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1.3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ID:105017

大小:24.7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3 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内容 知识点: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教材第 4~6 页,例 3,课堂活动 1,2,练习一,1,2,5,思考题。  教学提示 例 3 是有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时,重点防在引导学生列出混合运算算式后讨论 运算顺序。首先得出“师徒合作的零件个数÷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师徒合作的时数”, 从而列出“(147-27)÷(12+18)”。再讨论“为什么要用两个括号”、“计算时,运算顺 序是怎样的”。完成例 3 的计算后,可引导学生对照计算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这种混合 运算的运算顺序。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 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四 则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情感与态度: 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注意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 难点 掌握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使用。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草稿本。 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多媒体出示工厂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很多制造工厂,因此,也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这样才能让 我们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怎样才能培养技术高超的工人呢?其中,由有经验的工人担当师 傅,新工人作为徒弟,经过几年的学习,就会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 一间加工零件的工厂,看看里面的数学问题吧!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深刻体会 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 (二)探究新知: 多媒体出示课本第 4 页例 3 情境图。 ①让学生仔细读题,提问:用你们现有的知识能做出这道题吗? ②你们能用自己话概括这道题的思路吗? ③在学生整理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 师徒合作的零件个数÷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师徒合作的时数。 ④让学生在刚才总结的文字的基础上列出式子:(147-27)÷(12+18) ⑤讨论为什么这个式子要有两个括号? ⑥讨论有两种括号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先做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⑦完成例 3 的计算过程。 ⑧引导学生对照着计算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这种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交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理解计算的本质。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 5 页,课堂活动 1。 用 6,3,2,4 这四个数借助加、减、乘、除和括号等运算符号列出结果是 24 的算式。 答案不唯一。 2. 教材第 5 页,课堂活动 2。 不计算,判断每组中哪个算式的得数大,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先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再集中订正。 (四)达标反馈 习题: 教材第 5 页,练习二,第 1 题计算。 ①(220-185)×14 ②500-300÷25 ③25×(33+19) ④(459-27×5)÷36 ⑤(53+19)÷(12×2) ⑥(253-195)×(72÷6) 答案: ①490;②488;③1300;④9;⑤3;⑥696。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在使用小括号的时候,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第 3 课时: 1.教材第 5 页,练习二,第 2 题。 2.教材第 6 页,练习二,第 5 题。 3.教材第 6 页,练习二,思考题。 答案: 1.21 元;2.459,45; 3.答案不唯一,仅供参考。 (3+3)÷(3+3)=1 3÷3+3÷3=2 3×3-3-3=3 (3×3+3)÷3=4 (3+3)÷3+3=5 3+3+(3-3)=6 3+3+3÷3=7 3×3-3÷3=8  板书设计 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师徒合作的零件个数÷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师徒合作的时数 (147-27)÷(12+18) =120÷30 =4(时) 答:师徒合作还要 4 时才能完成任务。 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一般步骤 概括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提出一个老师反思的框架: 1.发现问题。老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特定问题,并从学校环境、课程、学生、老师本 身等方面收集有关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述与回忆、他人的参与性观察、角色扮演、 轶事记录、各种检查表、问卷、访谈等,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像、档案等。教研组、平行 班老师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在合作中帮助教学发现问题所在。 2.分析问题。老师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关于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老师 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和技术方法等, 以形成对问题的表征,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这里,老师可以利用自我提出来帮助对问题的 理解,也可以根据合作的方式(互相观察和分析)来进行。 3.确立假设。明确问题以后,老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或通过请教专家、同事, 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网上搜索文献、资料等途径)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以 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性方案。这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是自我定向式的,它所产生的研究结果有 助于老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地解决办法。 4.验证假设。考虑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老师就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实施过 程中,老师会遇到新的问题,当这种行动过程中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反 思循环。  教学资料包 资料链接 中国数学家——苏步青 苏步青 1902 年 9 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 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 就懂。可时,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 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 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 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 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 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 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 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 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 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 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 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 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 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 90 分以上。17 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 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 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 30 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 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 1931 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 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 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国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 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 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