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义和团运动客观上承担起了19世纪末挽救民族危机的重任。据此回答第1-9题:
1.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将势力延伸到渤海沿岸的国家有①英国②俄国③德国④日本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 B.顽固派暗中支持义和团 C.山东受宗教的影响严重 D.山东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空前严重
3.1900年,义和团大败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的战斗主要发生在
A.大沽口、紫竹林 B.杨村、廊坊 C.老龙头火车站、北仓 D.山海关、大沽口
4.下列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B.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C.导致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5.义和团运动之所以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其根本原因取决于
A.义和团对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的不同反抗态度 B.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程度 C.义和团对中外反动势力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 D.清政府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
6.义和团运动最大的特点是
A.自发性 B.盲目性 C.革命性 D.妥协性
7.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
A.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8.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是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运动失败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C.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D.农民不可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建立政权
9.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A.斗争的侧重点上 B.失败的根本原因上 C.失败的客观原因上 D.运动的阶级基础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创伤。据此回答第10-12题:
10.在下列侵略战争中,侵略者攻入北京烧杀抢掠的是:①第一次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1.八国联军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最大不同在于
A.中国人民被剥夺了自卫权利 B.清政府屈膝求和 C.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D.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B.帝国主义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受阻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受阻 D.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日俄战争给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第13-17题:
13.在三国干涉还辽之后的辽东半岛实际结局是
A.仍处在日本控制之下 B.被俄德法三国瓜分 C.俄国势力不断扩大 D.中国领土主权得到维护
14.使日本迅速挤进帝国主义列强的事件是
A.制定征朝侵华的政策 B.19世纪70年代侵略台湾 C.发动了1895年中日战争 D.日俄战争
15.20世纪第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在
A.菲律宾 B.长江流域 C.东北地区 D.山东半岛
1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次帝国主义战争的共同点是
A.均在第三国领土上进行 B.均可用远洋电报指挥 C.飞机均投入了战斗 D.战地医生均可用青霉素救治伤员
17.1945年8月,斯大林在苏军出兵东北的动员会上说,我们老一辈等待这一天已经等待了四十年。对斯大林的观点的解释我们可以接受的是①俄罗斯民族是善于报复的民族②斯大林混淆了两次战争的性质,斯大林的观点是狭隘民族主义的③俄(苏)两次出兵东北都是为了帮助中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④斯大林把出兵东北当作夺取中国东北的好机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新政最终没能挽救清王朝的统治。据此回答第18-20题:
18.有人说:20世纪初期的立宪派实际上已成为封建主义的同盟军。这主要是指立宪派
A.已成为封建势力的代理人 B.维护封建王朝 C.具有软弱性 D.背叛了其阶级立场
19.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主要原因是迫于
A.历史发展的趋势 B.内外交困的局面 C.西方各国的压力 D.立宪派的要求
20.在清政府的预备立宪过程中,朝廷企图通过改革官制加强中央集权,各省则要求增加地方的权力。这种矛盾反映的实质是
A.立宪派与清政府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满汉官僚的矛盾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
二、问答题
21.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救亡主张不尽相同。例如:维新变法大力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步理论,说“吾既自居于弱味,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于乱亡,发能怨人之取侮?”义和团的一份揭贴则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阅读后请回答:对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的途径,维新派与义和团持何种不同的观点?两种观点各具有什么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22.史学界对清末“新政”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意见认为“新政”是一种完全的反动;另一种意见认为“新政”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三、研究性学习方案
23.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请求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后果。请你正确评价科举制度。
[参考答案]
1-5: C D B D C
6-10:C C C A C
11-15:A A C D C
16-20:A C B B B
21.维新派认为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贫弱。只有通过变法维新,发展资本主义,求得国家富强,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义和团认为当时民族危机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的,必须通过武力反抗,把他们赶出中国。维新派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认为只有通过自身的社会变革,中国才能从根本上求得富强和独立,但它不主张正面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不包含进行国内社会改革的内容,还带有蒙昧迷信和笼统排外的倾向。
22.否定说:①从目的上看,“新政”前期是为了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后期(预备立宪)旨在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②从内容上看,“新政”丝毫没有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钦定宪法大纲》则以法律的形式加强了君主专制的权力;③从过程和结果来看,在实施“新政”的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更促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而“预备立宪”的结果导致“皇族内阁”的建立,这种骗局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分裂,引起了汉族官僚的离心,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肯定说:①从目的上看,虽然“新政”前期与后期都是为了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但在某些方面却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一个统治者在失去威望的情况下往往会变成一个真诚的改革者;②从内容上看,“新政”派遣留学生、改革教育制度,有利于中国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迈进,为中国社会培养了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奖励实业则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编练“新军”也有利于革命党工作的开展,新军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预备立宪”毕竟是中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本主义君主制迈出的第一步,带有向资产阶级政权过渡的性质,具有一定程度的人民性与社会性;③改革之所以失败固然与其立场有关,但是改革者权威的削弱,财政的困难与后来载沣的无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23.建议研究角度:科举制度对古代社会的整合作用、科举制度的缺点、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其中关于科举制度对古代社会的整合作用的一些观点是:
①使统治阶级始终能从平民中获取优秀分子,从而保持政权的先进性
②尊师重教之风气大开
③社会价值观统一于儒家思想
其中关于科举制度的缺点的一些观点是:
①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②尚武精神的缺失
③知识狭隘,功利性强
其中关于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观点是:
①国家失去了维系儒学地位的意识形态这个根本点──士绅阶层,这一方面有利于新文化的传播,但另一方面失去了整合社会的精神支柱。
②古代农村的士绅阶层是抵制国家城市对农村的剥夺的力量,学校、公共工程、农村自治的主持者,科举制度废除后各种乡村精英们向城市进军,从而使许多地方地痞、恶棍乘机揽得乡村权力,加速了农村的破产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