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大业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时作业(附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祖国统一大业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时作业(附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第12讲 祖国统一大业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2014·郑州一模)《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A.独立自主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以及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说明新中国政府不承认国民政府与别国所签订的条约,新中国政府愿意在新的基础上与外国重新订约,这体现了“另起炉灶”的外交原则。故选C项。‎ ‎[答案] C ‎2.(2014·南京、盐城一模)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与文告中的“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是(  )‎ 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达成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 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D.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外交以及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这次会议使得“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可知这次会议主要涉及的是越南与法国的关系,所以B项与文告中的“这次会议”直接相关,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3.(2014·临沂一模)1961年美国在安理会制造“一中一台”的图谋失败后,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属于‘重要问题事项’”的提案,这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需要“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决定之”。当时有人分析,这一提案反而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主要依据是(  )‎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日益衰落 B.美国被迫放弃分裂中国图谋 C.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得到提高 D.发展中国家大量加入联合国 ‎ ‎[解析]‎ - 7 -‎ ‎ 本题考查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设置了种种的条件和障碍,但是随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发展中国家大量的进入联合国,中国在联合国的支持力量也在不断地增强。故选D项。‎ ‎[答案] D ‎4.(2014·江西重点中学盟校联考)下面这一照片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对该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 A.纽约华人集会庆祝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图谋的失败 B.越南人民举行集会庆祝中国援越抗美斗争的胜利 C.日本政府抗议美国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 D.台湾当局抗议美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70年代和图片上的“卡特无耻”(卡特于1977至1981年担任美国总统)和“大量的青天白日旗”可知,是台湾当局抗议美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故选D项。‎ ‎[答案] D ‎ ‎5.(2014·临沂一模)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它们是一对类似的魔鬼,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必须以新的严正态度来对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B.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 C.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   D.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从材料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和美国都是十分警惕的防范着共产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威胁,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利益的不同,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故选C项。‎ ‎[答案] C ‎6.(2014·江苏百校联考)‎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这表明新中国(  )‎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 - 7 -‎ C.外交工作迎来宽松的环境 ‎ D.外交工作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依据材料“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信息可知,即外交工作要超越意识形态的限制,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7.(2014·黑龙江统考)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 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 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停火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 C.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D.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解析] 题干反映90年代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的现象,A、B、C、D四项都是原因,但这些都是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的,故B项是主要原因,排除A、C、D三项,B项正确。‎ ‎[答案] B ‎8.(2014·济南调研)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A.国家统一样本   B.社会制度示范 C.文明交流枢纽   D.经济发展标本 ‎[解析]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可以采取排除法,结合题意和“一国两制”的涵义,可知A、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而香港是资本主义制度,大陆是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不能说香港是社会制度示范,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B ‎9. (2014·儋州调研)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  )‎ A.使“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宪法保证 B.各地方可以根据实行自行决定实行何种制度 C.特别行政区不必遵循国家宪法,可以单独制定法律 D.特别行政区能够行使独立主权 ‎[解析]‎ - 7 -‎ ‎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1982年新宪法中对“一国两制”明确规定,是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故A项正确;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不能说各地方可以随意实行何种制度,故B项错误;特别行政区在不违背国家宪法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法规,故C项错误;特别行政区对外坚持“一个中国”,不能独立行使外交权,故D项错误。‎ ‎[答案] A ‎10.(2014·南通调研)‎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  )‎ 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 ‎ B.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 C.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 D.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立场 ‎[解析] 从题干“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可以看出美国改变了过去的对华政策,再结合时间1971年,故A项正确;1971年中美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谈不上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故B项错误;由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等方面中美之间还存在较大分歧,美国不可能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故C项错误;《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于1972年,故D项错误。‎ ‎[答案] A ‎11. (2014·石家庄质检)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在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进入联合国大楼的欢迎大会上说:“你们来我是反对的,但是你们来了,我表示欢迎。”这表明(  )‎ A.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中美关系逐渐缓和 C.不结盟运动兴起 ‎ D.美国放弃世界霸权政策 ‎[解析] 根据所学,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进入联合国大楼可知是与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有关,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结盟运动兴起是在1961年,时间不符,故A、C项错误;“你们来我是反对的”表明中美矛盾和分歧仍然存在,“但是你们来了,我表示欢迎”表明中美关系有所缓和,故B项正确;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而非放弃世界霸权政策,故D项错误。‎ ‎[答案] B ‎12.(2014·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世纪之交,世界格局呈现新旧更替现象,政治经济新现象层出不穷,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下列政治经济新现象表述错误的是(  )‎ A.欧洲联盟——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新阶段 B.世贸组织——全球有序自由贸易的新时期 C.港澳回归——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的新范例 D.上海合作组织——以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 7 -‎ ‎[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这是新中国外交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发挥了主导作用,但是新时期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所以“以结盟为核心”的说法错误,故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2014·广东省六校联考)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国家集团或组织处理对外(国际)关系,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 ‎——丘吉尔(1936年)‎ 材料二 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谈到外交政策新设想,主要原则是美国呼吁其盟友运用自身的力量来对抗“共产主义的侵略”,美国将只给他们提供建议、物质及武器援助,被称为“尼克松主义”。 ‎ ‎——夏亚峰《“尼克松主义”及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材料三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外政策的目的以及支撑政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主义反映的实质问题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 ‎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建国初期中苏结盟对新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分析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转而实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 ‎(4)本世纪初以来,世界形势是和平发展为主流,请你举出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交政策的认识。‎ ‎[解析] 第(1)问,目的从材料“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来分析归纳。因素回答19世纪英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内容。第(2)问,从材料美国呼吁其盟友运用自身的力量来对抗“共产主义的侵略”说明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历史背景从西欧、日本崛起,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地位;多极化趋势出现等角度分析。第(3)问,中苏结盟是在建国初,中苏结盟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孤立;有利于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第(4)问,从政治、经济角度归纳。从政治上来说有两极格局的结束;从经济角度来说有经济全球化。第(5)问,从经济对外交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角度分析。‎ ‎[答案] (1)目的:争夺或维护世界霸主地位。‎ - 7 -‎ 因素:建立强大海军,树立海上优势;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强大;率先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政局稳定;科学技术先进。(任意三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 ‎(2)问题: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 背景:西欧、日本崛起,冲击美国霸主地位;越南战争消耗美国实力;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地位;多极化趋势出现。(任意三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 ‎(3)影响: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孤立;苏联的经济援助有利于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借鉴苏联的高等教育。(任意两点即可)‎ 原因:改革开放需要有一个安定良好的外交环境;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到期。(任意两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 ‎(4)因素: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联合国的作用增强,第三世界的崛起等。(任意两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 ‎(5)认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从多个角度谈,至少三点。)如,经济是外交的后盾;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14.(2014·烟台检测)阅读下列有关中日关系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贏家”,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中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 7 -‎ ‎(3)材料三中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这份声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 ‎ ‎[解析] 第(1)问,针对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贏家”应该从对中国、对日本而言。对中国来说,从《马关条约》对中国影响来分析。对日本而言,从材料“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结合日本侵略战争来分析。第(2)问,错误估计可以根据材料概括。材料中“民族凝聚力”应该是指全民族抗战,在政治上表现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在军事上的主要表现为国共合作抗战。第(3)问,“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是指日本敌视中国的政策。意义从对两国以及世界和平来思考。‎ ‎[答案] (1)理由:对中国而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 ‎(2)估计: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 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3)状态:二战后,日本政府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方面保持着“外交关系”。‎ 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 7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