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4、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学会计算。使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教学过程:(一)复旧引新师:小朋友们,这个星期天,你们都到哪儿去玩儿了?(生自由发言)师:这个星期天,一大早,小明就跟着妈妈一起乘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出发去奶奶家玩。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1.口算:4+1 5+2 5-2 8-2 10-4 3+4 4+3 5+3 7+1 3-1 6-2 6-6 7+32 .你们看奶奶拿着气球在门口欢迎小明的到来。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些气球提一个数学问题呢?(生回答)小明想把这些气球送给表现最好的那组。(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小明到奶奶家,经常帮奶奶做家务,你看他在院子里帮奶奶喂小鸡。)(1)说图意,请学生仔细观察。师: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了两只。)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2)、尝试列式。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随生答板书:(1)5+2=7继续出示小鸡图师: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又跑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师:怎样列式?(5+2+1)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师:像这样有2个加号,连续相加的算式叫做“连加”(板书:连加)学习读法:5+2+1读作5加2再加1,表示把5.2.1合起来。学习算法:师:5+2+1=8的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先讨论,再汇报) r> 汇报交流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师指板书:5+2=7),算出得数7(将7填到框中)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学生齐说计算方法。(3)出示小黑板:2+4+3= 3+1+6=先算( )+( )=( ) 先算( )+( )= ( )再算( )+( )=( ) 再算( )+( )=( )2、探究连减(1)、师:小鸡吃饱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出示主题图(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掉了2只,又跑掉了2只,)指名说图意(同连加)师: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会编个数学小问题来考考大家吗?(学生同桌先讨论,再交流)(2)、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会列式吗?这个算式怎么读?8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还有一个2呢?8-2-2表示什么?得数4你是怎么算的?(指名学生答后齐说,师随学生回答将板书填写完整)师:看看这道算式又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也会给它取个名字吗?(板书:连减)生齐读(3)、生讨论算法并算出得数(8-2-2先算8-2=6,再算6-2=4)师问:第二步算几减几?为什么是6减2?(4)、小结: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3、初步小结:小朋友认识了今天的两个新朋友,它们是-------?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今天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在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三)联系情境、应用拓展现在翻开书本65页操作:(1)先摆4根小棒,再摆3根,再摆1根。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把它写在书本上。指名回答,师随生板书。提问:4+3+1你是怎么算的?(2)先摆10个三角形片,先拿掉三个,再拿掉5个(师先用线划掉3个,再圈出5个)还剩多少个三角形?怎样列式?把它写在书本上。(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指出:像今天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可以看到。比如,小朋友们一起到操场上去跳绳,先去了几个,又去了几个,然后又去了几个,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不就是连加吗?布置作业:课后找找身边的连加和连减故事,比比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