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导学案
一、 单元内容说明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政治、军事生活:有以弱胜强的战争实例,有恳切诚挚的进谏献言,有连类取譬的婉转讽劝,还有描写社会生活、抒发豪迈情怀的咏唱。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二、单元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意义的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 梳理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古人高超的劝说、讽谏艺术及强烈的家国情怀。
3、 把握文章写作特色,关注作者在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曹刿论战》导学案
精彩开篇词
在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有很多,像中国古代的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国近代的抗日战争等,都在中国战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究竟是什么?孟子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于人心的向背。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悟出了这个道理,并把它写进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里。走近《曹刿论战》,感悟圣贤先哲的智慧,你会觉得智慧的天空万里无云!
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赏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3.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4.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长勺之战曾经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说它采用敌疲我打的方针,是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曹刿论战》就是谈论这场战争的。在鲁国的生死存亡之际,曹刿挺身而出,凭着其深远的见识,从容的风度,为弱小的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曹刿( ) 小惠未徧( ) 小信未孚( ) 又何间( )焉
公与之乘( ) 长勺( )
2.解释课文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肉食者鄙:鄙, 弗敢加也:加,
必以信:信: 小信未孚:孚,
神弗福也:福, 公将鼓之:鼓,
既克:克, 望其旗靡:靡,
(2)通假字
小惠未徧:“徧”:
(3)古今异义
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 今义:
小大之狱 狱, 古义: 今义:
必以情 情, 古义: 今义:
忠之属也 忠, 古义: 今义:
又何间焉 间, 古义: 今义:
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 今义:
肉食者鄙 鄙, 古义: 今义:
再而衰 再, 古义: 今义:
3.作者链接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是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背景链接
长勺之战的背景——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庄公8年(前686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前685年)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打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5.文体链接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通文意
1.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2.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3.翻译课文。
①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②通过合作做到逐字逐句翻译。
③注意把握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字多义现象。
(二)整体感知
1.跳读课文,整理课文结构,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2.速读课文理线索,这篇课文有几条叙事的线索?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本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其原因是什么,其奥妙何在,史书上是如何记载这一历史事实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回味这一段传奇佳话。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一)阅读第一段,探究下面问题。
1.曹刿的身份怎样?你会用一句什么样的诗句来评价他?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全文的关键词,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3.“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4.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二).阅读第二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恰当的作战时机的呢?
2.辽阔的万里战场,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简略?
(三)阅读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曹刿是如何回答鲁庄公的询问的?
三、人物赏析
再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写曹刿的句子,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2.课文除了写曹刿还写了鲁庄公,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从……中表现了……”的句式说话)
四、主旨探究
鲁国能够以弱治强的原因是什么?
(四)写法探究
1.课文的核心人物是曹刿,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鲁庄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精彩开篇词
说话要得体,要讲究艺术,这就是“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何须逆耳”。唐朝得魏征,终赢得贞观之治,但是,我们还要说魏征幸而遇唐太宗,否则,他的直言诤谏早就遭致杀身之祸。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于进谏的大臣是不行的;而进谏能否奏效,则一要看君主是否贤明,二要看进谏者是否注意说话的艺术,使“良药”既“爽口”又“利于病”。春秋战国时期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4.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疏通文意理思路
一、新课导入
封建社会里,皇权威严,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等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更难得的是邹忌能使齐威王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昳( )丽 朝( )服衣冠( ) 窥( )镜 期( )年 朝( )于齐
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虚词
纳谏: 修: 昳丽: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 孰与:
及: 旦日: 弗如:
诚: 私: 蔽:
市朝: 闻: 面刺:
间: 期年:
孰视之,孰: 妻之美我者,美:
3.作者链接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作者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
4.背景链接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疏通文意
1.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2.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3.翻译课文。
(三)整体感知
1、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二课时 品味语言悟技巧
一、新课导入
“人贵有自知之明”,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从《邹忌讽齐王纳谏》寻找答案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一)文本探究
1.阅读第一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2)如何与徐公比美的呢?
(3)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2.阅读第二段,探究下面的问题:邹忌是如何讽涑齐王的?
3.阅读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2)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二)人物赏析
再读课文,说说邹忌和齐王各是什么样的人?
(三)主旨探究
1.邹忌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2.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五、拓展延伸
1.邹忌劝谏技巧之高体现在何处?
2.邹忌成功地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出师表》导学案
精彩开篇词
诸葛亮撰写的《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陆游有诗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也盛赞:“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这篇表文为何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拳拳报恩意,殷殷老臣心。相信表文中那情挚生动的话语,精辟透彻的道理,不仅警醒一世当朝者,也是所有人的处世通言。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事,以情动人的写法。
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4.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本文情词恳切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陛( )下 臧( )否( ) 恢弘( ) 菲( )薄 弩钝( )( )
2.解释下列词语。
开张圣听: 光: 恢弘:
引喻失义: 陟罚臧否: 作奸犯科:
斟酌损益: 咨诹善道: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2)开张圣听 古义:
今义: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4)由是感激。 古义: 今义:
5.作者链接: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
6.文体链接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7.背景链接
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猇(xiāo)亭(今湖北宜昌)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1.翻译课文:
结合文章注释翻译课文,注意直译做到:字字落实。
2.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划分层次。
四、拓展延伸
☆《出师表》中的成语:请同学们自己查阅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①危急存亡
【释义】
②妄自菲薄
【释义】、
③作奸犯科
【释义】。
④计日可待
【释义】
⑤三顾茅庐
【释义】
⑥临危授命
【释义】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大概了解了文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研读这篇情词恳切、动人肺腑的表文。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分析第1自然段。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2.分析第2自然段。
(1)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2)如何具体执行?(3)提出怎样的劝诫?
3.分析第3、4自然段。
(1)诸葛亮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4.分析第5自然段。
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诸葛亮列举先汉和后汉是为了什么?
第三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复习上两节课内容:
第一:重点词汇的理解。
第二: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学习第6段:
1.朗读,检查重点词释。
2.提问:
(1)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词语)有哪些?
(2)“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3)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4)诸葛亮为什么要回忆与先帝之间的往事呢?
学习第7段:
1.朗读,并检查重点词释。
2.提问检查:
(1)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4)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二)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学习第8段:
1.朗读,并检查重点词释。
2.在这段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了哪些期望和要求?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文本内容。
2.品味文本语言,感受语言魅力。
3.结合具体内容,体会文本情感。
【教学过程】
十五从军征
一.新课导入
(播放古代从军出征视频)
二.相关介绍
“乐府”: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
最大的特点是: 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中国古代各朝兵役制度:战国时期,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秦统一后,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汉承秦制,适龄男子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父子世代为兵。北朝出现了“府兵制”。宋朝的主要兵制“募兵制”。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明朝实行“卫所制”。清朝实行“旗兵制”,类似部落制。
三.整体感知
1.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内容。
四.细读感悟
1.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为什么?
2. 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3.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
4. 面对这一切,老人的心情如何?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习目标】
1.能够有韵律的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
3.能够体会诗人情感,学习其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高适
二.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三.写作背景
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相关介绍——边塞诗: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 结合注释疏通大义。
五.细读感悟
1.哪一句描写了雪景,突出了什么特点?
2.哪些句子写到军营的苦寒生活?
3. 朗读送别部分,说说诗人是怎样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一.新课导入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晋蔡谟筑楼山上,名北固楼,亦称北固楼。有怀,有所怀念。标题点明作词缘由,简洁。
二.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虽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三.写作背景
本词作于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总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相关介绍——北固亭,最初修建年代未知,新亭重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又称凌云亭、摩天亭、天下第一亭。《三国演义》中孙尚香惊闻夫君刘备病殁白帝城的噩耗后,曾在亭里设奠遥祭,旋即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叫祭江亭。
四.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2.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呢?但内心中最想看到的又是什么地方?
(2)由“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可知作者想到了什么?
(3)这首词一下阙评价了哪位英雄人物,是如何评价的?
(4)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孙权呢?
过零丁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们浩然正气,舍生取义,大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及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英雄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让我们用心去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二.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景炎三年(公元1278)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宋祥兴元年(公元1278),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赏析文本。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新课导入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相关介绍——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
三.写作背景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迈,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这首曲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中。《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2.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华山,内有黄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殿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3.赏析文本。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2)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六单元导学案答案
第一课时 疏通文意理结构
一、新课导入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曹刿(guì) 小惠未徧(biàn) 小信未孚(fú) 又何间(jiàn)焉
公与之乘(chéng) 长勺(sháo)
2.解释课文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肉食者鄙: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弗敢加也:加,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
必以信:信,诚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
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鼓,动词,击鼓。
既克:克,战胜。
望其旗靡:靡,倒下。
(2)通假字
小惠未徧。“徧”同“遍”,遍及。
(3)古今异义
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小大之狱 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必以情 情,古义:以实情判断。今义:感情。
忠之属也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
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能够。
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再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3.作者链接
4.背景链接
5.文体链接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通文意
1.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2.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3翻译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跳读课文,整理课文结构,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交流点拨】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2.速读课文理线索,这篇课文有几条叙事的线索?
【交流点拨】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第二课时 探究写法悟剪裁
一、新课导入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一)阅读第一段,探究下面问题。
1.曹刿的身份怎样?你会用一句什么样的诗句来评价他?
【交流点拨】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曹刿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啊!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全文的关键词,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交流点拨】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3.“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交流点拨】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交流点拨】前两个方面的准备,曹刿都予以否定——民弗从也、神弗福也,第三个准备,得到了曹刿的认同,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二).阅读第二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恰当的作战时机的呢?
【交流点拨】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2.辽阔的万里战场,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简略?
【交流点拨】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
(三).阅读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曹刿是如何回答鲁庄公的询问的?
【交流点拨】曹刿的回答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的时机进行攻击。
“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二是解释他为什么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下令追击,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三、人物赏析
再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写曹刿的句子,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交流点拨】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2.课文除了写曹刿还写了鲁庄公,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从……中表现了……”的句式说话)
【交流点拨】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进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四、主旨探究
鲁国能够以弱治强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政治清明,民心所向 (在政治上取信于民);上下团结 君民一心 (团结曹刿、知人善用);掌握策略、以逸待劳 (不盲目于强齐硬战);把握战机、后发制人 (彼竭我盈、一招致胜)。
(四)写法探究
1.课文的核心人物是曹刿,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鲁庄公?
【交流点拨】写鲁庄公是为了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突出他的深谋远虑。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疏通文意理思路
一、新课导入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虚词
纳谏:接受规劝改正错误。纳,接受。谏,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
修:长,原文指身高
昳丽:光艳美丽。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谁。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
及:赶得上,比得上。
旦日:明日,第二天。
弗如:不如。
诚:确实。
私:偏爱。
莫:没有人,没有谁。
蔽: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
闻:使……听到。
面刺:当面指责。
间:间或,偶然,有时候。
期年:满一年。
孰视之(通“熟”,仔细)
美:不如徐公美(美丽的)
妻之美我者(认为……美)
3.作者链接
4.背景链接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疏通文意
1.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2.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3.翻译课文。
(三)整体感知
1、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交流点拨】全文共3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经过冷静思考,悟出了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并准备以此为喻去讽谏齐王。
第二部分(第2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第三部分(第3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第二课时 品味语言悟技巧
一、新课导入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一)文本探究
1.阅读第一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与徐公比美。
(2)如何与徐公比美的呢?
【交流点拨】通过邹忌的三问,即问妻、问妾、问客,及妻、妾、客的三答。
(3)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交流点拨】“暮寝而思之”的“之”指代上文的“三问”“三答”,尤其是“三答”。邹忌在三问三答之后,经过“孰视”“窥视”,知道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偏偏说比徐公美。这是引起他思考的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是邹忌经过一番思考得出的结论。至此他豁然顿悟,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
2.阅读第二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邹忌是如何讽涑齐王的?
【交流点拨】邹忌采用以家事喻国事的办法。以“臣之妻私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与“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劝说齐王除蔽纳谏。最后恳切指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阅读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交流点拨】王曰:“善”则是对邹忌一席话的肯定和赞赏。由于邹忌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设喻巧妙,推论自然,入情入理,态度诚恳,所以齐王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2)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交流点拨】①齐王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等悬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滂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如此不计较提意见的方式和态度,这在封建社会是罕见的,也正是邹忌敢于进谏的原因。②臣民进谏分三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变化,“令初下,群臣进涑,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闻之;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三变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举措的正确性。③结果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二)人物赏析
再读课文,说说邹忌和齐王各是什么样的人?
【交流点拨】邹忌:头脑冷静、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忠君爱国的谋士。
齐威王:心胸宽广、虚心纳谏、明智果敢、勇于改革、重贤明理的开明君主。
(三)主旨探究
1.邹忌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交流点拨】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才能做到政治清明,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2.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交流点拨】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敢于采纳群臣的意见。这启示我们要善于思考,要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1.邹忌劝谏技巧之高体现在何处?
【交流点拨】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邹忌注意了进谏艺术,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而是以“闺房小事”说自己的体会,小题大做,现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蒙蔽甚矣”,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下级劝说—上级,由于尊卑关系不得不谦言以谏,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邹忌实话实说“不如徐公美”,创设情境,取悦威王。
2.邹忌成功地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交流点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出师表》导学案
精彩开篇词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事,以情动人的写法。
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4.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本文情词恳切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陛(bì)下 臧(zāng)否(pǐ ) 恢弘(hóng)
菲(fěi)薄 庶(shù ) 弩钝(nú)(dùn)
2.解释下列词语。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光:发扬光大。
恢弘:这里是动词,意识是发扬扩大。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陟罚臧否:奖惩功过、好坏。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斟酌损益:(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憎恨
(2)开张圣听 古义:扩大 今义:店铺开业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 今义:言行恶劣
(4)由是感激。 古义:感动激愤 今义:感谢
5.作者链接
6.文体链接
7.背景链接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1.翻译课文。
结合文章注释翻译课文,注意直译做到:字字落实。
2.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划分层次。
【交流点拨】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指明危机,提出建议。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
第三部分(8-9段)分清责任,表明决心。点明出师本义,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四、拓展延伸
☆《出师表》中的成语:请同学们自己查阅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①危急存亡
【释义】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②妄自菲薄
【释义】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③作奸犯科
【释义】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④计日可待
【释义】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⑤三顾茅庐
【释义】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⑥临危授命
【【释义】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分析第1自然段。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交流点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交流点拨】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兴先帝之业。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2.分析第2自然段。
(1)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交流点拨】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2)如何具体执行?提出怎样的劝诫?
【交流点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陟罚藏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3.分析第3、4自然段。
(1)诸葛亮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交流点拨】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晓畅军事
【交流点拨】“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4.分析第5自然段。
(1)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诸葛亮列举先汉和后汉是为了什么?
【交流点拨】(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交流点拨】(反面):亲小人,远贤臣。告诉刘禅人亲贤臣,远小人,即亲贤远佞。
第三课时
一、新课导入
2.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二部分。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学习第6段:
1.朗读,检查重点词释。
2.提问:
(1)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词语)有哪些?
【交流点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
(2)“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3)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交流点拨】“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诸葛亮为什么要回忆与先帝之间的往事呢?
通过回忆往事使陛下明白创业之艰难,同时表达自己愿竭忠尽智来报先帝知遇之恩的决心。
学习第7段:
1.朗读,并检查重点词释。
2.提问检查:
(1)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
【交流点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交流点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交流点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4)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交流点拨】“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二)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学习第8段:
1.朗读,并检查重点词释。
2.在这段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了哪些期望和要求?
陛下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这既是臣对君的忠心之述,也是长辈对晚辈诚挚爱忙乱的表露,感情真切自然。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十五从军征
一.新课导入
二.相关介绍
三.整体感知
1.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内容。
四.细读感悟
1.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为什么?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2. 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3.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
5. 面对这一切,老人的心情如何?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动作描写: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突出老兵“出门东向看”与“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第二课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新课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写作背景
四、整体感知
五、细读感悟
1.哪一句描写了雪景,突出了什么特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比喻修辞,把雪花比作梨花,以南国的暖色比喻北方的寒景,想象奇特。
“瀚海阑干百丈冰”: 夸张,突出地上冰雪覆盖的景象,极言奇寒。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运用拟人和夸张修辞,突出了风的凛冽,雪的奇寒。
雪的特点:雪来得早,雪来得急骤,雪下得大,雪景雄奇壮阔,雪后特别寒冷。
2.哪些句子写到军营的苦寒生活?
散入珠帘湿罗……都护铁衣冷难着。
3. 朗读送别部分,说说诗人是怎样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这个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思。
第三课时: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一.新课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写作背景
四.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2.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呢?但内心中最想看到的又是什么地方?
作者满眼都是北固楼的风光,但最想看到的还是中原大地。
(2)由“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可知作者想到了什么?
作者想到了国家兴亡,朝代更替。
(3)这首词一下阙评价了哪位英雄人物,是如何评价的?
正面: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侧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孙权呢?
下片怀古,借对孙权的赞美,暗含对当朝的忧虑和讽刺。
第四课时:过零丁洋
一.新课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写作背景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赏析文本。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因科举而蒙朝廷重用,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中已经度过了四个春秋。“干戈寥落”在此亦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几近灭亡。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浓缩在这两个比喻句中,意思是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曾经兵败的惶恐滩头,诗人也曾为自己的命运惶恐忧虑,而今途经零丁洋又怎能不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无力挽救国家。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第五课时: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新课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写作背景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2.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赏析文本。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之处,黄河奔流其间。“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2)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不禁令诗人踌躇伤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