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_化学键(提高)
加入VIP免费下载

知识讲解_化学键(提高)

ID:104688

大小:45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6-1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高考总复习 化学键(提高)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定义。 2.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3.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4.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的物质及形成过程。 【考点梳理】 考点一:化学键 1.定义: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化学键。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等。 2.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 离子键 共价键 概念 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 的相互作用 成键方式 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 构 成键粒子 阴、阳离子 原子 成键性质 静电作用 静电作用 形成条件 大多数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 时形成离子键 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 形成共价键(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表示方法 ①电子式如 ② 离 子 键 的 形 成 过 程 : ①电子式,如 ②结构式,如 H—Cl ③ 共 价 键 的 形 成 过 程 : 存在 离子化合物 绝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 物、某些离子化合物 考点二: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的比较 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定义 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 的原子一方。 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 子对不发生偏移。 原 子 吸 引 电 子 能力 不相同 相同 成键条件 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存在 共价化合物,某些离子化合物中 非金属单质,某些化合物中 实例 H—Cl H—H 、Cl—Cl 要点诠释: 共价键一般是在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但某些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间也可能存在共价键,如 AlCl3 等。2 考点三: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概念 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 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 粒子间的作用 阴离子与阳离子间存在离子键 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 导电性 熔融态或水溶液导电 熔融态不导电,溶于水有的导电(如 硫酸),有的不导电(如蔗糖) 熔 化 时 破 坏 的 作用力 一定破坏离子键,可能破坏共价键 (如 NaHCO3) 一般不破坏共价键 实例 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中 酸、非金属的氢化物、非金属的氧化 物中 要点诠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高清课堂:化学键】 (1)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判断 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2)根据化合物的类型来判断 离子化合物:活泼金属氧化物、强碱、大多数盐(铵盐); 共价化合物:气态氢化物、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3)根据化合物的性质来判断 根据化合物 在熔融状态是否导电,可判断它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若导电,则是离子化合物;若 不导电,则是共价化合物。 考点四: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比较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概念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 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物质分子间存在微弱 的相互作用 某些具有强极性键的 氢化物分子间的相互 作用(静电作用) 作用力范围 分子内或晶体内 分子间 分子间(HF、H2O、NH3) 作用力强弱 较强 很弱 较化学键弱得多,较 分子间作用力稍强 性质影响 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 性质 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 性质,如熔、沸点 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 沸点、密度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①离子键:离子键越 强,离子化合物的熔、 沸点越高;②共价键: 共价键越强,单质或 化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①影响物质的熔点、 沸点、溶解度等物理 性质;②组成和结构 相似的物质,随着相 对分子质量的增大, 物质的熔、沸点逐渐 升高,如 F2PH3 考点五:物质中化学键的存在与破坏 1.物质中化学键的存在规律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还有共价键,简单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如:NaCl、Na2O 等。复杂离子(原子团)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如 NH4Cl、NaOH 等。 (2)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 Na2O2、CaC2 等。3 (3)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一定没有离子键,如 HCl、SiO2、C2H2 等。 (4)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般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如 I2、N2、P4 等。 (5)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极性键(如 H2S、PCl3),或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如 H2O2、 C2H2、C2H5OH),也可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如铵盐)。 (6)稀有气体由单原子组成,无化学键,因此不是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7)离子化合物一般由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组成,但有的离子化合物仅由非金属元素形成,如 NH4Cl、NH4NO3 等。 2.化学键的破坏 (1)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被破坏。 (2)对于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后 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其熔化后也成为自由移动的 阴、阳离子,熔化过程中离子键被破坏。 (3)对于共价化合物,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共价键被破坏,如 HCl、HNO3 等。 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共价键被破坏,如 SO3、SO2 等。 (4)对于某些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溶于水后,能与水作用,其分子内化学键被破坏,如:F2、Cl2、Br2 等。 3.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金刚石、晶体硅、石英、金刚砂等物质,硬度大、熔点高,就是因为其中的共价键很强,破坏时需消耗很多 的能量。 NaCl 等部分离子化合物,也有很强的离子键,故熔点也较高。 (2)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N2 分子中有很强的共价键,故在通常状况下,N2 很稳定,H2S、HI 等分子中的共价键较弱,故它们受热时 易分解。 考点六: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分子  电子式是表示物质结构的一种式子。其写法是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或“×”等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 子,并用 n+或 n-(n 为正整数)表示离子所带电荷。 1.原子的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或“×”等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如:   2.离子的电子式 简单阳离子: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离子符号本身。如 Na+、Mg2+。 复杂阳离子、阴离子:不仅要画出各原子最外层电子,而且还应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所带电 荷。例如,铵根离子 、水合氢离子 、氯离子 、氢氧根离子 原子团的电子式:把构成原子团的各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表示出来。 例如,羟基 ;甲基 。 H N H H H + H H O H + Cl - O H - O H C H H H4 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式构成。如 NaCl 的电子式 。离子 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是 1∶1 时,要注意同性离子不直接相邻的事实。如 MgBr2 的电子式: 4.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共价型单质和化合物) 表示出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情况,没有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最外层电子也要标出。如:Cl2 和 NH3 的电 子式为:   、 5.用电子式表示含有共价键的原子团离子 要表示出离子内的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因是离子,所以还要括上方括号[ ],标上电荷。如下表所示: 离子 OH- NH4+ O22— NH2— 电子式 6.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离子化合物: 共价分子: 考点七:结构式 用一条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式子。常见物质的结构式如下表: 化学式 结构式 化学式 结构式 N2 N≡N CH4 NH3 CO2 O=C=O HCl H—Cl HClO H—O—Cl 【典型例题】 类型一:化学键及其分类 例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间也有可能形成离子键 H—C—H H H H—N—H H5 B.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D.在氧化钠中,只存在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思路点拨】离子键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的阳离子可以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共价化合物中 没有离子,但有的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离子,故能导电。 【答案】A 【解析】见下表 选项 内容指向·联系分析 结论 A 非金属元素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如 NH4Cl 中 Cl-与 NH4+之间 正确 B 某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其水溶液也能导电,如 HCl 等 错误 C 单质分子不一定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 错误 D Na2O 中存在离子键,既有静电吸引,又有静电排斥 错误 【总结升华】离子键和共价键既有区别也有联系:(1)如果共用电子对处于成键的两原子中间,是非极性 键;(2)如果共用电子对稍偏向某个原子,则形成弱极性键;如果共用电子对偏向某个原子的程度很大,则成 为强极性键;(3)如果共用电子对偏离的程度进一步加大,甚至完全偏向一方,便形成离子键。 举一反三: 【变式 1】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2 倍,Y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 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 与 X 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 B.Y 分别与 Z、W 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X 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W 的弱 D.Y 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 【答案】D 【解析】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2 倍,因此 X 是 C,Y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O,W 与 X 同主族,W 是 Si,短周期元素 Z2+与 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结构与 Ne 相同,因此 Z 为 Mg. A、Mg 和 Si、C 和 O 同周期,C 和 Si 同主族,同周期自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 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半径 r(Mg)>r(Si)>r(C)>r(O),故 A 错误; B、Y 分别与 Z、W 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 MgO、SiO2,MgO 中含有离子键,SiO2 中含有共价键,化学键类型 不同,故 B 错误; C、C 和 Si 同主族,非金属性 C>Si,因此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的酸性,故 C 错误; D、非金属性 O>Si,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此 H2O 的热稳定性大于 SiH4,故 D 正 确;故选 D。 【变式 2】(2016 东城期末)X、Y、Z 是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 为地壳中含量最高金属元 素,且 X、Y、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之间可以相互反应。 (1)Y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X、Y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Z 与碳和氟可组成氟利昂 CZ3F,它在紫外线作用下破坏臭氧层的反应过程如下: ①CZ3F CZ2F·+Z· ②Z·+O3 → O2+ZO· ③ZO·+O· → Z·+O2 反应①中破坏的化学键属于 (填“极性”或“非极性”)共价键; 臭氧转化(O3+ O· 2O2)的催化剂是 。6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X 与氧可形成碱性氧化物 b.常温下与水反应的难易可证明金属性 X>Y c.Z 元素单质的水溶液中,Z 的存在形式只有 Z2 和 Z- d.X、Y、Z 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X+>Y3+>Z- 【答案】(1)第 3 周期ⅢA 族(2)OH- + Al(OH)3 = AlO + 2H2O(3)极性 Cl· (4)a b 【变式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种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②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③含有非极性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④难失去电子的原子,易形成阴离子 ⑤单质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化合物的分子中才存在化学键 ⑥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A.只有②⑥ B.只有①⑥ C.只有⑥ D.只有①⑤ 【答案】A 【解析】H2O2、N2H4、C2H6 等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①错误;过氧化钠中含有非极性键,它是离子化合物,③ 错;稀有气体原子既难失去电子,又难得到电子,④错误;除稀有气体外,氮气、氧气、氯气、S8 等单质都含非 极性共价键,⑤错误。 类型二:化学键的形成与破坏 例 2.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 A.NH4Cl NH3↑+HCl↑ B.NH3+CO2+H2O==NH4HCO3 C.2NaOH+Cl2==NaCl+NaClO+H2O D.2Na2O2+2CO2==2Na2CO3+O2 【思路点拨】离子化合物熔化时破坏离子键,而大部分共价化合物熔化时仅需破坏分子间的作用力;再如 NaOH 与酸反应时只有离子键被破坏而共价键不被破坏。 【答案】D 【解析】A 项,NH4Cl 中无非极性共价键,NH3 和 HCl 中只有极性共价键,故 A 项错;B 项,反应物中不 存在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产物中不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 B 项错;C 项,产物中不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 C 项错;D 项,反应物 Na2O2 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CO2 中存在极性共价键,产物 Na2CO3 中既存在离 子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O2 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 D 项正确。 【总结升华】明确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种类,就能明确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化学键的断裂与 形成。 举一反三: 【变式 1】(2014 天门中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3 和 NO2 都是共价化合物 B.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在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D.在反应 O3+2KI+H2O===2KOH+I2+O2 中,参加反应的所有臭氧都作氧化剂 【答案】C 【变式 2】 (1)在 CaCl2、NaOH、CH4、H2、H2O、H2O2、Na2O2、(NH4)2SO4 中: ①只含离子键的是________。 △ - 27 ②只含极性键的是________。 ③只含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 ④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 (2)将 NaHSO4 溶于水,破坏了 NaHSO4 中的________,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将 NaHSO4 加热熔化,破坏了 NaHSO4 中的________,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CaCl2 ②CH4、H2O ③H2 ④NaOH、(NH4)2SO4 (2)离子键和共价键,NaHSO4= Na++H++SO42— (3)离子键,NaHSO4= Na++HSO4— 【高清课堂:化学键 例 3】 【变式 3】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可以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答案】D 【高清课堂:化学键 例 4】 【变式 4】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属同种类型的是 A.食盐和蔗糖熔化 B.石英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 D.二氧化碳和氧化钠熔化 【答案】C 类型三: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例 3.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D.在过氧化钠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键 【思路点拨】从常见物质(如 NaOH、Na2O2、CO2、NH4Cl)所含化学键的种类入手分析。 【答案】AD   【解析】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因此,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除离子 键外,离子化合物还可能含共价键,如 NaOH 是由 Na+和 OH—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而 OH—中含 O—H 共价 键,在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均靠共用电子对相结合,不存在离子和离子键,故 A 正确,B 错误;稀有气体分 子不存在化学键,C 错误;在 Na2O2 中,不仅有 Na+与 O22—间的离子键,还有 O22—中氧原子间的非极性共价键, D 正确。 【总结升华】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高清课堂:化学键 例 2】 举一反三: 【变式 1】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A.HCl B.Na2O2 C.C2H2 D.CH4 E.H2C2O4 F.H2O2 G. H.NaOH 【答案】C、E、F、G 【变式 2】Q、W、X、Y、Z 为 5 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 与 Y 同周期,Y 与 Z 同主族。Q 与 W 可以按照原子个数比 4∶1 形成化合物甲,且甲分子中含有 10 个电子。Q 与 X 形成化合物乙,乙可与 Z 的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按照物质的量之比 2∶1 反应形成盐丙。 (1)甲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Q 和 Y 形成的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8 (3)向少量丙溶液中加入浓 Ba(OH)2 溶液至过量并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H2O2 (3)2NH4++SO42-+Ba2++2OH- BaSO4↓+2NH3↑+2H2O 【解析】Q 为 H 元素,W 为 C 元素,X 为 N 元素, Y 为 O 元素, Z 为 S 元素。 类型四: 电子式的书写 例 4.下列粒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思路点拨】书写电子式应首先判断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B   【解析】A 项漏写了未参与成键但属于最外层电子的电子对,故 A 项错误;D 项中 Na+不应合并写。 【总结升华】在共价化合物中,共用电子对为成键原子所共有,不属于任何一方,所以不能用方括号括起 来。掌握并灵活运用电子式的书写规则,才能顺利解答此类题目。 举一反三: 【变式 1】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的是 A.BF3 B.H2S C.SiCl4 D.PCl5 E.BeCl2 F.PCl3 G.CS2 H.N2 I.光气(COCl2) J.SF6 K.XeF2 L.NCl3 M.Ne N.HCHO 【答案】CFGHILM 【变式 2】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IBr 的电子式 B.HClO 的结构式为 H—O—Cl C.HIO 各原子都满足 8 电子结构 D.MgO 的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答案】C 【解析】I、Br 最外层均有 7 个电子,通过共同一对电子即可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A 正确;B 中 H、Cl、O 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次氯酸,其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 H—O—Cl,B 正确;HIO 的结构与 HClO 类似,其中 I、O 两原子的最外层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H 原子最外层只有 2 个电子,C 不正确;D 中 MgO 是离子化合物,正确。 【总结升华】分子中原子是否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方法: (1)分子中的氢原子显然不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稳定结构。 (2)一般来说,若某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8,则该原子满足最外层 8 电 子稳定结构,否则便不满足。如 CO2 分子中,C、O 的化合价绝对值分别为 4、2,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 8,故 CO2 分子中 C、O 原子最外层均为 8 个电子。又如 NO2 分子中的 N 原子、BF3 中的 B 原子等均不满足 8 电 子稳定结构。 【变式 3】短周期的四种元素 X、Y、Z、W 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X、Y、W 三种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Z 与 X、Y、W 三种元素分别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1 的化合物分别是 A、B、C,其中化合 物 C 在空气中容易变白色,请回答: (1)写出 Z 的电子式________。 △ ·Mg·+·O·—→Mg2+ O 2- I Br H O Cl H C H H H9 (2)写出化合物 YZ2 的电子式:________,写出化合物 C 的电子式:________。 (3)X 和 Y 按 4∶1 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__。 (4)写出化合物 C 在空气中变白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4)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类型五: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例 5.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F 的沸点比 HCl 的沸点高,是由于 HF 分子间存在氢键 B.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NH3 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在氨水中水分子和氨分子之间也存在着氢键 【思路点拨】氢键是某些氢化物分子间存在的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作用力。 【答案】C 【解析】氢键的存在使氢化物(NH3、H2O、HF)的熔、沸点相对较高,因此 HF 的沸点高是由氢键所致,A 项正确;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大范围的以氢键互相联结,形成相对疏松的晶体,从而在结构上有许 多空隙,造成体积膨胀,B 项正确;NH3 的稳定性取决于 N—H 键,而不是氢键,C 项不正确;氨分子和水分子 之间主要是以氢键结合的,故 D 项正确。 【总结升华】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而物质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 举一反三: 【变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键不属于化学键,而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B.沸点大小: HCl<HBr<HI<HF C.乙醇分子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D.N2 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 答 案 】 D Na+ O O 2- Na+O C O 4H·+·C·—→H C H H H10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有 1~2 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都相同的是(  )   A.CaCl2 和 Na2S          B.Na2O 和 Na2O2   C.CO2 和 CS2           D.HCl 和 NaOH 2. (2016 海淀高三期末)右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 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1d 和 33d 属于同种核素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单质 b 和 c D.a 和 b 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 3.(2015 北京四中月考)X、Y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 X 为第ⅠA 族元素,Y 为第ⅥA 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X 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 Y 的原子半径 B.由 X、Y 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 C.X2Y 既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D.由 X、Y 组成的化合物中,X、Y 的原子个数比不可能是 1∶1 4.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    5.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结构的是(  ) A.BeCl2、PCl5 B.PCl3、N2 C.COCl2(光气)、SF6 D.XeF2、BF3 6.(2015 西城期末)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水溶液能导电 B.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组成 C.熔融状态能导电 D.可以溶于水 7.X、Y、Z、W 为四种短周期元素,有关这四种元素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Y 的氢化物与 W 的氢化物反应的产物只含有共价键 B.1molW 的单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mol 元素 X Y Z W 原子半径(nm) 0.077 0.075 0.102 0.099 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 +4 +5 -2 -111 C.0.3molCu 分别与足量 HYO3 和 H2ZO4 的稀溶液反应均产生 0.2mol 气体 D.X 与 Z 形成 XZ2 时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8.现有 5 种短周期元素 X、Y、Z、Q、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 X 原子半径最小;X 和 W 同主族; Y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Q 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Y<Q<W B.ZX3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C.X、Z、Q 三种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D.X2Q2、Y2X6 2 种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化学键种类都相同 9. (2015 浙江高考)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 X、Y、Z、W 为短周期元素,W 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X 元素的 2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W、Z 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 依次递增 B.Y、Z、W 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 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C.YX2 晶体熔化、液态 WX3 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 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 T2X3 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10.X、Y 为短周期元素,X 位于第ⅠA 族,X 与 Y 可形成化合物 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 Y 的原子半径 B.X 与 Y 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 1 ∶1 D.X2Y 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二、填空题 1. (2016 西城高三期末)卤族元素的单质能与 H2 反应 H2+F2=2HF 在暗处能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H2+Cl2=2HCl 光照或点燃发生反应 H2+Br2=2HBr 加热至一定温度才能反应 H2+I2=2HI 不断加热才能缓慢反应,生成的 HI 会分解 (1)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________族。 (2)用电子式表示 HCl 的形成过程________。 (3)依据上表,可以推测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________(填字母)。 a.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b.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卤化氢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d. 卤化氢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4)不同卤素原子之间可形成卤素互化物,其性质与卤素单质相近。写出 BrCl 和 SO2 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 第 9 题表 X Y Z W T12 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短周期元素 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特征信息 A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 2 B 与 E 同主族 C 1 mol C 单质能与冷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 11.2 L H2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周期数 E 负一价阴离的电子层结构与 Ar 原子相同 (1)D 和 E 形成化合物的类型是___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2)B 和 D 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________。(用离子符号和“>”“=”或“<”表示) (3)用电子式表示 B 和 C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 (4)A 元素能与另外四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 1∶3,相对分子质量 为 120.5。则该物质的结构式为________。 3.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W R X Y Z Q M 原子半径/nm 0.037 0.186 0.074 0.075 0.077 0.110 0.143 主要化合价 +1 +1 -2 +5、-3 +4、-4 +5、-3 +3 用化学用语回答: (1)七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M 的单质与 R 的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X 可与 R 按 1:1 的原子个数比形成化合物甲,甲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X 可与 W 组成含 18 电子的化合物乙,则乙的电子式为 。 (3)Y 的氢化物比 Q 的氢化物稳定的根本原因 。 (4)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3W2(g)+Y2(g) 2YW3(g),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 增加到原来的 2 倍,则产生的结果是 (填序号)。 A.平衡不发生移动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YW3 的质量分数增加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13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AC 【解析】A 中两种物质都是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形成的盐类,其中只有离子键;B 是活泼金属钠和活泼非 金属氧形成的金属氧化物,其中有离子键,但后者氧氧原子间(同种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的是非极性共价键;C 中两种物质都是不同种非金属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而 D 中前者是不同种非金属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后 者在钠离子和氢氧根间形成的是离子键,氢氧原子内部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 2.C 3.C 4.D 5.B 【解析】题中所有原子最外层满足 8 电子结构的物质仅有:PCl3、N2、COCl2,故正确选项为 B。对 ABn 型 分子,中心原子 A 是否满足 8 电子结构的判断方法是:如果 A 的化合价的绝对值+最外层电子数=8,即满足 8 电子结构;否则不满足。 6.C 7.D 【解析】X 为 C 元素, Y 为 N 元素, Z 为 S 元素,W 为 Cl 元素。 8.A 【解析】X 为 H 元素, Y 为 C 元素, Z 为 N 元素,Q 为 O 元素。W 为 Na 元素。 9.D 【解析】根据表格不难推出 X:O,Y:Si ,Z:P,W:S 。A 项:X、W、Z 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氢化物 稳定性依次减弱。B 项:硫可以单质存在。C 项:二氧化硅晶体熔化被破坏共价键。D 项:As 位于金属与非金 属分界线附近,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 As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As2O3 中 As 的化合价为+3,处于中 间价态, 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故选 D。 10.D 【解析】X 可能是 H、Li、Na,Y 可能是 O 和 S,H 的原子半径最小,故 A 项错误;Na+与 O2-具有相同的电子 层结构,故 B 项错误;这两种元素可形成 H2O2、Na2O2,故 C 项错误;只有 D 项正确。 二、填空题 1.(1)ⅦA (2) (3) bd (4) BrCl + SO2 + 2H2O = H2SO4 +HCl +HBr 2.(1)共价化合物 (2)r(F-)>r(Al3+) (3) (4) 【解析】由 C、D、E 有关信息确定,C 为ⅠA 族(Li 元素或 Na 元素),D 为 H 元素、Be 元素、Al 元素,E 为 Cl 元素,由 A、B 确定 A 为ⅤA 族元素,B 为卤素元素,结合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确定 A、B、C、D、 E 依次为 N 元素、F 元素、Na 元素、Al 元素、Cl 元素。 F - Na+Na + F —→14 3.(1)第三周期 ⅠA 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离子键、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3)氮的非金属性比磷的强 (4)CD

资料: 584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