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一个习作和
一个练习。每一篇课文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启示。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文中的主要词语。体会重点语
句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语句的意思,进一步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
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体会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
的道理;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的道理。认识街头招
牌,了解经营的范围和特点,学习给店铺起名,并能将货物进行分类,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
处有学问。习作写“成长的烦恼”,把事情写具体写清楚。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语句的意思,进一步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
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体会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在
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的道理。
课时分配:
《天游峰的扫路人》 2 课时
《最大的麦穗》 2 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 2 课时
习作 5 2 课时
练习 5 3 课时
天游峰的扫路人
教材分析:
本文讲了作者有武夷山时,遇到了一位年过七旬的扫路人,与其攀谈,感受到了老人那
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 9 个生字,绿线内的 5 个字只识不写;理
解文中的主要词语。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
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
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构想:
在理清课文条理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课文,找出作者与扫路人对话的句子,分角色朗读
课文,找出重点词语,来体会扫路人的自强不息、开朗豁达、乐观、充满自信的精神。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并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要一起游览著名的风景区——武夷山,去欣赏那天游峰的险峻,在途中,我
们还会认识一位老人呢!
板书:天游峰的扫路人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
出示:攀登 精瘦 运动鞋 气喘吁吁 瘦削 眉毛 慈善 宿鸟
⑴同桌互读检查
⑵指读,互评
⑶这些生字中,你们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需要讨论的?
⑷完成课后练习 2。
2、指名朗读课文(可分小节读)。
提问:课文主要写什么?
3、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来写天游峰的扫路人的?
第一段(第 1、2 节):武夷山天游峰的险峻,以及“我”登上山顶时的喜悦。
第二段(第 3 节):“我”下山在小溪边散步时发现了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三段(第 4—12 节):“我”在与扫路老人的交谈中,感受到老人对生活充满自信。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
1、听读第一自然段。
⑴听读。
⑵听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一些什么?板书:天游峰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奇峰?你知道吗?请你用笔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
4、文章怎样来写天游峰的险?
出示: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
断掉似的。
⑴指名读。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九百多级石梯
⑵这一句用什么方法来写天游峰的险?
⑶怎么打比方的?从这个比喻,我们可看出石梯怎样?
(高、陡、窄)
⑷情景创设 老师把一根棉线拎在手上,让线飘悠,感知石梯的险。
⑸自由读。
边朗读,边想象,边体会“一根银丝在云雾中飘飘悠悠”的险。
⑹指名读。
6、这么险峻的天游峰,作者攀登上了顶峰,心里怎样呢?
7、指导朗读。
武夷山的天游峰是那么险峻,你能读出这种险势来吗?作者登上了险峰时是多么喜悦,
你能从朗读中体现出这种心情吗?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
8、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课文。做《同步》
板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的高和险
老人自在悠闲 开朗乐观 以苦为乐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扫路人乐观开朗、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分角色朗读课文。领悟作者描写扫路人的巧妙构思。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 13 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生齐读)
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讲读第三段,理解人物形象。
过渡: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他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
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认识这位扫路人。
1、自读课文。提示: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天游峰扫路人的句子读一读。
2、小组讨论交流。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全班交流,相机板书。
年过七旬乐观开朗
每天扫上扫下工作负责
30 年后……自信豁达
4、研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渡:作者在与老人的交谈的过程中,想了些什么?
(1)学生自读,找出课文中作者直接议论、抒情的内容。
(2)讨论、交流。启发学生展开想像,作者当时对老人说的话。
5、分角色朗读。
(1)小组练习。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比较阅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引读第二自然段。
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是如此的巍峨险峻……(生读)。当作者终于顺着这根银
丝上了峰顶,饱览了无限风光,心里怎么样呢?(生读:“好不得意”。)
2、提问。
晚上,作者在散步时又遇到了一位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扫路人,他的心
情又是怎样的?
3、出示填空。
这次,作者游览了武夷山,( )登上天游峰,饱览了的无限风光,( )遇到了一位乐
观开朗、工作负责的扫路老人。
4、学生填后,齐读。
四、总结全文。
作者游览了武夷山,不仅登上天游峰,饱览了的无限风光,而且遇到了一位乐观开朗、
工作负责的扫路老人。他心里是多么高兴啊!于是他禁不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
的写了下来,告诉大家。如果你在生活中也遇到了这样一个人,你会怎么做?
怎么把一个人写好呢?可以像作者那样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等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特
点。在描写的过程中,要学习抒发感情的方法,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人说:“30 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要是 30 年后,他会是
什么样的?他们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像,然后写下来。
板书设计:
年过七旬 乐观开朗
天游峰的扫路人 每天扫上扫下 工作负责
30 年后…… 自信豁达
课后反思:
最大的麦穗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让他的弟子在田间寻找最大的麦穗的故事。弟
子们挑挑拣拣,最终两手空空。告诉人们:要把握住眼前的时机,不能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 9 个生字,绿线内的 5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文中的主要词语。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
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
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构想:
在理清课文条理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课文,找出弟子们找最大的麦穗的句子,说说他们
为什么没有找到最大的麦穗,在学习苏格拉底的话,说说有什么体会。以学到这篇课文的真
谛。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并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买天里去找
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
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这些问题大家肯定想弄明白,是不是?
二、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3、指名回答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组成四人小组边读边议。
2、指名说。
第一段(1):写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第二段(2~~6):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7):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3、指名朗读课文
五、精读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2、指名说,你认为可以填上什么词,为什么?
(可”填“严肃、不容置疑”,理由是苏格拉底的话特别是“只许进不许退”是命令式
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3、指导读这一段。
六、指导书写。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同步》。
板书设计:
最大的麦穗
摘最大的麦穗 受教育 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讲的道理:要抓住眼前的机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自由读这一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的意思。
2、指名读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谈你的初步体会。
3、结合学生发言,出示下列句子,体会其中含义。
出示:
这时,两手空空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晃着脑袋,似乎
在嘲笑他们。
(1)指名读。
(2)理解“两手空空”、“如梦初醒”。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
(为什么会两手空空?结合弟子们摘麦穗过程中的动作、神情、心理活动来时体会。)
(4)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进一步体会含义。
(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
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米亿年刚刚摘下的。“)
(1)指名读。 (2)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不是。“有一穗是最大的”是指真正的麦穗,但不一定碰见,即使碰见了,也不一定
就知道它是最大的。“最大的一穗”是指学生们摘到手中,后来又扔掉的。)
(3)小结:是呀,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寻觅觅,最终一无所
得,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那一穗。
(4)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这时苏格拉底说话时的语气怎样?读一读体会一
下,“说”字前可加一个什么词?(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这段话。
4、指导朗读第二段。注意读好难句子。
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
道理,他的学生们听懂了吗?下面我们学习第三段。
三、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评议指导。
2、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从老师的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默读这一段,找出能说明道
理的重点句子,并想想其中的意思。
3、指名说句子。
出示:
追求应该战士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指名读,指导读出句子的重点。
(2)请学生联系实际,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理解。
(3)最后,苏格拉底告诉我们,生活实践也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机遇,完成
当前的任务,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四、指导学生造句
1、自由读课后习题 4 中的句子,体会前后两小句之间的联系。
2、指名用“虽然……但是……、即使……也……”造句,集体评议。
五、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背诵最后一段。做《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要抓住眼前的机遇
课后反思:
山谷中的谜底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饱蘸着哲理的深思。作者记叙了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告
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是对学生进行阅读
训练、陶冶性情和培养意志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自主学习,掌握本课 4 个生字,理解新词“抗
争、反弹、完好无损(加拿大、魁北克)”等(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
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字词句的训练。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确
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教学构想:
在理清课文条理的基础上,品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找出雪松是怎样面对大雪的,
重点找出“积、压、落、弹”四个字,然后联系实际进一步体会课文最后一句:“确实,有
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个别读:山谷中的谜底。
(读出不同的感受,渗透情感和朗读的训练。)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估计学生的问题:这是哪个山谷?迷是什么?谜底是
什么?怎样揭开的?)
(“疑,思之始,学之端”,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 出示初读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
自读课文。
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⑵思考刚才提的问题(这是哪个山谷?迷是什么?谜底是什么?怎样揭开的?)。
2. 巡视学习情况,相机解决问题。(指导同位交流预习情况)
三、检查初读情况——组织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指名认读,正音,记忆。
2.指名逐节朗读,相机指导读好长句,纠正字音。
3. 组织交流词语理解。
重点交流:“抗争、反弹、完好无损(加拿大、魁北克)”等,着重交给理解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四、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1. 默读,根据要求给课文分段。提示: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山谷中的谜?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旅行者揭开了谜底?
看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一段写了什么?
2. 组织交流,讨论:
第一段(1——2):加拿大魁北克山谷奇异的自然景观是个长期没有解开的谜。
第二段(3):两个旅行者通过仔细观察揭开了这个谜底。
第三段(4——6):写了两个旅行者的对话。
五、组织质疑: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内容吗?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复习认读。
2.指导描红,临写、交流难写易错的字,相机范写:摧、贞。
3. 组织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做《同步》。
板书设计:
雪小 雪大
松(弯曲、反弹)
柏雪智者
杨松强者
女贞
西坡东坡
加拿大魁北克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学习雪松的暂时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的道理。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提问
魁北克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中有一个什么“谜”?
学生回答后,师演示简笔画:谜西坡长满松、柏、柘等杂树东坡只有雪松
二、精读第三自然段
这个谜后来怎么揭开的?谜底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今天我们就要进行研
究。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呢?
反馈概括: A、特殊的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外部原因)
B、松的特性决定。(内部原因)
2、研读“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始终完好无损。”
A、“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依然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读一读,说说你在读的时候都注意了哪些词语?(弹性、弯曲、反弹、依旧保持)
为了便于理解,师用塑料尺来演示这一动态过程。以此理解“弯曲”“反弹”。
追问:如果用木头尺子,能否达到这个效果,为什么?从而理解“弹性”和“依旧保持”
(弹性:这是雪松的特性,与柏、柘、女贞的区别所在。弯曲:这是暂时的,是种退让。
反弹:能反弹是在雪松具有弹性的基础上进行。依旧保持:雪松的弯曲,最终是为了保持自
己的身姿。)
指导朗读。
B、“就这样,反复地积,……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读一读,找出这句话中四个关键动词(积、压、落、弹)
通过反复朗读,感悟理解:
(反复地落:雪大,狂;反复地弯:雪松承受的压力大,且作出了适当的让步;反复地落,
退让成功;反复地弹:雪松不屈不挠。不论……始终……雪松是个胜利者。)
指导朗读。
3、至此,这个谜底全揭开了。但有人这样评价雪松:面对大风雪,雪松只是一个劲曲
弯曲,这是在向风雪低头,它们是一群弱者。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请大家再次读读第三自然段,等会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证明雪松不是弱者。
(雪松不是弱者,它的弯曲只是暂时的,是它对付风雪一种手段,它这样做是为了最终的
反弹。雪松不但不是弱者,它是一位有计谋的人。如果他像其它杂树那样不弯曲,它的树枝
早就被雪压断的,也不会至今还生活在魁北克的山坡,那么那儿也不会有如此奇异的景
观。……)
4、齐读,把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学习 4-6 自然段
1、“我敢肯定,……才被大雪摧毁了。”
2、自由读,谈谈看法。
3、出示“对于外界的压力,……以求反弹的机会。”
4、“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你可以通过一个成语,一句名言俗语,或者一个故事不解释这两句话吗?
口头完成练习(至少选一个)
蔺相如的躲避不是,而是______________。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不是,而是__________________。
平日里同学们的谦让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
人的生活总是如此,在我们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中,常常受到大的、小的,内部、外部的
种种压力。对于这些压力,要尽可能去承受,的确受不了的时候,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
样退让一下,这样就不会被压垮,就为自己创造了生存的环境,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
作业设计:
以“雪松的启示”为题,说说学习了这篇文章以后的感受。做《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 谜 东坡只有雪松 西坡有松、柏等杂树
特殊的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外因)
谜底
松树的特性决定(弹性弯曲反弹依旧保持)
积 弯 落 弹
启示 弯曲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课后反思:
习作 5
教材分析
“成长的烦恼”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话题。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围绕
“成长的烦恼”大胆倾吐自己心里话,写出烦恼是什么,因什么而烦恼。因此习作指导时应
创设一种宽松氛围,使学生乐于将烦恼倾诉,从而获得丰富的习作素材及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回忆成长中的烦恼,具体写出一件令自己烦恼的事。培养说真话,抒真情的良
好文风,明白只有样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要教会学生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在课堂中让学生作真诚的交流与沟通,打开心扉,
实话实说,促进课堂多元对话。
教学构想
首先师生交流,激发写作兴趣;明确范围,简要指导;创设情景,感悟写作方法;最后
运用写法,学生练习写文;在讲评作文时,通过分析进一步明确写事的作文怎样写。
教学准备
想一想烦恼是什么,因什么而烦恼
教学时间
2 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我今天想先来个民意测验,大家可得说真话哟。你们最近有没有痛苦烦恼的事
情啊?如果有,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呢?说出来大家听听,看看能不能帮助你化解一下?[学
生说,师生点评;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种成长的烦恼,指导学生调适心理,化解烦恼的
方法:读书法、注意转移法、运动法、倾诉法、休息法等]
二、畅谈讨论,尝试写作。
(一)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中世纪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创始者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
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分掉一半忧愁。”
2.今天,让我与在座各位同学一起,真心地分担彼此的烦恼吧!至少可以分掉一半的烦恼,或许还会烟消云散呢!
3.出示写作要求:认真读一读要求,边读边仔细想一想,要求告诉了我们什么?
归纳:烦恼来自学习、家庭、同学、身体……。
板书:大胆地说心里话,说真话、表真情
4.现在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先回忆、整理一下生活中、学习上、家庭中、同学间曾经
发生过哪些让自己烦恼的事情,挑一件感受最深的想一想是因为什么而感到烦恼的?
(学生回忆思考。)
5.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写作之前,我们应确定一个题目呀!根据刚才自己脑海中想
到的烦恼,再推敲一下,取个你认为最好、最合适的、最有创意的题目写下来。有的题目一
看就知道小作者烦恼什么,有的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出示参考题目)
(二)放胆习作,真情体验
1.为了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赶快动笔把困扰你的最深刻的烦恼写下来吧!
2.构思酝酿,自由习作。
板书设计:
大胆地说心里话,说真话、表真情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习作过程
一、自己修改
师:写好后自己先放声朗读,听听是否顺口,想想词语用的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
思是否交代清楚具体了,不合适的自己试着改过来。
二、同组交流习作。
(1)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
(2)引导学生分别说说是否写出真情实感。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三、文后指导。
1.推荐优秀片段或者全文,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各自修改——同桌互提修改意见——自己再次修改。
三、修改作文。
四、学生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
说真话、表真情课后反思:
练习 5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几部分。
教学目标:
认识街头招牌,了解经营的范围和特点,学习给店铺起名,并能将货物进行分类。诵读
与积累 12 个词语写好钢笔字,力求写正确、端正、美观。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让学生
学会有条有理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学写毛笔字,使学生在笔画和结构上有所长进。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构想:
学习练习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先在小组中互相学习,然后全班交流。诵读与积累
中有些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来解决。并背过会默写。口语交际中引导学生大胆表述自
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街头招牌,了解经营的范围和特点,学习给店铺起名,并能将货物进行分类,让学生
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学生学习过程:
一、认识街头招牌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读一读题目中出现的八个招牌名,根据每一招牌名中的关键字词,联系实际生活中
的经验,思考它们各自的经营范围和特点。
3、交流。
教师适当介绍学生不太了解的店铺名。
4、联系自己身边的一些店铺的招牌名,说说它们各自的经营范围和特点。
二、起超市名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讨论:怎样才能新颖而又有意思?
3、引导学生从人名、地名、超市的经营特色等方面来起名。
4、交流总结。
三、货物分类 1、审题。
2、认真读一读这些货物名,联系生活中的经验,想一想它们各属于哪一类,该如何分
类。
3、交流。
4、总结给这些货物分类的规律。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诵读与积累 12 个词语。写好钢笔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诵读与积累
1、审题。
2、凭借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3、交流词语理解。
水滴石穿:比喻力量虽小,但是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一心一意:思想、意念坚定。
感激涕零:因感激而流泪,形容非常激动。
百感交集:各种各样的感触交织在一起。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匪夷所思: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成立所能想象的。
时光荏苒:时间渐渐过去了。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里一闪而过。
鉴往知来:审查过去,就可以推断未来。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迷途知返: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能改正。
恍如隔世:好象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的变迁、事物的巨大变化的感慨。
4、反复朗读,加强感悟。
5、练习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写法及整体。
3、描红,注意书写姿势。
4、反馈评析。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学写毛笔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口语交际
1、审题,揭示主旨。
2、辩论: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示对方的矛盾,以便
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大家在电视中可能见过辩论的场面,那我们今天就来实
战演习一次。
3、步骤:
1)确定一个辩论的话题。
2)将不同观点的同学分成正反两组,各方进行组内分工,搜集资料,组织语言。
3)辩论前,推选一下小主持人,主持人控制辩论会的进程,但不参与辩论。
4)辩论时,正反双方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及时补充或反驳,同时注意说话文明,
尊重他人。
4、开始辩论。
5、总结。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学习写法。
“屋”字:“尸”字头起笔横折位置上一些,折面稍短些,主笔竖撇要舒展,收笔位置
要在左下角。在书写里面的“至”字时,注意起笔横画的位置,以使整个字外面和里面两部
分紧凑。
“眉”字:写法大体上与“屋”差不多,在书写里面的“目”字时,注意第一笔竖画的
起笔位置,以使整个字外面和里面两部分紧凑。
3、练习。
4、反馈。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