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春节序曲》,选自人民音乐出
版社出版的小学六年级音乐课本第九册的第四课,通
过准备分析我对本课有以下了解:1:本课是一节以鲜
明热烈的陕北秧歌节奏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2:作
品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洋、
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情绪。
音乐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学生
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学生的生
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具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音乐课程要求培养学生音乐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
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扩展转换的能力,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就是我设计本课贯穿
始终的教学思想,结合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和本课的
特点,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有以下
几方面:
1.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
节拍、速度、力度再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 情感目标:通过感受新春的欢快与喜悦,让学
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 二、重难点的解决
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我认为本课的
重点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乐曲形象及艺术情感,难点
是乐曲中不同节奏、节拍、速度表现不同的情绪和场
面。
三、教具: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兴趣性、我在
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四、教法: 依据课程标准和五年级学生的特点,
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快乐
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引—激—拓的课堂
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
学原则,发展学生能力。本课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
下面我就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展示给各位老师:
五、教学过程部分(分为四个环节)
(一) 导入 (约 3 分钟)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都作了精心设计,制作了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
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多媒体为手段,让学生在快乐
中学习,把知识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
中。
1、播放歌曲《恭喜恭喜》,让学生聆听欢快的旋
律进入教室,这一情景引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音乐停止,教师问:唱的什么节日?喜欢过
春节吗?为什么?把学生带入到春节的情景中来。
2、播放年画、窗花、秧歌等节日幻灯片,进一步
引导学生进入自己设置的情景中去。
[设计理念: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用年画、
窗花等方式营造春节氛围,使学生处于一种舒适、
喜庆的情景之中。]
(二) 初听音乐,获得感知。(约 7 分钟)
简单管弦乐的知识。
管弦乐队通常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不
同乐器组合而成。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增长见识,了解我们常见
的乐器。]
(三) 学习作品背景 (约 3 分钟)
1、简单介绍作者:
李焕之(1919.1.2~2000.3.19)我国著名的作
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
《民主建国进行曲》、《新中国青年进行曲》、《社
会主义好》等歌曲外,主要有管弦乐《春节组曲》。
2、学习作品背景
作于1955年—1956年,乐曲以陕北民间
秧歌的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
鼓、载歌载舞的场面。
(四)欣赏音乐(约 22 分)
1、打开课本第 25 页,看着乐曲的引子和图画,
我们可以知道这首曲子有 3 个主题,觉得有难度的同
学也不用担心,一会老师会给出你们主题的提示。好,
我们一起出发吧。(播放音乐,在主题变换的时候给
出示幻灯片给出主题提示。)
2、一曲听完,让人回味无穷。我知道刚才同学们
欣赏音乐的时候,脑海里也一定会浮现出一副春节的
画面。谁能告诉大家自己想到的画面呢?
3、复听:大家对乐曲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再
来听一遍,这次到主题变换的时候,请大家作出手
势提示老师。
[这个环节是本课重点,刚开始老师引导听,也能
让学生更直观的认知乐曲。最后的复听让学生在主
题变换处给老师作出提示手势,增加了互动,也能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首乐曲的结构。]
(五)拓展延伸 (约 6 分钟)
1、简单介绍民族乐曲在国际上的影响,使学生对民
族音乐有自豪感觉,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热爱
祖国文化。同学们给的主题提示非常到位,说明我们已经抓
住了乐曲的灵魂。《春节序曲》是我国民族音乐殿堂
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年春节时期,这首曲子就会经
常出现在我们周围。我国的民族乐团在国外演出时,
《春节序曲》经常作为重要乐曲演出,并获得国际友
人很高的评价。
外国友人对我们的民族音乐都这样热爱,那么我
们自己呢?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
我国民族音乐殿堂里群星闪烁,优秀音乐家和经
典曲目数不胜数。课外,大家可以自己去寻找这个艺
术的殿堂,也可以和同学一起去寻找,碰到问题还可
以找老师帮忙,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我们伟大祖国的文
化魅力。(下课)
[本环节加入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民族音
乐、民族文化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
遵循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具有重
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