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90分钟
100分
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
C.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D.苏俄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
2.下图反映了实行余粮收集制后,粮食征购有较大幅度上升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这种情况( )
A.体现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B.有力地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C.体现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D.体现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3.“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谈: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改革开放
4.下表是1926—1940年苏联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所呈现的特点有( )
年均增长速度
重工业
21.2%
轻工业
14.1%
农业
1.5%
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牺牲农业,片面发展重工业 ③社会消费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④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度下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的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6.下面的表格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份报告,其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
时间
粮食人均产
量(千克)
肉类人均产
量(千克)
1928—1929年
470
35
1930—1932年
460
20~25
1933—1937年
440~450
15~20
1938—1940年
420~430
25
A.苏联农业取得显著成就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破坏了苏联经济
C.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显现
D.经济大危机困扰着苏联
7.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对上述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指出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肯定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探索性和开创性
D.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的经济模式
8.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理解正确的是( )
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6
B.推行义务交售制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
9.阅读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简表,从其变化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时间
项
目
1956—
1960年
1961—
1965年
1966
—
1970
年
1971
—
1975
年
1976
—
1980
年
1981
—
1985
年
1986
—
1990
年
国民收入(%)
8.7
6.1
7.8
5.7
4.3
3.2
1.3
工业总产值增长率(%)
10.4
8.5
8.5
7.4
4.4
3.7
2.5
A.苏联的经济体制使得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B.苏联的经济改革毫无实际效果
C.计划不能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
D.发展经济必须借助外国援助
10.西方一位经济学家认为: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发展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须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与这一理念相悖的经济模式是( )
A.斯大林模式
B.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C.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D.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小题25分,第12小题35分,共6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就越尖锐。
——《世界历史》杂志
材料三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为此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效果如何?(9分)
(2)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认为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10分)
6
(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什么观点?这种观点与前两则材料有何联系?(6分)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14至1820年间,英国有600万英亩以上的土地被圈占。这意味着严重的混乱和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做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寻找工作。英国自耕农被大批地逐出家园这一现象把关心社会的个别人吓坏了,他们直言不讳地起来反对。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它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因此,圈地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为了摆脱危机和保障工业化计划的实现,1929年秋天,斯大林选择了加速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道路,希望通过集体化达到增加产量,尤其是保证收购的目的。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这是“一种类似贡款的东西”。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但是,农业集体化确实起到了保证为国家提供粮食的作用,因为集体农庄是强制实行低价超额收购政策的强有力的工具。斯大林在征购粮食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采取冒进和粗暴政策,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里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从最初动机看,苏联之所以加速推行全盘集体化,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
——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三 这是个青山环抱、翠竹掩映的桥头小镇……沿溪一条主要街道两旁,摆着一个紧挨一个的摊位,有七八百个。有谁能想到,从这里,去年有五十亿粒纽扣“走”向全国各地……小小纽扣形成的大市场,像一块强磁体一样吸引着四方来客……它救活了濒临倒闭的工厂和行将停业的商店。桐乡县有个生产金鱼扣的工厂,由于产品积压曾一度陷入困境。这个厂和桥头纽扣市场挂钩以后,市场负责为其推销产品,“小金鱼”游向了全国各地,工厂迅速有了转机……户办纽扣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桥头镇及邻近乡家庭纽扣厂年产值一千七百多万元。一业兴,百业旺。纽扣专业市场的兴盛,为其他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子。这两年桥头镇新办起服装厂五十多家,旅馆、饮食店近百家,修理、运输、五金、电器等服务行业一百多家,从业人员两三千人。
——王学孝《温州农村发展商品经济见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苏联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12分)
6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20世纪30年代快速工业化所带来的后果。(12分)
(3)材料一、二中的英国和苏联与材料三中的中国在处理城乡关系上有何根本性的不同?(6分)
(4)英国、苏联、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国家工业化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5分)
6
6
答案与解析
6
1.D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理解能力,解题时应将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化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国情下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苏俄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试图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但却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而新经济政策正适合当时苏俄(联)的基本国情,它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2.B 本题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粮食征购的数量大幅度上升,有力地保障了军队的粮食供应,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3.B “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最早是指1921年苏俄在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私人资本主义恢复发展生产力,以便于最终战胜资本
主义。
4.C 从表格中反映的信息看,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不均衡,重工业发展较快,与之相比,轻工业发展缓慢,而农业发展则极其缓慢。正因为如此,社会消费水平难以得到提高。材料并没有体现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度下降,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5.C 本题考查赫鲁晓夫的改革政策。A项是列宁时期的政策,B项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开垦荒地的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政策,D项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策。
6. C 从表格中可看出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苏联人民的粮食人均产量和肉类人均产量都在下降,说明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这与斯大林体制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故选C项。
7.D 1953年赫鲁晓夫在经济、政治领域进行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由于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试验,尽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8.D 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注意题干时间“1933年”。苏联从1928年至1932年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由此判断应选D项。
9.A 苏联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不断减缓的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苏联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故答案为A项。
10.A 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国家成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取代了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故A项符合题意。
11.(1)苏俄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效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取得成功,但较早地被停止。(2)特征: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3)观点: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联系:借鉴与吸取了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解析:(1)问通过材料“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可判断出建设社会主义无经验可以借鉴。探索和效果联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回答即可。(2)问结合教材知识和材料进行回答。(3)问围绕市场经济和生产力两个方面概括观点。对三则材料综合分析不难看出,邓小平提出的观点主要是吸取了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2.(1)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集中全力发展重工业,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用高积累、低消费的方法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快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已有工业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利用农村资源(资金、劳动力、市场)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2)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和后劲;严重挫伤农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国强民弱,社会矛盾不断累积,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政权。(3)苏联和英国在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将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对立起来,依靠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市场经济,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4)①
6
工业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家工业化的潮流不可阻挡。②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必须要处理好城乡关系,化解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③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解析:(1)问比较苏联和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的工业化,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即可。(2)问根据材料中
6
的“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等,结合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以及苏联解体等史实解答。(3)问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加以归纳总结。(4)问启示从农轻重比例、工业化进程中的利益分配以及城乡关系等方面分析。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