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小鬼”当家
一、单元目标
1、本单元选择的音乐作品都紧紧围绕着“人小志气高”、“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主题。
在音乐活动的体验中,使学生能感悟到“我能行”、“我会做”、“有爱心的自己”。
2、能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当老师》、《买菜》,背唱歌曲《小孩不小歌》;能用心聆听
《变妈妈》、《老师的通知书》和《钉扣子》三首童声独唱歌曲,并能用自己喜爱的表达形式,
表现歌曲的情绪。
3、通过音乐游戏《买菜》和活动“采集和分享”让学生参与表演,分享音乐的快乐,学生
一些生活的基本技能。
二、单元重点、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
1. 正确背唱歌曲《小孩不小歌》。
2. 体验、品味日本儿童歌曲《老师的通知书》的韵味。
3. 音乐游戏《买菜》。
本单元的难点:
1.“我的创造”:用你在家听到的声音编个故事。
2. 采集与分享。
这两个内容的拓展空间比较大,教学设计有较大的弹性,操作也可运用多种方法。
三、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内容建议用 4 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唱唱《小孩不小歌》
(二)听听《变妈妈》(童声独唱)
二、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孩不小歌》,努力表现出年纪小志气高的精神风
貌。
(二)指导学生用心听赏歌曲《变妈妈》,通过欣赏歌曲,增进学生对妈妈的感情,理解妈
妈的辛劳。
三、教学分析
(一)本课时要让学生正确地学会演唱歌曲《小孩不小歌》。
(二)欣赏童声独唱《变妈妈》时要让学生对妈妈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让他们更加尊敬、
热爱自己的妈妈,并乐意帮助妈妈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体现自己也能“当家”的理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地学习演唱歌曲《小孩不小歌》,并把握好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欣赏《变妈妈》时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妈妈的辛苦,让学生学
会体谅妈妈。
五、教学过程
1、分享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都还是小孩子,但小孩子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今天,妈妈不在
家,想象一下我们一个人在家能干些什么事呢?生答:(自由回答: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
自己做饭……)
(2)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老师要是生了这么乖巧的孩子一定会很开心的!为了你们这
么乖孩子,现在我要奖励大家听首歌!(放歌曲《竹马》的 VCD 碟片)。生:听赏。
(3)师:这首歌曲神气吧?(生答)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来学一首神气、有精神的新歌,歌名就叫《小孩不小歌》(板书,揭题)
2、学习新歌《小孩不小歌》
(1)多媒体课件播放劳动画面,配以《小孩不小歌》的录音;
(2)学习朗读歌词(按节奏朗读):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嗨!你若小看小孩小,就比小孩子还要小。
a. 老师有表情地范读歌词;
b. 学生模仿朗读。
(3)教师跟伴奏音乐范唱歌曲,边唱边做表演;
(4)运用听唱法教学生演唱歌词;
(5)请学生跟范唱 CD 完整演唱两遍歌曲,边演唱可以加上动作表演。
3、小小演唱擂台赛
(1)师:同学们用很短的时间学会了这首歌曲,不过老师想听听个别小朋友的演唱,是不
是每个人都唱得很好了?!现在进入“小小演唱擂台赛”时间,请各小组推选 1~2 名小朋友
上前来表演唱卡拉 OK,请音乐组长为他们分别打分,老师作参谋。
(2)学生按要求竞争上前表演。
(3)师生配合公布擂台赛的结果(以激励为主)。
(4)教师点评,纠正演唱中暴露出来的错误或少到位的乐句。
4、师生一同背唱歌曲《小孩不小歌》,可配以动作表演。
5、谈话导入欣赏童声独唱《变妈妈》。
(1)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不知小朋友知道不知道每年的三月八号是什么节
日?(生:妇女节)
(2)师:为了我们的成长,妈妈在日夜不停地忙碌着、操劳着!(放动画片《拇指姑娘》
片段给学生欣赏。)
(3)师:妈妈在不停地做家务,脸上的皱纹也增加了不少。我们都是爱妈妈的孩子,那怎
样让我们的妈妈不要日渐变老呢?现在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说说解决这件事情的方法看!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回答)
(4)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我们要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给妈妈分担一些,还要
少淘气一点,让妈妈少操一些心……听听看,这个小朋友是怎样做的。(放歌曲《变妈妈》
的录音,课件出示歌词)
(5)请学生齐读歌词,理解歌词意思。
(6)复听《变妈妈》全曲,请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律动表演(老师可以适当启发)。
6、一课时学习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上得很开心,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歌曲——(生):《小
孩不小歌》;还听了一首关于妈妈的歌曲,叫——(生):《变妈妈》。通过学习我们收获了
愉快,还懂得了许多道理。
下课!师生道别。学生整队听《小孩不小歌》律动出音乐室。
六、设计意图
(一)在教学歌曲《小孩不小歌》时采用分享导入法,运用谈话、听赏《竹马》等环节以引
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抓牢音乐的情绪特点:“神气”——自豪地。在学唱歌曲时以多媒体
课件相配合,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按节奏朗读歌词在不经意间就解决了节奏方面的
问题;“小小演唱擂台赛”可很好地展示学生的风采,同时也可以找到一些教学中的不足、
学生演唱的不足等问题,便以及时纠正。
(二)欣赏由谈话导入,运用一个个简单的问题,一环环展开,并配以动画片《拇指姑娘》
的片段帮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通过歌曲欣赏让学生学会体谅妈妈,更加地热爱妈妈。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
1、听《教师的通知书》
2、唱《我当老师》
3、我的创造:用在家听到的声音编个故事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我当老师》,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2、通过欣赏童声独唱《老师的通知书》,让学生感受、了解日本歌曲特有的韵味。
3、学生能较准确地把握“×— | ×— ”和 “×× ×× | × — ”以及“×× ×× | ××
×× ”几种节奏,并能用在家听到的声音编个小故事。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叙述性的儿童歌曲,节奏明快,歌词天真,充满童趣,《老师的通知书》是一首富
有日本特色的乐曲,通过这两个音乐作品的比较,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中日儿童歌曲的不同风
格。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学唱、欣赏歌(乐)曲中感受、体验、表现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表现的
内容。
难点:1、正确演唱后四分休止和后八分休止。
2、“×× ×××和××× ××”这两种节奏容易混淆,必须通过听辩模仿,使学生能读
准、唱准。
五、教学过程
1、音乐律动
学生随着歌曲《小孩不小歌》的音乐学做解放军神气地大踏步地进教室,并唱一唱《小孩不
小歌》。
2、欣赏童声独唱《老师的通知书》。
(1)多媒体课件——日本小女孩。
师:看,来了一个日本小姑娘,她说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日本歌曲,你们想不想听啊?
(欣赏《老师的通知书》)让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韵味、情绪,听后请学生说说歌曲中唱
了什么,再由老师告诉学生歌曲的名称,然后再次欣赏歌曲,提醒学生注意感受日本歌曲特
有的韵味。
3、导入新歌,学唱歌曲《我当老师》
(1)导入与欣赏
师:日本小姑娘走了,也带走了日本歌曲《老师的通知书》,不过没关系,老师这儿还有一
首我们中国的歌曲,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中国歌曲和日本歌曲有什么不同?
(多媒体课件引入新授歌曲《我当老师》)
(2)歌曲学唱
①欣赏歌《我当老师》
师:这首歌与《老师的通知书》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中国歌曲与日本歌曲的不同之处)
师:这首歌在唱什么呢?能用歌曲中的话来告诉我吗?
(学生回忆歌词,回答问题)
师:你能边说边用动作来表现吗?
(学生回答并表演)
老师总结并示范(边朗读歌词边表演)
② 再次欣赏《我当老师》,师生共同表演。师:我们跟着音乐边说边做,好吗?(用动作帮助学生记歌词)
③教师弹琴,学生轻轻地哼唱歌词
(反复进行数遍,对较难唱的地方重点指导)
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表演《我当老师》
师:老师觉得大家都成了一个个小老师,那我们就一起唱起来,动起来吧!
(边唱边表演《我当老师》)
4、我的创造(用你在家听到的声音编个故事)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
师:今天,我们歌曲中的小老师还请我们小朋友到他家去做客呢!瞧!他的家到了。(展示
画面)
师:这个家好漂亮哦!里面都有什么呀?(学生观察后回答)
(2)节奏练习
师:请大家听一听,这些是什么声音?
①听辨模仿
钟: 当 - | 当 - |
电话机: 丁零 丁零 | 零 - |
②综合创造
师:除了这些,你在家还听到过什么声音?(学生回答)
师:接下来就请小朋友用在家中听到过的声音编个小故事。(学生创编,老师给予指导帮助)
5、小结
师:小朋友,你们编的小故事真好听,但还有很多小朋友编的故事我们来不及听了,那请你
们下次再讲给我们大家听,好吗?(在歌曲《我当老师》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
六、设计意图
1、在欣赏童声独唱《老师的通知书》过程中,采用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欣赏的欲望,并从
中感受、体验日本歌曲特有的韵味及歌曲所表现的情绪。
2、在歌曲《我当老师》教授前,先采用比较法,即通过与日本歌曲的比较引入到新授歌曲
中来,再通过模仿小动物的一些动作来帮助学生熟悉歌词,最后再通过歌表演的形式来学习
巩固这首歌曲。
3、我的创造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多媒体画面的出现是引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此环
节对学生没有一定的要求,只要是用在家听到的声音编的故事就已经很好了,故事也不用很
长,主要是增强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 唱唱 《买菜》
2. 动动 音乐游戏
二.教学目标
1.学会并喜欢《买菜》这首歌。
2.认识蔬菜的品种,了解买菜的经过。
三.教学分析
《买菜》是一首湖北民歌,表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繁荣景象。歌曲演唱速度为中速,演
唱时要表现出一种欢快的心情。
四. 教学难点
1.准确、清晰地唱好并记住歌词。
2.说唱结合部分自然协调。五. 教学重点:说唱部分的节奏训练,要求与之结合自然协调。
六.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
七. 课前准备:要求每位学生带一种蔬菜到音乐教室。
八. 教学过程
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某某想为大家来表演一个节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一个学生表演“卖菜 ”,其余学生欣赏)
师:谁来说说,他在干什么呀?(学生回答)
(老师由学生的回答引入“买菜”这一概念,并提出要求,由“独角戏”转入“对戏”。)
师:那你们愿意和自己的好朋友来表演吗?(组织学生,分配好蔬菜进行即兴表演)
同时播放歌曲《买菜》
2.趣味学歌(歌曲导入)
师:表演的真不错!可以看出来不管是“买菜”的还是“卖菜”的,大家的买卖都做的很开
心,连老师都被你们调动起来了!所以啊,老师想,你们是不是愿意把你们的蔬菜卖给老师
呢?(学生回答,老师开始表演,边演边范唱,学生配合表演。)
(老师的范唱要求准确到位,情绪自然流露。)
师:你们想不想学这首歌呀?
(学生回答)
师:就请你们跟着老师来做一做,唱一唱吧!
(在游戏中学唱歌曲,采用整体听唱法与分句模唱相结合的方式学唱,说唱部分采用奥
耳夫的“声势”教学法,学生感受着用自己身体发出的响声与老师一起进行节奏训练,
律动中强调
×× ×× | × ×|
和
×× ×× | ×× ×|
的节奏,意在突破节奏难点,为自然协调的唱好说唱部分作铺垫。中间可以加入“报菜名”
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