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备课素材整理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备课素材整理

ID:106396

大小:19.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词句解析 不可估量:“估量”是推算、计算的意思。“不可估量”这个词语说明圆明园的 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众星拱月:圆明园的主园有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除三园外,还有许多小园。 “拱”,环绕。“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 中心。“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描绘出了圆明园的总体 格局。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西洋景观:“西洋”,泛指欧、美各国。在长春园内,有一个景点叫“西洋 楼”。这是一座西式宫殿建筑,建设风格为巴鲁克(洛特)式,楼房石柱的柱头 柱身皆仿罗马式,庭院中的松柏树模拟欧洲几何图案修剪,围墙和道路铺装以及 石雕陈设小品等也都是西洋式。第五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中所说的“西洋景观”指的就是“西洋楼”。这座西式宫殿建筑,占地面积达1 00多亩。 《圆明园的毁灭》好词好句好段 【词】 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天南海北风景名胜奇珍异宝一片灰烬 【句】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会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会量的损 失!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 “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段】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宁、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 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 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 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 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 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 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 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 样被化成了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至四自然 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 的宏伟壮观。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文 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因而通过阅读,让学生 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 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是本文教学 的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 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 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圆明园的毁灭》相关链接 圆明园: 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北面的一片平原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 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 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 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 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 “曲院风荷”,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 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 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在圆明园的鼎盛时期, 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 心。从康熙到咸丰,6个皇帝每年总有三四个月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和进行各 种政治活动。当年的大宫门两旁,曾设置了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部门 的办公处。在西北面的一片废墟残迹中,仍能寻找到几组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 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举行盛大宴会的“九洲清宴”、供奉历代清帝影 像和祭祀用的“安佑宫”和藏书楼“文源阁”等等。 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还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长春园的北端,原建 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其中有座“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 宁等外国专家设计,创建于清乾隆12年至24年(1747~1759),建 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细刻的石材,主要景区装置了多种形式的水池和机关喷泉。园 路铺饰、绿篱修剪,以及围墙、石雕、铜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楼顶却盖上了 中国特有的琉璃瓦,墙壁上镶嵌着琉璃砖,同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迭石技术和砖 雕工艺。这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因 而被西方誉为“万园之园”。园内还收藏了极为丰富的文物珍宝、字画典籍,堪 称是东方文化艺术宝库。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艺术价值很高。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劫 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毁。198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集资修理,万春园、福海、 万花阵(欧式迷宫)等逐步恢复,定名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补充阅读材料: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城门旁张贴着一张大 布告,人们纷纷前来围观。有的人大声宣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 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 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盈盈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 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呀!” 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舞着狮子和龙灯;孩子们用 竹竿挑着一挂挂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人流,向虎门滩涌去。 前往虎门滩的群众,经过英国洋馆。那里,过去英国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可 今天,洋馆却死一般寂静,几个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国商人,见人海如潮,喊声 震天,吓得赶忙把头缩了回去。 虎门离广州城约有一百多里地,人们冒着 6 月的骄阳,经过长途跋涉,前来观看。 虎门海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15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 后面有一个水沟,往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 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池内,再把烟土切成四瓣扔进 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 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 了整个虎门滩。围观的群众欢呼跳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 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天动地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便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 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表示敬畏。林则徐浩然正气地对他们说:“现在你 们都看到了,天朝严令禁烟。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各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 当生意,千万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洗耳恭听,连 声称是。 两万多箱鸦片,23天才全部销毁。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 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