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七彩版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地图——听音寻路》(大提琴与多媒体协奏曲)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大提琴协奏曲《地图——听音寻路》,了解它的演奏形式和
风格。
教学重点: 了解大提琴协奏曲的演奏形式和风格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欣赏男生独唱《母亲》 师:这是一首充满儿女对母亲崇敬之情的
歌曲。问:你心目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生:温柔的、慈爱的 师:同学们,
你们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妈妈,她是谁吗? 生:祖国妈妈 师:那你们眼里的
祖国妈妈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美丽的 2、 学唱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 师:
我们的祖国妈妈既美丽又伟大,我们爱她就象爱我们自己的妈妈一样。今天我们
要学的歌曲就叫《我的妈妈叫中华》。(1 初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真挚、
热情地) (2)复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伴唱和合唱) (3) 跟
琴先学唱高声部,再学唱低声部(4)一部分学生唱高声部的歌词时另一部分学
生唱低声部的歌谱;当一部分学生唱低声部的歌词时另一部分学生唱高声部的歌
谱。 (5)第一部分由一个学生领唱,其余学生用合唱哼鸣来烘托,声音轻但位
置高。 (6)要求用朴实、真挚的情感来演唱歌曲。3、 欣赏大提琴与多媒体协
奏曲《地图——听音寻路》 师:大提琴与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是谭盾为
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和波士顿交响乐团创作的、由大提琴与管弦乐团合作的多媒
体协奏曲。 播放潭盾的新作《地图》大提琴与多媒体协奏曲选段。 (1)学生说
说看到了什么? (2)用自己的声音、动作表现出来(3) 小组交流:你从中感
悟到了什么?
4、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美丽的星座》采集与分享:交流我国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歌)
曲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巧活泼和舒展悠长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星座》,体会生
长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2、通过了解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音乐文
化,学生的音乐视眼得到开阔,爱国热情得到激发。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各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轻巧的跳音和舒展的长音、八分休止符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师:我们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由 56 个少数民族组成,你知
道哪些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乐器? 生:苗族、汉族、蒙古族等等; 芦
笙、冬不拉等等(采用知识抢答比赛的形式入手,分小组进行,哪一组回答的题
多那一组就可以摘得知识桂冠的荣誉)。 2、 采集与分享 (1)观看少数民族
载歌载舞的影像片段,介绍各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 (2)介绍少数民族的乐
器演奏的乐(歌)曲 师:我国少数民族乐器种类之多,特色之浓,在世界上是
罕见的。据统计,我国少数民族乐器约有 300 种。吹管、弓弦、弹拨、打击乐器,
种类齐全,且很多乐器有丰富的演奏技巧和传统乐曲。 3 学唱歌曲《美丽的星座》
(1)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和表达的情感 (抒情、活泼;表达了少年儿童生
长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幸福感和自豪感(2 跟琴学唱高声部;再跟琴学唱低声部; (3)处理歌曲,轻巧的跳音和舒展的长音加以区别;掌握好八分休止符;最后
一句要唱得轻巧有弹性。(4) 两声部有感情的合唱 (5) 请一学生领,其余
学生合(6 请个别学生起来唱合唱部分,检查学习效果
4、小结下课 在苗族歌手宋祖英的歌曲《爱我中华》中结束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