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校园节拍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 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运动”与“游戏”的快乐,增进对校园
生活的喜爱和同学间的感情。
2. 通过欣赏《乒乓变奏曲》和《溜冰圆舞曲》,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
并能用合乐、协调的身体动作加以表现。感受、体验《乒乓变奏曲》主题的变化,
能用变化的动作随乐律动。
3. 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拍皮球》和《儿童在游戏》。
熟练模唱《儿童在游戏》曲谱,并通过演唱发现旋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 饶有趣味地参与儿童诵读和节奏,歌词编创活动,表现出较为稳定的节
奏感与韵律感。在“编创节奏用于歌曲表现”“为诵读设计声势动作”等活动中
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创意。综合表现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
2. 养成聆听的习惯。
教学难点:
1.模唱歌曲乐谱。
2.创编歌曲。
3.感受歌曲主题的变化。
教 师:钢琴、教学光盘
学 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安排: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儿童在游戏》
儿歌诵读:活力 GO GO GO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模唱歌曲的曲谱。
2.饶有趣味地参与儿歌诵读和节奏、歌词的编创活动,表现出较稳定的节奏
感与韵律感。
重点: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
难点:模唱歌曲的曲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学唱歌曲《儿童在游戏》
1.教师范唱
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5.齐唱
四、儿歌诵读:活力 GO GO GO
1.看老师的声势动作,判断是第几个节奏,并模仿出来。
2.教师进行两个声势一组的组合练习,学生听辨并模仿出来。
3.4 人一组每人选择一个节奏组合成一句做一做,听一听。
4.教师按儿歌的节奏做声势,学生模仿、有节奏的诵读
5.教师示范
6.学生有节奏的诵读
7.相互评价。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拍皮球》
我的创编拍皮球
教学目标:
1.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
2.能整齐的演唱《拍皮球》。
3.根据观察的体验能创编歌词。
重点:整齐的演唱。
难点: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教学歌曲《拍皮球》
1.教师出示各种球类:小皮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
2.欣赏《拍皮球》伴随《拍皮球》的音乐,按照节拍拍球。
3.教师范唱
4.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5.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6.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7.齐唱
四、拍皮球创编
1.创编歌词,例如:小足球真可爱,轻轻一踢就飞起来。
2.跟随音乐填词唱。
3.唱自编的歌词。
4.相互评价。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听《乒乓变奏曲》《溜冰圆舞曲》成长的足迹(一)(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乒乓变奏曲》《溜冰圆舞曲》,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并
能用合乐、协调的身体加以表现。感受、体验《乒乓变奏曲》主题的变化,能用
变化的动作随乐律动。
2.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运动与游戏的快乐,增进对校园生活的喜爱
和同学间的感情。
重点:养成聆听的习惯
难点:感受《乒乓变奏曲》主题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欣赏《乒乓变奏曲》
1.提问导入。
2.播放乐曲,知道演奏的乐器是木琴。
3.再次欣赏,提问: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后面和前面比有什么不同?
4.播放乐曲,学生随乐拍手。
5.完整的聆听。
四、成长的足迹
1.模仿老师的节奏(四分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拍一拍。
2.旋律模唱《儿童在游戏》。
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球类。
4.用一~~~~就~~~~说说它的特点。
5.教师示范编创演唱。
6.学生模仿编一编
7.开展编创展示。
8.集体评议。
五、欣赏《溜冰圆舞曲》
1.播放溜冰的视频。
2.模仿溜冰的动作。
3.播放乐曲,学生随音乐做一做。
4.点出乐曲名称。
5.学生随音乐再次表演。
六、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