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导学案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
学案自学
1、轻声读课文,再想一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
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再往下读。等读完全文,原来读不懂的可能就会豁然开朗,一下
子想通了。
2、仔细思考,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课中
小组合作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分组朗读,要求: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鼓励学生质疑,解
决以下两个问题:
(1)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没有了?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达标测评
一、我会选
清澈(chè zhé) 喘气(zhuǎn chuǎi) 湛蓝(shèn zhàn)
卷走(juàn juǎn) 裸露(guǒ luǒ) 雨水奇多(qí jī)二、我会填
郁郁( )( ) 清( )见( ) ( )( )深远
清( )甜( ) 各( )各( ) ( )有( )有
三、我能把加黑的词换个词语,使句子意思不变
1、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
2、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
3、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 )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的教育。
2、通过交流材料,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
学案自学
一、自读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培养想象,锻炼口头表达。
1、 读第一自然段, 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三、学习课文 2—6 自然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1 、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请同学们默读 2—6 自然段,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
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谈体会,
课中
小组交流
一、自读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培养想象,锻炼口头表达。
1、 读第一自然段, 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三、学习课文 2—6 自然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1 、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请同学们默读 2—6 自然段,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
懂的词句用“—”画下来。
班级展示
一、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培养想象,锻炼口头表达。
1、 读第一自然段, 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三、学习课文 2—6 自然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1 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请同学们默读 2—6 自然段,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的
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
2、小组讨论,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3、拓展练习: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洪水来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
达标测评
一、照样子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例:山民们喝泉水,山民们牙齿都很白 因为山民们喝泉水,所以牙齿都很白。
1、人们开始砍树盖房,造犁。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木大量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大雨之后,洪水暴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课文,回答问题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锋利的斧头”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它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都没有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都没有了。
3、面对这样的结果,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