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ID:151325

大小:25.3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5-01-3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A卷                                     考 生须 知 1、本卷共6页,包括5个大题,23个小题,满分为100分,练习时间120分钟。2、A卷选择1-17题和B卷5道选择题填涂在机读卡上1-22,其他试题写在答题纸上。3、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4、开考后两个小时收A卷,考生接着做B卷。一.基础知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字音字形都无误的一项是(      )  A.漫溯(shuò)       殒身不恤(yǔn)      榆荫        万户候    B.荆棘(jīng)       遒劲(qiú jìn)       和霭        惮精竭虑  C.叱咤(chì zhà)    长歌当哭(dàng)     噩耗        桀骜不驯  D.攒射(cuán)       满载(zǎi)          竟自由       黯然泣下 2、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        的演讲。(2)有时候,他背诵到        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3)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睛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        的开场白。   A.动人   流畅   简单    B.动人   酣畅   简短   C.激动   酣畅   简单    D.激动   流畅   简短 3、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英国  B. 《战国策》——纪传体史书——司马迁  C. 夏衍——《包身工》——报告文学  D. 《再别康桥》——徐志摩——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电视剧《特种兵之火凤凰》将在江苏卫视播出,演员刘晓洁在剧中饰演一位桀骜不驯的富二代,这个角色小辣椒般的性格将会为观众带来很有意思的观剧感受。   B.摄影机构提供的免费化妆服务涉及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免费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化妆品好坏如何?只有在拍摄之前把所有的情况都了解清楚,才能避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关门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政府关门、经济数据暂停发布,为美联储延迟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D.刚刚下了一场大雨,路面上满是积水,他的车一路风驰电掣地开过来,激浊扬清,溅得路人满身污泥。 5、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②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③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④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⑤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⑥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⑦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  ⑧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  A、⑤⑥①⑦②⑧④③                   B、⑤①②④⑥⑧⑦③  C、⑤④⑥⑧①⑦②③                   D、⑥⑧①⑦②③⑤④ 二.古文阅读。(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翻译6分,古文部分共30分)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6.下列加粗词语的活用类型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朝济而夕设版焉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                    D、与郑人盟7.下列关于“之”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子犯请击之                 ④吾欲之南海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8.下列各项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佚之狐言于郑伯  C、夫晋,何厌之有?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9.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郑伯请烛之武出面说退秦师,烛之武一开始推辞,这充分体现了他谦虚的品质。  B、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说话,让秦王产生好感,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性。  C、烛之武借用历史事件是为了加深秦国与晋国之间的矛盾。  D、烛之武进一步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晋贪欲的特点,预示了晋灭郑后必犯秦,使秦意识到     灭郑于己不利。 阅读《荆轲刺秦王》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0.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锋利的 B. 太子迟之                         认为……(行动)迟缓 C. 发尽上指冠                       向上 D. 终已不顾                         照顾11. 选项中的“以”与例句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使工以药淬之  A.以试人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12. 与“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夫晋,何厌之有?  C.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3.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荆轲因等待居远未来的秦武阳,没有立即出发。  B.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 C.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这一句营造了同仇敌忾的悲壮氛围。 D.  “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一句表明他刺秦的意志坚决。 阅读《鸿门宴》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 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4.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约为婚姻(这里指结为儿女亲家)  B.备他盗之出入(指防止农民起义军进进出出)与非常(指意外的变故)也。  C.沛公居山东(指崤山以东)时  D.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内:接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15.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表示转折的一项是(    )  A.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 项王按剑而跽曰  C. 拔剑切而啖之  D.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16.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具告以事                     B.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C. 贪于财货                     D.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17.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项伯回到军营,把刘邦的话如数告诉项羽,并趁机为刘邦说情,项羽竟然答应了。  B.刘邦邀请项伯,又是敬酒,又是拉关系,用谎言为自己辩护,企图笼络住项伯,让项伯在范增面前为张良说些好话。  C.刘邦回答张良“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的问话时,说是有蠢小子唆使,实际上是他自己的想法。 D.项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机密泄露给了张良,项伯本是为个人情谊,结果却坏了项羽的大事。 18.翻译上面文段中的句子(6分)(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三.诗歌阅读和积累。(14分) 19. 《沁园春长沙》默写:(10分)(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2)看万山红遍,                ;(3)漫江碧透,                                  (4)             ,鱼翔浅底(5)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携来百侣曾游,                (7)恰同学少年,                                (8)书生意气,               (9)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10)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   现代诗阅读:                                 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20.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那些具体内容,塑造了怎样的形象?(4分) 四.现代文阅读。(6分)                       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⑥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加快。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端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⑦——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⑧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⑨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衰威或尊敬感觉使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⑩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条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是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   ⑾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⑿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                                              1936年10月,上海                                   (原载1936年《中流》第1卷第5期) 2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和  (    )  (2分)  A、在数千吊唁鲁迅先生的人中,有一个衣衫褴褛、腿下微跛的小孩,对鲁迅先生连鞠了七个躬,所以作者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  B、当“我”和同伴跨进御花园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当“我们”蹑着脚步走出来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  C、“――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  D、文章第③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E、通观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在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 22.“朦胧的敬慕”的含义是什么?本文是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的?(4分) 五.作文(40分)     23、请以《在高中,我与你相遇》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文章中要点明“你”为何人;           2、不少于800字,卷面工整。           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C        2、B        3、B        4、 D      5、C 二.古文阅读。 6.A    7.B   8.C  9.A    10.D    11.A   12.C   13.A   14.B   15. D  16.D    17.B 19.诗歌阅读:礁石把“扑过来”的每一个海浪都“打成碎沫” ,尽管伤痕累累,“象刀砍过一样”,但礁石仍巍然屹立(1分),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搏斗的形象跃然纸上(1分);礁石(面对困难)含着微笑(1分),看着海洋,表现出乐观的豪情。(1分) 四.现代文阅读。 21、【答案】选A、E。   【解析】A“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有错,原文是说“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E“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这句话有错,作者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已是成年,这时对鲁迅的崇敬就已经不是孩提时的朦胧。 22【答案】①“朦胧的敬慕”在文中是孩子对伟人的模糊的敬慕。②文中通过三个事例来表现对“伟人”的“朦胧的敬慕”:微跛的小孩吊唁鲁讯先生;“我”瞻仰“民国编造者”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珍藏有关孙中山先生的资料。    【采分点】第一问1分,第二问3分,每个小点1分。 五.作文(40分)    请以《在高中,我与你相遇》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文章中要点明“你”为何人;     2、800字以上,卷面工整。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