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作业(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作业(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20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2014·海淀期末)读《“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对表格所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4.5‎ ‎12.8‎ ‎25.4‎ ‎1953年农轻重比例(%)‎ ‎52.8‎ ‎29.6‎ ‎17.6‎ ‎1957年农轻重比例(%)‎ ‎43.5‎ ‎29.2‎ ‎27.3‎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解答此题观察图表可采用排除法。从平均增长速度来看, 农业是最低的,①项说法正确,故C项错误;从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可知,②中“调整任务完成”说法错误,故A、D两项错误,B项正确。‎ ‎[答案] B ‎2.(2014·温州测试)下图是一张残缺的“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凭证,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A.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 B.民国晚期官僚资本的膨胀 C.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D.改革开放时期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 从图片中“公私合营”可以判断是三大改造期间对民族资本主义改造的形式,故C项正确;A项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状况,故A项错误;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是民族资本主义,不是官僚资本,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存在“公私合营”,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4·邯郸检测)商业广告在建国初期一度很活跃, 1953年以后业务骤减,日益萎缩,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告事业发展陷于空白。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采取限制措施   B.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C.国家经济体制影响   D.商品直销方式主导 - 7 -‎ ‎[解析]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带动了商业广告的发展,1953年三大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公私合营,工业企业产品由国营商业包销,使广告业务剧跌,1958年,大跃进,大力发展工业农业,生产产品全部由商业部门包下,广告业受冲击,“文革”期间,广告成为封资修的东西被砸烂,商业广告陷于空白。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上述现象出现主要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故C项正确;A、B、D项都只讲述其中某一阶段的原因,分析不全面,故A、B、D三项错误。‎ ‎[答案] C ‎4.(2014·广东 “十二校”联考)中国的资金积累率由1952年的11%上升到1957年的20%,这种罕见的积累率使中国可以进行固定资本的大量投资。出现这一变化的政策原因是(  )‎ A.土地改革   B.过渡时期总路线 C.双百方针   D.大跃进 ‎[解析]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1956年三大改造和1957年“一五”计划的先后完成,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故B项正确;土地改革完成于1952年,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52年到1957年”,故A项错误;“双百”方针是文艺方面的方针,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52年到1957年”,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4·宣城调研)下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因为(  )‎ A.国民经济的调整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 ‎[解析]‎ - 7 -‎ ‎ 根据所学知识,1953~1956年三大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确定了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赎买政策的实行,不但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而且有利于逐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故D项正确;国民经济的调整是指在20世纪60年代针对“大跃进”等“左”倾错误造成的国民经济困难而提出“调整”等八字方针,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是在1957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是在1952年,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故B、C两项错误。‎ ‎[答案] D ‎6.(2014·枣庄期中)1964年6月,毛泽东说:“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你们不搞攀枝花,我骑毛驴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稿费去搞。”这反映出(  )‎ A.中央决心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B.“联美制苏”的战略考虑 C.国民经济建设重点立足于战备 D.解决建设中经济结构方面的矛盾 ‎[解析] 从材料“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又从材料要把攀枝花钢铁基地搞起来,综合起来,反映出国民经济建设重点立足于战备,故C项正确;西部地区开发是在改革开放后,故A项不正确;1964年,还没有与美国关系缓和,故B项不正确;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 ‎[答案] C ‎7.(2014·昆明调研)下表为我国1957年至1960年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表,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  )‎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A.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B.大跃进严重破坏生产力 C.畸形经济结构渐趋正常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农业、轻工业的比重远远低于重工业,这反映出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D项为对表格信息的正确解读。这一时期工业比重的增加是在“大跃进”运动推动下以资源高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式的发展,因此不能表明工业化的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排除A。比重的变化不能反映生产力是否遭到破坏,B项不正确。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结构仍然呈畸形,C项不正确。‎ ‎[答案] D ‎8.(2014·芜湖期末)下图是我国某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 - 7 -‎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 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解析] 一五计划时期推进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重工业所占比重应该是上升,故A项错误;二五计划时期(1958~1962年),针对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从1960年起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比例,重工业比重下降,故B项正确;“文革”时期仍然以重工业为中心,故C项错误;1978年以来,中国工业总产值应该是逐年增加,与图示不符合,故D项错误。‎ ‎[答案] B ‎9.(2014·海淀期末)1958年,河北省徐水县大搞“共产主义”试点,并实行了所谓的“全民供给制”。这一现象(  )‎ A.体现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B.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 ‎[解析] 关键信息:1958年、共产主义、全民供给制,反映的是50年代末因“左”倾错误导致人民公社化的出现,这是错误的探索,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故D项正确;A、B两项说法错误, C项说法也是错误的,这应是三大改造的意义,故C项错误。‎ ‎[答案] D ‎10.(2014·济南调研)据统计,1949~1960年中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4%迅速上升至66.6%,1961~1966这一比值降至51%。这一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八字方针”的实施 B.“文革”的破坏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D.自然灾害的发生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结合史实可知1949~1960年中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迅速上升的原因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和之后的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但是大跃进运动造成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国家开始纠正大跃进等“左”倾错误,所以1961~1966这一比值下降的原因应该是“八字方针”提出,故 A项正确;B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不是比重下降的原因,故C项错误;D项主要影响的是农业,故D项错误。‎ ‎[答案] A ‎11.(2014·中山统考)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 437个,1962年为38 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 - 7 -‎ B.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C.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作问题 ‎ D.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解析] 为了对付经济困难,从1960年开始实行国民经济的调整,题目时间是“1961年”和“1962年”,故D项正确;这一次调整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故A项错误;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是邓小平南方谈话才提出的,故B、C两项错误。‎ ‎[答案] D ‎12.(2014·潍坊一模)20世纪50年代至1978年,我国物价水平总体稳定,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价格几乎没变。出现上述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农轻重比例失调  B.计划经济体制 C.人民消费水平低  D.人民公社体制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1978年,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以指令性计划的方式配置资源,确定物价,全国物价总体稳定,粮食价格几乎二十几年没变。故选B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2014·南通调研)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党深信,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5月29日)‎ 材料二 1957~1962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年份 ‎1957‎ ‎1960‎ ‎1962‎ ‎1965‎ 钢产量 ‎535‎ ‎1866‎ ‎667‎ ‎1223‎ 粮食产量 ‎3900‎ ‎2870‎ ‎3200‎ ‎3891‎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7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体现的心态。结合1956~1957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计量化的方法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材料二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作用。‎ ‎[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题干信息和材料一出处的时间可以判断出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联系所学可概括出心态是乐观自信,急于求成;第二小问,要联系1956~1957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来分析原因,可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缺乏经验等角度来归纳。(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57~1960年间钢产值迅速上升,农业产量下降,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从1960~1962年间钢产值下降,农业产量上升,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原因是八字方针的实施,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3)从材料“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进行归纳即可。‎ ‎[答案] (1)心态:乐观自信;急于求成。‎ 因素: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一五”计划完成,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缺乏建设经验。‎ ‎(2)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3)作用:奠定物质基础;培养骨干力量;积累建设经验;提供深刻教训。‎ ‎14.(2014·乌鲁木齐一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 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可以说,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中国百年投资结构之联想》‎ - 7 -‎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资本的严重不足一是以传统农业为主而人口众多,积累非常有限(1949年美国中美关系白皮书甚至断言中共不能解决吃饭问题);二是人力资本也非常有限,大量的劳动力是文盲,科技人员和具有专业技术的产业工人严重不足。而资源的不足,一是表现在人均耕地的严重不足,同时也严重缺乏可以用来出口换汇的木材、石油、矿石等。在这种情况下,同时面临着国际环境的压力和大国的统一和安全,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就是苏联率先实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兴起的时代背景及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所提供的历史背景,说出当时我国在工业化道路探索上的实践活动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与建国初期相比,当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何变化? ‎ ‎[解析] (1)第一小问,时代背景可结合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的侵略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兴起,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起步;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直接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掀起了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洋务运动。(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在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实践活动中,既有成功,如“一五”计划的实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也有失误,如“大跃进”运动片面强调“以钢为纲”,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也带来环境破坏。(3)新时期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由高投入、低效率、高污染的粗放型工业向注重效益和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工业方向调整。‎ ‎[答案] (1)背景:工业革命的扩展和鸦片战争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兴起。‎ 特点:主要发展重工业;设备、技术等严重依赖国外。‎ ‎(2)活动:“一五”计划的实施。‎ 影响: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活动:发动“大跃进”运动。‎ 影响: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资源;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环境破坏等。‎ ‎(3)变化:由注重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效益和质量;由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全面平衡发展;由粗放型工业到集约型工业;由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 7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