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四 年级音乐备课
主备人: 复备人:
编号 425 备课
时间
10 月 11
日
上课
时间 教具
教
学
内
容
唱 《踏 雪 寻 梅》
教
学
目
的
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2、巩固
学生对拍号的理解和运用;培养演唱二声部曲谱的能力。3、听赏《冬天
的故事》
教
学
重
难
点
歌曲《踏雪寻梅》中的断音是歌曲教学的重点。后半拍起的乐句是本课
教学难点
教
材
分
析
《踏雪寻梅》这是一首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歌曲表现了骑驴赏花、怡
然自得的情绪。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
铃铛。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程序 师 生 活 动 意 图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节奏游戏
四.导入新课《踏
雪寻梅》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3/4 30 20 10 ︱ 30
20 10 ‖
mi mi mi
ma ma ma
学生保持正确姿势做断音练习。
三.节奏游戏:放《踏雪寻梅》的录
音,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导入新课《踏雪寻梅》
1、简介歌曲,放录音。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
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
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学生
欣赏歌曲,想象一幅画面,并把它画
下来。
2、歌曲教学:
(1)齐读歌词。
(2)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坝
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五、听赏《冬天
的故事》
六、总结本课教
学情况。
(3)再次欣赏歌曲。
(4)学唱歌曲。难点处跟唱。
(5)巩固几遍。
(6)请个别唱得好的同学独唱歌曲。
(7)歌谱教学:听琴声逐句唱歌曲的
谱子。整体连起来唱一遍,注意要正
确的唱好断音。
(8)全体同学唱歌曲,个别同学打击
乐器伴奏。
3、歌曲处理
(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唱歌
曲,自己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
的表达。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
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五、听赏《冬天的故事》
六、总结本课教学情况。谱
例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笔
记金山小学 四 年级音乐备课
主备人: 复备人:
编号 426 备课
时间
10 月 11
日
上课
时间 教具
教
学
内
容
唱《铃铛响叮当》
教
学
目
的
1、通过学唱《铃儿响丁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国民歌的音调。指
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鼓励学生热爱
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节奏感及二部节
奏的配合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有感情地演唱及音乐的艺术表现;二部节奏练习
教
材
分
析
《铃儿响丁当》,美国歌曲,彼尔彭特作于 1875 年。原为一首嬉戏歌
曲,为人们冬季滑雪时所唱,副歌衬词中德叮叮当既是模仿雪橇的铃声。
后来,该曲又逐渐成为圣诞节日等节日晚会上所唱的祝酒歌。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程序 师 生 活 动 意 图
一、组织教学
二、歌曲教学
一、组织教学:
师生礼仪问好。
二、歌曲教学:
1、用打击乐器(双响筒、铃等)形
象地模仿马儿奔跑时的马啼声、铃铛
声,引出课题《铃儿响丁当》。
2、录音欣赏,提出问题:
(1)歌曲的节奏是欢快活泼的还是
优美舒缓的?
(2)描写了“我们”坐在雪撬上怎样
的心情?学生回答,老师加以肯定、
小结。
3、复听音乐、强调每段歌词字数不
同,根据减时线的提示演唱,轻声跟
唱。
4、练唱第一段歌词。
5、讲解、分析节奏,划拍视唱,唱
准音程、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
6、练唱第二、三段。三、创造与活动
7、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全
班同学齐唱。(要求用明亮、欢快、
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
8、复习巩固、进行歌曲的演唱处理。
第一段全班齐唱,第二段由老师用英
文演唱,第三段的第一部分由男、女
生分乐句轮唱,第二部分全班齐唱。
三、创造与活动。
1、节奏创编:给出几种节奏,请每
位同学创编1—2小节节奏。
个同学展示作品,选出两组进行二部
交换练习。
2、老师给出两个节奏,进行单声部、
二声部节奏练习。
3、讲解三连音,进行三连音二部节
奏练习。
四、小结:谱
例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笔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