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一人教版必修2《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化学高一人教版必修2《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

ID:98374

大小:16.0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2-2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化学高一人教版必修2《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一、 设计意图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课程要求建立在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必修2有机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可以制作简单的有机分子的结构模型。基于此结合教材的特点,在教学实际中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处理,将原来的两课时设计为三课时,将烷烃的物理性质,同系物等知识在此课时不做处理,确保内容更紧凑,目的更明确。通过小组互助的方式,连接过程的一些操作和现象解决烷烃的通式、化学键、同分异构和等效氢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层进关系,符合学生认知的螺旋式上升,学生拼接过程本身就带着疑惑和思考,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方法掌握也有助于学生学习烯烃,芳香烃的结构,解决有机结构的共线、共面问题。 教学工具以学生每天常用的笔为主,而没有采用教学中常用的球棍模型,主要因为教学模型受限于上课的有限时间;学生的接收能力有差异,笔就不受硬件条件限制,学生拥有量大,课下也可以反复学习使用;用笔操作虽键角问题不是很准确,但更便于学生将脑海中所构建的模型快速展现,也方便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而球棍模型有固定的孔隙,学生只是简单的连接操作,在这一点容易束缚学生思考。二、教材分析甲烷第二课时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讲解烷烃的相关性质、使同学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等概念,并是体会由代表物质到系列物质学习的开始,是学生掌握归纳法的又一学习典例,更是较为系统的学习有机物的开始。本节是在甲烷知识的基础上,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总结正确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机选修模块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学情分析通过甲烷的学习,所带班级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有机学习的一些方法,能够准确理解甲烷空间结构和化学性质,对学习烷烃有好的启发。以甲烷的结构模型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由碳原子数一个变两个,变三个,甚至更多,怎么变,对4个、5个,是否只有直线结构?键是否可以旋转?碳原子有没有其他连接方式?这些问题学生是困惑的,复杂的立体空间结构学生是难以想象的,而现在的学生都有各式各样的笔,利用笔就可以将复杂的结构直接展现出来,通过课件演示,学生自主搭建模型,合作探究、互助学习等多方式多方法教学引起学生强烈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由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方法,理解烷烃的结构特点,能列举一些同分异构体,准确判断出等效氢;2、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获取知识,获得亲身体验,学会合作与分享;3、通过学生的分析研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烷烃的结构模仿学习、动手拼接烷烃分子的模型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2、通过活动体验激发化学学习思维,使学生体验由个例特征到一般规律的过程并总结出方法;3、通过互助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创造空间美的过程,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2、通过身边的笔解决化学问题,养成学生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3、以团队活动形式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五、课型新授课六、课时第二课时七、教学重点1.同分异构2.等效氢八、教学难点1.同分异构2. 等效氢九、教具笔 (尽量使用同一类型)、筷子(教师准备);多媒体。十、教学方法教法:探究教学法、演示法、讲授法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十一、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烃,只含C-H键,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甲烷光照条件下易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被取代的是氢原子  【教师复习展示环节】1、 教师展示甲烷的模型(笔)2、 关于甲烷正四面体的证明二氯取代只有一种结构(教师以笔模型讲解)     【学生活动开始】请跟我学  从甲烷到烷烃--烷烃结构特点(1)单键: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 (2)饱和:每个碳原子参与形成4个单键,其价电子都已充分利用。 一、 烷烃的通式1、 由学生模仿总结分子式  2、 强调连接时的变化教师提示:每个同学先是一个甲烷单体,两个同学如何合作变成乙烷,那么三个、四个又会怎样   3、 学生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归纳法得结论连接观察两头的碳,与中间碳的关系,得到CnH2n  +  2学生讲解分析过程二、 烷烃的化学键注意连接时你和你的伙伴去掉了什么?学生重复操作就会发现在两人连接时会去掉一个,帮助学生发现碳碳键就是碳数减一,  因学生情况而定构想下列两种情况1. 完全由学生自由发挥得到结论2. 视学生情况而定可作如下引导我们先看一下碳碳键数那我们再看一下碳氢键数共价键总数 学生展示并讲解三、同分异构  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的现象。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展示完成,由学生按图连接,教师提示:1.模仿并感受连接过程的可选择性,2.同学们回忆甲烷二氯取代的几种方式为什么最终一样(启发学生感知立体结构的旋转,突破重难点)学生分三个小组展示讲解不同结构 四、等效氢“等效氢原子”有如下几种情况: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 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后,教师给出准备的答案   学生能发现错误后,给出  提示:碳原子数4、5的烷烃不止一种结构  【言已尽而思无穷】一个甲烷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分别被F、Cl、Br三个原子取代后的产物A,现给A照照镜子,请问镜子里的物质和A是同一物质吗?  复习回顾已有知识,强调化学知识的传递性特点,一方面为后续教学做铺垫,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启迪,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的方式; 看似平淡简单,是为讲等效氢做好前期准备,也为烷烃取代反应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复习甲烷结构并作简单展示,充分强调键角问题,为后续做铺垫(学生讲对,教师也应面向全体学生讲一遍)这是教师帮助学生突破后续难点的关键;  此部分引导给入很重要,避免学生在连接时,出现异丁烷,而影响此部分推导,如果学生有提及,教师可在具体小组解释并引导;结构式不是这节必讲内容,故直接给出。 因为教学主要是学生活动及学生自我总结,所以此部分直接给出,有助于学生在拼接时互助,不会出现错误和盲目想象现象;也是对学生观察模仿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对烷烃键角问题的认知,防止平面结构的出现   活动正式开始,学生分组合作开始推导,教师引导学生做结论,并进一步提到学生的解题思路(一般得到1到2种);1.连接观察的方法教师以实际情况作适当提示2.每个学生是一个甲烷单体开始          结合上一活动,学生继续开展活动,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重在考查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思维的拓展度; 学生会形成三种常规思路:1.数学归纳(这里需相当好的数学功底)2.来自拼接,把一末端的一支笔定住看其他的形成过程3.拼接且有好的观察力,碳碳连接时减一,其余碳氢键不变             重难点突破贵在此环节以同分异构与等效氢为重的知识点,在思维拓展上也是重合的,这一部分直接影响下一部分教学活动,所以丁烷和异丁烷的结构直接给出有学生模仿,自己体会并得出粗浅的认知,然后由学生自己完成5个碳的同分异构,此部分的成功,一能增强学生互助学习并取得成功的自信感,二能潜移默化的传递等效氢的问题;有效地将重难点问题以模仿,思考、尝试,求证得到解决在小组指导时帮助学生完成对单键可旋转的认知 小组完成后,分小组,分不同结构展示并讲解,掌握学生对重难点的突破情况,  此部分建立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学生较易完成,为了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所以,在4碳上设计了错误的答案,学生发现后给出正确答案,注意:1.错误答案是思维认知错误最易出现的答案;2.检验学生掌握程度,对下一问题是否开展做结论性预判  此部分提示必须给出,因为这部分知识连续难度较高;          课内提高环节,拓展学生选择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十二、作业处理 碳原子数为8以内的所有烷烃,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的烷烃有多少种,请分别画出他们的结构式(看书模仿) 十三、板书设计从甲烷到烷烃 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李建涛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李建涛我们一起学习过一、烷烃的通式二、烷烃的化学键 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李建涛三、同分异构(4碳两种)(5碳三种) 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李建涛四、等效氢 十四、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宗旨在传递给学生:“生活就是化学”,通过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达到解决化学问题的目的。让学生亲近又富有兴趣,在快乐、紧张的活动氛围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模仿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由于不同班级的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通过教师展示、小组指导、不同小组学生多次展示的方式调控这节课的教学进度及难度分配。通过实际的调查,我发现多数学校的教具模型,仅能供教师做展示用,像这节课这样的分组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这一课型的推广就很难,所以这也是我采用笔的原因之一。上完这节课,整体感觉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但环节时间的预想与实际还是有距离,所以在问题的处理上,显得有些紧张。该课型也是自己的一次大胆尝试,也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斧正。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