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序曲》教学内容:
欣赏《春节序曲》
随春节片断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春节序曲》,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欢度春节的传统习俗。
2、理解乐曲,体验乐曲欢腾热烈的情绪。
3、用打击乐为乐曲作简单的伴奏。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感受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及艺术情感。
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为乐曲作伴奏。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电脑、课件、节奏挂图、部分打击乐器、颜色卡片、红绸带等。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
教学方法:1、听唱动演奏多种形式结合
2、奥乐夫教学法
3、学生全体参于体验法
教村分析: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涣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乐曲采用
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世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
乐曲的特点为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
节目里热闹难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情绪。
乐曲结构为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开始是引子,它概括了全曲的情绪和音调等节奏特点,前
奏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快、强力度乐队全奏开始,烘托了乐曲气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律动《新年好》
2、课件播放:
A、歌曲《今儿个高兴》
B、歌曲《欢乐中国年》
小朋友们,这两首歌表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气洋洋的景象,他们都比较欢快、热烈,谁告诉
老师,屏幕上显示的是什么节日?
生:春节
师:是的,画面上的叔叔、阿姨、小朋友们都在喜气洋洋,载歌载舞欢渡春节。今天,老师
就带小朋友们欣赏一首《春节序曲》,让我们在乐曲声中体会过传统佳节——春节的兴奋、
激支……
二、初听音乐
放 CAI 课件,边听音乐看画面。
课件显示:贴对联、放鞭炮……拜年等。
学生带着问题欣赏:
1、画面上是什么时间,人们在干什么?
生甲:这是节目,春节时的情景,人们放鞭炮,贴对联
生乙:看《春节晚会》拜年
……师:除了以上过节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过年的习俗。
生甲:还有穿新衣,包饺子
师:小朋友们非常能干,说的很好,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吾气洋洋的,贴春联、放鞭炮……
说说看你知道些什么春联?
生 1:爆竹声辞旧岁,哭语阵阵迎新春。
生 2:马岁事事合民意,羊羊处处沐春风。
师:春联包含了很多人们的新愿,新村等。课件显示:天泰地泰三阳泰,家长人和万事
和……
师:通过刚才第一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了过节时的一些习俗,过年时的热闹与喜气,接
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遍乐曲,请你根据乐曲的情绪选择不同的颜色。
三复听,分段《春节序曲》根据乐曲情结搭配与之相适应的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等颜
色卡片)
生甲:前奏部分:乐曲情绪热闹欢腾人们敲锣打鼓欢庆新春,选择大红色。
师:很好,前奏后接下来为第一部分第一曲旋律,他柔和明亮,象姑娘的吟唱,是用长笛和
单簧管吹奏出来,你认为什么颜色接近柔和明亮?
生齐:黄色
师:过渡法,第三小段的主题用什么颜色你听(放音乐)它的情绪更加欢快、热情、流畅,
又在最后加上乐队全奏,用什么颜色能表示这“越来越热烈的气氛”?
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因为这样能够表现人们过春节时愉快的心情及载歌载舞的场
面。
四、再一次欣赏音乐(整体)在音乐声中作律动。
师:我们班小舞蹈家可多了,请 XXX 上来带大家一起跳起来,欢渡春节……
(及时鼓励):同学们表演得其不错,老师也情不自禁想和大家一起跳起来。
师:常领同学大家一起跳起来!
五、用打击为乐曲配奏。
再次欣赏音乐,课件同步播放。
师:画面上的人们在敲锣打鼓迎新年,今天,老师让小朋友们也来当一当小锣鼓手敲打起来,
谁来?
生甲:打鼓
生乙:敲锣
生甲:三角铁
课件显示节奏
鼓谱: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
锣谱:X 0 | X 0 | X 0 | ……
三角铁:X X | X X | X X | ……
主题旋律:
3 32 | i 3 32 | i 3 32 | i 5 3 6 | 5 6 5 6 | 5 6 5 6 ||
5 6 5 6 || 5 6 7 5 6 7 6 || 5 5 | 5 — |
选用以上节奏为该主题伴奏
旋律 2:
鼓:X 0X | X 0X | X 0 X | X X |
锣与三角铁相同
旋伴:
学生边当讨论,经过前面两个主题的练习,此外已迎刀面解了,我并来给学生一个固定答案,而随学生在如听悦耳的原则下发挥,相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六、最后一遍欣赏音乐,综合性学习。
1、伴动表演
2、打击乐伴奏
3、哼唱主题
……
以上各种形式各选一部分作代表,边听音乐边表演、演唱,、伴奏,在锣鼓声中,载歌载舞
地结束本课,把课堂氛情绪推向潮湿。
七、布置作业
画一画有关春节的图画,随乐曲声出教室。
下课。
本堂课教学思路理念及课后反思。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有音乐作品的创
作、演品,演奏最终都是为了“听”,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和发
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培养“具有音乐的耳朵”,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
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小学生分辨高推与低俗,美好与习惯的能力。
这节课的欣赏内容为《春节序曲》,按课对象为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对传统的春节已有切
身感受,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春节序节文正好与之相对应,学生对本课内容较感兴趣,达
到了情感上的共鸣,传统的过年活动,拜年贴春联,包饺子等,学生对本课内容较易掌握情
绪体验会深刻。
本节课的设计,考试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注意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在每一次听音乐时,我都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这样有
针对性和可检测性,每遍几个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二、讲解精练,富于启发性,尽量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总结,最后老师概括,发挥了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
三、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如欣赏第一遍音乐后,学生联想过年时的各种传统习俗。
四、结合节奏律动辅助欣赏,让学生随春节序曲表演十字步,插身歌等,虽然有的同学表演
的并不是非常协调,但是他们因为音乐的情绪感染,而兴高采烈地舞着,人人都能参与到感
受音乐之中。
五、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旋律的分析,便学生明确不同的旋律,乐段会塑造出不同的情绪的音
乐形象。
六、充分运用通感,听觉与其他实践活动相结合,如欣赏它音乐后,分别用讲述春节习俗,
选择颜色搭配情绪,用打击乐为乐曲配伴奏,用绘画创作,用律动进行表演等各种形式,重
在让学生全体参与,发挥学生个性思维。
七、注意学生创编活动,尤其是律动表演和打击示伴奏及最后的开教形式教学画图画,培养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体协作精神。
八、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平段,如教师根据本堂课内容,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声像
视听相结合,扩大学生视野。
九、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法,听、唱、动、表演、创编等为主要求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以及
更换教学法,愉悦了身心,达到了预期效果。
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如过年的习俗,贴春联的意义等,使
学生即欣赏了乐曲,又了解了过年的各种习俗,更加热爱生活。
本节课运用的音乐教学模式有:
1、参与——体验模式,让全班学生用律动,选颜色打击乐伴奏、绘画等活动,全体参与。2、情境——陶冶模式,运用课件创设情境,学生通过唱奏动听等手段,创设了过年的情境,
使学生体验到音乐情绪,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解决重点:
1、让学生看课件,听音乐,讲解传统习俗。
2、选择与情绪相适应的颜色。
3、为音乐主题选择打击乐伴奏。
4、听音乐作伴动。
5、画图画,延伸课堂教学。
6、运用以上各种形式,理解乐曲情绪,看以上每个环节都要听一遍音乐,听完后又有不同
的练习要求,循序渐进,相辅相成,学生通过以上各个环节的参与,这节课不仅课堂气氛活
跃,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各项音乐能力,解决了教学重点。
在本堂课的创编活动中,注意做到:(1)创设音乐创作学习良好全国,指出人人都是创造
天才,为选择打击乐伴奏作铺垫。(2)正确指导学生的音乐创作学习的激发兴趣,分成两个
小组,这活动表演及打击乐伴奏在教师的巡回指导下,帮助学生从模仿到独立创作,直至最
后的绘画,学生体验创了音乐创作的成功感,最终成为创造音乐,表现音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