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32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1.(2014·福州质检)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日本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 )
A.古巴导弹危机 B.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D.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破
[解析] 注意题干信息“1967年8月”“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古巴导弹危机是在1962年,而且是美苏核争锋,故A项错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B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是在1950年,故C项错误;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破分别是在1964、1967年,冲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因此美国有此忧虑,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4·湖北省稳派联合调研)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大提出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至1957年有400项。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达到了3 406项。材料说明( )
A.科技领域出现“大跃进” B.“双百”方针推动科技发展
C.社会主义制度凸显优越性 D.“向科学进军”热潮初显成效
[解析] 1958年,党轻率地发动“大跃进”运动,要求各条战线加快发展速度,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巨大冲击。B、C、D三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 A
3.(2014·南通调研)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 )
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
C.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三个面向”方针的落实
[解析] 抓住题干时间信息1957~1966年是解题的关键,1965年初步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A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是1995年,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是1977年恢复高考,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故B、C、D三项错误。
[答案] A
- 8 -
4.(2014·永州二模)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降低
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
C.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成果
D.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解析] 据所学可知,学生比重降低不等于绝对数量降低,因此不能反应学科地位的大幅变化,故A项错误;由于这一阶段中国的发展目标——将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教育为经济服务,受政治影响,故出现题干中所述变化是合理的,故B项正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于1957年提出,故C项错误;而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经过十年努力之后于1965年初步形成,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4·豫东、豫北十校联考)下图所示为1970年人民日报联合解放军报发布的喜报,对图片中的“喜报”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中国社会稳定国力增强
B.宣传带有浓厚的“左”倾色彩
C.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D.解除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威慑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从图片可以看出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航天时代,故选C项。但是无法看出明显体现了“左”倾色彩,个人意志决定绝对化的情况,因此B项不准确。
[答案] C
6.(2014·成都摸底)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抉择是( )
A. 提出“双百”方针 B.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 恢复被停止的高考 D.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解析] 文革期间高等院校招生不需要文化课考试就可以上大学,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邓小平复出后,果断恢复被停止的高考,故答案选C项。
[答案] C
- 8 -
7.(2014·广东省六校联考)下图是由丁聪、方成、华君武等老一代漫画家于1956年集体创作的《万象更新图》
注:“在漫画的前面,有一首长达四页的‘万象更新’解说诗,题目为《作家们掀起一个创作的高潮!》,《万象更新图》画面中有名有姓的作家就有一百多人,如:茅盾、老舍、周扬、巴金、冰心、赵树理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家杨沫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与这幅漫画创作时代背景不同
B.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与这幅漫画创作背景相同
C.这是一幅反映文艺工作者投身于火热生活贯彻“双百方针”的漫画
D.“双百方针”鼓舞下漫画所体现的这种蓬勃发展势头得到长期延续
[解析] 题目信息“1956年”、“作家们掀起一个创作的高潮”可推断与“双百”方针有关,作家杨沫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与这幅漫画创作时代背景应该相同,A项不正确。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出现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与这幅漫画创作背景截然不同,B项错误。由于政治运动扩大化,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双百”方针并未能坚持贯彻下去,因此D项错误。
[答案] C
8.(2014·扬州检测)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要求……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此( )
A.建立基本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C.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 据材料信息“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可见是强调科技、教育的作用,体现了“科教兴国”战略,故D项正确;建立基本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是指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 是指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与题干中时间“1995年”不符,故B、C两项错误。
[答案] D
- 8 -
9.(2014·永州一模)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自告奋勇抓教育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
A.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支持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C.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D.提出高等教育“211工程”计划
[解析] 解题关键是明确“邓小平自告奋勇抓教育”指的是1977年“文革”后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开始整顿教育,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是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故选择C项正确;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确定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故A项不正确;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是在“文革”期间,故B项不正确;高等教育“211工程”计划1994年开始实施,在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D项不正确。
[答案] C
10.(2014·扬州中学模拟)“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为此,1977年复出后的邓小平自告奋勇主管科技和教育,直接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下列哪些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措施( )
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恢复高考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制定“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新时期的科技和教育。新时期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建国初期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977年恢复高考,因此①②错误,排除这两项,故选D项。
[答案] D
11.(2014·成都七中)邓小平1975年9月26日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为此,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 )
①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
③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④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8 -
[解析] 本题考查建国以来教育事业具体措施以及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时间1975年和人物邓小平来解题,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①,故选B项。
[答案] B
12.(2014·江西联考)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2014年周年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864年,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结束
B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标志着我国开始跨入核国家行列
C
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加速香港回归的步伐
D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是当今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解析] 本题考查天平天国运动、新中国的科技、香港问题、北美自由贸易区等。题干要求的是从否定项进行选择。当今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化组织是欧盟。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2014·延边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表1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
表2 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助残机器人,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比较表1、表2,提取有关中美科技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解析] 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就本题而言,既可以提取信息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也可以提取信息中国、美国均为高新技术。每一种观点,论述时都要言之有理。
[答案]
- 8 -
表一:信息: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说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信息:中国,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手工业品和传统手工艺品发达。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仍占主体地位。
表二:信息:中国、美国均为高新技术。说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14.(2014·万州二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二才皆足以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法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师友以成就之,此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制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
——王安石《临川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
材料二 天皇在巡视地方、视察学校的过程中,天皇的侍讲、宫廷官僚元田永孚于1879年发表了一篇题为《教学大旨》的文章,公开主张教育的根本精神以讲授仁义忠孝的道德为第一。……1882 年,元田永孚根据天皇之命,编写了充满忠孝仁义的《幼学纲要》,发给全国小学学习。1886年,日本内阁制订了《帝国大学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学校令》等4 个比较完整的教育法令,进一步改革了教育制度。概括这些法令的内容,就是要从小学到大学,向学生系统地灌输国家主义和天皇主义,培养为天皇制国家效力的思想。
——《日本帝国主义的兴亡》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育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清政府曾试图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1903年~1906年,在京师大学堂设立进士馆,通过融入西学对即将入仕的新进士进行再教育,并提供机会赴日游学,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进士馆学科程度及每星期教授时刻表(第二学年)
学科
程度(内容)
每星期钟点
史学
泰西近时政治史 日本明治变法史
2
地理
外国地理
2
格致
化学大要
2
法学
商法 各国刑法 各国诉讼法 警察学 监狱学
5
交涉
国事交涉 民事交涉
3
理财
银行论 货币论 公债论 统计学
3
商政
商业理财学 商事规则 附海陆运输及邮政电信规则
3
兵政
军制学 附海军陆军学校制度 战术学
4
- 8 -
合计
24
注:以上各科目外,尚有东文、西文、算学及体操,均作为随意科目,愿习与否均听其便。
(3)根据材料概括进士馆课程设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此设置课程的背景
材料四
(4)上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状况。教育发展与国家的推动密不可分。概括图表中所体现的信息并分析其原因。
(5)结合以上材料,请你提炼其中蕴含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证。
[解析] (1)第一问,不仅要善于从材料中总结有效信息,而且要抓住“王安石改革”这一大背景,把教育改革放到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当中来考查,得出“教育改革”是“王安石改革”的一部分,是为“王安石改革”服务的结论。后一问注意回忆“教育改革”的内容,概括出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2)从材料“公开主张教育的根本精神以讲授仁义忠孝的道德为第一”、“制订了《帝国大学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学校令》等4 个比较完整的教育法令”、“灌输国家主义和天皇主义,培养为天皇制国家效力的思想”等信息分析日本近代教育的特点。日本的教育虽然弊端很大,但是毕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推动了本国的经济发展。(3)考查学生阅读表格,运用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由材料可知设置学科涉及到政治外交、经济财政、人文地理、法学商学等方面,背景的归纳需要注意材料中的“1903年~1906年”,结合时代背景归纳即可。(4)在认真分析理解图表内容的基础上得出的信息可以看出新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联系教材中已学知识归纳原因,原因归纳需要注意分阶段,如新中国成立后、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等几个阶段归纳即可。(5)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原因:①当时的教育不利于培养人才;②舆论不利于变法。
特征:①注重改革教育内容;②培养实用性人才;③扩大选官途径。
(2) 特点:受中国孔孟思想的影响;教育法令完整(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系);注重灌输忠君报国思想(或将教育当作维护天皇专制统治的工具)。
积极影响: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
(3)特点:介绍西方政治制度和外交、法律、经济,设置自然科学学科。
- 8 -
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迫于形势,清政府实行“新政”,西方思想的传入。
(4)信息:建国后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文盲总数和成人文盲率均呈下降趋势。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制度,推动国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后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推动教育改革。
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
(5)略。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