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时作业(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时作业(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9讲 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2014·武昌调研)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解析] 注意题干信息“1935年”“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结合所学知识,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民族危机加剧,中共也适时调整政策,如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力图推动全民族抗战,故C项正确;中共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已经提出土地革命的方针,故A项错误;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后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故B项错误;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的是1938年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4·南京、盐城一模)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  )‎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解析]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从题中数据看出,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付出重大的牺牲,故C项正确;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也牵制日军一部分,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共合作抗战、以及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故B、D两项错误。‎ ‎[答案] C ‎3.(2014·日照校际联合检测)抗日战争爆发后,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纷纷请缨杀敌,电报如雪片般的飞向南京。抗战期间,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地方杂牌部队奋战在抗日前线,撑起了抗日战争的半边天。这反映了(  )‎ - 7 -‎ A.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B.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D.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加强 ‎[解析] 1928年底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故A项错误;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国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而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变化,故B、C两项错误;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奋勇参加抗战,表明他们以民族利益为重,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加强,故D项正确。‎ ‎[答案] D ‎4.(2014·浙江名校联考)中共洛川会议提出:“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只要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从材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民政府已正式对日宣战,全民族抗战开始 D.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共的抗战方针是最大限度发动人民抗日力量,这正是中共依靠人民群众抗日的全面抗战路线,故正确答案选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蒋介石公布中共递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故排除B项;材料阐述的是中共抗战路线问题,故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故排除D项。‎ ‎[答案] A ‎5.(2014·江西新课程适应性考试)‎1937年8月20日,蒋介石签令颁发国军作战指导计划,其“方略”第二条为“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各战区应本此主旨,酌定攻守计划,以完成其任务”。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依然延续了此前对日妥协的做法 B. 国民政府军事安排重心仍在剿共 C. 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畏敌恐战心态 D. 体现国民政府实行积极的抗战路线 ‎ ‎[解析] 从材料时间信息可知为抗战战略防御阶段,此时国民政府与中共合作是积极抗战的,而不是妥协、畏敌,剿共也不再是重点了。‎ ‎[答案] D - 7 -‎ ‎6.(2014·豫东、豫北十校测试)1938年底,日军不断降低对华“和解”条件,如“放弃”赔款要求,“撤出”华南等。在此期间,日军颁布“治安肃正”计划,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使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手段,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日军主要威胁 B.日本受国力的影响,调整侵华战略 C.敌后战场已经逐步上升为主要战场 D.日本侵华战略宣告失败,无力进攻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了解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之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相关史实,重点是把握史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所以日本改变原来速战速决的侵华策略,加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日军主要威胁,所以日军集中兵力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所以敌后战场逐步上升为主要战场。可见,日本主要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原因为受国力影响,调整侵华战略,故B项正确,A、C项都不是主要原因,D项日本宣告失败与题目时间1938年底不符,故排除。‎ ‎[答案] B ‎7.(2014·扬州期中)‎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签名发命令说:“我军应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为打破敌之囚笼政策,决定乘目前青纱帐和雨季时节,利于隐蔽及不利日军机械化作战,争取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袭正太路。”按照上述命令要求发动的战役应是(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解析] 本题须抓住时空限定 “1940年、华北”,太原会战、平型关战役都发生于1937年,作战地点在太原。淮海战役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A、B、D三项都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C ‎8.(2014·安徽江南十校摸底)毛泽东在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抗日战争的进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国民党居于领导与基干的地位”“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为基础,而两党中又以国民党为主干,我们承认这个事实”。对以上材料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共承认和拥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 B.中共放弃了在抗战中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作用 C.相持阶段的到来促使中共加紧和国民党全面合作 D.中共这一政策消除了国共两党的矛盾 ‎[解析]‎ - 7 -‎ ‎ 本题考查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态度。B项“放弃”“作用”不符合实际,共产党坚持抗战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的重要条件。C项相持阶段的时间为1938年10月到1945年春,时间不正确,且1938年9月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D项中共单方的态度不能消除国共矛盾。所以选A项。‎ ‎[答案] A ‎9.(2014·惠州调研)彭德怀曾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迨乎七七事变,倭寇侵凌。我军奋起抗敌,作战几遍中原。同志膺我军副参谋长之重责,五年一日,建树实多。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遽以英勇殉国闻。得年仅三十有六。壮志未成,遗恨太行……”不能从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是(  )‎ A. 左权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 B. 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 C. 日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D. 国共两党对左权牺牲同哀 ‎[解析] A项可从《左权同志碑志》与“遽以英勇殉国闻”中体现;B项可从“作战几遍中原、清漳河战役”中体现;C项可从“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中体现;由“彭德怀曾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中说明共产党对左权牺牲哀悼,不能说明国共两党对左权牺牲同哀,因此,A、B、C三项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答案] D ‎ ‎10.(2014·盐城期中)下表汇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的最主要变化在于(  )‎ 纪念周年 枚数和内容 ‎20周年 ‎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40周年 ‎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 ‎50周年 ‎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周年 ‎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1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 A.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 D.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解析]‎ - 7 -‎ ‎ 抓住题干提问“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邮票比较的最主要变化”,从材料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最明显的变化是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内容(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等),可见更注重从全球角度来看待中国的抗日战争,故选D项。材料60周年纪念邮票中虽然有中共的中流砥柱的内容,但是前面也有,并不是最大变化,排除A项;材料60周年纪念邮票无法体现美苏对中国抗战的援助,排除B项;材料60周年纪念邮票虽然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但是前面50周年邮票也能体现,排除C项。‎ ‎[答案] D ‎11.(2014·安徽江淮十校联考)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是(  )‎ A.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 B.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七七事变”‎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民解放战争进程的掌握,被称为“转折”的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三路大军的进攻调动和吸引了蒋军南线大部分兵力,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故C项正确;A项“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B项“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D项“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都与“转折”之意不符,故都排除。‎ ‎[答案] C ‎12.(2014·东城区期末)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 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 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解析]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抓住关键词句“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根据所学可知所指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三路大军互为犄角相互配合挺进中原,拉开战略反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故B项正确;该事件之前国军正在进行重点进攻,故A项错误;战略决战是在1948~1949年,故C项错误;基本消灭国军主力是在三大战役之后,故D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2014·陕西工大附中适应性训练)阅读、观察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利用“形”到“意”的思维,概括一个主题并分析民族国家形成中的价值要素。‎ - 7 -‎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在抵抗外族入侵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共御外敌的长城及其精神。回答时要首先读懂两幅图片的含义,然后结合实物长城和精神长城的作用及成果综合分析回答。回答时要注意坚持正确民族观。‎ ‎[答案] 主题:民族长城。‎ 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受到来自北部匈奴族的侵扰,秦始皇派蒙恬出击匈奴,修建长城,有效地起到了防卫作用,保证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生存。‎ ‎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华民族遭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疯狂侵略,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关键时刻,国共两个政治力量放下前嫌,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保证。‎ 其中,政治家的胆略和民族意识;对民族矛盾的正确认识;积极的态度;审时度势并恰当的政策、措施;综合的国力等都是民族长征有价值的要素。‎ ‎1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九十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的两件大事……民贫国弱的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铁肩担道义,继承中山先生革命遗愿,且升华之,殚精竭虑,万死不辞,致力于中华之独立,民族之复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奋进前行。‎ 材料二 以下是1921~1949年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组历史图片:‎ - 7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和图4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分析这两大事件对中国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 ‎(3)如果把材料二中的四幅图片作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素材,请你为该组图片拟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解析] 本题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探索为切入点,考查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一“致力于中华之独立,民族之复兴”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概括作答。第(2)问,结合图片信息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概括作答。第(3)问,综合四幅图片和内容准确精炼地概括出主题。‎ ‎[答案]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最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2)图2:1927年,毛泽东领导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开始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图4:1949年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主题: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的探索之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 7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