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2014·郑州一模)“两极格局”就是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世界权力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下列不属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原因的是( )
A.历史文化的差异 B.国家利益的冲突
C.意识形态的对抗 D.力量对比的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题型而言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以及力量对比有直接关系,但与历史文化的差异无关,所以选A项,B、C、D三项均是美苏对峙的主要原因,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2.(2014·潍坊一模)“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 B.战时同盟解体
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国家实力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中关键信息“不同的政治理念”(即意识形态不同)和“不同的发展目标”(即社会制度不同)可知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3.(2014·南通调研)1946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写给国务卿贝尔纳斯的信中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再作任何妥协。我们应该坚持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这表明( )
A.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B.二战后美苏两国矛盾加剧
C.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D.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
[解析]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故A项错误;从题干杜鲁门主张由美国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厌倦笼络苏联人等信息可以看出美苏矛盾加剧,故B项正确;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信息是杜鲁门的信件,因此不能说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故D项错误。
[答案] B
- 7 -
4.(2014·信阳调研)有史学家估计:二战后联邦德国从1949年起,人均获得140马克的补助,而民主德国却人均负债2 500马克。下列因素可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是( )
A.参加“北约”和“华约”的时间不同
B.联邦德国率先加入欧洲煤钢联营
C.两国处于“冷战”格局的战略地位不同
D.两国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不同
[解析] “北约”和“华约”是二战后美苏主导下的政治军事集团,不涉及经济援助,故A项错误;欧洲煤钢联营于1951年成立,这与题干中时间“1949年起”不符,故B项错误;两国分别被美苏视为冷战的前沿,故C项错误;二战后初期,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欧洲国家,企图扶持和控制欧洲,联邦德国接受,而民主德国拒绝,因此出现上述现象,故D项正确。
[答案] D
5.(2014·威海期中)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表明(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冷战”局面已经形成
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D.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
[解析] 抓住材料信息“领导世界重担放到美国人民肩头”、“全世界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C项最符合材料主旨。A项中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侧重于遏制共产主义,B项材料无法表明“冷战”局面是否形成,D项对材料信息片面理解。
[答案] C
6.(2014·荆州质检)《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记载:苏联通过战争成功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日本通过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美国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战争的影响是( )
A.亚洲地区意识形态对立加剧
B.促使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转移
C.美国成功建立起对中国的军事包围
D.政治力量消长破坏雅尔塔体系
[解析]
- 7 -
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可知朝鲜战争促使美国战略重点转移,故B项为最佳选项;材料中“苏联通过战争成功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只是表明这场战争使中国更加彻底的倒向苏联,并不足以说明亚洲地区意识形态对立加剧,故A项不正确;朝鲜战争并没有使美国成功建立起对中国的军事包围,也没有改变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故C、D两项观点不正确。
[答案] B
7.(2014·黑龙江统考)“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 )
A.朝鲜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
B.朝鲜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
C.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
D.北约与华约在亚洲尖锐对立
[解析] 依据关键信息:“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题干从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的发展来分析朝鲜问题产生的影响,从国际上看则是美苏“冷战”,从国内形势来看,这是朝鲜双方争夺的结果,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朝鲜战略地位内容,A项排除;B项也无法从题干材料中体现或涉及;D项说法错误,北约与华约的矛盾焦点主要是欧洲,而且题干材料也无从体现。
[答案] C
8.(2014·常德期末)1963年11月4日,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记者招待会上曾说:“如果赤色中国人表示希望同美国,同它周围的国家和平共处,那么很明显,美国会重新估计它的政策。我们并没有和一项敌视中国的政策结下不解之缘。”肯尼迪的讲话说明( )
A.美国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
B.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只是临时性的
C.古巴导弹事件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
D.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主要是由总统决定的
[解析] 肯尼迪的讲话,只能说发出了中美关系解冻的信号,美国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是在尼克松上台后,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权力受到国会、法院的制约,不能独揽大权,故D项错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对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影响,故C项正确。
[答案] C
9.(2014·汕头质监)1952年,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即主张社会主义阵营协作互助以对抗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反映了( )
A.美苏冷战意识形态分歧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B.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C.苏联轻工业发达,无需融入资本主义市场
- 7 -
D.美国陷入“滞胀”,苏联在经济领域加强扩张
[解析] “两个平行市场”,这是经济领域的,故B项错误;并且是“对抗”,故A项正确;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轻工业不发达,故C项错误;美国此时未有“滞胀”,故D项错误。
[答案] A
10.(2014·成都七中热身)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所说的“渗透”主要指( )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D.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解析] 本题考查美苏冷战。这里的关键信息是:“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指的是马歇尔计划,即援助欧洲计划。美国意图通过此计划扶持、控制西欧国家并拉拢东欧国家。
[答案] A
11.(2014·武清区三模)1944年10月9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统帅斯大林在会晤中对巴尔干半岛的战后控制权做了划分(下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地区
控制者
罗马
尼亚
希腊
南斯
拉夫
匈牙利
保加
利亚
苏联
90%
10%
50%
50%
75%
英国(美
国参与)
10%
90%
50%
50%
25%
A.东欧是“冷战”的前沿 B.两大阵营对抗矛盾尖锐
C.苏联在东欧有明显优势 D.强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解析] 本题考查两极格局。根据题干中“战后控制权”一句分析,表中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体现。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苏联和英国的控制权属于各占一半,C项说法错误;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与题目中“1944年”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二战”结束后形成的两极格局,B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 D
12.(2014·临沂某重点中学)以下是四个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对朝鲜战争的表述,对此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②韩国: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越过三八线,开始南侵
- 7 -
③俄罗斯:1950年6月,北朝鲜军队侵入南方,并正式宣布他们是为了反击李承晚军队的攻击
④朝鲜:1950年6月25日凌晨,美帝和其傀儡们对朝鲜悍然发动袭击
A.相关历史史实需要进一步澄清
B.不同立场观点导致不同史实表述
C.事件第三方的表述往往较客观
D.各方对相关史料的解读出现差异
[解析] 本题考查朝鲜战争。从材料可以看出不同的国家对朝鲜战争的描述大不相同,主要原因是不同的国家代表的利益不一样,立场不同,观点自然不一样,故选B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2014·烟台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风云变幻,美苏“冷战”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
——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的时代背景,并指出美国为“担负起责任”在欧洲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材料二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冷战是“现代历史上的荒谬插曲”,是“漫长的、代价高昂的、黑暗阴郁的、危险的事件,威胁到地球上所有人的生命”,是“人类最接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
冷战期间,美苏双方将争夺限制在除直接战争之外的领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鉴于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灾难和沉痛教训,鉴于核武器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美苏两国谁也不愿意再挑起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导致两国的同归于尽乃至人类的毁灭,竭力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已经成为双方领导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这就维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的局面……因此,美国著名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把冷战称为“长和平”,也有人称之为“冷和平”,认为“尽管冷战是危险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冷战为这个世界提供了缓和”“冷战体系为世界提供了和平和安全,尽管存在核均势威慑。”
——《再论冷战的后果与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冷战的后果”为主题进行论证。(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解析]
- 7 -
第(1)问,从时代背景回答冷战的原因,从美苏关系变化以及美苏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矛盾等角度分析。从主要行动回答美国发动冷战措施。第(2)问,据材料观点有“冷战”威胁世界和平、“冷战”保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与安全。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论证。“冷战”威胁世界和平从国际局势紧张、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冷战”保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与安全,从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等角度回答。
[答案] (1)背景:①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结束;②美国要称霸世界,而苏联成为其障碍。③美苏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两点即可)
行动:在欧洲进行“冷战”,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等。
(2)评分标准:
一等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
①能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示例:
示例一:“冷战”威胁世界和平。导致美苏两极对峙,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苏联则以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对抗,导致了柏林危机等对抗性事件。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在人类心理、文化方面造成巨大阴影,并造成难以消除的“冷战思维”。双方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亚洲则出现了“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示例二:“冷战”保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与安全。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之外的力量为了自身安全,努力寻求发展,欧洲共同体成立、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开始复兴,这些都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相对安定的局势,大力调整发展经济,苏联则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冷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14.(2014·常德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在欧洲的每一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支持率都在攀升。……在法国、意大利和芬兰,共产党得到了全部投票的20%;在比利时、丹麦、挪威、荷兰和瑞典则接近10%。在东欧国家,20%至50%的平民支持左翼政党。……令美国人感到震惊的是,1945年7月,英国的工党夺取了胜利,把温斯顿·丘吉尔赶下了台。
——(美)梅尔文·莱弗勒《人心之争
- 7 -
——美国、苏联和冷战》
材料二 戈尔巴乔夫在其执政结束后说:冷战是一场没有必要的严重悲剧,源于美苏两国对对方战略和意图上的误解,双方都把对方的战略意图往最糟糕的方面考虑,导致了两国对外政策的僵化。
请回答:
(1)二战后,欧洲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支持率攀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欧洲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支持率的攀升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的原因。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二战中社会主义苏联取得的胜利,战后社会主义超出一国的范围,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战后欧洲的经济困难等分析原因。第二小问从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借鉴的角度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一“在欧洲的每一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支持率都在攀升”(反映了战后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材料二“源于美苏两国对对方战略和意图上的误解”分析,结合所学知识,美苏战后存在的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冲突,战后国际形势又使得美苏不敢轻易动武,美国为达到世界霸主目的,制定了具体的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
[答案] (1)原因:二战中苏联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和战后苏联地位的提高,改变了许多人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看法;二战后,东欧建立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反法西斯战争,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战后欧洲的经济困难,使人们具有求变的心理。(答出3点即可)
说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不是西方国家宣传的洪水猛兽;作为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也有值得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的地方。(答出2点即可)
(2)原因:战后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称霸世界;美苏双方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冲突;丘吉尔“铁幕演说”推波助澜;战后世界和平反战运动兴起发展,联合国成立,制约着美苏用战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