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六单元教案设计
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一个习作和一个练习。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文中的主要词语。体会重点语
句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语句的意思,体会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
特情趣,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体会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
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体会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
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以及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语句的意思,体会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
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体会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
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体会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
到底的思想感情,以及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课时分配:
《广玉兰》 2 课时
《夹竹桃》 2 课时
《古诗两首》 2 课时
习作 6 2 课时
练习 6 3 课时
广玉兰
教材分析:
体会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学会 13 个生字,绿线内的 4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找出表达课文
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为什么
爱上了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 自
然段。
教学重难点:
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引导学生读通读懂
写花的各种形态的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在理清课文条理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课文,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引导
学生读通读懂写花的各种形态的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春暖花开,各种花都竞相开放。今天,我们再认识一种花——广玉兰。
2、板书课题。
3、哪些同学知道广玉兰,能给大家作个介绍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出示字词。
渗透 概括 花蕊 婴儿 惹人喜爱 孕育
铁锈色 呈现 旺盛 内涵 椭圆形 凋落
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分小节朗读课文。
③齐读课文。
3、理清脉络。
①自读,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课文可分为几段?
②交流。
4、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①轻声读第一段。
②思考。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去欣赏广玉兰的?
2、指导朗读。自由读,齐读。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课文。做《同步》
板书设计:
广玉兰
“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作者对广玉兰的
喜爱之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
2、广玉兰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花很大,散发着阵阵幽香。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①默读第二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绘广玉兰的,着重写了哪一方面?
②交流。(按花的色彩和质感、花的形态、叶子的特点的顺序写的,着重写了广玉兰花
开时的形态特点。)
③理解第二自然段。
a.指名读,说说花的特点。
b.从哪些语句读懂的?
c.从语句中你体会出怎样的感情?从花瓣色彩和质感两个方面写出了花的洁净、高雅。
“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写出广玉兰实在是美到了美不胜收、美不能言的境地。
表达出作者对盛开的花朵喜爱之情。
d.训练朗读。
④理解第 3 自然段。
a.自读课文,联系插图说说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你能从中体会出怎样的感
情?
自由读,交流。
(引导学生一句一句谈体会,领悟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b.指导朗读,背诵。
⑤理解 4、5 自然段。
a.作者不仅写了广玉兰花瓣的形态美,还写了它的什么?(叶片)
b.自学,讨论。
c.交流。
叶片“终年不败”的特点。
叶片很有生命力。为什么说“另有一番情趣”?还从哪儿体会到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训练朗读。
2、学习第三段。
作者在文章最后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齐读。
三、总结全文
本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爱,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吗?
交流,观察仔细,抓住特点。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广玉兰
花的色彩和质感、花的形态、叶子的特点
喜爱
课后反思:
夹竹桃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文质兼美的散文,体会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
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练习正
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
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把握中心句。
教学构想: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19、夹竹桃,齐读
2、简介夹竹桃:这是我国各地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集体朗读。
(2)说说词语意思
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
乍起:刚刚开始。
韧性:柔软而结实。
(3)指名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想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2)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
第三段(3—5)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
第四段(6)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同步》。
板书设计:
夹竹桃
花期之长 韧性可贵 花影迷离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哪些自然段直
接描述夹竹桃的呢?(2、4、5)
2、课文的 2、4、5 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夹竹桃的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努力把
课文读好。
学习第 2 自然段
1、默读,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2、讨论,交流: (1)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2)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火与雪:不相容——融洽)
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有趣的景象。
学习第 5 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
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
3、默读,思考:
(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引起作者的幻想?
(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
4、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读第 5 自然段,试着完成填空练习:
我想它是地图()。()是亚洲,()是非洲,()是大海。(),
()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5、小结:
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
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
6、练习朗读。
学习第 4、3 自然段
1、那么第 4 自然段又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呢?轻声朗读
2、讨论:写了夹竹桃的韧性。
3、默读,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自由读,交流,出示:
(1)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
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2)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①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
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
比。)
②体味“无……不……”、“无不”的作用。
③练习用“无……不……”、“无不”造句。
4、读第 4 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
5、课文重点写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写“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
红”的景象呢?(反衬)
6、指导朗读
7、小结:
这两个自然段通过一年三季、花开花落的衬托和夹竹桃花期之长,始终如一写出了夹竹
桃的韧性。
8、练习背诵
学习第 1、6 自然段
1、自由读第 1、6 自然段,联系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2、课文的最后一节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前后呼应,总结全文) 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造句:
无……不……(无时不……,无日不……,无人不……,无法不……)
无不——
板书设计:
韧性
夹竹桃 值得留恋和回忆 爱上了夹竹桃
幻想
课后反思: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体会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以及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
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 2 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
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同时,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体会两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构想:
品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石灰吟》、《墨梅》。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接题解题
1、你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两首新的古诗。明代
诗人于谦写的《石灰吟》和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写的《墨梅》。
2、老师布置你们搜集了于谦和王冕的资料,我们一齐来交流一下。
3、解题
《石灰吟》题中“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相传有一天,于谦在石灰窑前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
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才 12 岁。《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
即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墨梅指只有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高雅大方。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
三、理解诗意,品读吟诵《石灰吟》
1、小组合作学习,可借助工具书或其他参考书初步弄懂词句及诗的意思,不理解的作上
记号。
2、小组汇报交流
3、看图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1)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怎样的?
(2)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朗读
石头是那样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在世间留下洁白干净的
石灰。想一想,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怎样的志向?应用什么语气读?(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
不同流合污的志向。坚定的语气朗读。
5、练读,个人展示评议,集体朗读。
6、小结。
四、总结学法,自学《墨梅》
1、总结《石灰吟》的学习方法。
2、《墨梅》这首诗由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交流讨论
(1)吾:我 淡墨痕:淡淡的水墨痕迹
清气:清香的气味 乾坤:天地
(2)看图想象,作者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他画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
气满乾坤”?在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3)熟读吟诵。
4、小结
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做《同步》。
板书设计:
石灰吟 墨梅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巩固两首古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诵《古诗两首》。指导读好诗句的节奏和重音。
2、想象古诗意境,提示应用什么语气来朗读。
3、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意及表达的感情。
二、熟读成诵
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3、自由练读,个人展示评议,集体朗读背诵。
三、拓展诗境
1、出示描写梅花的诗词
2、师范读,指导朗读
3、尝试背诵
四、指导书写生字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石灰吟 墨梅
课后反思:
习作 6
教材分析
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本
次习作找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间作一些调查,及时记录调查的结果。并谈一谈自己的
感受。
教学目标
找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间作一些调查,及时记录调查的结果。用数学课上学到的
统计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写好统计过程与结果,并发表自己
的见解。调查报告的写法不拘一格,可以配上描画的各种统计图表。
教学重点难点
写好统计过程与结果,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构想
首先师生交流,激发写作兴趣;明确范围,简要指导;创设情景,感悟写作方法;最后
运用写法,学生练习写文;在讲评作文时,通过分析进一步明确写事的作文怎样写。
教学准备
想一想统计方法 提前调查作好记录教学时间
2 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如果我们能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该是一件多么
有意思的事情啊!
你做过这样的调查统计吗?
二、示范调查
1.老师想知道,我们班上做过这样的调查的同学有多少?还没有做过这样的调查,正想
作调查的同学请举手。
2.统计小结
三、小组交流,回忆调查过程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开展的调查过程。
要求:要说清楚调查的原因及目的,调查的实施步骤。
四、各自整理汇报
1.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自己调查的目的、实施的步骤一一列出来,可以用文字
的形式,也可以画出图表,形式不拘。
2.学生按要求各自进行整理。
3.通过这次调查,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把你的调查结果也写下来。
4.指名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5.相互补充,发表建议
五、集体交流,发表建议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的数据及结果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谈谈自己的建议。
六、指导习作
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按照调查的目的、调查的经过、调查的结果、调查的结论这
四大板块逐一写作,也可以直接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气呵成,再配上合适的图标,这样会
更生动。
板书设计:
调查统计 谈感受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自己修改
师:写好后自己先放声朗读,听听是否顺口,想想词语用的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具体了,不合适的自己试着改过来。
二、同组交流习作。
(1)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
(2)引导学生分别说说是否写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三、文后指导。
1.推荐优秀片段或者全文,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各自修改——同桌互提修改意见——自己再次修改。
四、修改作文。
五、学生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
各自修改
同桌互提修改意见
自己再次修改。
课后反思:
练习 6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几部分。
教学目标:
学习阅读“拟人化描写”的诗歌,并能仿写句子,学会分类积累词语;诵读与欣赏《马
诗》,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韵味地诵读;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练习
口语交际,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对话;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构想:
学习练习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先在小组中互相学习,然后全班交流。诵读与积累
中有些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来解决。并背过会默写。口语交际中引导学生大胆表述自
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语文与生活和诵读与欣赏部分。
学生学习过程: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自读诗歌,引导发现诗中所写的四季的特点。
(2)思考、讨论:诗中写出了四季各自怎样的特点?写得是否生动而又有生机?为什么
能写得充满生机?
(3)学生交流
(4)小结:抓住了四季各自最典型的特点来写;由于把四季写得和我们人一样富有感情,
写活了,所以充满生机。
(5)说说四季还有哪些特征。
(6)师生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让学生充分读例句,分析写法。
(2)根据上一部分学生说出的各季节的特征,学生仿写夏、秋、冬的句子。
(3)学生交流、评议。
(4)鼓励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导入:要想写好文章,积累一些成语是必要的。同样,写好关于四季的文章和句子
也需要积累有关四季的成语。
(2)学生回忆关于四季的成语。
(3)鼓励学生说出并汇总这些成语。
(4)对上述成语进行分类。
(5)小结:注重积累,灵活运用,交叉积累。
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诗歌,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怎样才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4)指名交流。
(5)归纳: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马龙头,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飞快的奔驰呢?这是诗人对热切期望为国建功,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
感慨。
3、练习。
(1)带着对诗意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诵读、齐背、指名背。
作业设计:
1、抄写《马诗》。
2、仿写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句子。板书设计:
马诗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好钢笔字。
学生学习过程:
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段文字。
(2)引导读贴:
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细心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特别是“凋落、装点、幽香、旺盛”
等词在整体布局中的写法。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
字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教师及时小结,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
对话,是今天人们彼此沟通、相互学习、交流感情不可缺少的形式,也是同学们参与社
会、了解生活的桥梁。(板书课题)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交流准备的对话主题、内容。
(2)要求学生对话时适时提出问题,注意沟通技巧,会用礼貌用语,明确自己的对话身
份。
3、练习。
(1)分组练习
(2)推荐一组上台练习对话。 4、反馈:教师适时点评、鼓励。
作业设计:
习字册描红、临写练习。
板书设计:
写好钢笔字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写毛笔字。
学生学习过程: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出示范字,明确本次学写“司、氧”。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示范、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巡视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司、氧”的写法。(注意每个笔画的写法和力度,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
(2)指出不足,及时纠正。
作业设计:
完成毛笔字习字册的相关内容。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