习题)检查,评价。 4.拓展:请同学们自己说一句话,句中也必须带有拟声词。 语文园地八 狼 猩猩 海龟 白鹤 鸽子 羚羊 蚯蚓 螃蟹 蝴蝶 蚕 第二课时 1.引导学生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2.积累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3.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 重点 1.引导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2.积累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难点 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 一、书写提示 1.出示:领、群、船、朗。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偏旁、占格位置。 3.反馈总结: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等。 4.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需要注意的笔画。 5.师范写。 (范写时提醒学生注意:“领”左边“令”作为部首时第二笔变“点”;“船”右边第二笔是“横折 弯”,没有“钩”;“朗”左边最后一笔点略小,与右边第一笔相避让。) 6.学生描红、书写,教师指导。7.评出最优秀的作品。 二、日积月累 1.(出示课件)同学们,请借助拼音认真读读这些成语,你发现了什么?(每个成语中都含有一到两 个动物) 2.请“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读。 3.教师揭示每一列成语的特点:第一列成语带有两个动物;第二列成语都带有“之”;第三列成语 都带有“如”。 4.在所有成语中,你会解释哪个成语,请向大家解释一下。(若大家都不会的,老师可作引导) 5.请任意用其中一个成语说一句话,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三、我爱阅读 1.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的都是关于小动物的故事,那么,在这次的“我爱阅读”中大家又能认 识哪些动物呢?请同学们自由默读《称赞》,有不认识的字可联系上下文进行猜字或查字典,有不懂的 地方也可做上记号。 2.指名分段朗读。3.指导朗读。 (1)小组分角色朗读文章。 (2)指名两个小组上台分角色朗读文章。(师相机指导) 4.读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互相欣赏,要学会赞美他人。 语文园地八 本单元“语文园地”着力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使学生在感兴趣的 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而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是为了不用教。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自己会学。当学生有了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时,就会不断地超越自 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真 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