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如何落实:
通过笔记、学案和记错本的建立,加强了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内容主要由具体的史实和抽象的历史认识两部分构成。具体的史实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是由一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具体活动组成的,因此,这类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构成了具体史实的基本元素。理解历史概念要做到:①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②对历史概念不要孤立地死记硬背,而要善于通过相关历史事件加强理解。通过笔记、学案和记错本的建立,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和对基础知识掌握水平有所提高。
掌握历史规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归纳法,即先了解若干史实或例子,然后运用归纳的方法从具体的史实或例子中提炼、概括出某种规律。例如,通过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国情下,改革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的规律。二是演绎法,即现明确某种规律,然后通过史实或例子对其进行论证或说明,从而使学生认同或证明这种历史规律的存在。但在运用演绎法进行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历史规律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主要通过学案来对各种材料进行归纳,使学生把握规律。
总之,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贯彻了“全、准、深、新、细”的原则。全——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对层次、多方位来认识;”细”即注重细节,2008年高考试题启发我们应抓住细节。
2、通过高考题、综合题训练初步升华能力素养,提升史学意识
学生的学习性认知能力包括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入剖析各种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科学地比较不同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并发现其异同的能力等,通过高考题、综合题训练初步升华能力素养,总结解题技巧,渗透新史观思想,提升史学意识。通过认真学习高考的试想能力要求,在习题中进行渗透,点拨学生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学生存在问题表现及解决方法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只有部分同学(尤其是那些认真、听话的学生)能够做到对教材和知识的掌握游刃有余。------多用考试、教育、激励等手段吧。
学生的遗忘程度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加大,短期内学生的掌握程度还可以,但是时间一长,基础知识遗忘的太快。------可在二轮复习时再强化以及结合综合卷进行训练。
学生对主观题的解答和对西文著作、文言文材料题比较畏惧。---------加强习题量和技巧训练。
总之,在历史一轮复习时要做到:切忌浮躁,以基础知识为主,脚踏实地;切忌只死记硬背,要注重思维、能力的提高;切忌答非所问,做到史论结合,结论完整;切忌盲目性,要有周密的计划。
-警惕复习中的误区
针对目前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孟老师建议复习中应注意克服以下几种不良倾向,以期提高复习效果。
1、知识性失误。表现为史实记忆不清,概念模糊,知识零乱、结构不明,记忆不全面,知识点混淆的现象相当突出。
2、思维性失误。思维混乱,考虑不周,脱离史实,不能做到史论结合。形不成思维规律,做题答不到点上逻辑性差等等。有的同学因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不清,表现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缺乏逻辑性,讲了后面的历史又回过来讲前面的历史。
3、缺少计划性。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国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现代史,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中国古代史、或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或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到前面又忘了后面。因此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
-一轮复习重在基础
第一轮复习,不是对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进一步认识、理解、记忆的过程,因此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还要做到能力的提升。
综合考试是一种全新的考试模式,与单科试卷相比,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在学科内综合题上注重考查知识体系上的框架结构。它常常在一个专题内容上连续发问,多方位、多角度考查一个历史事件的内涵及外延;试题更多的突出时代感,强调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题目增多,大量热点问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成为综合性命题的载体。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应对综合考试所提出的新要求。
一、抓实基本环节,巩固历史知识基础
综合考试中历史学科对知识点的考查相对比较集中,如2002年全国文科综合卷第23—27题,连续考查了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与人类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如果对这一块知识不熟悉,就很容易连续失分,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合理安排好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周期以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首先要完成预习。预习的原则是复习旧知、认识新知,即先“温故”而后“知新”。预习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特别是对历史阶段性内容要注意梳理教材史实结构,归类时代特征,明确学习目标。预习中还要注意发现问题,要大胆提问,质疑教材,质疑教师,质疑权威。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有常法,学无定法”,就是说学习要有一定的方法,但因人而异,不可能所有人都走同一条路。要敢于、善于提出看似天方夜谭般的问题,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也许正是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我们走向科学的殿堂。
其次要处理好课堂听与记的关系。课堂主要以听为主,所谓“记而不听则惘”;同时也要适当做好笔记,预习中所遇问题的讲解、教材内容的延伸性分析、课堂上感觉比较模糊的内容都应该记下来作为课后复习、巩固的依据,所谓“听而不记则殆”。
第三要在课后及时看书巩固所学知识。由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浩翰庞大,与其他学科有着天然而密切的联系,因而在看书时要注意学会用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概括教材前后内容及重点、难点;用政治原理制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用数学思维形成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最后用历史的分析法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这个过程不需要能完全记住知识点,只是要求一定要能对本节课的内容从历史阶段、历史特征上理解、运用;然后在第二天要读一下,这个读是要求记忆的,该记该背的内容在这一环节上必须完成。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记忆。一周左右,要把这个内容回顾一下,可以很简单的看一看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最容易遗忘的时候去点一下以激活学习思维;一个月的时候再通过试卷、练习等多种方式督促自己再好好的回归教材。将该掌握的内容完善起来,才能克服平时感觉没有多少东西可看,考时却处处感觉生疏的现象,到考试时才不会心慌。所谓平时不考时“大忙”、小考时“小忙”,这样,大考尤其是高考时才会不忙。
二、明确阶段性学习任务,逐步优化历史思维
高三第一阶段的学习应以历史学科内知识体系为主,兼顾学科间可以联系的相关内容,目的是夯实基础。作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历史学科,更注重考查在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对这些基础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因为历史现象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在相互联系中确定着某一历史现象的特性。这种相互联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例如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作用、同类事物比较异同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
2002年综合卷第15—19题“对外贸易”组题中,既有横向的相互作用,如唐朝在什么地方、设置什么机构、从外国引进怎样的成果、说明什么问题等;也有纵向的发展,如当代的改革开放以及引发的文化思考等。因此,第一轮复习时,可先以中国史结构为主,带动世界史复习,按中国史的结构把世界史的发展阶段打乱,插入中国史复习中,如中国近代史第一阶段是19世纪的40—6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变。这一时期在世界史上则是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过渡阶段,该过渡阶段从世界史的线索中看是指从18世纪中晚期到19世纪中期这一历史时期。所以在拆散这个结构时要适当注意把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与中国历史的发展特点结合起来,体现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然后在下一个阶段性复习中再以世界史为主,以世界史的阶段性特征作为复习的基本结构,把中国史的阶段结构打乱插入世界史进行简要的回顾,体现世界史的发展包括中国史。这一阶段实际上是在完成“熟饭工程”,把“饭”即基础知识一定要煮熟。
第一轮复习,不是对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进一步认识、理解、记忆的过程,因此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还要做到能力的提升。
□夯实基础
第一轮复习,考生必须理清单元知识,把握阶段特征,挖掘各个考点知识,掌握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理解其基本特点、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将与本知识点相关联的中外知识进行类比分析,以突出各自的个性特征。例如,复习“戊戌变法”时,明确戊戌变法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除了解其背景、过程、结果外,还需了解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建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机遇。同时,还可将它与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比较。也可与世界近代史上的明治维新等进行比较。这样,就可加强中外知识的融会贯通,突出时代特征,加强对已复习内容的巩固,还能为后续阶段的相关知识复习引路铺石,为第二轮复习奠基。
□全面复习
自实行文科综合考试以来,历史试题选择题的命制一直是采取主题式命制方式。这种主题式的命题方式,体现了对学科内相关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对高考复习专题教学发挥了很强的指导作用,但是缺点是形式比较单一,更限制了对教材知识抽样考查的范围。基于这种现实,今年的全国卷Ⅰ、Ⅱ历史试题只保留了两个题组,而其他选择题根据能力考查的需要进行了自主命制。这种主题和非主题相结合的选择题考查方式的出现,既体现了对学科内综合知识的考查,又增加了根据考查能力需要进行抽样考查知识的自由性,拓宽了对知识考查的覆盖率。针对这种选择题考查呈现方式的变化,同学们在高考复习中,要依据高考大纲,对考点进行全面落实。这就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几乎所有的书本知识,包括隐性的一些部分,而复习中有的同学往往只注意正文部分,这样容易造成学习中的薄弱点。因此,在复习中,除正文部分外,前言、大事年表、材料、图表、注解、习题、黑体字,学生都要注意,以免造成知识上的遗漏。关注教材细微点,如中国近代史上的“新军”与“新四军”,鸦片战争的爆发与总理衙门的设立,分别标志着中国社会和中国中央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等等。
□反复记忆
历史学科的特点是易记也易忘,这就要求学生进行重复记忆,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过去事常温习”。课后一定要能对本节课的内容记牢、记准,并理解透、会运用;然后在第二天及时复习,一周左右,要把这个内容再回顾一下;一个月的时候再复习一遍,并通过试卷、练习等多种方式督促自己再好好地回归教材。
复习中有些学生反映,已经将教材看了好几遍,但还是记不住;有些同学认为每天面对的都是熟悉的内容,感到很枯燥。就记忆而言,以理解为前提的记忆效果比单纯的记忆要好;为此,要掌握知识应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复习不能简单地循环往复,要有侧重点、针对性;这样可使复习以及对知识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达到理解并记住的效果。比如,第一遍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大小字目及具体的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另外,每天看完规定的内容后,临睡前应将白天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不要求将所有的内容都回忆出来,主要是将当天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这样既能巩固主干知识,又不至于因精力过于集中而使大脑兴奋影响睡眠。
第二遍复习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从目前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看,历史学科的试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对历史发展沿革(即历史基本线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选择题一般是在同一背景材料下,对发生在不同时代但与背景材料相关的历史现象进行设问,形成题组,各小题看似互不相属,实际上是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创新能力时,命题者往往会提供一个陌生的背景材料,再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类试题大都涉及学科间的知识渗透。这类试题不仅仅要求学生对某个历史知识点的深层次分析,而且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拓展性。若平时只注意点的复习而忽略线面的复习与深化,那么解答这些试题时便会束手无策,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理并力所能及地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然而学生因能力所限,复习时很难深化与拓展。
□联系现实
2007年各地文综试卷充分体现了不回避热点的命题特点,因此第一轮复习时,上课讲学科知识时就要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学习,养成思考习惯。
例如:2008年是戊戌变法11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因此复习中注意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和变法。例如:古代史上的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及预备立宪;中国现代史上的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改革开放。世界史上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政策调整、东欧国家和苏联的改革。复习中注意同类性质改革比较。
中日关系是历年高考的热点,2007年是抗战全面爆发和南京大屠杀70周年,更应注意。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上的中日关系、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现代史上中日关系的演变。注意分析近年来日本国内极右势力十分活跃的主要原因。
□规范答题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宽和延伸,并通过适度训练,注意总结一些规律性的问题,提升解题能力。
第一、同学们在做练习时往往只做选择题,而不做大题,又不是很认真,尤其对较难的题,随便蒙一个,而不做认真分析,没有严谨的解题习惯。针对这一点,从本阶段起,要求同学们做练习时,按高考要求做到严谨精炼,加强限时练习。做题时从答题时间、文字书写,到审题、答题布局,都要规范而严谨。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第二、在训练中形成成熟的学科思维体系和明确的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一、指导思想
高考复习一般采用三轮或四轮复习策略,一轮复习原则上在春节前基本结束,以“导向正确、方法科学、全面扎实、问题中心、主题鲜明、训练高效”为指导,立足基础,着眼能力;立足“纲标”,活用教材;突出重点,强化主干。在重视使学生建立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目标
通过一轮复习,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记准、记全、记牢的基本要求,达到对基本能力的史论结合、活用知识、以史为鉴的基本要求,最终实现抓基础、促能力、提分数、保上线的目标,保证历史学科在文综中成绩突出。
三、复习思路
学习科学理论,优化教学理念;依“纲”据“标”,优化教学内容;重视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把握适度原则,优化训练过程;倡导合作、和谐,优化资源利用。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优化教学理念
用心思考高考方案,在教学中体现出高考要求。要再读课标及其相关解读材料,进一步领悟课标精神,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建构为基础,以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抽象说教为兴趣教学,变机械的死记硬背为教会学生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变单一知识传授为知识、能力、觉悟全面提高;变注重书本知识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变学生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学习其他版本的教材、教参,在比较中学习相关知识,丰富备课资源。学习相关杂志文章和专业著述,掌握史学主流发展方向,如当前史学界的三大主流观点,即生产力标准、整体史观、现代化理论,以生产力为基本标准,以整体史观为新视角,以现代化理论为主线认识历史。认真研做近几年上海高考试题,思考其命题思路与设计技巧,归纳出指导我们教学的注意事项与方式、方法。
重视反思性教学要求的落实。从教师看,反思的途径一是从自己中来,积累资料;二是从学生中来,发现问题;三是从同行中来,共享资源;四是从理论中来,审视发展。从学生看,反思的途径一是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是否得当;二是学习中有何感、有何悟;三是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师生间的沟通。要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二)遵循课程标准,依据《考试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1、处理教材的基本原则。一是以课标为基准,凡是课标中没有的,包括整节课的内容,可以大胆删除;二是以岳麓版教材为主,参考其他各种版本的教材。岳麓版教材对课标调整很大,对课标前半句解释相对充分,对后半句阐释简单,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史实”描述比较完整,对“特点”则没有表述;又如,“了解希腊自然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教材中只是叙述了希腊城邦的形成与内容,没有对相关规律性内容的解释。因此,要根据其他版本的教材补充相关知识,以全求面、准确理解课标内容。三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①每册导读:宏观上掌握,理解每个模块的发展线索、基本内容。②单元导读:宏观上了解单元主题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规律。③课文内容:“导言”,掌握本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和地位。“正文”,课标中有的,要重点掌握;课标中没有的,要以材料题的形式处理,对具体史实不做记忆要求。“实物图片”,一要印证教材中的文字表述,补充历史内容;二要从中得出相关历史信息,看其历史影响。“楷体字(即小字)”,一类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要掌握,如政治模块第4课第14页第一段楷体字,是对上段正文的补充;一类是对正文内容的解释,如第14页第三段楷体字,不做要求。“引用材料”,一类是要掌握的,如第14页的结构图;一类是印证课文内容的,了解即可。“思考题目”,必须处理,加深对教材正文内容的理解于掌握。“课后内容”,“知识链接”不做掌握要求,“解析与探究”“阅读与思考”要与课文中的材料同等对待,“自我测评”融入课堂教学中,不提倡单独处理,“活动建议”做课后处理。
2、准确对待必修、选修。从2007年高考方案看,试卷结构兼顾必修和选修,而且在Ⅰ卷、Ⅱ卷中区别对待。教学中要明确必修、选修在试卷中的不同地位,明确考查的方向和训练方式。必修部分既要准备选择题,又要训练主观题,选修部分突出训练主观题。考虑到对选做题的灵活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要灵活,根据学校师资情况和学生需求,适当开设选修课。同时要注意,选修部分在教学中要突出本模块知识的联系,不搞跨模块、跨学科的知识联系。要明确教学侧重点,根据必修、选修模块所占分值,突出必修模块的主体地位,以求全面、细致、扎实、灵活地掌握,基本按照已往高考的要求进行;选修模块要突出重点,不在琐碎的知识上下工夫,在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等方面有所侧重,强化教学与训练。
3、明确教学的重点方向。课堂教学的重点方向有三个:第一,归纳处理知识。要综合各种资料,取其精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认真对教材进行归纳总结。第二,抓落实。好成绩不是教出来的,是严格要求得来的,成绩好坏,落实最重要。一要落实具体的预习要求,必须严格检查学案,对达不到预习要求的,要有相应的补救措施,给予必要的惩罚。二要落实课堂教学内容,及时了解学生听课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对课堂提问和练习要高标准、严要求,即使口答也不放松,同时加强对课堂笔记的检查。三要落实教材的记忆要求,必须督促学生记全、记准、记牢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四要落实各种资料上的相关题目,尤其是主观性题目必须落实到书面上,要加大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只在选择题上打对号、主观性题目只看答案不动手不动脑的坏习惯。检查手段也要多样化,普查与抽查相结合,尤其要针对性地检查某些学生,有些板块的知识也根据需要强化检查。第三,点拨方法、拓展能力。不要只是把条理好的知识、总结好的答案传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课上要以知识处理为主,题目剖析为辅,题目要以高考试题为主,其他典型题目为辅。要重视知识的当堂巩固,不过多地寄希望于课下。
(三)突出教学设计,尽显师生作用,优化教学过程
1、教师活动的优化。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只有导向正确、透析教材的目标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其次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定上,“教法”主要是教师逐步展示目标,准确把握展示目标的时机,逐步诱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活动;“学法”指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着意养成史实、史论、史法三位一体的思维技巧。第三,体现在精讲上,精讲并不单单是意味着少讲,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规律、解题方法与技巧等都要精讲,而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具体的知识点则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学掌握,以目标导之而不必细述。第四,体现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思维活动应围绕重点和难点知识展开,应体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史实材料到观点结论的思维方法。思维活动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启发思维的契机的把握,思维和理解是知识内化的关键。第五,体现在板书设计上,要通过线索清晰、归纳科学、提示精要的板书,诱导学生学习,能让学生窥一斑(板书)而知全豹(教材知识体系和历史规律)。第六,体现在教学小结上,要精心设计,做到语言简练、画龙点睛、形成规律、升华认识,同时应善于捕捉历史与现实的连接点,强化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意识,引导学生以古察今、以古知今、以古鉴今。
2、学生活动的优化。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体现在学生必须有前瞻意识,下一步要学啥、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要心知肚明,不能时时处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其次体现在领会教学目标和掌握教学目标的途径上,要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是创造性的消化而不是一味附和教师。第三体现在主动设疑求教上,不满足于“学会”,还要会学,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理解方法、思维方法,在这个基础上主动设计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求进步、长见识。
3、教学结构的优化。从时间分配上,以还时间给学生为原则,但要加强调控,以目标引导学生,坚持目标分解、时间分段的原则,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有事可干。从教学内容处理上,教师要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构建,了解知识内容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思维背景,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精髓。“系统”就是要求对知识内容进行:(1)针对性的选择。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充分发挥每堂课的效能;(2)仔细的加工。弄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哪些内容该承前联系;哪些内容该同步联系;哪些内容该超前联系,哪些知识该淘汰、哪些知识略讲,哪些知识是新知识,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3)必要的延展。每一堂课都有它的知识体系,在着力寻求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的同时,要积极扩展、延伸知识,积极诱导学生去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四)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
1、强化学案导学和问题目标教学。提倡根据各校学生实际独立设计学案,每个学案设计要以课时为单位,要切实保证每课时都有学案。在内容设计上,应尽量丰富、科学,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进一步体现知识结构与知识联系,体现问题目标教学。在题型设计上,各种题型要全面,包括一些探究性题目,努力创设新情境、新立意。在印发时间上,要保证有一定的提前量,给学生课前应用的时间,必须提前设计印发。在使用上,要加强落实,利用课前时间检查学案的落实情况,也要适时收缴
和谐、高效、自主——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
1.一轮复习的基本模式
1.1展示课标要求和高考考点。
注意课标要求明确化,可用行动动词(如识记、掌握、理解)对每一内容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具体化。使学生对知识掌握、运用有明确的方向;知道每一内容的能力要求及07、08年高考对此考察的程度和要求。
1.2基础知识梳理和整合,夯实双基,构建体系。
首先帮助学生构建体系。可预先布置好,老师批阅后展示优秀同学体系,其它同学对照,在积极参与和发表自己不同看法的基础上对原先的体系进行修正以达到对知识的整合和提升对教材的新认识。而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检查形式可灵活多样。同桌间互查,老师个别提问,也可集体书面和口头提问。但效果是一致的就是要夯实双基,在对三个必修模块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加强对体系的理解。同时对复习学案的“基本内容自测”和“预习效果自测”老师解惑释疑。
1.3合作探究、重点突破、高效释疑。
这是学生运用教材内容对复习学案上的“重难点突破”和“三易点拾遗”进行迁移、师生互动的环节。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参与,强化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理清知识上的三易点;提高学生运用新材料、新情景解决新问题的高考能力要求。但注意所找的背景材料须新颖,可联系地方特色与时政热点。同时注意方法的指导和比较史观、文明史观的运用。习题类型可选择题也可材料问答题以达到结合实际,激活旧知,巩固新知,强化运用的优质效果。为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在白纸上然后用投影仪展示让学生积极参与和更正。同时也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完成由知识向应用能力的和谐过渡。
1.4自我测评、课堂小结、前后照应。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对“练案“检测的自我消化,巩固知识,强化规律和方法的运用。同时师生做好课堂小结,重新展示教学目标与开头的课标要求和高考考点前后对照以达到自查的目的。
1.5加强落实。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延伸。
课堂上的效果关键还是在于落实,落实到位,就是有效的课堂,落实不到位,一切都是空谈。故我们还要在课下做到“二狠“。一是狠抓双基的落实,督促学生弥补知识的漏洞和遗忘问题。二是狠抓错题改正整理,对于典型易错的题目让学生分类总结积累在错题本上,从而通过对错题的自我分析和完善实现高考各项能力的提升。
1.5.1示例:高三一轮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对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有什么历史意义?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3)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4)怎样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5)新时期,我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
(6)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其特点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影响?
【基本内容自测】
【预习效果自测】
【困惑与疑问】
【体系构建】
【重点难点突破】
1.5.2变式训练题:
材料: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30年前,以“承包”有关键词的分田到户,让亿万农民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吃饱了饭,初步实现了小康;如今,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则让许多农民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之路,向全面小康迈进。
如同当年的包产到户,土地流转同样是农民在田野上的发明创造。最近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认可了现实中土地流转的多种“花样”,提出对土地流转加强“管理和服务”。可以肯定,随着无形政策一条条放松,田野上有形田埂将一条条消弭。一块块“适度规模”的田野,将给现代农业以新天地,给亿万农民以新希望。
——摘自《半月谈》
1.5.3问题:
(1)土地流转的前提?实质?
(2)实行土地流转的作用?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实行土地流转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易点拾遗】
【练案】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 )
(1)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2)北载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3)十一民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工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①建立人民公社 ②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③发展乡镇企业 ④设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使用近30年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我国( )
A、棉布生产供过于求 B、完全通过市场手段调配资源
C、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D、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
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改革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层次是
①沿海开放区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开放城市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马克思认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是由小市场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即由民族市场走向世界市场经济的过程,类似今天的全球化,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自主融入世界大市场的标志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1979年改革开放 D、2001年加入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