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附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附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3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1.(2014·金丽衢十二校一模)材料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 的残片。材料二:《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  )‎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 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书用品 ‎[解析] 材料一反映了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材料二反映了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A项对材料的理解是片面的;B 项说法错误,蔡伦改进而非发明造纸术;D项说法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因此两汉时期纸并不是唯一的文书用品;只有C项表述全面,故C项正确。‎ ‎[答案] C ‎2.(2014·孝感一模)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 (  )‎ A.能够提高粮食产量,解决衣食问题 B.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C.能够防止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 ‎ D.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更好 ‎[解析] 作者强调广种树木,可以解决衣食问题,防止自然灾害,还可以用来交换所需其他物品,最终实现“久远之利”,即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见A、C项属于广种树木的作用,但作者强调的是B项,故B项最准确;D项观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排除。‎ ‎[答案] B ‎3.(2014·潍坊一模)莱布尼茨说:“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①缺乏数理逻辑推理  ②不注重科学分析 ‎③不重实用   ④注重经验总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 7 -‎ ‎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以及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中国人缺乏心智……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和“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4.(2014·安徽示范性高中联考)研读下表(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代 科技 发明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1~400年 ‎45‎ ‎28‎ ‎62%‎ ‎17‎ ‎38%‎ ‎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1501~1840年 ‎427‎ ‎19‎ ‎14%‎ ‎453‎ ‎96%‎ ‎①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②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使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 ‎③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时期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 ‎④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①③①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从表中中国科技发明在世界所占百分比可以肯定①正确;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而据表可知这个时期中国科技发明依然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地方,排除②;明清时期中国基本实行闭关政策,不是因为受到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而发展迟缓,排除③。故答案选B项。‎ ‎[答案] B ‎5.(2014·广东六校联考)古代中国是一个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许多门类的学科与近代西方科学原理相通,不过传统的学科思维模式难以用西方理论进行系统解释,与源于欧洲的现代科学不太相容。但是在今天的“非典”和“禽流感”中中国古代文明却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代表性著作是(  )‎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授时历》‎ ‎[解析] 从材料中“非典”和“禽流感”可知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应该是医学的著作,选项中A项是数学著作,B项是农学著作,C项是医学著作,D项是天文学著作,故A、B、D三项均不正确, 只有C项正确。‎ ‎[答案] C - 7 -‎ ‎6.(2014·吉林摸底)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关心人民疾苦,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请分析“齐民”的意思是(  )‎ A. 统治者     B. 南方人民 ‎ C. 平民百姓    D. 农学家 ‎[解析] 《齐民要术》是一部农学专著。结合材料贾思勰“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关心人民疾苦”,由此可以判断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A、D两项不符合材料 “关心人民疾苦”。《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故B项可以排除。‎ ‎[答案] C ‎7.(2014·泸州一模)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 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解析] “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说明四人书法各有所长,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故选B项符合题意;从作品中无法直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文人的爱国情怀,故排除A、C两项;《兰亭集序帖》不仅代表了魏晋时代的书法最高水平,也代表了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与题目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答案] B ‎8.(2014·郑州一模)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 7 -‎ ‎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流连风景”,A项主要描写了瀑布的壮观景色,正好符合评论家对浅薄的要求,故A项正确;B项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故B项错误;C项借助形象说理,指出生活乃至治学都应不断吸收新的东西,故C项错误;D项寓含哲理,表现出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希望,故D项错误。‎ ‎[答案] A ‎9.(2014·唐山摸底)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解析] 唐末五代时期,随着商业活跃,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能够提供日常实用图书的书坊,受到市民的欢迎。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A、C两项不符合史实。宋朝重文轻武,D项与题意相反,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10.(2014·嘉兴测试)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讽刺小说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的价值,……所以讽刺小说从《□□□□》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其中的“《□□□□》”最有可能是(  )‎ ‎[解析] 关键信息:清朝、讽刺小说、旨微而语婉的。解答本题应从时间信息与小说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从时间上看,《封神演义》、《三言二拍》为明代小说,A、B两项排除;C、D两项都清代小说,但《聊斋志异》是志异鬼怪故事,不符合题意,而《儒林外史》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排除D项,C项正确。‎ ‎[答案] C ‎11.(2014·广东“十校”联考)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距今5 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小篆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要推测其最早属什么时期墓葬,最有证据意义的是(  )‎ A. 玉面人的特征   B. 玉面人的年代 C. 扁足青铜方鼎   D. 鼎内壁的小篆 - 7 -‎ ‎[解析] 根据所学玉器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青铜器是在夏商周三代;而小篆是秦朝统一后的文字。‎ ‎[答案] D ‎12.(2014·泰安一模)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  )‎ A.汉朝  B.唐朝 ‎ C.宋朝  D.清朝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根据材料所述“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可知这是在讲宋代的词具有较为自由的表达形式的文学体裁逐渐在取代唐诗的地位,而唐诗则更注重形式;艺术方面则表现为绘画等,“通俗艺术较盛”则视为市民的需要而服务的,所以可以推断该时期就是宋代,故选C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2014·宿迁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的文艺复兴初期,中国四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主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非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材料二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 请回答:‎ ‎(1)历史老师要学生依据上述史料进行历史课题研究。请你帮助他们为课题拟定一个名称。‎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4)四大发明在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对东西方的影响以及学生最大限度地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一可顺利答出第(1)问。回答第(2)问时,应对卡特的话有正确的理解,即卡特所谈是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的影响,亦即中国四大发明的伟大作用,而不是其传播本身。对第(3)问的回答必须结合鲁迅所处的时代,着眼于先进科学技术的作用来分析说明。第(4)问所要求的是分析产生不同用途的原因。‎ - 7 -‎ ‎[答案] (1)四大发明的影响。‎ ‎(2)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便利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为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总之,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发挥其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4)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14.(2014·浙江名校联考)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材料二 ‎ ‎《清明上河图》局部:说书老者一声拍案,令四座惊奇 突火枪 罗盘针 ‎ 毕昇与活字印刷术 材料三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一中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的文化现象。‎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 ‎ ‎[解析]‎ - 7 -‎ ‎ 第(1)问,要求学生对于教材相关知识熟记。工业化方面主要列举宋代手工业方面的成就一例;商业化成就列举宋代商业较之于前朝的时空变化等方面的进步;货币化主要列举世界最早纸币交子;而城市化主要列举著名城市一例。第(2)问,审清题意,宋代文化现象要根据材料归纳。从图表来看,主要从这些实物本身和其反映的文化实质等角度来谈。主要归纳为两类,一是市民文化,二是科技发展。第(3)问,特点根据材料可以归纳。影响注意题意要从积极角度来分析,结合所学我们知道理学对于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有着莫大的作用。‎ ‎[答案] (1)工业化:制瓷业发展;纺织业发展(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 商业化: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货币化:北宋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城市化:出现了汴京等大都会。‎ ‎(2)现象: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市民文化兴起;科学技术高度发展。 ‎ ‎(3)特点:哲学化(思辨性);伦理道德为核心;佛道化。‎ 影响: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 7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