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ID:106627

大小:73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8-1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包括 3 篇课文、1 篇“习作”和 1 个单元练习。三篇课文分别是《长城和运河》、 《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都是景美、情美的美文,适 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 理。 教学目标: 透过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中感受庐山云雾、南沙群 岛以及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独特的美,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享受审美愉 悦。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 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懂得我们生活的环境,有的是大自然的恩 赐,有的是前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所以我们应该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善待身边的 一切,乃至微笑承受生活中的困难,甚至是痛苦,为第二单元的学习作好铺垫。 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体会课文感情。 教学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识字、写字,体会课文感情。 教学时间: 《长城和运河》 2 课时 《美丽的南沙群岛》 2 课时 《庐山的云雾》 2 课时 《习作 1》 1 课时 《练习 1》 2 课时 课文 1 长城和与运河教材分析:   《长城和运河》是一篇诗歌,全诗尽情呕歌了万里长城与京杭大运河的雄伟壮丽,颂扬 了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与智慧。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 收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 感受 “奇异景象”。 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独立地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根据句子理解字词义,喜欢朗读和背诵。因多数 学生没见过长城和运河,所以对这两大奇观所描述的奇异景象感受不够深刻,需要通过观察 插图和交流进一步体会。 教学构想: 从课题入手,资料交流,说说自己了解的长城和运河,通过了解长城和运河雄伟和壮丽 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利用多种读书方式进行反复练读,使他们在读中充分感悟,在文中情境 中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情操的熏陶。 教学准备: 电脑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 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2、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不读破词、破句。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学困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民族 创造奇迹 不朽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齐读出示的生词。 (4)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蜒 族 三、理请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以什么样的方式看长城的?为什么要这样看长城?     2、阅读探究: (1)比较句子: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2)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画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你觉得长城怎样?可用哪两个词概括它的特点?“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 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 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创造”分 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4)“祖先”该怎么理解? 比较句子: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5)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3、指导朗读. (1-4 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 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 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4、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5、指名读, 生评议。 6、齐读. 7、学用结合,延伸拓展。 让学生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等词写一段话。 五、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作者在蓝天中除看到了长城奇异的景象外,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奇异在哪些 方面?   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有关句子。 2、探究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们之间存在什 么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 么?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动人”一词可否换 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 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5、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6、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7、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8、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 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四、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 吗? 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背诵全文。 2、搜集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人民智慧的短诗,也可自己创作。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像绸带)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课文赞颂了我国的哪两大建筑工程?可用哪些词概括它们的特点?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升华感情 1、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 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 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 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 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2、再读课文,说一说每一部分各写了什么。 3、再次指导朗读课文 4、说说你学习本文之后的感想,读一读仿写 三、指导背诵 四、指导写字   驾 折 蜒 谱 朽 篇 创 簇 绸 1、学生自读上面的生字 2、指名读生字 3、指导学生记生字:你能记住哪几个生字?怎么记住的? 4、指导学生说 5、指导学生写字 蜒:左右结构 与“蜓”的区别 创:注意“仓”的写法 驾:下面的“马”不要写成“木” 6、学生描红 7、学生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 五、练习 1、形近字组词   骂( ) 使( ) 蓝( ) 导( ) 象( )   驾( ) 驶( ) 篮( ) 异( ) 像( )  绵( ) 峪( ) 蜿( ) 蜒( ) 扁( )   棉( ) 浴( ) 碗( ) 诞( ) 篇( )   折( ) 绸( ) 朽( ) 州( ) 飘( )   拆( ) 调( ) 巧( ) 洲( ) 漂( )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用--------划出来 3、做课后第三题 作业设计 1、听写本课生字组词。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驾 折 蜒 谱 朽 创 族 绸 篇 课后反思: 课文 2 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材分析: 课文先介绍了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以及我们的祖先在那里生息繁衍的情况。 然后分别从物产富饶和景色迷人这两方面具体描绘南沙群岛是美丽富饶的宝岛。寓情于景, 流露出作者对南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 9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正确、 规范地书写 10 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 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 这一写作方式。教学重、难点: 语言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渺”等,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初步理解课文“总 ——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学情分析: 看图学文,领略南沙群岛的美丽,教学时可以使用教学挂图每让学生仔细观察碧波浩渺 的大海之中的南沙群岛,教师注意引领学生走进作者所创设的散文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和 联想,让学生感悟、品味出南沙群岛的美。 教学构想: 朗读感悟,紧紧抓住“美丽”这条主线,结合每一段的中心句深入体会南沙群岛的美,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朗读的,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领悟,提 高学生的领悟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欣赏插图。   2、配乐解说: 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 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辽阔 岛屿 矿产 水天相连 壮观 宝库 海龟 星罗棋布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4、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你对南沙群岛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交流所画句子,齐读句子。 3、教师小结: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学习生字   1、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浩瀚 海域 岛屿 辽阔 繁衍 心旷神怡 星罗棋布 海龟   (2)查字典,说说加横线字词的意思。   星罗棋布  心旷神怡  繁衍  碧波浩淼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阔”“屿”“龟”三个字. 作业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组词。 2、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南沙群岛,结合课文内容向爸爸妈妈介绍南沙群岛,可以用课文的 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创作性的表述。 板书设计: 美丽的南沙群岛 辽 阔 屿 罗 库 资 仅 暗 龟 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围绕中心句,从不同角度写话。 学生学习过程: 一、检查复习 1、上节课我们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   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岛屿多)   (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 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结合理解“星罗棋布”。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 “生息繁衍”等词 语的意思。   3、激疑过渡: (1)齐读第 1 自然段 (2)小结激疑:南沙群岛历史悠久,我们每个人都为它自豪,课题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那它美在何处? (二)学习第 2 自然段 1、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打开这座蓝色宝 库。   2、学生自学第 2 自然段, 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 在“宝库”里你发现了 什么?   3、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不竭”的意思。   4、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 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 色宝库?   5、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总分写法。 小结: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6、细细品味,感情朗读第 2 自然段并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 3 自然段 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1、自由朗读第 3 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2、那金色的沙滩, 黝黑的礁石, 雪白的浪花, 翠绿的海水……任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 迷人的热带风光图。这些句子你们读懂了吗?试着画下来。   3、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创作绘画。 4、评点学生作品,讨论为什么这样画?用书上的词语和句子说说。 5、创作绘画和课文理解“清澈明亮”, “蓝玉”, “五彩缤纷”, “心旷神怡”, “碧波 浩淼”, “充满魅力”等词语的意思。指名朗读学生喜欢的词句。 6、指导朗读本段的两个比喻句。 用“……像……”的句式把这两句练习说一说. 7、有感情地朗读第 3 自然段,练习背诵。 三、创设情景,加深体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朗读体会。 2、老师或学生扮演记者对游客(学生)进行采访或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为南沙群岛作介 绍。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搜集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东沙群岛等岛屿图片、文字资料,围绕“我爱祖国的宝岛” 的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美丽的南沙群岛 物产丰富 用之不竭 难以计数 景色迷人 心旷神怡 旅游胜地 课后反思: 课文 3 庐山的云雾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 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 2、3 自然段的写法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语句优美,诵读积累是重点。在语言情境中诵读积累是有效的、高效的。学生 从字面上很难理解“笼罩”、“绒帽”、“缠绕”、“弥漫”、“天幕”、“瞬息万变”、“一泻千里的 九天银河”等词句。 教学构想: 在教学中,结合图片或录象,观察“云”的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产生生临其境的感 觉,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器官,又提高了理解词句的深刻性。此外,通过多媒体演 示,学生进入了语言情境中,通过品读,体会到词句的优美和“云”之奇,感受庐山云之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朗读来初步理解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学生学习过程: 一、揭题 你们听说过庐山吗?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地处江西九江市,有避暑山庄之美称, 说起庐山,不由得使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指名背诵)知道它赞美 什么?其实,庐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云雾,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 3 课,板书:庐山的云雾(读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风景、激情 1、你们看,这就是庐山! 2、庐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自由发言) 三、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 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二、初读课 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4、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 第一节: 这小节有好几个成语,你通过自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 变幻无常: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态万千。  飘飘欲仙:看到美丽的云雾内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腾云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心里很舒畅。 第二节: 绒帽(rong)缠绕(chan rao) 系 ji 系鞋带 xi 关系 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同学来帮帮忙。 弥漫:(雾气)布满、充满。 缠绕:环绕。 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种各样。 第三小节: 这小节也有好几个成语,你理解了吗?让同学也来享受你学习的成果。 瞬息万变:形容变化极快。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四蹄生风:形容马跑得非常迅速。 第四小节: 云遮雾照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理解“云遮 雾罩”、“流连忘返”。 四、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五、教学生字词 1、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幻、瀑、罩 2、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作业设计: 1、本课生字组词。 2、读熟课文,做小导游,向自己身边的人介绍庐山的云雾。 板书设计: 庐山的云雾 庐 瀑 幻 似 姿 笼 罩 系 泻 返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学习“总分写法”的自学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 1 自然段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 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 里?(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 二两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 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 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 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   3、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 百态?(读书回答)   4、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打比方)   5、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 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 态”的)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8、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 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 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 读、议、背。重点是通过读议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 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用“流连忘返”造句。 七、总结全文 1、配乐朗读全文。  2、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庐山的图片资料、古今诗文,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庐山的云雾 多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课后反思: 习作 1 教材分析:   本次作文为看多幅图的作文训练,共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例文。它包括四幅图和 一篇看图作文《穿棉衣》。根据图意短文共写了四段话。第二部分是对例文的评析。编者紧 扣本次习作训练重点,凭借例文,向学生提示了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注意点。第三部分包括一 段文字和两幅图,紧扣本次习作的训练要点,提出习作要求和注意点。 教学目标:   能借助观察图画读懂例文《脱棉衣》,感知小作者的所思所想;能通过讨论交流,明确 观察多幅图作文训练的要领;能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书上提供的两组图,选你喜欢的 一组,练习写一件事。 教学重、难点: 从例文中学习方法,通过实践进行知识的迁移。 学情分析:   本次作文为看多幅图的作文训练,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练习。它和观察一幅 图习作不同的地方是:先要看明白每一幅图的图意,再连起来看看这几幅图告诉了我们一件 什么事,然后想一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他们在做这件事时会怎么想怎么做。 这就要求学生整体感知多幅图形成整体印象,并透过画面适当展开想象,写出的习作语意要 连贯。 教学构想: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过冬的,再说说小树是怎样过冬的,然后指导学生认真读例文, 说说例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什么,在读懂例文的基础上,观察提供的两组图画,先说 说每幅图画的内容,然后连起来说完整,再打草稿,修改后誊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例文,观察图画内容,起草、修改、交流。 学生学习过程: 一、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图上有几个人物?能说清图上人物的关系并给他们分别取个名字吗?   2、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分图简要说说图的意思。   4、观察第二幅图的景物,引导学生思考叙述图上场景的顺序。   (1)要交代小树所在的地方。   (2)要描写小树在寒风中的样子。   (3)想象两个小朋友说了些什么。   (4)引导学生看图口述。   5、阅读全文。   6、教师小结:   这四幅图画的是小朋友的妈妈给小朋友脱了棉衣,穿在身上很凉快,由此想到要为家门 口的小树穿棉衣的事,于是她和小伙伴一起去给小树脱棉衣。全文按图写了四段话,交代了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 么做的。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样的方法仔细观察下面两组图,也请大家选你自己喜欢的一组,练 习写一件事。 二、观察图画,运用要点,分图口述 1、观察第一组图,说说这三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给这件事加个题目,给图中人物起个 名字。(讲的是要爱护公物,不能乱写乱画的事。小猴子叫孙小圣,熊猫叫常助林。题目可 以是“我错了”) 2、观察第一幅图。   说说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3、观察第二幅图。 这时他们到了什么地方?孙小圣做了什么?常助林怎么做的?   说说孙小圣是怎么想的,常助林是怎么劝阻的。   4、观察第三幅图。   常助林在做什么?孙小圣的表现怎样?   说说常助林怎么批评孙小圣,孙小圣的态度怎样,孙小圣会怎么说。 三、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同位先看图分段口述,再连起来完整地说,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学生练写,教师巡回 检查指导,收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选择两名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修改文稿,指导誊 写。作业设计: 完成本篇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 1 仔细观察 展开想象 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修改誊写 学生学习过程: 一、重申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自读修改。同学们,真正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怎么修改呢?先轻轻地、慢慢地读给自己 的耳朵听。你的耳朵最厉害了,能灵敏地感觉到哪个词用得不恰当,哪一句话还不通顺,然 后用心地改正过来。等读了两三遍后,听起来感觉顺畅了,文章就基本上改好了。你可要慢 慢读,仔细听呀! 二、重申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 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2、添词句。 3、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 4、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 得的红花多。 三、师生评议,完善习作。 1、师生互评。自我感觉好了吗?谁来大声读给大家听一听,一来,可以和别人分享你的 美梦与快乐;二来,还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进一步的修改指导。 2、小组评改。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学习团队,大家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让我们以小 组为单位,轮流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相互欣赏,相互修改。 3、对学生习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述。 4、誊抄作文。“文章不厌百回改”,同学们在誊抄作文时要继续修改,让你的习作成为真 正的“精品”。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同学们,请你进一步修改、润色,可以向各种报刊投稿! 五、学生誊写,不会写的字查字典。 作业设计: 把自己的作品拿回家给家长看听取家长意见,再修改。 板书设计: 习作 1 脱棉衣 课后反思: 练习 1 教材分析:   这次练习共安排了 7 道题,包括按笔顺写字、比较四组字的读音、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并组词、认识打比方的句子、熟记成语、看图说一段话和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熟记并背诵简称歌。完成学用字词句的教学,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融洽;写好钢笔 字(“返、越、处”三个字)注意写好捺画;进行读读背背练习;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让学 生想说、让学生会说)进行口语交际;指导练习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积累、应用词语、口语交际。理解词语意思,学会应用。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闻。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构想: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每道题的方法,通过自学、交流、老师指导,完成每道题的要求, 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处处留心。 学生学习过程: 一、第一部分学习简称歌。  1、出示中国地图,指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观察。从整体看,中国地图像什么?(中国地 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从局部看: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 34 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指导学生从地 图上找出一下区划: (1)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直辖市是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城市) (2)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 是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 (3)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5、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6、找朋友游戏。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 二、学习第二部分: 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 1、出示句子。 (1)读第一句,说说了解了哪些剧种? (2)启发学生边读边想: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吗?交流。 2、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3、小结: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4、学习运用简称的词句。 (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作业设计: 1、背诵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 2、查找一些各省市自治区应用简称的句子。 板书设计: 练习 1 直辖市: 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 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 香港、澳门。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 学生学习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观察要写的字。(“遮、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1)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 (2)“遮”字一捺走势平缓;“越”字一捺比“遮”陡;“处”字一捺更陡。 4、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二、读读背背。   1、熟记 8 个成语。 (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换: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气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2)指导记忆。 2、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介绍: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3)小结: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不会帮助织布, 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 作业设计: 1、背诵并理解 8 个成语,学习应用。 2、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练习 1 气象万千 风云变幻 奇峰异岭 若隐若现腾云驾雾 飘飘欲仙 白云苍狗 瞬息万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聊聊春节。 学生学习过程: 一、口语交际——聊聊春节 1、设问导入: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 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 2、出示题目:聊聊春节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分组讨论:今年的春节,你过得好吗?(回忆春节中的情景,谈谈过春节的感受。) 2、用投影出示教材中的五幅图,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五幅图的主要意思。(贴春联、全 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 3、选取五幅图中任意一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准备进行口述。(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最感 兴趣、印象最深刻的事来说,才能说得生动具体)。 年夜饭中,鱼是不能少的,取“连年有余”之意,年夜饭中饺子是主要的,饺子馅里要 放上花生、枣、栗子、硬币、糖果、年糕等,谁吃到这些东西就要说上一句有关的吉庆话, 如吃到一块糖则是“有甜头”,吃到一枚硬币便意味着“有钱花”。 守岁时禁忌最多,说话做事都要十分谨慎。“破”、“坏”、“散”、“死”、“赔”、“病”、 “输”、“痛”等下吉利字眼都不能出口,不能骂人,不能打骂孩子。饺子破皮了,要说“挣” 了,蒜要叫“义和菜”,打碎了器具,要赶快说一声“岁岁(碎碎)平安”或“越打越发”。 三、练习。   1、引导学生按照顺序,抓住重点来说。(选择其中一幅图的内容用小黑板出示主要顺序, 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打好腹稿)。   2、学生分小组练习口述。   3、任意上台来说。   4、同座互说。   5、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口述进行点评。   (2)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练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四、学习毛笔字 1、观察要写的字,读一读。 2、观察横撇、撇点的字走势。 3、书空描这两个笔画。 4、用毛笔描写。 5、练习本上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6、评价作业。 作业设计: 1、了解元宵节的习俗,与同学聊聊。 2、练习写毛笔字。 板书设计: 练习 1 口语交际——聊聊春节 课后反思: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