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画风》
教材分析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5课。第四单元课文以故事为主,鼓励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画风》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开动脑筋,想出办法把无形的风展先在画纸上。课文内容易懂,富有童趣。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学习人物敢想敢做等的精神。通过学习课文,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想出更多画风的方法。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读课文,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三个孩子的精神。二年级学生有着好奇心、表现欲和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学中要适当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学会遇到问题开动脑筋。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学会遇到问题开动脑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第一课时
备注
【视频导入】1. 视频导入:观看一段关于风的视频,感受自然界中“风”的魅力。2. 齐读课题《画风》师:是谁在画风?他们是怎么把风画出来的?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学习生字】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是谁在画风?2. 引出生字,跟三位小朋友打招呼:“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是( ),我想和你们做朋友。”3. 学习生字“显”。【朗读课文】1.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流利。【书写生字】1. 学生自由观察生字结构,老师进行归纳:独体结构:丹、乌上下结构:艺、显、忽、丝左右结构:杆、眨、涛、陈、转、斜2. 老师范写生字,学生书空。3. 学生书写生字,投影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教学环节——第二课时
【导入】回顾课文:师生共同回顾课文内容脉络。
【寻风:小组合作,自主学习】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2-8自然段。要求:分角色读2-8自然段;合作完成思维导图。2.小组汇报,老师小结。
【品风:合作朗读,体会思想】1. 指名朗读2-4自然段,老师随文指导朗读。宋:“谁能画风?”(提出了一个小朋友们想不到的问题,很得意。)陈:“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被问题难住了,为难、苦恼。)赵:“我能!”(自信、自豪)——同理“我也会画风了。”“我还能画!”2. 小组朗读:小组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2-8自然段,同时讨论三个小朋友各有什么优点,你们喜欢谁。3. 学生朗读汇报。4. 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喜欢的人物,老师随机板书:宋:敢想,善于提出问题……陈:善于向别人学习……赵:迎接挑战,思考问题……师: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个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学生。
【画风:发散思维,分享收获】1. 小结: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正如文中三个小朋友那样——朗读画风小诗“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了。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2. 画风:学生说说还有哪些画风的方法,并把它写下来贴在补充在思维导图上,组成一首属于自己小组的小诗。3. 思考工具“PMIQ”回顾学习(P—学习收获;M—不足之;I —兴趣之处;Q—存疑之处)学生根据以上四点谈收获。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了图形化思考工具——韦恩图,便于对人物进行比较,找出人物的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
可视化学习是综合运用知识可视化学习资源,思维可视化工具等可视化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可视化的课堂按照STILE模型设计,一共分为以下五方面。本课的设计就是按照STILE模型安排:本课第一课时导入环节采用了采用了可视化资源,通过微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风,创设学习情境。在课堂学习中,本人采用了可视化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内容的分析归纳。同时,为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学生以小组协作互动开展学习活动,小组一起梳理课文脉络、一起朗读课文、一起体会人物思想。学生为主体,教师则为主导。在课文的分析、朗读的指导、课外的拓展中,老师的指导一直贯穿其中。课堂最后,本人采用思考工具“PMIQ”,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评价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