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生物考前专题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复习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直击考纲]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3.伴性遗传(Ⅱ)。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Ⅰ)。‎ 考点15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题组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 ‎1.(推断基因的传递规律)(2015·全国Ⅱ,32)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________(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答案 (1)不能。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亲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2)祖母 该女孩的一个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一定来自祖母 不能 解析 (1)解答本题可采用画图分析法:‎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可见,祖辈4人中都含有显性基因A,都有可能传递给该女孩。‎ ‎(2)如图 该女孩的其中一个XA来自父亲,其父亲的XA来自该女孩的祖母;另一个XA来自母亲,而女孩母亲的XA可能来自外祖母也可能来自外祖父。‎ ‎2.(混有致死问题)(2016·海南,29节选)某种植物雄株(只开雄花)的性染色体XY;雌株(只开雌花)的性染色体XX。等位基因B和b是伴X遗传的,分别控制阔叶(B)和细叶(b),且带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雌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为____________。‎ ‎(2)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________;子二代雄株中,阔叶∶细叶为____________。‎ 答案 (1)2∶1 (2)阔叶 3∶1‎ 解析 (1)阔叶雄株(XBY)和杂合阔叶雌株(XBXb)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中雄株为1/2XBY、1/2XbY,可产生1/4XB、1/4Xb、1/2Y三种配子,雌株为1/2XBXB、1/2XBXb,可产生3/4XB、1/4Xb两种配子,子一代相互杂交,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带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理论上,子二代中雌性仅1/2存活,雄株数∶雌株数为2∶1。(2)据上述分析,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阔叶;子二代雄株中,阔叶∶细叶为3∶1。‎ ‎3.(2015·北京,31节选和2015·四川,11节选)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实验1:P:   果蝇S   ×   野生型个体 ‎     腹部有长刚毛     腹部有短刚毛 ‎      (①____)       (②____)‎ ‎ ↓‎ ‎     F1: 1/2腹部有长刚毛∶1/2腹部有短刚毛 实验2:F1中腹部有长刚毛的个体×F1中腹部有长刚毛的个体 ‎ 后代: 1/4腹部有短刚毛∶3/4腹部有长刚毛[其中1/3胸部无刚毛(③  )]‎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________性状。其中长刚毛是__________性性状。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__种。③基因型为________,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________。‎ ‎(3)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若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则果蝇体色性状中,_______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______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_______。‎ 答案 (1)相对 显 Aa、aa (2)两 AA 1/4‎ ‎(3)灰色 性状分离 2/3‎ 解析 (1)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由实验2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可知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控制长刚毛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2)野生型果蝇的表现型是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实验2后代中表现出的腹部有长刚毛和胸部无刚毛的性状都是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由实验2可知腹部有长刚毛为显性且占3/4,又因为腹部有长刚毛中1/3胸部无刚毛,所以胸部无刚毛的基因型为AA且占后代的1/4。‎ ‎(3)由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可推知灰身对黑身为显性。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说明该性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F2雌雄果蝇基因型之比为:BB∶Bb∶bb=1∶2∶1,则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2/3。F1的后代(也就是F2)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题组二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2016·全国丙,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子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答案 D 解析 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即红花∶白花=1∶3,符合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杂合子测交子代比例1∶1∶1∶‎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1的变式,由此可推知该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和B、b),故C错误;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到的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_bb、aaB_和aabb,故A错误;F2中红花植株(A_B_)的基因型有4种,故B错误;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故D正确。‎ ‎5.(2016·全国甲,32)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 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 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C ‎↓ ↓ ↓‎ 有毛黄肉∶有毛白肉为1∶1 全部为无毛黄肉 全部为有毛黄肉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毛 黄肉 (2)DDff、ddFf、ddFF (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ddFF、ddFf 解析 (1)由实验1:有毛A与无毛B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说明有毛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皮有毛和无毛的基因均为纯合的;由实验3:白肉A与黄肉C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说明黄肉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肉颜色的基因均为纯合的;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验1中的白肉A与黄肉B杂交,子一代黄肉与白肉的比例为1∶1”可判断黄肉B为杂合子。(2)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DDff、ddFf、ddFF。(3)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FF∶ddFf∶ddff=1∶2∶1,所以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综上分析可推知:实验3中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均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D_F_)∶有毛白肉(D_ff)∶无毛黄肉(ddF_)∶无毛白肉(ddff)=9∶3∶3∶1。(5)实验2中的无毛黄肉B(ddFf)和无毛黄肉C(ddFF)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ddFf和ddFF两种,均表现为无毛黄肉。‎ ‎6.(自由组合常规比例推断)(2014·山东,28节选)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或________。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答案 (1)EeBb eeBb(注:两空可颠倒) eeBb (2)1/2‎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分析实验一的F1,灰体∶黑檀体=1∶1,长刚毛∶短刚毛=1∶1,单独分析每对等位基因的杂交特点,可知都是测交类型,由此可推知实验一的亲本组合为EeBb×eebb或eeBb×Eebb。分析实验二的F1,灰体∶黑檀体=1∶1,长刚毛∶短刚毛=1∶3,可推知亲本有关体色的杂交为测交,有关刚毛长度的杂交为双杂合子杂交,且短刚毛为显性性状,这样可以确定乙和丙控制刚毛长度的基因型都是Bb,但无法进一步确定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可推断乙的基因型可能是EeBb或eeBb。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可确定甲和乙的杂交方式为测交,即有一个为双杂合子,另一个为隐性纯合子,而前面判断已确定乙控制刚毛长度的基因型是Bb,所以乙的基因型为EeBb,甲的基因型为eebb,进而推断丙的基因型为eeBb。‎ ‎(2)根据(1)中分析可知,实验二的亲本基因型为EeBb和eeBb,其后代为EeBb的概率是1/2×1/2=1/4,后代为eeBb的概率是1/2×1/2=1/4,故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1/4-1/4=1/2。‎ ‎7.(与伴性遗传综合考虑比例)(2015·四川,11节选)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则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_____。实验二中F2中灰身雄蝇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 答案 BBXrY 4‎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解析 由实验一中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可推知灰身对黑身为显性。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说明该性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实验二中,根据题中所述可知,R、r基因可影响黑身果蝇体色深度,而不影响灰身果蝇体色深度,且雌雄果蝇黑色深度与性别相关联,表现为F2雌果蝇中无深黑身,雄果蝇中黑身∶深黑身=1∶1,说明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r基因决定深黑身,F1交配组合BbXRXr×BbXRY。由F1及亲本的体色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黑身雌蝇丙为bbXRXR,灰身雄蝇丁为BBXrY,F2灰身雄蝇的基因型可能为BBXRY、BBXrY、BbXRY、BbXrY,共有4种。‎ ‎8.(混有致死问题)(2015·安徽,31Ⅰ节选)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 ‎(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________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______________;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________。‎ 答案 (1)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1 6  ‎(2)显性 隐性 解析 (1)由题意可知亲本的一只黑羽短腿鸡的基因型为BBCLC,一只白羽短腿鸡的基因型为bbCLC,得到F1的基因型为BbCC∶BbCLC∶BbCLCL=1∶2∶1,其中BbCLCL胚胎致死,所以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羽正常∶蓝羽短腿=1∶2;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的表现型的种类数为3×2=6种,其中蓝羽短腿鸡BbCLC所占比例为×=。‎ ‎(2)由于CLC为短腿,所以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显性基因;由于CLC没有死亡,而CLCL胚胎致死,所以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隐性基因。‎ ‎9.(自由组合拓展方面)(2013·福建,28)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现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 基因型 AA________‎ Aa________‎ aaB______aa____D__‎ aabbdd 请回答:‎ ‎(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________。‎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__________。‎ 答案 (1)AaBBDD 乳白花∶黄花=1∶1 (2)8 1/5‎ ‎(3)AaBbDd 乳白花 解析 (1)由双亲基因型可直接写出F1的基因型,F1测交是与aabbdd相交,写出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对照表格得出比例。(2)aaBBDD与aabbdd相交,F1的基因型为aaBbDd,让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aaB__D__、aaB__dd、‎ aabbD__、aabbdd,比例为9∶3∶3∶1,据表可知aaB__D__、aaB__dd、aabbD__的个体均开黄花,aabbdd的个体开金黄花。aaBbDd自交,后代基因型有1×3×3=9种,1种开金黄花,所以黄花的基因型有8种,而每种里面aaB__D__、aaB__dd、aabbD__只有1份纯合,所以纯合个体占3/15,即1/5。(3)只有AaBbDd的个体自交得到的后代才会有四种表现型,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应该是不确定基因对数最多的,即白花和乳白花,但乳白花中的Aa比白花中的AA所占的比例高,所以理论上子一代中乳白花比例最高。‎ 依纲联想 ‎1.有关遗传基本规律中异常比例的分析 ‎(1)分离定律异常情况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①不完全显性:如红花AA、白花aa,杂合子Aa开粉红花,则AA×aa杂交再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②显性纯合致死:Aa自交后代比例为显∶隐=2∶1。‎ ‎③隐性纯合致死:Aa自交后代全部为显性。‎ ‎(2)巧用合并同类项推导自由组合定律异常比 AaBb自交后代比例 AaBb测交后代比例 ‎9∶(3+3)∶1→9∶6∶1‎ ‎1∶2∶1‎ ‎9∶(3+3+1)→9∶7‎ ‎1∶3‎ ‎(9+3)∶3∶1→12∶3∶1‎ ‎2∶1∶1‎ ‎(9+3+3)∶1→15∶1‎ ‎3∶1‎ ‎9∶3∶(3+1)→9∶3∶4‎ ‎1∶1∶2‎ ‎1∶(2+2)∶(1+4+1)∶(2+2)∶1→1∶4∶6∶4∶1‎ ‎1∶2∶1‎ ‎(9+3+1)∶3→13∶3‎ ‎3∶1‎ ‎(3)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题的解题步骤 ‎①看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进行比对,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 ‎③对照题干信息确定出现异常分离比的原因,并写出各种类型的基因型通式。‎ ‎④依据分离比、基因型通式特点和亲子代间基因传递特点及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推断相关问题结论。‎ ‎2.将自由组合定律转化为分离定律的方法——拆分法 ‎(1)拆分的前提: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或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各对性状(或基因)是独立的、互不干扰的。一种性状的遗传不会影响与其自由组合的另一种性状的数量或分离比。‎ ‎(2)拆分方法: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得到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再按同样方法处理另一对相对性状,这样就可以较容易地求出每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及各种概率问题。‎ ‎(3)重新组合:根据上述方法求出各性状的基因型和相应概率后,将相关基因组合利用概率的乘法、加法原理就能非常方便地求出所要求解的基因型及其概率。‎ ‎(4)利用拆分法理解常见自由组合比的实质 ‎①1∶1∶1∶1=(1∶1)(1∶1);‎ ‎②9∶3∶3∶1=(3∶1)(3∶1);‎ ‎③3∶1∶3∶1=(3∶1)(1∶1);‎ ‎④2∶1∶2∶1=(1∶1)(2∶1);‎ ‎⑤4∶2∶2∶1=(2∶1)(2∶1);‎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⑥6∶3∶2∶1=(3∶1)(2∶1)。‎ 考向一 透过比例辨析分离定律相关现象 ‎1.(常染色体遗传)玉米的某突变型和野生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B和隐性基因b控制,但是携带基因B的个体外显率为75%(即杂合子中只有75%表现为突变型)。现将某一玉米植株自交,F1中突变型∶野生型=5∶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F1比例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表现型为突变型 C.F1野生型个体都是纯合子 D.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比例也是5∶3‎ 答案 D 解析 F1比例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亲本为杂合子,其基因型为Bb,由于携带基因B的个体外显率为75%,因此亲本可能表现为突变型,也可能表现为野生型,B错误;F1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为bb、Bb,C错误;F1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B∶b=1∶1,所以自由交配获得的F2中BB∶Bb∶bb=1∶2∶1,表现型为突变型∶野生型=(+×)∶(×+)=5∶3,D正确。‎ ‎2.(伴性遗传)已知控制果蝇某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N,n)中的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本中雌性果蝇为杂合子 B.若F1雌果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其基因型为XNXN、XNXn C.若N基因纯合致死,让F1果蝇随机交配,则理论上F2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1/11‎ D.若F1雌果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n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亲本中雌性果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XNXn,A项正确;F1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说明F1中雌蝇都存活,雄蝇约有1/2致死,已知亲本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为XNXn,若F1雌果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亲本中雄性果蝇的基因型为XNY,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NXN、XNXn,B项正确;若N基因纯合致死,则亲本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为XNXn,雄性果蝇的基因型为XnY,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2XNXn、1/2XnXn,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nY,让F1果蝇随机交配,因F1产生的雌配子为1/4XN、3/4Xn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产生的雄配子为1/2Xn、1/2Y,则理论上F2成活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NXn∶XnXn∶XnY=1∶3∶3,基因N的频率=1/(2×1+2×3+1×3)=1/11,C项正确;综上分析,若F1雌果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N,D项错误。‎ 思维延伸 ‎(1)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小鼠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 第一组:黄鼠×黑鼠→黄鼠2 378∶黑鼠2 398;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2 396∶黑鼠1 235。多次重复发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请分析回答:‎ ‎①根据题意和第二组杂交实验分析可知: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________性,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________定律。‎ ‎②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稳定遗传。‎ ‎④若种群中黑色皮毛小鼠个体占25%,则黑色皮毛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答案 ①显 1 分离 ②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③不能 ‎④62.5%(或5/8)‎ ‎(2)控制某种安哥拉兔长毛(HL)和短毛(HS)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雄兔中HL对HS为显性。雌兔中HS对HL为显性。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①长毛和短毛在安哥拉兔群的雄兔和雌兔中,显隐性关系刚好相反,但该相对性状的遗传不属于伴性遗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基因型为HLHS中的雄兔的表现型是________。现有一只长毛雌兔,所生的一窝后代中雌兔全为短毛,则子代雌兔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用多对基因型杂合的亲本杂交,F1长毛兔与短毛兔的比例为________。‎ 答案 ①控制某种安哥拉兔长毛(HL)和短毛(HS)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长毛 HSHL 长毛雌兔的基因型是HLHL,所生的后代都含有HL基因 ③1∶1‎ ‎(3)果蝇是科研人员经常利用的遗传实验材料。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2片段),其刚毛和截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 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杂交组合一 P:刚毛(♀)×截毛(♂)→F1全刚毛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杂交组合二 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杂交组合三 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①刚毛和截毛性状中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________可知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填“Ⅰ片段”、“Ⅱ—1片段”或“Ⅱ—2片段”)上。‎ ‎②据上表分析可知杂交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杂交组合三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③若将杂交组合一的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F2中截毛雄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答案 ①刚毛 二、三 Ⅰ片段 ②XaXa与XAYa XaXa与XaYA ③ 考向二 透过比例辨析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现象 ‎3.(等效与修饰)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根据第2组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控制性状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两组的F1粉红花的基因型不同 C.第2组F2开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2/7‎ D.白花1和白花2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答案 C 解析 根据第2组杂交实验结果3∶6∶7是9∶3∶3∶1的变式,可判断控制性状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分析题意可知,第1组F1的基因型为AABb,第2组F1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第2组F2开白花植株中纯合子有AABB、aaBB、aabb,占3/7,C错误;第1组F1的基因型为AABb,故白花1的基因型为AABB,第2组F1的基因型为AaBb,故白花2的基因型为aaBB,D正确。‎ 思维延伸 ‎(1)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具有消弱红色素合成的作用且BB和Bb消弱的程度不同,BB个体表现为白色。现用一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子代数量足够多),产生的F1表现型及比例为粉红花∶白花=1∶1,让F1中的粉红花植株自交,产生的F2中白花∶‎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粉红花∶红花=7∶6∶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于人工杂交的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②F2中的异常分离比除与B基因的修饰作用有关外,还与F2中的某些个体致死有关,F2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 答案 ①Aabb aaBB ②AAbb 7/15‎ ‎(2)旱金莲是一种原产于南美的观赏花卉。其花柄长度由三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D、d表示)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且三对基因作用相等并具有叠加效应。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柄长度为5 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柄长度为2 mm。将花柄长度最长的旱金莲与花柄长度最短的旱金莲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1相互授粉,F2表现型有________种,花柄长度最短的植株在F2中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花柄长度为24 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柄长度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__。‎ 答案 AaBbDd 7 1/64 3/8‎ ‎(3)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现型。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得到F1,F1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3∶3∶2∶2。自交得到F2,在F2中表现40厘米高度的个体占F2比例为________。‎ 答案 34%‎ ‎4.(多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某种二倍体植物的花瓣有四种颜色,分别是白色、紫色、红色和粉红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控制花色遗传的机制如图所示。‎ ‎(1)如果将纯合白花和纯合粉红花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则亲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两种非白花亲本杂交,F1只有白花、红花和粉红花三种性状,则亲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红花和粉红花杂交,后代最多有________种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种表现型。‎ 答案 (1)aabb AABB 白∶紫∶红∶粉=4∶3∶6∶3‎ ‎(2)AaBB AaBb (3)6 3‎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解析 (1)纯合白花的基因型是aa_ _,纯合粉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要保证F1全部表现为红花,纯合白花的基因型必须是aabb。F1的基因型是AaBb,自交得到的F2性状分离比为白∶紫∶红∶粉=4∶3∶6∶3。‎ ‎(2)白花的基因型是aa_ _,红花的基因型是A_Bb,粉花的基因型是A_BB,紫花的基因型是A_bb,将两种非白花亲本杂交,F1只有白花、红花和粉红花三种性状,所以亲本基因型必须是AaBB和AaBb。‎ ‎(3)红花的基因型是A_Bb,粉红花的基因型是A_BB,要保证后代基因型最多,杂合程度越高越好,所以亲本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粉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后代最多有6种基因型,杂交后代出现不了紫花,所以最多有3种表现型。‎ 思维延伸 ‎(1)棉花的花色由两对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其花色遗传机制如下:‎ ‎①一株开紫花棉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_(填数字)种可能性。现有一株开白花棉花,如果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其基因型,可利用种群中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纯合子与之杂交:若杂交后代花色全为紫色,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若既有紫花又有红花,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若后代花色______________,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②已知棉花的抗病与易感病由第3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用R和r表示,抗病为显性)控制,用一株开紫花易感病棉花和一株开白花抗病棉花杂交,若统计到紫花抗病植株占后代比例为3/16,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4 开红花 aaBB aaBb 全为红花 aabb ②AaBbrr、aaBbRr ‎(2)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P、p和Q、q共同控制,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下列两组纯合植株杂交试验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根据信息请分析:‎ 亲本组合 F1株数 F2株数 紫花 白花 紫花 白花 a.白花×白花 ‎263‎ ‎0‎ ‎272‎ ‎211‎ b.紫花×白花 ‎84‎ ‎0‎ ‎242‎ ‎79‎ ‎①杂交组合a中F2紫色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其中杂合子所占比值为________。‎ ‎②选出杂交组合b中的F2紫色花植株,自然状态下,其F3中花色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 ‎③在杂交组合b中,让F1中一株紫色花植株测交,后代中白色花植株占________。‎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答案 ①4  ②紫色∶白色=5∶1 ③ ‎5.(常染色体与伴性遗传并存并混有致死问题)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果蝇中存在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B.只有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3‎ D.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 答案 C 解析 子代雄性果蝇中圆眼∶棒眼=1∶1,长翅∶残翅=3∶1,子代雌性果蝇中无棒眼果蝇,只有圆眼果蝇,长翅∶残翅=5∶2,这说明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A、B正确;由于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残翅是隐性性状,因此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2,C错误,D正确。‎ 思维延伸 ‎(1)(XY型)果蝇的体色(B、b)和毛形(F、f)分别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中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两个亲本杂交组合繁殖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 组合 亲本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父本 母本 雄性 雌性 甲 灰身直毛 黑身直毛 ‎1/4灰身直毛、1/4灰身分叉毛、1/4黑身直毛、1/4黑身分叉毛 ‎1/2灰身直毛、‎ ‎1/2黑身直毛 乙 黑身分叉毛 灰身直毛 ‎1/2灰身直毛、1/2灰身分叉毛 ‎0‎ ‎①在体色这一性状中________是隐性性状。杂交组合乙中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②根据杂交组合甲可判定,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____________。‎ ‎③杂交组合乙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其可能的原因有两个:a.基因f使精子致死;b.基因b和f共同使精子致死。若欲通过杂交实验进一步明确原因,应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雄果蝇与雌果蝇做杂交实验。若后代__________,则是基因f使精子致死;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基因b和f共同使精子致死。‎ 答案 ①黑身 BBXFXf ②分叉毛 ③BbXfY 只有雄果蝇 雌雄果蝇均有,且雌果蝇∶‎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雄果蝇=1∶2‎ ‎(2)(ZW型)动物园有一种ZW型性别决定的鸟类,其长腿和短腿由等位基因A/a控制,羽毛的灰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研究者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结合实验结果填充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亲本 F1‎ 雌性 雄性 杂交 实验一 长腿灰羽(♀)×‎ 长腿灰羽(♂)‎ 长腿灰羽、长腿白羽、短腿灰羽、短腿白羽 长腿灰羽、短腿灰羽 杂交 实验二 长腿白羽(♀)×‎ 短腿灰羽(♂)‎ 长腿灰羽、长腿白羽、短腿灰羽、短腿白羽 无 ‎①根据杂交实验推断,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Z染色体上的是________,腿长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杂交实验一的亲本中雌性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 ‎②造成杂交实验二中没有雄性个体是因为含有________基因的__________(填“精子”或“卵细胞”)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③杂交实验一产生的F1中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选出其中的长腿灰羽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长腿灰羽的概率为________。‎ ‎④在饲养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单独饲养的雌鸟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可随机与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中的一个结合形成合子(性染色体为WW的个体不能发育),进而孵化成幼鸟。将杂交实验二中的长腿灰羽雌性个体单独饲养,理论上最终孵化成的幼鸟中性别比例为雌性∶雄性=__________,长腿∶短腿=________。‎ 答案 ①B/b 长腿 AaZBW ②b 卵细胞 ③2/3 7/9 ④4∶1 9∶1‎ 考向三 复等位基因与自由组合问题综合 ‎6.(2016·江苏,24)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 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 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 答案 ACD 解析 设色盲相关基因用H、h表示。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IAIBXhY和iiXHXh,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IAiXhY)的概率为1/2×1/4=1/8,A正确;他们的女儿色觉基因型为XHXh、XhXh,B错误;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IAiXhY)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IAIA、IAi)(XHXH、XHXh)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iiXhXh),C正确;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IBiXhXh)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IAIBXHY)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IBIB、IBi)XhY的概率为1/2×1/2=1/4,D正确。‎ 思维延伸 ‎(1)人类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只有A抗原为A型;只有B抗原为B型;二者均有为AB型;二者均无为O型。如图为相关抗原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基因(H、h)及复等位基因(IA、IB、i)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I对i为显性,基因型为Hhii、HhIAIB的夫妇生出A型血孩子的概率为3/8( √ )‎ ‎(2)若某中学的两个生物兴趣小组用牵牛花(二倍体)做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父本 母本 子一代 第一组 一株红花 一株蓝花 ‎299株红花、102株蓝花 第二组 一株蓝花 一株蓝花 红花、蓝花(没意识到要统计数量比)‎ ‎①若花色遗传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第二组杂交实验的子一代中出现红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两组同学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设:‎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二组同学实验所得子一代中:红花∶蓝花=____________,选第二组子一代中蓝花植株自交,其后代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a1和a2同时存在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他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1、a2为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一组同学所用的亲代红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第二组同学用子一代中的蓝花植株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的花色及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基因突变 ②1∶3 红花∶蓝花=1∶5 Aa1或Aa2 红花∶蓝花=1∶1‎ ‎(3)(复等位基因与基因互作)已知控制豚鼠毛色的基因有黑色A1、黄色A2、白色A3‎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它们之间互为等位基因,且黑色A1对黄色A2为显性,黑色A1和黄色A2对白色A3均为显性。若常染色体上有B基因时豚鼠均为白毛,b基因使毛色基因正常表达。现用纯合品系的黄毛、黑毛、白毛豚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 亲本组合 F1性状 F2性状 实验一 黑毛豚鼠×白毛豚鼠 全为白毛 ‎13白毛∶3黑毛 实验二 黄毛豚鼠×白毛豚鼠 全为白毛 ‎13白毛∶3黄毛 ‎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基因B、b和毛色基因位于______(一对/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中白毛豚鼠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②根据①中对毛色遗传的分析,选择F2中多对黑毛豚鼠和黄毛豚鼠交配。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两对 A3A3BB ‎②黑毛∶黄毛∶白毛=6∶2∶1‎ 解析 ①由实验一F2的性状分离比为13∶3可知,基因B、b和毛色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品系黄毛为A2A2bb,黑毛为A1A1bb,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可知F1为双杂合,含有Bb,所以亲本白鼠中含有BB,由于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1都为双杂合,所以白毛只能是A3A3BB。②实验一中F2的黑毛鼠基因型1/3A1A1bb、2/3A1A3bb,实验二中F2的黄毛鼠基因型为1/3A2A2bb、2/3A2A3bb,交配的子代表现型为黑毛∶黄毛∶白毛=6∶2∶1。‎ 考向四 自交与自由交配主题下的推断与相关比例计算 ‎7.玉米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AA和aa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再让F1随机交配产生F2,则有关F1与F2的成熟植株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分别为2∶1和2∶3‎ B.都有9种基因型 C.高产抗病类型分别占1/3和1/10‎ D.宽叶有茸毛类型分别占1/2和3/8‎ 答案 D 解析 有茸毛的基因型为Dd(DD幼苗期死亡),无茸毛的基因型为dd,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的F1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茸毛∶无茸毛=2∶1,而F1随机交配产生的F2成熟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茸毛∶无茸毛=1∶1,A错误;由于DD幼苗期死亡,所以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只有6种基因型,B错误;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高产抗病类型为AaDd,占1/2×2/3=1/3,F2的成熟植株中,高产抗病类型AaDd的比例为1/2×1/2=1/4,C错误;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中,宽叶有茸毛类型为AADd和AaDd,占3/4×2/3=1/2,F2的成熟植株中宽叶有茸毛占3/4×1/2=3/8,D正确。‎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思维延伸 ‎(1)利用原题信息,完成如下判断与填充思考:‎ ‎①若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宽叶玉米和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地块自然授粉(同株异花授粉与品种间异株异花授粉几率相同)。根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表述:‎ a.按照上述栽种方式,两个品种玉米授粉方式共计有4种(  )‎ b.收获的种子的胚基因型及比例约是AA∶Aa∶aa=1∶2∶1(  )‎ c.假若将上述自然授粉收获的种子用于次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产8%(  )‎ d.如果希望次年不减产,则在当年进行了自然授粉的地块从窄叶植株上采种,次年播种后,选择宽叶植株栽种(  )‎ ‎②若现有两株低产植株,其表现型为宽叶有茸毛和窄叶有茸毛,两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高产的植株占__________。‎ ‎③根据原题意分析,符合生产要求的具有两种优良性状的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能否通过单倍体育种的方法获得该优良个体,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现有两种有茸毛的玉米品种,如果希望次年得到高产、抗病玉米用于生产,则在当年应如何进行培育,获得的种子次年播种后怎样留苗可达到目的?请你用遗传图解加简要说明的形式,写出培育与选苗过程。(只要求写出基本设计思路)‎ 答案 ①a.√ b.√ c.√ d.√ ②宽叶有茸毛∶宽叶无茸毛=2∶1 100% ③AaDd 不能,因为二倍体植株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2)某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在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有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则该自然种群中,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让上述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长尾鼠占________,纯合灰色短尾鼠个体比例为________。‎ 答案 YyDd 1/3 0‎ ‎(3)兔子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E和e分别控制灰色和白色,并且知道当F存在时,E基因不能表达,兔子的毛色表现为白色。某人将两只白兔进行杂交,F1‎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均为白色。F1自由交配得F2,灰兔约占3/16。若F2中灰色个体中的雌雄个体数量相同,现让F2灰色个体随机交配,则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灰色个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_。‎ 答案 4/9 8/9‎ ‎(4)家鼠的毛色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决定毛色的基因有三种,分别是AY(黄色)、A(灰色)、a(黑色),控制毛色的基因之间存在完全显隐性关系。随机选取部分家鼠设计杂交实验,每一杂交组合中有多对家鼠杂交,分别统计每窝家鼠F1的毛色及比例,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 亲本毛色 F1的毛色及比例 甲 黄色×黄色 ‎2黄色∶1灰色或2黄色∶1黑色 乙 黄色×灰色 ‎1黄色∶1灰色或2黄色∶1灰色∶1黑色 ‎①在甲杂交组中,导致F1性状分离比均为2∶1的原因是:亲本为____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雌雄各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配子;雌雄配子之间结合是随机的;除F1中__________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其他家鼠能正常生长发育。‎ ‎②若将乙组中F1毛色为2黄色∶1灰色∶1黑色的所有F1个体混合饲养,随机交配,全部F2中毛色及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杂合子 比例相等的两种 AYAY ②黄色∶灰色∶黑色=6∶5∶4‎ ‎ ‎ 透过规律相关“比例”,掌握规律内容“实质”‎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