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 《口哨与小狗》
唱 《一对好朋友》
教学目标
1、 要求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并能背唱歌词。
2、 能够专注地聆听音乐,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分析
《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改编的歌曲,一段体结构。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
描述了两个孩子一块儿放鸭、放牛,一块儿唱着歌儿高高兴兴回家时的愉快情景,表现了孩
子们之间真挚朴实的友谊。
《口哨与小狗》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
真、可爱。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附点音符和倚音的正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 听听想想——感受音乐
吹一吹:
请会吹口哨的学生吹几声,让大家欣赏,激起学生欣赏的兴趣。
听一听:
要求大家安静地聆听《口哨与小狗》全曲。
想一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谈谈自己对音乐作品的内心感受,应该用怎样的心情表现自
己的心情?
说一说:
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出现了几次小狗的叫声?可以用什么样图形表示小狗的叫声,还
可以要求大家用嗓音模仿小狗的叫声叫声,并说说小狗叫声的节奏特点是什么?
走一走:
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表现主人与小狗散步的情景,要求脚步与音乐节奏相吻合。
二、 唱唱跳跳——享受音乐
学唱新歌《一对好朋友》
教师导语: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朋友,他们是谁呀?请小朋友们认真聆听歌曲《一
对好朋友》,然后告诉老师。
第一次完整地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并说一说在歌曲中有没有听到动物的叫声。
第二次聆听歌曲,听完后要求大家模仿歌曲里鸭子和小牛的叫声,要求节奏和歌曲节奏相吻
合。
第三次聆听歌曲,要求学生在歌曲中出现衬词“哩喽喽”时,轻声跟唱。
跟老师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
反复聆听歌曲,要求学生小声跟唱。跟着伴奏音乐演唱歌曲。
请个别学生演唱歌曲。
三、 课堂小结
【2】
唱:一对好朋友 听:口哨与小狗
教学要求
1、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一对好朋友》,并背唱。
2、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重点
感受乐曲情绪;背唱歌曲
难点
在听的基础上表演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学唱《一对好朋友》
1、导入: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朋友他们是谁呢?
2、听录音范唱三遍
△说一说在歌曲中有没有听到动物的叫声。
△模仿歌曲中鸭子和小牛的叫声,要求节奏与歌曲中的节奏相吻合。
△要求学生在歌曲中出现衬词“理喽喽”时,轻声跟唱
3、按节奏念歌词
4、轻声跟唱全曲
5、齐唱,试背唱
四、欣赏《口哨与小狗》
1、吹一吹:请会吹口哨的学生吹几声,让大家欣赏
2、听一听:安静地《口哨与小狗》全曲
3、想一想:听玩之后有什么感觉?用什么样的色彩能够表现自己的心情?
4、说一说: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出现了几次小狗的叫声?小狗叫声有什么节奏特点?
可以用怎样的符号或图形表示?
5、走一走:随着音乐表现主人与小狗散步的情景,要求脚步与音乐节奏相吻合。
五、小结
课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