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共24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共24份)》 共有 2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2 陈涉世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了解《史记》与司马迁;理 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成功地塑造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形象和注重剪裁详略得 当当以突出重点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国家多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 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 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 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而司马迁却对这次农民起义给予高 度的评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史记》资料交流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也是著名思想家。在《史记》 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 3000 多年的历史, 共 130 篇,分“12 本纪、10 表、8 书、30 世家、70 列传”五部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 “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 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 “列传”主要是各种不 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三)整体感知,把握生字词 1.老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大意。 (四)新课讲授 1.全体朗读第一段,自读自译 重点字词 2.提问理解 ⑴陈涉是什么出身? 明确:“佣耕”之民,却入世家——反秦大业“由涉首事”, “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故入“世家”。正如项羽反秦首功,列入“本纪”一般。 ⑵他与一般的农民有何不同? 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 3.点名朗读第二小节,自读自译 4.提问理解:这几行文字告诉了我们哪些事情? 明确:一是秦朝徭役繁重,民众苦不堪言;二是秦朝严刑酷法,百姓战战兢兢。这样 的高压统治还妄言千秋万代,真如痴人说梦一般。三是陈胜吴广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可谓是 拥有造反的本钱了。 (五)作业布置: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导入新课: 上回讲到,九百谪戍之徒,因雨误期,按秦律当斩。此时到了性命攸关之际,正是英 雄人物涌出之时。正是这一场大雨,引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大泽 乡暴动。 (二)请同学们继续自读自译文章第二小节 ,自译重点字词。 (三)提问理解 1.陈涉、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2.陈胜、吴广是怎样谋划起义的? 3.陈胜、吴广为谋划起义作了舆论准备,是怎样的?有何作用? 4.本段中对人物的刻画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 (四)课堂小结 第 2 自然段作者交代了起义地点、有利条件等起义背景,又进一步描写陈胜。吴广谋 划起义的过程,最后达到了“威众”的目的,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智慧,也反映了我国农民 起义发动时期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 熟读至背诵第二段 (六)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巩固 (二)导入新课: 陈胜吴广大泽乡率九百戍卒起义,这支农民起义军的命运会如何发展呢?要知道他们 即将面对的是一支虎狼之师。 (三)教授新课 (四)提出问题 1.本段开头描述了哪三个场面?反映了什么精神? 2.本段后半部分主要写了起义后势如破竹的大好形势,对“比至陈”的场面描写有何 特点? 明确: 开头交代了“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这三个场面,“并杀两尉”是为 了扫清障碍,“广故数言欲亡”“故”表明用计,目的是激怒将尉“答广”“尉果符广” “果”表明计划成功,“剑挺”写出将尉的凶残,接着用“夺”“杀”“佐”“并杀”连着四个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陈胜、吴广面对强敌,奋勇杀敌的斗争精神。“召令徒属”慷慨 陈词,几句话简洁精炼,说理中肯,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号召力。再次体现陈胜的胆识和才 智。文中在描述这两个场面后,插入一句议论“从民欲也”,表明起义正是人心所向,对 “为坛而盟”的描写,则显示了简朴隆重的气氛。 运用一连串数词“百”“千”“万”,形象地展现了起义后的大好形势。至此,陈胜 的“鸿鹄之志”变成了现实。 (五)品读、拓展 找出文中陈胜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然后分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苟富贵,无 相忘。(要求摆脱贫困,不甘于安贫守命的反抗精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少 有雄心壮志。)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具有强烈的斗争决心。) 且壮士不死 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既显示陈涉的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性格,又具有号召力和鼓 动性。表现其卓越的领导才能。) 天下苦秦久矣。(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六)作业布置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